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一百九十三章 盡入吾彀 文 / 天天肉夾饃

    大隋第一屆武林大會,嗯,是左衛軍徵兵大會,採取的是計分制。

    具體而言,就是把舉重、射箭和比武三項考核的成績都量化為具體的分數!

    三項考核的成績滿分都是一百分,左衛軍將根據實際需求人數,按照考生的考試總成績擇優錄取。

    具體而言,舉重方面,能夠舉起五百斤(隋一斤668.19克)為滿分,五百斤以下,則按比例折算為具體分數。射箭的標準是百步以外的箭靶,十箭皆中十環為滿分,其它的按環數累加。至於比武,則是十一人一隊,彼此輪流較量,按照勝一局積十分,連勝十局為滿分。

    對於這種如此公開透明的選拔標準,一眾應徵者倒是沒有異議,反而大讚比賽公開、公平、公正。

    興奮之餘,這些凶人們,一個個磨拳擦掌,神情相當的亢奮,恨不得馬上就開始揮拳揍人!

    不過,最先開始考核的可不是打架鬥毆,而是射箭和舉重。

    這兩個項目進行的頗為順利,由於左衛軍安排的這個臨時校場足夠寬敞,一應設施也都準備得比較充足,大家只要按部就班的參加考試即可。

    可等輪到那個比武大會,場面可就顯得比較亂了!

    一組十一人,每人打十場,可算下來,每一組總計就要打上五十五場!

    而全場總計有兩萬多的應徵者,共分成兩千多組,全都加起來,那就是要打駕鬥毆十萬餘次!

    更兼這些選手大都比較彪悍,一旦開始打架鬥毆,常常是下手沒個輕重,出些意外也就在所難免了!

    好在左衛軍這些悍卒對於打架鬥毆頗有心得,加之武力值頗為不俗,又有張須陀、宇文成都等一眾高手壓陣,雖然這一天的比賽下來,打得亂哄哄的一團糟,可到底還是沒出人命!不過受傷就在所難免了!

    有那武力值不夠強大的,被人揍個鼻青臉腫、屁股上被踹了一大堆腳印什麼的,這還算是輕的了!還有那運氣不好的,被人打得胳膊脫臼、肋巴扇骨折也是有的。當然了,這種情況只是極少數罷了!

    不過左衛軍方面對此倒也準備得比較充分,一有受傷倒地的,馬上便上前分開二人,並視情況安排大夫給傷者診治一番。

    經過整整一日熱火朝天的打架鬥毆後,過半武職應徵者被淘汰了下來。

    按照當初公開的比賽規則,第一輪比賽中,小組內成績前三的人獲得進入複賽的資格。

    所謂的複賽資格,實際上,這些人,若無特別情況,基本便可以確定會被招入左衛軍了!

    此外,還有一些單科成績滿分,而總成績沒達到小組前三的人,也按照事先的規定,享受到了特招待遇。

    至此,左衛軍的徵兵工作算是初步完成了,最終有總計有六千餘人光榮地入選了左衛軍。

    不過,那些落選之人卻沒有立即打道回府、回家種地,因為左衛軍方面還傳出消息,明日這些入選之人將繼續進行第二輪的比賽。

    這第二輪比賽的目的,則是給這些入選之人的武力值排序,最終評出個十大高手來!而且,貌似能夠入選十大高手的,入選左衛軍後,最低也會有個隊正的官職!

    因此,這第二輪的比賽,那是相當的引人注目!

    不過,正因為是選拔武林高手,所以這比賽規則相對先前而言,就簡單了許多,純粹就是是打架鬥毆。

    與第一輪比賽類似,依舊是十一人一組,每人打十場,勝一場積十分,敗了則不得分,每組依舊是只選前三名。

    此後又經過連續三輪的殘酷選拔,期間還從失敗者中遞補上來了一部分成績較好之人,這第一自武林大會的前兩百名高手終於新鮮出爐。

    再接下來便是五選二的比賽選出前八十名,連續三次的四選二,選出前十名。

    期間又休整了兩次,待到武林大會召開到第十天,終於到了整個武林大會最精彩部分,那就是本次武林大會的前十名排位賽。

    而這個時候,文職應徵者的筆試工作早已落下帷幕。

    在千餘人的應徵者中,宇文成龍總計選拔出了二十四人,基本上是五十里選一,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為了昭示比賽的公開透明性,宇文成龍命人把所有入圍者的試卷全都謄錄了一遍,並張榜公佈了出來。術算和兵法科的考試連同最終答案都有一起公佈出來,至於策論,雖然沒有標準答案,可公佈的每篇策論都附有宇文小麻桿兒的親筆點評,哪裡寫得好,哪裡有瑕疵,一目瞭然!

    此舉一出,原本還有幾個自恃才高八斗卻反而落榜之人,心中對考試公正性的質疑也迅速消失,一個個紛紛閉上了嘴巴,老老實實地收拾起行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當然了,也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沒有回家,因為,隨同入圍者試卷一同公佈的,還有一份小小的通知,內容就是說宇文家的族學由於擴建,現缺一部分老師,現特面向所有考生公開招聘,有意者可於事後到武侯府找一個叫徐德言的小老頭聯繫,待遇從優,云云。

    不說這些士子們如何抉擇,單說宇文小麻桿兒,放榜之後,此刻正拿著這前十二名的應徵人員的名單傻笑呢!

    因為,宇文小麻桿兒在上面看到了幾個頗為熟悉的名字。

    其中一個的簡歷上是這樣寫的,魏征,魏州曲城人,二十五歲,職業,道士,法號玄成。

    另一個,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二十六歲,曾經職業,齊州羽騎尉,後因父故辭官賦閒,現白身。

    此外還有一個,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二十歲,開皇二十年(五年前)補滏陽縣尉,年前辭官,現在也是個白身。

    經過一番瞭解,宇文小麻桿兒這才知道,原來這三人之所以來宇文小麻桿兒這應徵,還是有那麼一點兒故事滴!

    魏征是有學問的,奈何是草根出身,加之那性格,簡直就是頭小倔驢,說話不帶拐彎地。結果就是,這廝給自己勾引了一大堆的仇恨,自然也就沒人肯用他了!

    一身學問無處施展,這魏征又不會種地,也沒啥別的謀生本領,所以,小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落魄。

    沒計奈何之下,這魏征終於想起,貌似有一個職業,似乎不用啥技術,那就是出家。

    可魏征又不是真心想做個方外之人,自然不想剃光了腦袋當和尚,於是,就只好選擇當道士了!

    這職業,還俗改裝方便嘛!而且,閉著眼睛裝一下神棍,怎麼著也能混口飯吃!

    可道士畢竟不是個長久職業,就算當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個高級神棍罷了!

    更何況,由於人品堅挺,不善忽悠人,所以,魏征這道士做的不咋合格,也就勉強能夠維持著餓不死罷了!

    於是,當魏征聽說宇文小麻桿兒這面招人不論出身的時候,略一尋思,就抱著一試的態度過來應徵了!

    而房玄齡呢,則是齊州小世族出身,才思敏捷,頗有急變。五年前,房玄齡二十一歲的時候,也曾得文帝手下的吏部侍郎高孝基的賞識,被封了個羽騎尉。

    可惜,大隋的朝堂是以關隴世族為主導,其它士族,只能居於二流。

    所以,當高孝基老頭不再位了之後,落魄的山東士族出身的房玄齡,當了幾年的羽騎尉也沒能陞官。

    府兵裡面,就算當到鷹揚郎將,也才管個千八百人,而羽騎尉,不過是個百餘人的小官罷了。本來官兒就小,又一直沒法升職,房玄齡心裡面那是相當的不爽。後來他老爹病重,房玄齡也就藉故回家伺候老爹去,辭官不幹了!

    這次聽說左衛軍招人不計出身,房玄齡方才重出江湖,打算拿宇文小麻桿兒試試水!

    至於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也算是關隴世家弟子了。不過,杜家只能算是個小世家,遠遠上不到關隴世族的核心階層。

    早年,杜如晦十五歲時,倒也憑著才學得到禮部侍郎高孝基的賞識,小小年紀就當了個縣尉。可後來,高孝基老頭走了,於是,杜如晦小黃牛一般任勞任怨地當了五年的縣尉,也沒能挪個窩!

    心中憋氣,杜如晦早就有了辭官兒不幹的念頭。

    年前,杜如晦就聽說了宇文小麻桿兒很有本領,行軍打仗很有一套,心中便頗為嚮往。及到後來,又接到兵部下發的左衛軍徵兵的榜文,杜如晦心裡這麼一盤算,杜如晦乾脆就接著這個機會辭職不幹了。

    這次來左衛軍應徵,杜如晦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念頭,看宇文小麻桿兒是否真是個伯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