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聖皇路

第三卷諸子百家,秦時明月 第二章 老子化胡,准提棄佛 文 / lee的筆記

    九州進入霸主時代,所有諸侯不斷的相互攻伐,神州大地一時間硝煙四起。不斷的征戰讓百姓苦不堪言,哀鴻遍野。

    百姓失去了信仰,對國家失去了信心。

    聖境,八景宮。

    太上道祖看著為自己搖扇的多寶。

    「轟」的一聲金丹出爐。

    「你的心還是不靜。這一爐的九轉金丹只成了八轉之數!」

    多寶在萬仙大陣中沒有發揮自己的作用,就被太上師伯收押。來到八景宮已經快五百年,太上師伯只是不斷的為自己講經和讓自己與他一起煉丹。

    多寶知道師伯不會無緣無故的這麼照顧自己,但是太長的時間並沒有給自己任何的指示。多寶是一個長期掌握龐大截教的人,他的性格實在是無法接受這種壓抑的日子。

    「是時候了!」

    太上道祖將多寶關進八卦爐中,直接將多寶煉化。神念一閃,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出現在太上道祖面前。太上將化為金丹的多寶交給這個老人,大袖一揮。

    「去吧!」

    老人化作一道精光,穿過輪迴直接進入人間界。

    三皇五帝的結界只能阻攔**力之人,而不能阻止沒有法力的神念進入。

    人間界,楚國邊境一個寧靜的小村莊。

    農婦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

    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

    男孩出生時,天空現七彩霞光,萬里飄香,大地回春。不管是自家的牲畜還是遠處的猛獸,全都匍匐在地向著男孩行禮。每個牲畜的眼睛裡多了一絲靈性。

    因此,理氏知道自己的孩子乃大德降世,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話說老子出生後,便一直向西而去。到達函谷關時,手中忽然出現一個金丹,往空中輕輕一拋。一個男性偉岸的身影出現在老子的身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洋洋灑灑的一部《道德經》,言出法隨,口吐金蓮。無數的飛禽走獸圍著老子和多寶聽著大道之音。

    隨著老子的講解,沒有一絲法力的老子身體漸漸飛起到空中。天空中一個巨大的老子的虛像莊嚴肅穆。

    九州之民知道大德現世,不斷的向著虛像祈禱,虛像越來越清晰。虛像也越來越高,最終融進天空和三皇五帝的結界中。

    以虛像為中心,無數的信仰為網。天空中三皇五帝現法相,老子的虛像也並列其後成為結界的一部分。虛像成實是為法相。

    老子成為此天地的「至人」!

    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

    道家中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此結界不能再稱為帝皇禁制,而是九州結界。以三皇五帝為依,以至人為憑再造神州!

    「你可懂了?」

    老子沒有開口,但是天地替老子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多寶淚流滿面。

    「弟子懂了!」

    多寶向著北方聖境三叩九拜。北方聖境中的通天教主,面色柔和,輕聲說道:「這是你的機緣!」

    多寶一步步的走向西方。見天邊琉璃寶光。纖塵不染。光明繁盛。中有點點妙音梵唱,天女散花。知道時機已到。當下停了下來。焚香沐浴。虔誠禱告。

    多寶有著金丹護體通過輪迴,並沒有迷失心智。降生於中土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之王族。

    多寶誕生之時,有各種殊勝妙相與瑞兆產生,大地有六種吉祥之震動,帝釋、梵天以各種化身示現,守護四周;天女散花,天眾以天樂莊嚴,並以殊勝美妙之甘露沐浴佛身,諸天以殊勝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緣起,即為後世浴佛法會之由來。

    多寶誕生後,隨即於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湧現寶蓮承接佛足;世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多寶更名為釋迦摩尼。

    16歲時,與表妹耶輸陀羅結婚,後生有一子。這一時期,過著奢華而舒適的生活。

    19歲多次出遊,看到人間各種不同的痛苦,而且無論是誰,無論貧富,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最終命運。

    釋迦牟尼始終堅信,世界上應該存在一種永恆的東西,不會因為任何瞬間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

    29歲,放棄太子身份和王宮的安逸生活,離家尋道,經過6年的艱苦修行,仍無法找到解脫之道,放棄苦行。

    35歲,釋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樹下冥思苦想,以發誓「不獲佛道,不起此座」,終於大徹大悟,領悟到解脫生死之道,入道成佛。

    瞬間釋迦摩尼也達到了至人的境界,法相融進九州結界。

    隨後釋迦摩尼圓寂,靈魂返回地仙界,在西方立大乘佛教。

    接引和准提所立佛教,沒有完整的體系,只提倡個人修行。雖然准提立了不少的佛陀、菩薩、羅漢、丘比,更是為了佛教大興而四處挖角,被尊稱為佛母。

    但是接引和准提兩人倒不是很優秀的領導者。而多寶不同,仿照著准提的佛家劃分,立了大乘佛教。

    明確的等級制度,嚴明的教義,讓大乘佛教一時間超過有著兩位聖人的西方佛教。

    准提聖人見釋迦摩尼。

    「多寶······」

    「世上再無多寶,只有釋迦摩尼!」

    聽到多寶,不,釋迦摩尼這麼說。准提聖人心中石塊落地,釋迦摩尼沒有說假話,而是真的這麼想。

    「從今日起,釋迦摩尼為萬佛之祖!」

    釋迦摩尼驚訝的看著准提聖人。准提聖人手指一指釋迦摩尼的面額,准提聖人的感悟全部傳給了釋迦摩尼。

    准提聖人煉製了一生的准提金身也傳給了釋迦摩尼。

    「今日起,世上再無准提,只有非道非佛,似佛似道一散人菩提道人!」

    從一開始,接引和准提就被束縛在西方,立教成聖時更立下大宏願,將兩人緊緊的捆綁在這西方。

    為了西方兩人身心俱疲,接引聖人沒有了笑容,准提聖人更是不顧聖人顏面。

    佛教已經成了兩人的心魔。看著其他聖人全部實力大進,而他們二人去進步不大。不得已接引聖人只能修煉還不完全的夢中證道之法。

    現在准提聖人在釋迦摩尼的身上看到了佛教大興的希望,便將佛教的重任交給了釋迦摩尼。准提自己也可以潛心修道了!

    佛教易主。

    釋迦摩尼有著多寶的前身,截教的眾位教徒也不再抗拒。闡教的三大士也知道多寶的才能,皈依到釋迦摩尼身邊。

    藥師佛祖得准提聖人法旨前去另開一界,一是不與釋迦摩尼爭奪權力,二是也算為佛教留下種子。

    而彌勒被釋迦摩尼投桃報李的封為未來佛,為自己的繼任者。大能燃燈封為過去佛,為七大古佛之首。

    佛教一時間風雲無量,真正的取代西方教在世人心中的位置。

    綠色小說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