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236 武悼天王冉閔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來著何人!」大唐蕭關之上,早有士兵看見有一支為數兩千人的騎兵部隊向蕭關駛來,這讓蕭關之上的大唐將士們,立馬緊張起來,而負責城門的城門官,更是在那群人離蕭關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就開口大聲問道,不過聽其聲音,還是相當緊張的。

    能不緊張嗎?自從昨天午時過後沒多久,由左衛大將軍送來的四百里加急就送到了蕭關,當時的蕭關守將,在秦力言驗明正身後,把那封由秦叔寶書寫的書信交給那我蕭關守將觀看之後,可是把那位蕭關守將,嚇的手軟腳軟。、

    立馬是失去了主張,按理說作為帝都張陽北方最重要的關卡的主將,應該是究竟風雨考驗的人,是不會這麼容易驚慌失措的才對,要不然以這個蕭關的重要性,怎麼可能讓一個現在表現出來一點都沒有大將風範的守將駐守。

    不過這個蕭關守將還真是一個新兵,沒有真正的產假過幾次大戰,他現在的官職,都是日常積累下來的,平時他的任務就是負責軍隊的後勤而已。

    也就是說這個現在蕭關的守將,實際上就是一個後勤將領,由於後勤有數,才把他提到蕭關守將的位置,你想一個負責後勤的將軍,那裡是能夠跟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相比。

    而之所以把他提到蕭關這麼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來,那是應為為了張陽的計劃順利的實施,麻痺東突厥的探子。再加上蕭關為了配合張陽的作戰計劃,休整的蕭關的城防,以及儲備了無數的軍用物資。又由他看守,才讓他當上了這個蕭關的守將。

    可惜沒有真正上過幾次戰場的他,比起真正的百戰之將來說。還是差上不少。

    這不一遇到什麼危險之事,他就有點手忙腳亂了,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差很多的。

    好在張陽一早就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他才會派遣秦力言前來送四百里加急軍情,就是為了在這個蕭關守將,手足無措的時候,由秦力言帶他領軍守備蕭關。

    所在這蕭關守將以表現出他的手足無措之後。立刻就遞上另外一封由張陽所書寫書信。

    「冉將軍,這是『蒼鷹』折衝下府折衝都尉,張都尉叫末將帶給將軍的書信請將軍查收!」

    這個蕭關守衛,冉將軍在聽見秦力言的話之後飛快的接過了秦力言手上的那封信,也不多說什麼,直接拆開來看,一點也沒有顧忌秦力言在一旁。有什麼影響。

    在冉將軍看完秦力言遞給他的那封由張陽親筆書寫的書信之後,輕輕的出了一口大氣,讓他剛才忐忑不已的心情,立馬的平靜下來了。

    「秦將軍,現在本將以蕭關守將的名義授予你。現在蕭關所有守軍的軍事權。

    現在蕭關所有守軍,包括本將,都由你來指揮,所有蕭關的城防,就麻煩你了!」

    秦力言一聽冉將軍的話,就感覺到不對,大大的不對啊!

    這蕭關的守備指揮權怎麼就交到我的手上來了,這在之前就沒人對我說啊!

    這幸福也來得太突然了點吧,雖然自己一直以來就像領兵作戰,但是作為秦叔寶的親衛隊長,親勳翊衛校尉,一直以來都是沒有獨自領軍的機會的。

    這次機會就這麼突然來了,他還是有些無法接受的,在說了這蕭關守將冉將軍還在這,他堂堂一個正四品上,上府折衝都尉,怎麼就把手上的軍事指揮權這麼痛痛快快的交給自己了,這明顯有問題,就算他在不懂軍事,也不是把手上的權利這麼輕易的交出來。

    這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在其中,這還真的說不准啊!

    「冉將軍,這使不得,你作為蕭關的最高軍事長官,蕭關守將,怎麼能夠把你的軍權交給我這個正六品的親勳翊衛校尉,這不合規矩,還請你收回成命!」

    秦力言在想到這之後,果斷的斷了念頭,一臉堅決的對,蕭關的守將冉將軍說道。

    「秦將軍,你放心,對於把本將手上的兄弟們交給你本將很放心。

    這事是本將完全自願的,你不用多做擔心,你只要佈置好蕭關的防禦就行了,其它的事情,就不需要你秦將軍糟心,交給本將去辦就行啦。

    至於把本將手上的軍隊交給你,並不是本將的一個草率的絕對,這是一個經過本將大腦思考了的問題,對你秦將軍身為親勳翊衛校尉的實力,本將是百分百的放心。

    秦將軍實話給你說吧,本將這個蕭關守將名不符其實,本將有幾斤幾兩本將心裡明白。

    你讓本將管管幾十大軍的後勤,本將保證給你做的妥妥當當,絕對不會出現絲毫誤差。

    但是讓我當過將軍,帶兵作戰,你還是早點打消這個念頭,我自己都沒有信心能夠帶領兄弟們,把這蕭關守下來,所以這個蕭關的軍事指揮權,還是你拿去吧。

    你放心,這事在張都尉的信中有交代,不信你拿去看看,張都尉知道本將帶兵打仗是給敵人送菜的,所以張都尉在剛才你給本將的信中,給本將出了這個主意。

    你放心,這把軍權交給你之事,是弘致心甘情願的,所實話,在大將軍,讓弘致當上這個蕭關守將之後,弘致我,就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現在你來了,這樣弘致就可以安心了!」

    蕭關守將閔將軍一臉真誠的對秦力言解釋道,說完還把張陽也給他的那封書信遞給了秦力言,證明他沒有說瞎話,這臨陣換將之事,在張陽的信中是有所交代的。

    當然臨陣換將這種兵家大忌,張陽也是知道的。所以信中張陽也特別交代,只是提議讓閔將軍暫時把軍權,臨時交予秦力言。讓他代他指揮而已。

    他冉將軍還是作為蕭關的最高軍事將領存在,只是現在輔助秦力言暫時除了一下防禦東突厥南下偷襲的軍隊而已,並沒有真的奪取他的蕭關守將之職。、

    這也是蕭關守將冉弘致所希望的。他在當時當這個蕭關守將的時候就算百般不願意,他可相當清楚自己不是帶兵打仗的那塊料,在加上這地處邊疆,而蕭關又是作為帝都長安,北方最重要的一到關卡,在現在與東突厥的戰爭一觸即發的境況下,這蕭關更加顯得重要。

    這就是守備長安的最後一到關卡,只要蕭關在。就算靈州被東突厥的南下寇邊大軍給攻破了,在靈州境內四處燒殺搶掠,也不會威脅到長安。

    所以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冉弘致,在當時聽到左衛大將軍秦叔寶讓他當這個蕭關守將的時候是百般推脫,打死也不幹,這讓當時的秦叔寶是對他相當的無可奈何。

    這個時候還是張陽出來調解,對冉弘致說道「冉將軍。這個蕭關的守將,現在來說是非你莫屬,你也不要忙著推托,我和大將軍也知道你,你作為蕭關守將。帶兵是不是很適合!

    但是這次我們北上有陛下的隱形軍令要執行,而蕭關將在最近陸陸續續的到來很多的後勤補給,將作為臨時的存放點,這後勤之事只有你最熟悉,所以這蕭關守將之職非你莫屬。

    不過對於軍事方面的事情,我們心裡也是有數的,你暫時領著這蕭關守將之職,這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先委屈你了,至於其他的時我們會安排好的。」

    秦力言在接過了冉弘致遞給他張陽的親筆書信之後,看見上面果然有張陽親筆所寫的,由他暫代冉弘致,領蕭關的軍事權,輔助冉弘致守備蕭關。

    對此秦力言是徹底的安心了,既然有張陽的這封親筆書信作證,有這個駙馬爺在前面頂著,他這個區區親勳翊衛校尉,他還怕什麼,出了事有高個子頂著。

    「既然如此,那就訴末將逾越了,現在請冉將軍下令著急著蕭關所有守軍將領前來開會,商討之後的防禦部署,現在時間緊急,請冉將軍一會多多配合!」

    「秦將軍你放心,既然本將把這蕭關的軍事指揮權都交給你了,向這些許小事,本將絕對配合到底,本將現在就去著急現在駐紮在蕭關守軍的將領前來商討,告辭秦將軍。」

    說完冉弘致也不等秦力言說些什麼就果斷的轉身出去,叫人前來開會了。

    而秦力言看著這個頗具傳奇色彩蕭關守將冉弘致,出去叫蕭關守軍將領前來開會,就感到有些怪異。

    是的這個冉弘致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就重其出身來說,就是相當傳奇的。

    其出身一個可以說是數百年的武將世家,其家族最鼎盛的時候,其先祖甚至是登上了皇位,雖然這皇位只是做了三年而已,但是其先祖所做之事,卻是大功與漢族。

    不錯其先祖就是武悼天王冉閔,又稱殺人魔王冉閔。

    武悼天王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國時期魏郡內黃(人,漢族,也作「染閔」。冉魏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燕王慕容俊所執,斬於遏陘山,後被追封為武悼天王。

    而武悼天王冉閔做的最為享譽歷史,功在漢族的一件事就是其在登基的時候發佈的第一道命令「殺胡令」。

    『諸胡逆亂中原已數十年今我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屠戮胡狗為天下漢人義之所在冉閔不才受命於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遙想當年,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冉閔當時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的,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意願。並非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確實無法調和。

    縱觀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在戰亂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印度文明的當地人列為種姓制度中最低層的賤民當作奴隸一樣的驅使至今;

    五胡亂華之時。當創造古中國文明的人們面對相似的窘境時,有一個冉閔站了出來,他詔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號令所到,民皆響應。漢軍威武,胡寇散潰,九州大地終復炎黃本色,我族免於重蹈他人覆轍,中華文明的主體得以延綿。

    而今斯人已遠去,我們只能通過被篡改的史料來一窺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傳奇生涯。岳飛、文天祥,都是我們很熟悉的人物,冉閔對漢民族的功績應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歲歲青。世上繁華一千年。

    千年前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但時間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國,我們是五十六個民族的和諧大家庭。當昔日激烈的戰事變為今日塵封的歷史,古人的豪情蕩漾在今日的心間,湧起異樣而複雜的感觸。)

    其武勇也是舉世無雙,與項羽。呂布同我絕世猛將,十六國春秋輯補》載:「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里,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

    只可惜他的後果也和他搶兩位前輩一樣沒有善終,雖然稱雄一時,精通武事,但是對於政治上的缺陷,讓他所立的冉魏政權之事建立了區區三年,就破滅了。

    而有這如此武勇的先祖,冉弘致按理說也應該是以武藝著稱的,你冉在雖然在武悼天王冉閔被剿滅之後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是雖然武悼天王冉閔不通政治,卻是對於敗亡找有準備(主要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沒有一個國家傳承長遠了的。),在其稱帝之事,就已經派人,把他幼子以及冉家的家產轉移到南方去了,這才讓冉家傳承下來。

    這已經是兩百多年過去了冉傳承還是相當完善的,到了前朝的時候,就開始相對活躍起來了,但是卻是不已武勇動天下,而是以文采驚世人。、這讓讓所有人都不會想到他們那一支是武悼天王冉閔的的後人。

    而秦力言之所以知道冉弘致乃是武悼天王冉閔後人那是應為前文所說,這冉弘致還是相當有傳奇色彩的,當時他在加入大唐之後,由於其前輩先人的遺澤,讓他文路走得相當順利。

    但是到了武德三年李世民破劉武周之事,由於後勤將領出現失誤,讓後勤運轉不靈,而當時又是到了與劉武周決戰的關鍵時候,要是後勤補給跟不上,恐前方戰事出現大問題。

    就在滿朝文武為後勤之事困擾不已的時候,這當時還是文官的冉弘致站了出來。

    立下軍令狀,統領當時唐軍的全部後勤,在他的統籌調度之下,最終讓唐軍的後勤補給井井有條的運轉起來,自此讓各線作戰的唐軍補給在也沒有出現過問題。

    這樣他冉弘致可以說是就此成名,從原來的區區六品文官,一下就當上了正五品的武官,從此就正式有文轉武,成為武將了。

    這之後的幾次戰役,後勤都是在他的統籌調度之下,很好的完成了前線戰事的後勤補給。

    甚至有在武德五年,大唐和劉黑闥大戰的時候,劉黑闥為了破壞唐軍的後勤補給,甚至派人前來暗殺當時負責前線唐軍補給的後勤獎勵冉弘致。

    但是前來暗殺冉弘致刺客卻是被冉弘致在後勤軍營之中,當場斬殺,這一戰顯露出來他身具出色的武藝。

    這讓很多人都很好奇,一個以文采出名的家族,怎麼會出現一個武藝如此超群的族人,而且這個族人一直以來就沒在外人面前顯露過他出色的武藝,也沒其拜師記錄。

    這引起了,當時的高祖李淵的和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興趣,這派人一查之下,才查出了這一個驚天秘密,不止是冉弘致武藝超群。

    就連他那些以文采驚世人的前輩先人們,各個都是武藝超群,最後在經過多番查正之後,才確認了冉弘致他乃是冉魏皇帝武悼天王冉閔的後人。

    這讓當時的的李淵,李建成,李世民又驚又喜最後在冉弘致配合之下算是接納了冉弘致,不過其也這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以來都是負責後勤,從來沒有掌握過軍權。

    而剛才蕭關上發生的蕭關城門門官,向張陽等人問話那一幕,就是在冉弘致、秦力言著急蕭關的守軍將領們開會後制定下,產生的。

    除了加強戒備之外,在昨天下午,一開完會之後,就有傳令兵,再次以四百里加急,向原州刺史送去了緊急軍情,請求軍事支援了,相信今天晚上原州的一萬援軍就能先行趕到。

    而其它地方的援軍卻是由於路程的原因,需要多花一點時間才能趕到。

    由於現在蕭關只有那區區一千多人的守軍,所以蕭關在昨天入夜,蕭關大門關閉之後,到了現在都還沒有開啟過,一直就是經閉狀態,就是為了預防東突厥的突然偷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