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二八六章:揮劍取南亞(第三更) 文 / 驀物

    李寧宇這次的佈局,就是想看看沙俄當局是不是有膽子,其實還真別說,這次沙俄北方艦隊與公海艦隊,就是針對遠東黃海艦隊,不過並不是立即發動戰爭,因為沙皇尼古拉三世認為時機還不夠成熟,他想等到更多的飛艇調集到外蒙古邊境地區,不過飛艇的生產和速度真的很慢,在加上沙俄原本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底子薄弱,國內政局**.

    但是與此同時,遠東第一批教練機,大約50多架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按照李寧宇的揣測,與沙俄的第二次東北戰爭可能還要等幾年,所以遠東先發展轟炸機,不過就算戰爭提前,只要在教練機上添加機槍,就可以相當於一般的戰鬥機使用,所以李寧宇絲毫不的沙俄大力發展建造飛艇,只是那樣子,會對李寧宇的長期規劃有一定的影響。1fēzcm1

    一份最新的作戰計劃出台之後,時間來到了中午,眾人在李寧宇的房間中吃完了中飯,自然睡意全無,便又在房間裡商討起來,不過已經將話題打開,不再局限於第一次東北戰役,而是世紀之戰中,另一個主戰場,南亞地區的陸地戰爭與航。

    如果說整世紀之戰,最重要的勝利是南海的大航的話,那麼南亞的陸地戰爭卻是最艱難的一場跨區域作戰,無論是在兵力的數量,還是在後勤的補給上,當時遠東都大大不如法國的殖民軍,不過遠東在東北戰爭中取得的接連勝利之後,引發了原本搖擺不定的英國與美國的倒戈,才是最重要的一次大轉變。

    在渤海與黃海的戰事結束之後,遠東海軍的主力艦隊立即南下,同時,遠東艦隊全部52艘戰艦,直接前往海參崴,按照計劃配合東北野戰集團軍封鎖港口,而沙俄北方艦隊採取避而不戰,給了遠東一個充分的時間調整部署。

    遠東陸軍在越南沿海登陸之後,當天就開始向法軍殖民軍主動發動進攻,首次就直接攻佔了越南沿海的要塞外圍前沿的制高點,同時向內陸大瓦山和小瓦山兩地推進,這樣給遠東後續登陸提供了安全的畢,同時派出三個野戰師,兵分三路向南亞地區深入,法國殖民軍屬於倉皇迎戰,所以只在越南沿海部署了12個營左右的兵力,自然抵擋不住遠東的精銳。

    不過法國這個世界第二的老牌殖民帝國,在南亞的勢力可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在遠東成功登陸之後,立即組織了33個師,準備開始反擊,而遠東集團也充分明白自身在南亞地區的劣勢,便只在推進中不斷鞏固防禦工事,所以在遠東登陸之後的第三天,遠東與法國,就在南亞地區發生了第一個大戰,雙方主要為爭奪兩個戰略要地展開了激戰,整個戰鬥持續了5天。

    不過最後大瓦山和小瓦山兩處高地,還是落入法國殖民軍之手,不過這是遠東故意的一招,最後就在法國殖民軍攻佔大瓦山和小瓦山之後,剛剛插上軍旗的時候,早已經在越南沿海集結的黃海艦隊戰艦,立即就發射出了一波接一波的炮彈。

    遠東在南亞地區能派遣的陸軍兵力實在有限,這一點無論是李寧宇還是遠東的高級軍官,因為遠東幾乎所有的主力部隊,此時都在東北邊境與沙俄作戰,唯一能給南亞地區輸送士兵的只有,台灣和琉球兩地。

    大瓦山和小瓦山是南亞的一處戰略要地,遠東其實沒有理由主動放棄,可是在面對自身十多倍的敵人面前,李寧宇為了減少犧牲,決定採取一次誘敵之策,讓黃海艦隊為南亞戰爭提供火力延伸,但之前,遠東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這次大瓦山和小瓦山的攻守之戰,可以說遠東大勝,大瓦山和小瓦山再次回歸到遠東的手中,而法國殖民軍也意識到了一個事情,便主動撤出遠東海軍艦隊炮火覆蓋的範圍,同時向法國公海艦隊求援。

    法國的主力艦隊公海艦隊,是但是世界第一海軍艦隊,就連英國艦隊想和法國公海艦隊一決雌雄也需要派遣兩支艦隊,當時在南亞地區,遠東也有兩支艦隊,一支是南海艦隊、另一支就是從北而下支援的黃海艦隊,不過法國當局在收到渤海與黃航局之後,立即又調派了另一支艦隊前往南亞,那就是法國太平洋艦隊,公海艦隊與太平洋艦隊是法國海軍的兩把重器。

    奉法國當局之命以後,兩支艦隊一支從馬六甲試圖突破遠東南海艦隊的封鎖線,開往南瑚戰,太平洋艦隊也是從遠處趕來支援,但由於輕視了遠東的戰鬥力,太平洋艦隊在急忙調轉前往南海的時候,物資、彈藥準備不周,在加上指揮上的一些小失誤,最後卻沒有與遠東艦隊發生激戰前,先擱淺了一艘主力戰艦,這件事對太平洋艦隊士氣影響很大。

    不過最重要的就是,法國當局在收到這樣的情報之後,立即戰前換將,著也是法國太平洋艦隊這支35萬噸級的大艦隊,最後竟然不敵遠東南海艦隊這支20萬噸級的小艦隊,黃海艦隊與南海艦隊一共有三支攻擊潛艇部隊,一支警戒、偵查編隊,不過在渤海、黃海大戰之後,黃海艦隊的三支潛艇編隊都需要補充物資,所以晚於黃海艦隊主力抵達南海。

    法國當局的設想,是讓公海艦隊與太平洋艦隊配合,形成夾擊之勢,對遠東合力量進行絞殺,不過在太平洋艦隊第一次與黃海艦隊突然遭遇後,法國太平洋艦隊的新任指揮官當場戰死,其餘各艦隻因為沒有指揮官,所以只能被迫縮回太平洋海域,等待法國當局的最新指派,不過根據黃海艦隊司令官黃濤的匯報,法國太平洋艦隊的旗艦根本沒有中彈。

    這件突發的事件,一直到世紀之戰結束後,李寧宇才搞明白,原來是法國太平洋艦隊窩裡鬥,因為一次意外的擱淺,法國當局就直接換掉了艦隊的指揮官,新舊交替,自然引起了無數的糾葛,所以法國太平洋艦隊的覆滅,其實就是法國當局自己埋下的種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