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清朝做霸主

龍騰世紀 第六章:紅頂商人 文 / 驀物

    面對有著鬼子六之稱的恭親王奕訢,李寧宇自然不敢造次,而就在李寧宇悄悄打量他的時候,也發現他也在打量自己,隨後耳邊就傳來他的聲音道:「你就是李味家的小子吧,呵呵,一年沒見,似乎長高了不少!」。

    似乎這樣的話聽起來,只是一個長輩在關心晚輩,可是活了30多年的李寧宇也不個傻子,面上裝著小孩子一般的神情,微微顫抖的回話道:「回王爺,是的,我是李味家的小子,李寧宇。」

    「李寧宇!呵呵!」恭親王奕訢笑了,而就在李寧宇剛剛放下心思,準備下一秒聽他讓自己離去的時候,卻聽到一聲呵斥道:「大膽,你一個管家的孩子,竟然敢不分尊卑和格格瞎胡鬧!成何體統!」。

    聽見這樣的話,李寧宇其實心裡早就知道他要說這件事,原本放鬆下來的神經再次緊繃,臉上變成一幅害怕的樣子,立即將剛才所有的事情經過講訴了一遍,其中解釋的時候還添加了一些東西。

    雖然在李寧宇的心底有點討厭他,因為他是晚清一個主張議和的實權派,可是又欣賞他,因為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和慈禧太后鬥了一生的人,恭親王是慈溪的政敵,是自慈溪垂簾聽政之後,兩人的政治鬥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當然慈溪是個有眼光有手段城府頗深的當權派,結果當然是恭親王失敗了。

    可是後來為了從根本上壓制恭親王奕訢,慈溪啟用了李鴻章,醇親王等等,因為李鴻章很會為官,官欲大、術行高又有能力,他打擊恭親王最是厲害。

    慈溪後來將醇親王安排入軍機處,也是為了打擊恭親王奕訢,所以越到後期,恭親王奕訢就沒有多少大權力了,奕訢也曾經有幾年醉生夢死的生活,因為那時他只能心有不甘,而到了光緒帝很看重他,兩人關係很好,可是恭親王奕訢注定一生不得志。

    用來解釋的話不長,但是被李寧宇添加之後的話其意思改變了,原本只是要跟恭親王奕訢將他和媏佟格格打鬧的事情,卻對李寧宇來說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因為在話語中李寧宇間接告訴他。

    已經有法國奸細滲透進了山西地界,而原本早就知道,他們家用恭親王的名號,在雲南、越南有點小生意的恭親王奕訢,一聽之下立即就臉色黑了下來,隨後對李寧宇擺了擺手任由他離去,因為李寧宇提到的問題十分重要,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準備離開了恭親王府後院,看著遠處的庭院,李寧宇心中暗自想道:「哼!我好歹也是上過軍校,兵法中金蟬脫殼,轉移重點我自然會用!我也算提醒你了,至於能不能不敗的那麼慘,就要看你自己的手段了!」。

    隨後李寧宇便扭頭便走,可是就在李寧宇剛踏出一步之後,一個柔軟的身體就撲進了李寧宇的懷裡。

    大驚的李寧宇,手臂自然的向前推,目的是將懷中之人推開,開始推到一半他就發現懷中之人,卻是伊人媏佟格格,看著滿臉淚花的媏佟,李寧宇無奈的輕聲在她耳邊說道:「別鬧了,乖!」。

    可是伏在李寧宇懷中的媏佟格格只是搖了搖頭,眼中的淚還在不斷的流,李寧宇緊張的看著四周之後,又無奈在媏佟格格的耳邊道:「乖,我最多三個月就回來,到時候我給你帶禮物,好嗎?」。

    可能是明確的時間,也可能是禮物的緣故,總之李寧宇的這句話起了作用,原本眼淚嘩嘩直流的媏佟格格從懷中退開,隔著50公分的距離,媏佟伸出一隻小手道:「我們拉鉤!」。

    隨後李寧宇只好無奈的做了一個小孩子常常會做的事情,媏佟格格也轉淚為笑,可是就在李寧宇和媏佟格格笑著離開之後,身後不遠處就站出來一個男子的身形,年紀大約有50多歲,而就在李寧宇走後他的嘴中輕聲念道:「李寧宇!李寧宇!這個小子不簡單!」。

    可是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麼更重要的事情,就返回了自己的書房,隨後王府內一名親兵騎著快馬離開,直奔西南而去。

    李寧宇則是已經回到偏院大廳,看到父親李味和鄂梨木兩人此時已經爛醉如泥,無語的叫喚了他們兩聲之後,發現他們似乎沒有半點反應,李寧宇只好自己獨自離開返回家中,在回到書房前,先跟福叔打了一個招呼,讓他找人將父親李味給弄回來。

    他則是拉開書桌的底層下抽屜,一張特製的票據出現在眼前,看著眼前的票據,這時代某個人物的名字再次在李寧宇的腦海中迴盪,紅頂商人胡光墉,根據歷史的記載這位晚清時期著名的徽州績溪商人,19世紀著名紅頂商人,他可是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企業家,政治家,但是於1885年鬱鬱病逝,享年63歲。

    看著手裡的這張阜康銀號的借款票據,李寧宇又拿出一張存銀票據,心中暗自想著那位在左宗棠、李鴻章權利鬥爭中犧牲的大商人,靠著白手起家的胡光墉,先開辦了自己的胡慶餘堂中藥店,隨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

    在1866年的時候,又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他為左大人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的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白銀以上。

    1882年,光緒八年,胡光墉在上海開辦自己的蠶絲廠,據說耗銀就達到2000萬兩,可是當時生絲價格日跌,據他的仔細觀察,主要原因是華商各自為戰,被洋人控制了價格權,所以胡光墉就高調坐莊。

    就這樣第一場中外大商戰開始了,剛開始,胡氏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穩穩佔據上風,很快雙方都已到了自己實力的極限,眼看勝負將分曉,誰知天象忽然大變,歐洲的意大利,突然來了一個生絲大豐收,其次就是中法戰爭全面爆發,市面出現了劇變,金融危機突然再次爆發,事已如此,胡光墉再無無回天之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