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一二五章:斯里蘭卡(第一更) 文 / 驀物

    砂金礦是世界黃金生產的主要礦床,但經過幾千年的開採,富礦砂多已枯竭,砂金是產於河床灣曲的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其實也是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經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主要特點就是,顆粒的大小不一樣,大的像蠶豆,小的只有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隨後的每一天,李寧宇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為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是去礦洞和提煉的地方看一看,並且順便鼓舞一下大家;第二:就是在帳篷裡查看最近世界各地的事情和變化,也將自己最新的意思傳達出去;第三:就是遠東發展的下一步規劃。

    遠東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但是任何一個體系如果天天原地踏步,不思後動,那結果只有一種就是被人打敗或者吞併,所以李寧宇每天都要為將來的一天做準備,因為即使他立即死去,起碼自己的手稿,也可以讓追隨者們繼續向前。

    1895年眼看就要過完了,根據李寧宇在軍事課程上的一些回憶,大概是明年,也就是1896年的8月,會有一場號稱時間最短的戰爭,那就是英桑戰爭,不過李寧宇打算改變歷史,因為桑給巴爾是一個位在非洲東海岸外的小島,而它的一旁就是德屬坦桑尼亞。

    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和英國便因這個小島控制權而產生了糾紛,在19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杜威尼逐漸變成了英國控制下的傀儡,而英國也借此獲得了這個島的控制權,在杜威尼病故之後,德國人支持杜威尼的二兒子蘇丹,而英國人則支持穆罕默德,並要求蘇丹馬上退位,否則後果自負。

    蘇丹當然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而且還德國人的幫助下組織起一支3000人的軍隊,其中還包括一艘停泊在港口中,雖已過時但仍在服役的軍艦格拉斯哥號,當蘇丹組織人手加強王宮守備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組織了十幾艘戰艦圍困了這個小島,還派出若干海軍陸戰隊登陸該島,並向蘇丹發出了最後通牒。

    當8月27日晨9時最後通牒規定的時間一過,英軍便開始炮擊桑給巴爾,由於實力懸殊,桑給巴爾的軍隊很難進行有力還擊,9時30分,蘇丹尋求德國的幫助,隨後德國和英國展開對峙,而沒有想到在法國和美國的支持下,德國敗下了陣,雖然直到最後一分鐘,蘇丹還在通過美國駐該島的代表企圖與英方談判以換取和平,但是美方拒絕提供幫助,隨後蘇丹宣佈投降,整場戰爭就此結束,歷時僅短短的45分鐘。

    不過雖然這是一場不起眼的戰鬥,但是李寧宇發現了其中的重要組成,那就是法國和美國起到了作用,德國也是因為這樣才只好作罷,而李寧宇則是準備抓住其中的一些東西,必要時候幫助德國一把,而遠東也不會平白無故跟任何一個列強結仇,但是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而非洲是遠東必須要擴張的版圖之一。

    現在遠東在非洲已經擁有的足夠的名氣和較好的基礎設施,所以只要在鞏固的基礎上,加大勢力影響的範圍即可,但是在遠東的四大板塊中有兩個斷裂帶,第一個就是台灣至索馬裡斷裂,南海至亞丁灣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不過現在大多數都控制在幾大列強國家中,所以只有找到一個折中點,不過李寧宇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件事情了,那就是一座島嶼,它的名字為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在印度的右下角位置,屬於印度洋靠近馬六甲,面積約65000平方公里,熱帶島國,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礦藏有石墨、寶石、鈦鐵、鋯石、雲母等,形如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面上,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因為它有美麗絕倫的海濱,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

    在幾個月前,李寧宇就安排俾斯麥,跟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商議購買此處的請求,但是遭到了間接的拒絕,什麼是間接拒絕呢?那就是可以允許遠東艦隊靠岸補給,但是不租借地皮給遠東使用,為此李寧宇還特意找了愛德華七世,不過還是被拒絕了。

    不過隨後李寧宇就在阿拉斯加金礦營地中咬著牙說道:「好,你既然不借給我,那就別怪我自己動手,反正這個地盤就是你們搶來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也該是時候換個人了!」。

    隨後的幾天,駐守遠東索馬裡的第六、七野戰軍出現了大規模的集結,隨後進入進入埃塞俄比亞境內,隨後要求英國給遠東一條通道,因為遠東要去打利比亞,此時意大利實際控制著利比亞,而遠東和意大利之間並沒有和談,所以遠東發兵攻打利比亞說的過去,加上遠東和英國是盟友,那借路他能不借嗎?

    但是此時英法正在聯手打壓意大利,他們就是在聯手瓜分利比亞,而這個時候出的這個問題主要就是英國的事情,法國就反過來也給英國施壓,隨後最終英國和遠東達成了一項協議,那就是借出斯里蘭卡男方省給遠東,不過價格不便宜50萬英鎊一年,要一次付5年的租金,並且英國可以留下一隻1500人的隊伍。

    這樣的合同在李寧宇看到之後就又想開罵,但是此時遠東根本不是英國的對手,所以他選擇了忍讓,50萬英鎊一年,五年就是250萬,李寧宇還出的起這個錢,所以在達成協議之後的第二天,遠東代表俾斯麥就跟愛德華七世簽署了協議,而遠東索馬裡也撤了軍,同時英國和法國也加大了對意大利的施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