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聖皇路

第一卷人道獨綱,三皇治世 第九章 登基大典,帝氣二分 文 / lee的筆記

    三年匆匆而過,華胥部落。

    看著眼前華麗,莊嚴,肅穆的祭台,伏羲不禁想到,古人的智慧與力量確實不可小覷,否則也不會留下許許多多的不解之謎了。

    就眼前的祭台而言,沒有動用一絲法術的力量,完全是族人一磚一瓦,一樹一葉的用雙手搭建而成。估計到了科技時代,這會如同獅身人面像一樣成為又一大謎團吧。科技時代把所有不能理解的事都歸位迷信,這不得不說是科技時代的退步!伏羲無聊的想著。

    聽得身後傳來腳步聲,輕聲道:「神農啊,看著眼前的祭台,我就心生萬丈激情。為什麼人族可以成為天地主角,因為我們擁有可以創造萬物的雙手和大腦。我們可以創造無限可能,所以我才會和你一直強調,人道獨綱。」

    身邊的神農沉穩大氣,和初見時完全不同。那時雖然誰也無法掩蓋神農的風采,但是神農本身卻被風采所掩蓋。現在神農平凡的臉上掛著悲天憫人的神色,渾濁的雙眼擋不住裡面自信的光芒,配上他那絕佳的領袖氣質。現在人們看到神農絕對會先記住他,才發現他的氣質。

    「我們不用求神拜佛,有難時,只能靠自己。所以我才限制仙佛在人族的發展。我才會捨近求遠,重新推演人類自己的功夫。我希望留給後人的不光是仙佛給予我們的文明,更是我們人類自己的文明。可能會茹毛飲血,野蠻粗鄙。但那是我們的祖先,也是我們自己。」神農靜靜站在伏羲身後,看著祭台,雙目時不時閃過精光。

    伏羲站在祭台上,看著祭台下不遠萬里而來的人族部落首領們。看著他們崇拜的目光,點頭示意大祭司,可以開始儀式。儀式很簡單,第一步祭天,向天禱告,說明我人族可以自行生存,脫離仙佛巫妖勢力,正式成為天地間一股新興勢力。第二步祭祖,向先祖稟報,人族現在日漸強盛,以慰先祖之靈。第三步,登基。伏羲坐在石椅上接受各首領的認可和祝福。

    當做完這一切之後,眾人等著伏羲講話。伏羲看著大家,一時思緒萬千,定了定神,伏羲言道:「自女媧娘娘造就我人族之起,我族就歷經磨難,先祖燧人氏鑽木取火,為我人族帶來光明;有巢氏教眾人構木為巢,以避猛獸,為我人族尋得容身之所;其後與巫族共同抵抗妖族,雖在巫妖大戰中死去族人無數。但我族從未妥協,不向天妥協,我們取火;不向地妥協,我們建屋;不向強權妥協,我們反抗。我們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抗爭史,我們人族是一個充滿鬥志的種族。所以我們不會臣服於其他任何種族,我們人道獨綱。」

    伏羲看著下面鬥志昂揚的族人,欣慰的笑笑,接著道:「吾做共主卻是沒做多少,我的部落是我的妻子女媧在打理,」說到這伏羲摸摸胸口的寶石,「部落的安定是神農在做。我卻是心中不安。而且我也做了近百年,所以今日我將共主之位傳於神農,神農就是我人族二代共主。」說完將神農請上祭台,讓神農坐在石椅上接受族人的祝福。

    伏羲發現三年前傳給神農的帝氣種子像一棵樹苗一樣破土而出,根吸收這人族的信仰之力,茁壯成長。伏羲微微感悟,伏羲前世身懷龍氣,今生他的帝氣是龍的形態;神農以草木成道,當是氣運之樹。可以推測,軒轅黃帝的帝氣形態可能是兵器樣式,因為他的任務是攻伐天下。

    這時九黎人族也來拜見神農,伏羲發現九黎人族不僅光向神農貢獻信仰,還從神農身上吸走一縷帝氣。

    「剛才向我獻禮時可沒有這樣,不對,平心在給我九黎部落帝氣時,就剋扣了一筆帝氣。那麼說蚩尤與軒轅的爭鬥是不可避免了。還好他們沒有從我身上直接吸取帝氣,否則會變成和神農的爭鬥。算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看好你啊,軒轅!」誰也沒發現,站在一旁的伏羲有如此劇烈的心裡活動。

    神農即位大典剛剛結束,天空中傳來一陣阮鳳和鳴之聲。只見一個青衣道人似慢實快的從天邊走近,停在祭台上空,手持一卷書軸。對著伏羲行禮:「貧道太上聖人門下人族弟子玄都,前來拜見共主。」看看伏羲接著道,「奉太上聖人法旨,人族共主伏羲功德圓滿,特賜天皇稱號,特許火雲洞為天皇洞府,天皇伏羲可入火雲洞鎮壓人族氣運。」

    玄都法師讀完旨意,便大手一揮,天空立顯一輛九龍帝車,玄都左手一伸,高喊:「恭迎天皇回府!」

    伏羲看著九龍帝車,走到神農面前,對神農說道:「以後人族就靠你了!」上車離去。

    玄都卻又走向神農說道:「今日是師弟登頂之日,師兄也沒什麼好送,便借師尊的光,這是師尊珍藏的九轉金丹,師弟可要珍惜。師兄聽說師弟獨愛煉丹,這是師兄的一點心得和六轉煉丹爐,當為賀禮!」神農接過道謝。而後將玄都法師送走。神農看著伏羲離開的方向,又看看手中的賀禮,一聲歎息。

    伏羲來到火雲洞門口,卻發現有個身影早早站在洞口。伏羲從帝車上走下來靜靜的看著來人。這是一個長得十分耐看,十分正氣的人,方方正正的國字臉,面容微黑,雙眼炯炯有神,雙眉又粗又黑,大眼一瞪,絕對震撼人心。

    來人規規矩矩的施見面禮,對伏羲說道:「貧道原始天尊門下弟子廣成子,前來拜會。」

    伏羲看著眼前這位和傳說中完全不同的廣成子,心生感慨。這才對嘛,傳說中的廣成子可是自大,自私,不顧大局的反派形象,這明顯不可能。原始天尊的道是順天而為,他門下弟子心性絕對可靠,像這樣一言一行道符合規矩,符合道,才能得到原始的喜歡。否則天下資質好過十二金仙的也不在少數,也沒見原始垂青於誰。倒是通天道人什麼人都要,裡面那免會有害群之馬。

    伏羲就好幾次和截教弟子發生爭鬥,還都是截教弟子不是殘害人族,就是自相殘殺。這也跟截教教義有關,有教無類,那免良莠不齊,截取一線生機,就是鼓勵競爭。其實通天比原始收徒還要苛刻,現在也就四大弟子。像三宵,趙公明,長耳仙,這樣資質超群的弟子,因為心性都不入通天教主的法眼。說到底他們是截教教徒,而不是真真正正的截教弟子。通天也不會去管他們的。

    伏羲笑笑,自己又歪樓了。請廣成子進洞府去聊聊,看看是不是自己想的那件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