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五七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 文 / 驀物

    而這一件事的幕後之人,自然就是李寧宇,但他也有自己的理由,首先就是他不想德國民眾的情緒,最後完全被納粹黨利用,在製造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其次他也算是一位名正言順,可以站出來幫德國說話的人,好歹他也是德國的女婿.

    可是這樣必然造成了法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對此他也只能無奈的接受,畢竟法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付出了巨大慘痛的代價,有500餘萬法**民傷亡,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的戰場,絕大部分都在法國境內,所以法國當局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補償自身的各種損失。【,/文字首發

    所以在停戰以後,法**隊就迅速控制了德國魯爾工業區的重要地區,時任法國激進黨政府總理喬治,下令將德國城市爾森、基興等地的趕走,最後造成大批德國居民無家可歸,同時還將各地出產的煤炭,通過鐵路運輸至法國國內,這件事,還引發了德國鐵路工人組織的大罷工,但是德國鐵路工人反抗者,其中200人被法國當局當場處死。

    這次和談,法國激進黨政府總理喬治主張可以說很簡單,但是卻一點也不含糊,大體可以歸為以下幾點,首先德國必須對戰爭中導致的法國損失,其中包括人員、財產等等,進行必須的戰爭賠償;第二削減德**力,這樣今後德國不會再對法國構成威脅,也同意象徵性的懲罰德**國主義,以使德國再也不能恢復到1904年以前的政治格局,不過卻要求當眾處死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第三法國收回阿爾薩斯至洛林地區,將在那裡建立萊茵非軍事區;隨後就是和戰勝國一起,瓜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而且要求將德國的軍力,削減至一個較低的水平,同時希望協約國之間簽訂封鎖德國全部海岸線的秘密條約,這樣法國就能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

    對於法國激進黨政府總理喬治的提議,李寧宇大部分都可以接受,除了少部分的幾點,其中自然就是保住威廉二世一命,但是戰爭罪犯的名頭,威廉二世卻不能推辭,還有就是封鎖德國全部海岸線的秘密條約,以及控制德國的進出口貿易,這兩點根本就不能答應,因為這樣的規定就是在激化德國民眾的情緒。

    凡爾賽條約的談判於1909年1月18日就在凡爾賽宮的宮鏡廳開始,這裡曾經是1870年德國取得普法戰爭勝利後,統一德國威廉二世曾在此舉行加冕儀式,但是這次,來自38個地區國家,70名代表參與了戰敗國德國、奧匈帝國的合約訂立,俄國因為單獨和德國簽約,所以被排除在談判之外。

    本來德國、奧匈帝國的代表是被排斥在外的,後來也是李寧宇的建議,兩國代表才有了參與的資格,畢竟在遠東集團的身後,擁有西班牙、沙特阿拉伯、荷蘭、伊朗等等附屬勢力國家力挺。

    從1919年開始,談判由戰勝國,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的政府首腦和外長組成的和談委員會來主導,但是這個機構組成複雜,內部又矛盾重重,再加上李寧宇多次出言打斷,最後這個委員會難以做出最有效決定,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談判過程中小日本和其餘部分小國的外長先後退出委員會,實際上只剩英法美意「四巨頭」。

    即英國首相、法國總理、美國總統、意大利首相,但實際上意大利的作用微乎其微,談到後面德國當局甚至不准繼續參與條約的討論,畢竟簽訂戰爭賠款合約已經都丟人了,還要眼睜睜去看別人笑呵呵的瓜分自己的家國,但四巨頭也因為自己談判目標不一致,存在這某種衝突,最後每個決定都是經過一次次不愉快的妥協,才能一步步達成。

    儘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本土在戰爭中未遭一次戰火,但仍有許多英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時任英國首相戴維,在結合英國國內廣泛的**後,主張希望嚴懲德國,但是在具體措施上較輕於法國,畢竟戴維知道,一旦法國提出的條件全都得到滿足,就會一躍成為歐陸的超級強國,並從此破壞歐陸的均勢,這和英國意圖維持一個均衡的歐洲的傳統政策相悖。

    同時英國首相戴維對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政策感到憂慮,因為英國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十分贊同簽訂秘密條約,全面封鎖德國的海岸線,以及獲取德國出口稅收。

    在一次次交鋒過後,外加李寧宇從中阻隔,英國首相戴維希望在美國威爾遜的理想主義上,以及法國嚴懲德國的主張中間,找出一條中間路線,但英國首相戴維在英國的政治地位相當微妙,英國首相戴維本人是在贏得大選時,為了迎合英國民眾提出的德國需為發動戰爭負責的主張,才獲得首相職務。

    同時在競選的時候,聯合了政府中的保守黨,保證要求嚴懲德國,並使德國不再對英國構成潛在威脅,在這種多方面的背景下,英國首相戴維竭力主張提高英國在戰爭賠款,以及控制德國海外殖民地的份額,最後英國首相戴維和法國總理喬治因兩國都想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都不贊同美國的民族自決政策。

    同時在李寧宇的多次提點下,英國首相戴維漸漸清醒的意識到,如果過多提出苛刻的條件,必然會激起德國民眾的強烈復仇心理,這對今後長期的和平局面非常不利,另外在歐洲地區,德國還是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如果過分削弱德國的經濟,同樣會使英國自身的經濟受損,而英國首相戴維和法國總理都認識到,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了美洲經濟強國,在未來也會成為一個軍事強國,所以他必須借用遠東集團的手,來壓制美國,並堅決否決美國的民族自決主張,還在和會召開時有意的忽略美國的一些建議。

    最後英國首相戴維的主張可歸為如下幾點,首先自然是保證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其次就是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的份額,這樣就能加強英國的實力,第三削弱德**力去到一個較低水平就行,為了避免德國因為戰爭賠償激起的復仇心理,隨後英國將幫助德國重建經濟體系。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w.w.w./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