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五章:五角大樓 文 / 驀物

    「清輝,你說一下最近海軍傳來的情報吧!」在眾多軍官離開會議室之後,李寧宇笑呵呵的問道。

    劉清輝聽到了李寧宇的點名之後,嗯了一聲點了點頭,立即拿出一張電報文件看是緩緩的念道:「目前集結於印度洋周邊索馬裡海域的艦隊有十個國家,分別為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沙俄、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荷蘭、奧匈帝國!」。

    「但是噸位超過2萬的只有七個國家,分別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沙俄、西班牙、奧匈帝國!」。

    「超過4萬噸級的只有三個,英國、法國、奧匈帝國!」

    「哦!奧匈帝國!」聽到劉清輝的話之後,陸軍司令張大虎似乎有點不太明白的自說自話道,可是此時劉清輝並沒有解釋的意思,繼續看著手中的電報念道:「目前和我們艦隊保持著對峙陣型的只有奧匈帝國,距離20海里!而英國和美國艦隊似乎停泊在一起,離我第一艦隊東面海域大約有50海里,而沙俄和西班牙也靠在一起,離我第二艦隊南面45海里,德國則是和法國艦隊靠的較遠大約有80海里!」。

    「以上就是海軍一個小時前傳回的消息,按照少爺的要求每二個小時會有一份電報!」說完之後,劉清輝就在李寧宇的示意後坐下,接著李寧宇便在地圖上用各種顏色表明了各個勢力,隨後李寧宇看著標出的勢力情況沉思了一會,而劉清輝和張大虎也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地圖,腦瓜子卻在思索其中的奧妙。

    會議室出現了短暫的寂靜,今天已經是1889年1月3日,在遠征陸軍攻克意大利所屬的索馬裡海域之後,並沒有準備將意大利全境佔有,只是控制了南部,並開始建立防禦陣地和堅固的工事,但是由於兵力的不足還是不能徹底的在四周全部佈防。

    為了這件事情,張大虎找過李寧宇先將李西華率領的第二軍給調到索馬裡去,但是被李寧宇否定了,什麼原因李寧宇沒有細說,張大虎也不好繼續追問,所以只好跟劉清輝指揮的海軍提要求,接著海軍的兩隻艦隊就在海面上駐防,由於遠征軍只用了11個小時就將意大利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加上原本海軍艦艇就不算太有勢力,意大利還是在索馬裡栽了一個跟頭。

    但是李寧宇都把這一切歸功於奇襲的效果和一隻特戰大隊執行斬首任務的效果,所以對於張大虎的憂慮想將第二軍調過去,李寧宇自然不會答應,因為馬達加斯加李寧宇真的很想將它吃掉,只是沒有機會,其次就是因為他不想在索馬裡的問題上,給英國、法國、德國及其他國家太多的口舌,畢竟李寧宇打的旗號是為華裔工人討回公道,並不是入侵!

    此時的遠征軍屬於背水作戰,沒有完善後勤補給一切都只是靠帶來的存貨在支持運轉,所以他不能完全放開手,在說這裡靠著歐洲,人家如果一旦幾個人聯合起來對付他,他只有逃回去的份,畢竟李寧宇所有的兵力人數、武器裝備彈藥和戰艦都是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隨後通吃島五角大樓作戰指揮室內的三人,在李寧宇的開聲下開始了議論,剛才在劉清輝的訴說下,李寧宇已經將索馬裡海域的情況瞭解清楚了,隨後一番深思並開聲說道:「現在的情況其實和我在開戰之前的預料一樣,西方的主要勢力都沒有立即跳出來,這裡面的東西我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但是接下來我們需要注意幾件事情,第一:海軍必須做好應變一切事情的準備,但是一定要保持克制,因為我們面對的不是單一的西方某個國家的勢力,而是一群強大的西方國家,所以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通知我!不能首先開炮攻擊!」。

    「第二:海軍必須將現有索馬裡的控制區海岸線,嚴密防守好,不更給第四軍造成腹背受敵的局面!」

    就在李寧宇命令說完後,劉清輝立即起身應道:「是!」,隨後李寧宇就示意張大虎介紹陸軍第四軍在索馬裡的情況。

    「目前,第四軍控制了南部陸地及海岸線,民用港口3個,摩加迪沙軍用港口一座,獲得意大利三個糧庫和一個彈藥庫和一個金庫,糧食大約350噸,黃金2噸,輕武器和彈藥若干大約夠裝備1個師,小口徑火炮45門!」。

    聽到張大虎念出的情況,李寧宇想了想說道:「嗯!不錯呀,收穫很多呀,不過除了火炮可以用在防禦陣地外,其他的這些東西先不要動,特別是黃金,一定要派可靠的人看守!」,而張大虎立即將李寧宇的要求記錄了下來,隨後張大虎見到李寧宇似乎不準備在繼續吩咐,他便繼續看著電報說道:「控制區內由於我軍在和意大利軍隊作戰時,沒有傷害任何一個本地原居民,所以他們都是持觀望的太多,一些生產、生活有條不紊!」。

    「由於索馬裡南部屬於三面靠邊境一面靠海,所以我軍已經在每個面駐守了一個師的兵力,而騎兵師和特戰大隊作為機動和尖刀部隊屬於機動狀態!遠征陸軍匯報完畢!匯報人張大虎!」。

    隨後的會議似乎都交給了李寧宇,接著他也將自己計劃的下一步更兩位主要的軍事主官一一訴說,由於這次是一場突襲,所以讓意大利有點反應遲鈍,但是此時他們已經在集結兵力了,接下來會有兩個情況,第一種就是開戰,這一點是李寧宇不想的事情,因為一旦開戰將會把他和遠征軍拖入泥濘。

    第二種就是議和,這是李寧宇想要促成的事情,雖然幾大列強都知道李寧宇就是這只遠東軍的最高長官,可是此時李寧宇的身份只是朝鮮的親王和大清駐德國的公使,所以之後德國和英國將會出面協調。

    這場戰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先在非洲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讓部隊有地方休整,讓非洲人民不再受苦難,所以李寧宇最壞的結果就是離開索馬裡,將南部的地域還給意大利,而絕對不是讓自己帶來的3萬東方子弟陪著他逞一時之快。

    (如本覺得本書還可以看的話,請大家的收藏、推薦支持一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