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二七三章:東北亞戰爭(一) 文 / 驀物

    「兩軍相遇,火炮爭先!同意根據四大戰區的現有實際情況,生產建造各類口徑火炮!」

    李寧宇的批示很快就傳達了出去,而原本已經離去船艙的眾人,此時只有李西華一人在外等候,所以李寧宇就將李西華叫了進來商談。

    戰艦的船艙都是相對比較狹窄,不過戎馬一生的李寧宇倒也並沒有覺得不適,反之那種耳畔隱約的機器轟鳴聲,才能讓李寧宇睡的更為踏實,李西華和李東華,都是福叔的兒子,也是李寧宇來到十九世紀,第一批班底。

    所以在遠東集團的人員眼中,李西華和李東華都是嫡系,不過李寧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要跟隨他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所以在遠東人人都有出頭的機會,不過首先必須要有兩把刷子。

    「西華哥,來一支?」

    「不了少爺,夜深了,晚上還是少抽一點,我就不抽了,你也少抽一點吧!」

    李寧宇掏出一支特供中華煙,微笑的示意李西華,不過這次卻被拒絕了,如此之後李寧宇就為自己點上,接著就緩緩的說道:「這次大調整,事前沒有跟你們通氣,不會生氣吧!」。

    「怎麼會!其實這樣的安排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不過一時間還是有點反應不過來!我想慢慢的就好了!」

    從李西華的話語中,李寧宇並沒有聽出什麼不妥,可是李寧宇對於李西華和李東華兩兄弟的瞭解,可不是一天兩天,所以從話語中李寧宇還是聽出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若有所思的看著面前的李西華,李寧宇只顧著吞雲吐霧。

    而被李寧宇的眼神盯著有點發毛的李西華,此時心中不由嘀咕道:「怎麼,難道被少爺看出來了,不應該呀!我剛才的話好像沒有什麼病句和用詞不對的地方,呵呵!我知道,大少爺這是在試探我!」。

    不過就在李西華自我安慰的時候,李寧宇眼睛微微瞇了起來,臉上還是笑呵呵的說道:「其實這次的大調整,我知道你們會有很多的想法,特別是關於彭德的任命!」。

    似乎是被李寧宇一句話道破了秘密,李西華的臉不由的變了變色,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寧宇繼續窮追猛打起來道:「按照資歷和功勞,彭德卻是沒有和你們相比的地方,但是你們有沒有去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在第一次東北戰爭中,最高指揮官是你們,結果會如何?」。

    聽見了李寧宇的反問,李西華立即陷入了思考,而李寧宇則是默默的在一旁吸煙,眼神卻有點飄忽不定,不久之後,李西華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麼,臉色和表情極為奇怪,時不時小臉煞白,時不時又猙獰,然而更多的時候是糾結,看到李西華出現了這樣的表情,李寧宇淡然一笑,因為他知道李西華已經擺正了他的位置。

    其實李寧宇重用彭德,在遠東軍事集團體系中,已經引起了部分中高級軍官的不滿,關於這一點李寧宇也不好去否定,因為李寧宇卻是十分重用彭德,並且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彭德則是直接被提拔為,遠東軍事體系中四大實權將領。

    而因為這些都是李寧宇親自下達的決定,所以很多中高級軍官只是在內部交流,並不敢向李寧宇直接訴述,但是從遠東基層軍官體系裡,一步步走上來的其他遠東高級將領,心中也有著某種不服的因素。

    但是在李寧宇的反問下,李西華不由的仔細回憶起第一次東北戰爭的一些細節,在渤海大戰開始之後,遠東就發佈了和德國結盟的消息,當時英國和美國還是遠東的敵人,而遠東的整個戰線拉的很長,無論是海上還是陸地,南亞地區要與法國殖民軍展開殊死大戰,同時還要小心應對搖擺不定的英國和美國。

    中期南亞的戰事吃驚,遠東陸軍能調動的戰鬥序列都調集往南亞地區,而東北戰場卻只有80萬的野戰軍序列,而沙俄在東北集結了196萬陸軍。

    如果單單從兵力的數量上看,彭德指揮的北方集團軍沒有絲毫的優勢,不過在武器裝備上特種裝甲車的出現卻是添加了很多的助力,但是很多遠東將領都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沙俄有飛艇。

    整個第一次東北戰爭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雙方展開全面的攻勢,可是說這是最慘烈的階段,無論是遠東還是沙俄,都損失慘重;第二階段雙方開始休息調整,可是彭德卻派出了一支奇兵,那就是裝甲部隊,截斷沙俄陸軍的後勤補給線。

    當然沙俄陸軍也不是傻子,自然要保證自己的後勤補給線,但是在幾次交戰之後,沙俄陸軍發現小規模的部隊,根本就抵擋不住遠東裝甲車的威力,所以準備調集重兵,圍殲遠東的這只奇兵。

    而這樣的一次機會,再次被彭德抓住,最後將遠東在第一次東北戰爭中,引向最後的勝利。

    沙俄帝國在19世紀的末期,主張擴張的沙皇將沙俄的領土擴張到2280萬平方公里,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百分之十七,總人口約為1.7億,到了19世紀的後半期時間內,各國列強瓜分世界的鬥爭也開始加劇,而遠東在亞洲的崛起,讓沙皇感到不安,所以沙俄帝國打破一直來的孤立,利用德國與法國的長期矛盾,轉而加強沙俄帝國與法國的關係。

    同時,沙俄帝國也沒有準備緩和自身與德國、奧匈帝國的矛盾,所以後來與奧匈簽訂關於巴爾幹問題的協定,同時也緩和了英國在其他地區的衝突,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沙俄帝國把注意力轉向了遠東地區。

    義和團運動的矛頭,是直接指向各國在華的帝國主義行徑,所以俄、德、英、美、法、意、奧、日,等八個帝國主義國家互相勾結在一起,最後決定一起出兵鎮壓,而沙俄藉機大舉入侵東北地區,其目的就是想要獨吞東北三省。

    其中但是的沙俄陸軍大臣羅帕特公然叫囂道:「要把滿洲變成第二個布哈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