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二六一章:名將的不同(第六更) 文 / 驀物

    最後社會黨主席羅拉爾多提出,將公海艦隊和其餘能調動的海軍都艦隊,全部都調往印尼防止遠東偷襲的這項提議,最後遭到了埃瑪公主和卡扎亨非兩人的聯手反對,但是就在三人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年僅21歲的荷蘭女王海倫娜,弱弱的說道:「其實可以讓德國問一問遠東的意圖!」。

    海倫娜原本這句話眾人可以不用理會,但是也就在這一瞬間之後,三人都答應了,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裡面因為的因素很多,其中埃瑪公主雖然掌握了王室大權,但是海倫娜畢竟是她親生女兒,又是名副其實的國王,卡扎亨非自然同意是因為海倫娜的想法和他一樣,羅拉爾多則是因為看到其他兩人都同意了,再加上他心中對海倫娜僅存的一點尊重吧!

    就在這條決意通過之後,一份加急電報就被發往柏林,收到荷蘭的請求,威廉二世立即就親自給遠東發去了一份電報,這是一份給李寧宇的電報,所以很快就轉到了李寧宇的手中,不過那個時候,印尼西北勿拉灣海港,已經是炊煙升起,夜色初上。

    按照逸以待勞的戰術思想,遠東採取了以靜制動,出了一艘老舊的補給艦,駛入了勿拉灣,其餘戰艦一字排列,在勿拉灣以外拋錨駐紮,不過並沒有將炮衣套上,依然在荷蘭亞洲艦隊海軍瞭望員的眼中,保持著戰鬥姿態,當然這一切都是表面的文章,其實大部分的水兵都開始了休息,養足精神準備似乎迎戰。

    其中旗艦益陽號戰列艦的甲板上,李寧宇已經讓人搬來幾個小馬扎和孔小平等人,一邊飯後閒聊,一邊討論起接下來的計劃,按照南海艦隊返回的電文,海狼潛艇編隊和一支快速反應驅逐艦編隊,最快需要明天早晨7點鐘抵達,所以只有靜靜的等待時間的過去。

    通過一番瞭解之後,李寧宇知道了面前愛國名將蔡松坡的部分情況,蔡松坡生於1882年,今年才十九歲,雖然他從小生於一個貧寒的裁縫家庭之中,卻6歲時就在湖南當地一位名士資助下,免費進入的邵陽一間私塾讀書,更在12歲的時候,就考中了秀才,原本在16歲的時候,去長沙時務學堂學習。

    但是當時,中華大地已經在**的晚清王朝的統治下,山河片片破碎,國力漸漸孱弱,再加上世界各個帝國主義的虎視鷹瞵,從小天資聰慧的蔡松坡,意識到了中華民族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在面對空前嚴重的情況下,蔡松坡開始像遠東軍校中,許多的熱血青年一樣,懷著急迫的心情,開始尋求一條救國救民的大道。

    所以十六歲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一首詩中寫道這樣的一句話:「流血救民吾輩事,千秋肝膽自輪菌!」。

    蔡松坡將自己的滿腔的愛國抱負,並沒有僅僅依靠一首詩句,所以他才不遠千里,前往朝鮮陸軍學校求學,但是由於他去的時候比較晚,陸軍學校的考試時間已經過了,最後只好求次報考遠東技術學校,其實就是遠東情報學院,這是一所比遠東陸軍軍官學校還要難考的學習,但是當時的蔡松坡並不知道。

    最後陰錯陽差的進入了遠東情報組系統,但是在長達三年的學習之後,蔡松坡發現了為什麼泱泱大國,回落到那樣的一個地步,但是為了鞏固基礎,蔡松坡繼續在遠東留了下來,但是他的心卻依然在國內,他無時無刻不在準備回國報效,直到八國聯軍事件的爆發,遠東高調全面參戰,著讓蔡松坡又一次重新的認識了遠東。

    在朝鮮時期,蔡松坡一面如饑似渴地學習軍校中的軍事知識,一面暗地苦苦思索拯救中華的最好途徑,在軍校時期,他還在學校內創辦過一個拯救中華的團體,不過沒有過多久之後,就被學校的教官發現,直接取締了,但是他依然堅持在同學中,闡述他的救國救民的主張,他認為中華之所以「國力孱弱,生氣銷沉」,主要由於從根本的教育落後,思想過於陳舊,人民體魄羸弱,武器簡陋等多種原因造成的苦果。

    如果想要改變中華的大地的弊病,首先必須實行軍國民主義!。

    軍國民主義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那是蔡松坡通過自己冥思苦想出來的結果,那就是編練新軍、改革軍制,把練兵作為救國的第一要義,但是卻和部分同樣愛國的青年意見不合,因為學員中有很多人,都認為尚武不僅需要單純的刀劍,而且更需要一種精神,禦侮不僅需要槍炮,更需要靈魂,應該對全民進行軍事教育、軍事訓練,用以大幅度提高國民素質,因為這種主張與單純依靠改革軍制,強兵禦侮的思想去比較,顯然視野更廣闊、更深遠了一些。

    但是這樣的想法很不切實際,也太劍走偏鋒了,最終並沒有在學員中得到更多人響應,因為在遠東完善的軍事、思想、文化的培訓下,很多的學員都對報效國家,有了不同的認識,起碼他們不再那麼盲目。

    一隻軍隊的建立,並非只是動動嘴皮子,而是需要無數的條件配合下,才有一條出路,所以沒有過多久之後,蔡松坡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開始全心學習,也就在他即將畢業的時候,遠東亞洲情報組大量缺乏人手,所以蔡松坡就被提前派遣入國內。

    最後一直到向聯軍全面宣戰,蔡松坡才真正意識到,遠東並非準備建立一個稱霸世界的軍事帝國,而是採取曲線救國的策略,但是對於首次看明白這樣的答案,蔡松坡第一時間還是接受不了,不過在心情漸漸平復之後,他看出了這裡面的門道,那就是晚清必亡,只是晚清自己走向滅亡還是在外強的手中罷了。

    但根本的區別不大,不過卻有著不同的區別,起碼在列強的手中,那就是四分五裂,但是人民自己起來反抗、推翻,那就可以另論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