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聖皇路

第四卷亂世初顯,強者天下 第三十七章 幕後人,通天! 文 / lee的筆記

    看著沉默不語的大臣們,贏心中也是感慨萬分。他們絕對猜不出這次佈局的是誰?如果不是自己對於這個人有所瞭解的話,自己可能也推算不出誰才是真正的幕後之人!

    李斯和蒙毅幾乎同時眼前一亮。

    「道教!」

    「太乙真人!」

    其他人也相繼醒悟,微微頷首。

    看似兩個實質相同的答案,其實反應了兩個人的差距。蒙毅第一時間答道太乙真人,其實沒有錯,但是他的眼界窄了。最近一段時間太乙真人頻頻出手,讓他的名氣越來越高。前不久更是被神族之人洩密,他才是主導了佛教動亂的重要因素。讓所有人感歎不愧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就連引外人襲擊對手也如出一轍。所以一有懷疑的人選,蒙毅第一時間選擇了太乙真人,也推斷出了太乙真人的手法,能緊隨李斯說出答案。可見蒙毅的智慧不在李斯之下。

    而李斯的答案看起來籠統,其實說明了李斯的眼界在主政一方之後極大的提高。

    勢力間的對抗從來不以個人勇武為勝負之要素。因為不是所有人能強大如同聖人一般的地步。這次的魔教分崩離析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有沒有聖人,是兩個樣。其他的就算是強如冥河老祖,也只能在人海戰術面前飲恨。

    而且更重要的是道教並不是簡單指向太乙一個人,其中站在太乙身後的元始天尊也出手了。否則太乙也沒有這樣強大的掌控能力。只有元始天尊才能讓魔教亂中有序,不會演變成波及整個三界的導火索!

    「蒙恬,你的看法呢!」

    蒙恬從自己的沉思中醒來,恭敬的看著贏,不確定的說道。

    「太上道祖?!」

    看著蒙恬,贏心中一陣惋惜。蒙恬的眼光不俗,但是這愚忠讓贏很難辦。如果蒙恬能像李斯甚至是蒙毅那樣果敢自信,蒙恬在大秦的成就地位絕對不下於李斯等人。

    這個人選確實有些太過驚人,其他人詫異的睜大了眼睛。隨後皺起眉頭,考慮著太上道祖插手其中的可能性!

    李斯聞言眼前再次一亮,而蒙毅有些崇拜的看著自己的兄長。

    「不錯,太上聖人在其中出手了。就像過去,闡教和截教同在崑崙之時,兩派教義的摩擦就是由他挑起的。他那看似公正的維護,到最後將元始和通天兩人推向了對立面。這次也同樣如此,冥河本意只是要揪住一些趙公明等人的把柄,逼他們就範。開始誰也沒有想到每次的摩擦總是比他們預想的要大一些,卻又沒有超出冥河的控制。又吸引了你們這群人出手。最後導致了魔教的崩塌!」

    「陛下,臣等有一事不明。太上道祖為何會插手其中?」

    「這是太上的命,也是太上的道。太上講究太極,太極講究平衡。過去,佛教未出,一闡一截互為陰陽。封神之後一佛一道互為平衡,那時我大秦和魔教還沒有力量干涉天地運轉。這不過現在的局勢崩壞了而已!太上道祖豈能不急,現在太上再次干涉其中了。」

    「擠壓掉魔教,幽冥教和趙公明等人新立劫魔教,互為制衡。佛教與神族相互牽制。我大秦和天庭以及天庭背後的道教互相忌憚,天下看似再次恢復到他的掌控當中。」

    看著眼中有所悟的大臣們,知道他們還是有疑問。但是贏已經不打算再為他們講解了。

    「退下吧,你們回去好好反思,以後要多多考慮。不要被人利用了還洋洋自得!」

    「謝陛下提點!臣等告退!」

    贏一個人默默的面向北方,那迎面而來的微風彷彿帶來了北俱蘆洲那充滿了殺意與**的氣息,黑雲壓城之感迎面撲來!

    「通天這是你最後留給這個世界的嗎,混亂,殺戮!」

    沒有錯,從根本上來說,這次的局勢通天布下的。如果通天沒有將鴻蒙紫氣留給魔教,如果他直接將鴻蒙紫氣贈送給孔宣,而不是用誅仙四劍選擇繼承人,如果他最後公正的將鴻蒙紫氣交給冥河老祖。太多太多的如果,通天的選擇在贏看起來十分的沒有道理。而讓他這樣做的唯一原因只能是他另有所謀!

    不同於准提和接引,通天是真的消失在了天地間。贏無法感覺到他。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魔教舉行了通天的大葬,而佛教沒有。

    那麼通天最後不惜用生命布下的局不會僅僅只是北俱蘆洲的混亂而已。

    「起風了,陛下!」

    趙高輕步來到贏的身邊,為贏帶來了一件披風!

    「是起風了!擺駕回宮!」

    贏推開趙高遞來的披風,轉身走進大殿。只留下驟然刮起的大風捲起廣場那飄落的樹葉!

    不日,大秦宣佈新的法令:大秦即日起施行閉關鎖國五百年,任何人只要邁入大秦一步,即視為對大秦的挑釁,格殺勿論。而任何沒有大秦手令離開南瞻部洲的人即視為叛國,懸賞追殺,株連九族!

    其他勢力並不明白大秦為何會在這樣的時候閉關鎖國,同時也慶幸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更加加進對北俱蘆洲的滲透。

    其中最賣力的就是神族。他們幾乎將最後的底牌都押了進去!

    而道教太乙真人壓下教內的反對聲音,也有意識的減少對於北俱蘆洲的滲透。

    「你們的智慧和眼光能比得上大秦的贏,不要說贏,就是他手下是幾員大臣你們又能比上幾個。本座是教主,不要逼本座使用教主的權利去逼迫爾等!」

    只有佛教,天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插手其中。只能坐視他人分享北俱蘆洲那塊巨大的蛋糕。

    隨著其他勢力對北俱蘆洲的滲透,和大量收編北俱蘆洲的人馬。已經被「魔化」了的北俱蘆洲讓這些勢力陷入了絕境。

    那些舉族搬進北俱蘆洲的勢力在不斷的殺戮,和混亂中成長,他們徹底被同化。

    而那些收編北俱蘆洲人馬的勢力,卻被那狂亂無序,強者為尊的具有明顯北俱蘆洲特別的作風攪的頭疼不已。而一些勢力的精銳部隊也被這樣的作風感染,變成了遊兵散勇,爭強好勝。完全沒有了軍人模樣。

    北俱蘆洲的人如同病菌一般快速的感染著四周。大大小小的勢力都有了不小的損失。就連沒有插手其中的佛教,天庭,也不斷受到這些人的騷擾。

    道教則是使用了壁虎斷尾的辦法,捨棄了一部分的教眾才得以倖免。

    被逼的焦頭爛額的佛教道教,只好轉而防守自己。無奈的等著大秦閉關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