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三四九章:苦惱的哈米德二世 文 / 驀物

    作為遠東集團的第一盟友,德國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出奇,不過卻有點過,其中所透露出的含義,值得各國深思。

    德國第一個站出來表態之後,接著就是西班牙與漢志王國,不過他們能起到的作用不算什麼,有點微不足道,可是在部分國家連續發出澄清聲明之後,剩下的大英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首先,他們兩個國家都是在中東地區擁有重兵的勢力集團,同時也在中東地區派遣了大量人員滲透,雖然兩國都沒有下令攻擊李寧宇。

    可是這件事情的背後,還有這怎樣的故事,兩國一時間心裡都沒有底,不過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還是用私人的名義給李寧宇發去了一份電報,至於上面的內容,暫時不得而知。

    而最忐忑的就是奧斯曼帝國的哈米德二世國王,這位獨裁統治者,此時也異常的揪心,因為他似乎能從多方的情報中,感覺到一件事。

    究竟是什麼事情,可以讓哈米德二世都揪心?

    其實事情也不算太大,只是一支派遣潛伏在沙特阿拉伯內志王國的奧斯曼帝國特衛部隊,暫時失去了聯繫,人數也不是很多,不到一個師的兵力。

    可關鍵是這件事的發生,與遠東發出的外交公告太巧合了,雖然遠東的公告中,沒有提出是奧斯曼帝國特衛部隊襲擊了遠東軍團,可是在沙特阿拉伯漢志王國的地盤,杜勒阿齊肯定不會幹這種傻事,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奧斯曼帝國與內志王國。

    遠東軍事體系的成長,在近些年早就進入了各國的視線,除非是個傻子國王,不然絕對不會不知道遠東未來的潛力,而奧斯曼帝國的哈米德二世,其實也非常消跟遠東集團建立同盟的關係,起碼可以解決奧斯曼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的領土矛盾。

    並且遠東在東北亞地區的攻勢,也拖出了沙俄帝國的侵略,讓已經頹廢的奧斯曼帝國有了一個喘息的時機,可是這次事件的變故,讓哈米德二世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他不敢肯定是不是特衛部隊干的,但是已經可以肯定,奧斯曼帝國派遣在沙特阿拉伯地區潛伏的一支部隊,失蹤了。

    左右兩難的境地,擺在了哈米德二世的面前,如實去說,太丟面子,也可能給遠東一個口實,可是現在不主動說出來,到時候真的是這支潛伏特衛部隊幹的好事,那麼奧斯曼帝國連同哈米德二世就算跳到黃河都洗不清。

    年約60歲的哈米德二世,在議事大廳內一圈圈的促步,而在場的大臣們也紛紛附耳討論著。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斯曼帝國內還是有那麼一兩個人才的,所以就在哈米德二世愁眉苦臉的時候,一位貴族大臣起身說道:「陛下,其實這件事情,我們可以通過英國人來傳話給遠東!」。

    聽到這樣的意見,哈米德二世立即眼前一亮,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光明,因為在俄土戰爭時期,奧斯曼帝國就曾今找英國尋求幫助,並且主動挑起英俄之間矛盾,最後還故意簽署聖斯特凡諾條約。

    果然,一段時間之後,英國當局就不能容忍沙俄帝國企圖單獨吞併土耳其,在英國首相本傑明的命令下,英國人把地中海艦隊開到了金角灣,當時英俄之間的大戰,那直接就是一觸即發,最後還是在俾斯麥的調解,英俄制定了共同宰割奧斯曼帝國的計劃。

    不過也就在這樣的事件之後,奧斯曼帝國在國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為著名的西亞病夫。

    不過這次,哈米德二世學聰明了,他可不想在失去更多的控制國與領土,特別是巴爾幹半島地區。

    不過從19世紀中期之後,與奧斯曼帝國齊名的奧匈帝國,也開始漸漸放棄合的霸權,轉向了陸地領土的爭奪,也是第一個將巴爾幹的西北部地區直接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巴爾幹地區長期是各大國覬覦的對象,沙俄帝國更是自從15世紀之後,一直打著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長期在巴爾幹地區周邊爭奪勢力控制範圍。

    所以,巴爾幹地區曾今多次遭到當時世界各大國的輪流統治,而在這些帝國的統治之下,巴爾幹地區的各國人民,長期飽受民族歧視和宗教壓迫,其實一切都是因為巴爾幹地區,位於歐亞大兩洲的接壤之處。

    位於歐洲的下腹部,直接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部位,戰略位置自然十分重要,同時,這裡民族眾多,而且十分複雜,宗教也多樣化,自14世紀開始,這裡就是歐洲的大火藥桶,隨時都會引發一場大混戰。

    所以在曾今一段時間裡,一段不足一百年的時間,巴爾幹地區前後就發生了七次重大戰爭。

    大國爭奪的焦點,分贓談判的砝碼!

    可是每次的戰爭,最主要的受害者就是巴爾幹地區的平民百姓,大戰之後,巴爾幹地區首先遭到歐洲各大國的集體瓜分。

    所以有一段時間內,歐洲各國的邊界不斷改變,特別是1912與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爭結束之後,原本歸屬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巴爾幹屬地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塞爾維亞和黑山,5個國家遭到了分割,從而在一戰結束之後,奧斯曼帝國就與奧匈帝國同時崩潰,巴爾幹地區又引來了一次爭奪戰。

    歐洲大國們又開始趁機擴大自己的疆土,戰勝國接納新的領土,失敗退回自己的境內,而整個巴爾幹地區卻是生靈塗炭。

    找英國人幫助,這一點哈米德二世同意了,可是該如何去說明白這些問題,又成為了下一個難題,畢竟哈米德二世可不想解決了一個問題,又自找上了另一個難題。

    總之,又要跟遠東集團解釋清楚這件事,又不能給英國人製造任何機會,所以討論仍然在進行中,不過此時遠東軍團車隊已經全部離開了賽拉特山,正在前往邊境城市歐謝拉,在下山的途中,沒有在遇上伏擊與地雷,不過此時已經是夜晚,沙漠的夜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