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九月營州 文 / 天天肉夾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營州地處邊關,與胡地氣候極為相近。每年中秋節之際,稻穀收割前後,天氣變便迅速轉冷,就已經有可能下雪了。

    今年,營州的氣節便不怎麼好。

    剛剛入秋,便是秋雨連綿,旬日不開。

    由於日照不足,入秋近一個月了,田間的稻穀還是綠油油的一片,顯然還未灌滿漿。

    到了七月下旬,天氣終於放晴,稻穀苗一個一點一點地開始枯黃。照這個天氣下去,大概再有旬日的功夫,便可以收割了,而且看樣子,有可能又是一個豐收年。

    便在此時,一股突如其來的寒流,打破了農民豐收希冀。

    蓋因,隨著寒流一同到來的,還有那足有近兩尺厚的大雪!

    於是,田間那半青半黃的禾苗,盡皆被冰封在了田里。

    豐收變成了近乎絕收,雖然那田間半青半黃的稻穀也可以勉強收下些許谷穗,可這種穀穗根本打不下來,只能勉強胡亂煮著吃,保證人不被餓死,僅此而已。

    可自從楊廣登基以來,大肆興建各種工程,隨之而來的,便是各地方官吏藉機巧立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丁夫徭役,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如今再遭這麼一場天災,當真是雪上加霜!甚至,有許多人家,已經開始醞釀著,是不是要準備逃荒了!

    只是,這天底下,又有哪裡沒有苛捐雜稅、沒有徭役兵役呢?

    而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過早來的一場大雪,讓關外的契丹人來不及儲備到足夠一冬用的草料。蓋因,這個時候,關外的牧草也同樣還沒完全變黃,根本無法收割儲存,便被大雪覆蓋了起來。

    沒有足夠的草料,加上牛羊又被大量凍死,契丹人自覺這個冬天不大好過,而契丹周圍的東突、高句麗、室韋似乎都不大好招惹,於是,理所當然地,契丹人就把目光轉向了南面的大隋。

    大隋好啊!錢財多,糧食多,女人多!

    更主要的是,大隋講禮儀丫!

    咱們今天去搶劫了一通,搶到足夠的糧草和大批的財寶、女人後,就回轉關外,到時候如果大隋來興師問罪,最多咱們就和他道個歉就了事兒了!既不需要返回搶劫所得,也不需要付出什麼賠償!人家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嘛!

    如果那大隋要是再若一點兒的話,甚至連道歉都不用!直接就可以跟他們來一句,有本事你來咬老子丫!想來,大隋也拿我們契丹沒啥辦法!

    帶著這種心態,契丹人悍然南下,一路燒殺搶劫,所過之處,屍橫遍野、焦土一片。

    在營州的土地上肆虐了一個月有餘,劫掠糧草財寶無數,屠殺百姓數以萬計,並劫掠婦女萬餘人,將營州絕大部分大小縣城的庫府搬空後付之一炬,契丹人這才有些意猶未盡地退回了草原。

    之所以有些意猶未盡,卻是因為這營州最大的城池,治所,柳城,契丹人始終沒能攻得進去!

    原來,這營州地處關外,又毗鄰契丹、高句麗和突厥,所以,雖然營州之地不甚繁華,可其治所柳城的城池卻修建得異常高大堅固。

    而契丹所部皆為騎兵,不善攻城,柳城之內的這位新任的營州刺史又是個異常沉穩之輩,知道在野外作戰遠非契丹人之敵,所以,不論契丹人如何挑釁,如何在城外**擄掠,可柳城內的軍隊就是堅決不出城。

    在城外盤桓了數日,自覺無計破城,加之本身劫掠所得已然頗豐,淺淺地,契丹人便也失去了耐心,打馬回轉草原上去了。

    契丹人剛剛回轉草原沒幾天,一大隊的人馬自山海關而出,一路急行,風塵僕僕地開進了柳城。

    來的非是旁人,正是領兵前來征討契丹的宇文小麻桿兒及其所部五萬大軍。

    柳城到洛陽,總計兩千餘里,而洛陽到揚州,也有著一千多里的路程,所以當營州的快馬將契丹入侵的消息一路傳遞到洛陽,再由洛陽轉往揚州,到達楊廣手上之際,時間已經是過去了近半個月。

    那廂,楊廣雖然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做出了征討契丹的準備,奈何大軍行動千頭萬緒,這準備時間就花去了數日的功夫。

    隨後,宇文小麻桿兒又領軍回洛陽匯合左衛軍其餘各府。

    五萬大軍集合完畢,又經過了一番初步的整編,便由宇文成都這個右衛大將軍統領著,浩浩蕩蕩地開往蒲津關。

    大軍將在蒲津關過黃河,然後由井陘進入冀州,再開往幽州,而後由山海關出關,一路行進直抵營州治所柳城。

    而宇文小麻桿兒本人,這個時候卻沒有隨軍同行。

    事實上,宇文小麻桿兒連洛陽城都沒有進,便直接馬不停地趕往長安城。

    宇文小麻桿兒這是要去和楊昭這個名義上的元帥見個面,敲定一些具體事宜,比如,楊昭對此次出征有啥特殊要求沒有,是否要派監軍,派誰當監軍、這些監軍都有什麼權利等等。

    洛陽到長安,一路七百餘里,就算騎快馬不眠不休地趕路,最少也要兩天以上的時間!

    而營州方面,救人如救火,所以,宇文小麻桿兒便讓二弟右衛大將軍宇文成都率軍先行,而宇文小麻桿兒自己,則帶著幾名護衛,輕裝往長安城趕去。

    宇文小麻桿兒倒是不擔心宇文成都帶兵會出什麼差錯,一來,這些年在宇文小麻桿兒的親自調教之下,宇文成都在兵法之上還算是有那麼一點兒造詣的,排兵佈陣,也都能做得有板有眼;二來呢,還有張須陀、李靖這兩個左衛將軍、麥鐵杖這個右屯衛將軍從旁幫襯著,此外,宇文小麻桿兒還特意把在伊闕搞義學的武侯府長史魏征借調了出來,暫時給宇文成都當軍師。如此,短時間內,想來出不了啥問題。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一路上,宇文成都領兵趕往柳城,確實沒出什麼問題,反而還多了幾分的意外之喜。

    而到了柳城之後,契丹軍隊早已撤退,而宇文成都所部一路風塵僕僕地趕路了二十餘天,也已是人困馬乏。再加上九月的營州天寒地凍,這讓前些時日還在江都的隋兵們頗有幾分的不適應。

    和眾將略一商議,宇文成都也就沒急著採取什麼軍事行動,而是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先休整部隊,同時命人四下收集契丹方面的情報。

    三日之後,當宇文小麻桿兒的在一眾親衛的簇擁下風風火火地趕到柳城之際,宇文成都這廂的情報收集工作也已經初步完成。

    於是,也顧不得休息,宇文小麻桿兒第一時間把手下眾將聚到一處,開會商議起了出征事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