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三三三章:西亞病夫奧斯曼 文 / 驀物

    (這兩天稍稍的給自己放鬆了一下,呵呵,更新不給力呀,從明天開始每天回復3+2的更新速度,十一沒有休息的孩紙傷不起呀,嗚嗚!!)

    就這樣,漢志王宮別院中的會客室內,鐵兵在提出自己看法與見解,李寧宇也在電文上寫起了批示,隨後這道命令就發回了遠東科技設計部,並且抄送海軍司令劉清輝。【】

    在李寧宇的親筆批示中,並沒有提出更多的改進意見,而是要求生產建造部門,開始進行首批五艘颱風級戰略潛艇的建造,要求在兩年的時間內,編入遠東海軍的戰鬥序列,而已經下水的試驗潛艇,在完善好各方面的配置之後,立即交付海軍,直接部署在索馬裡地區的亞丁灣海域戰備。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寧宇就與鐵兵兩人,密談起明天出發前內志地區的事宜,而李寧宇提出只帶一個團的兵力,鐵兵還是皺起了濃眉,跟隨李寧宇十餘年,一直都是征戰在第一線的鐵兵,對李寧宇的性格在瞭解不過,只要他決定的事情,一定不會輕易改變,所以他只是根據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出一些防範措施的意見。

    「少爺,我們是不是應該等從索馬裡地區調集的野戰軍抵達之後,我們在開始進發,最多也有推遲三天左右的事情!」

    鐵兵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臉懇切的表情,讓原本準備直言拒絕的李寧宇,話到嘴邊留一半說道:「其實,這個問題我也認真想過,但是每耽擱一天,事情都會在無形中增加變數的幾率,所以明天早晨我們就啟程,不過帶去的不是警衛團,而是海軍陸戰隊。」。

    「陸戰隊,嗯,也好,畢竟警衛團只是乙種守備戰鬥序列,陸戰隊無論是從戰鬥經驗與綜合實力要高了很多,這樣也好,我立即去安排。」說完這話,鐵兵就準備起身離去安排事情,不過卻直接被李寧宇叫住了,似乎他還有話沒有說完。

    「鐵兵,你先等等,我還有有點事情要問你,最近各國有什麼最新的動向!」

    見到李寧宇叫住了他,鐵兵連忙回坐,聽明白李寧宇的詢問內容,鐵兵不假思索的說道:「少爺,自從我們抵達麥加之後,中東地區的局勢就在暗流湧動,我想這一切還會逐步發展,特別是明天以後的一段時間。」。

    「你是說,五萬野戰軍的調集。」鐵兵話語中的若有所指,李寧宇立即就聽出來了。

    「嗯,這麼大規模的調動,肯定是瞞不住的,少爺,我們應該早早準備,不然到時候,我們身處險境中,有些事情就不好辦了!」

    「是的,我最當心的事情就是因為這次調動兵力,一定會引起周圍的勢力的側目,可是這一步必須要走,不論將來擋在我們面前的是誰!」

    「少爺,……」

    漢志王宮別院的會客室中,李寧宇跟鐵兵兩人低聲商討著,這次遠東集團突然向中東地區擴張,之後會讓周邊的勢力如何決斷,特別是遠東與漢志王國的幾筆軍火交易,當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五萬野戰軍的調集。

    目前中東地區的局勢,最大的兩方勢力就是英國與奧斯曼帝國,英國與遠東的關係畢竟千絲萬縷,雙方也比較知根知底,所以不會一言不合就打起來,再加上目前中東地區的利益,還不足以讓愛德華七世跟李寧宇絕交,所以根據鐵兵的分析,對遠東最有敵意的一定是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這個土耳其人一手建立的陸地帝國,也是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15世紀滅掉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當時整個巴爾幹半島、細亞細半島、中東地區及北非的大部分都是他的領土。

    直接控制了整個西歐到東方的陸地通道,名副其實的超級陸地大國,不過在17世紀之後就開始逐漸衰落,各地領土不斷沙俄和英法等多國蠶食,大約是1922年才被完全推翻。

    哈米德二世是現任奧斯曼帝國君主,早期確定實行君主立憲制,在整個十九世紀,民主的出現與興起,直接橫掃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奧斯曼帝國自然不能倖免,西方國家也採取了思想入侵,使得奧斯曼帝國一邊應付國內的民主起義,一邊用兵抵禦各國的蠶食。

    1829年,希臘獨立戰爭爆發,最後在英、法、俄三大國的主動干涉下,希臘宣佈獨立,隨後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直到之後的俄土戰爭結束,才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完全獨立。

    此外,奧斯曼帝國在佔領埃及之後,被英軍以整頓治安為借口佔據埃及,當時埃及和蘇丹兩地,仍然還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一個省份,不過在十九世紀,各大帝國之間,都沒有採取完全佔領,主要是權力的平衡,同時,各國都消趁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時機,提高自身在其地區的影響力,最終達到擴張領土的目的。

    但這個時候,英國卻竭力抑制他們,有時還會主動幫助奧斯曼帝國,雙方共同支配地中海東部的權利。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也如東方晚清一般,在已經60歲的哈米德二世帶領下,成為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最黑暗的時代,可以稱之為暴政時期。

    根據多年的情報累計分析,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時候,奧斯曼帝國早就由於國內的經濟發展緩慢,對內部統治已經出現了搖搖欲墜的情況,在加上民族之間的矛盾叢生,血腥鎮壓成為哈米德二世暴政的唯一手段,所以在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俄土戰爭爆發。

    經過三次大會戰之後,沙俄帝國突破了多瑙河的防線,俄土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宣佈失敗,並簽署了投降條約,而最為世界老大,大英帝國自當不能容忍沙俄帝國的單獨吞併行為,所以英國人就直接把海軍艦隊開到了金角灣。

    不過最後由當時的德國首相俾斯麥,也就是現在遠東的外交部長的調解,達成了共同宰割奧斯曼帝國的計劃,沙俄帝國保護保加利亞,英國取的塞浦路斯,奧地利也乘機把波黑劃為勢力範圍,奧斯曼帝國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成為著名的西亞病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