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187 傳音入密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

    不過這些話聽到尉遲敬德耳裡可就不一樣了,簡直就是難受至極啊!

    但是他也知道以大局為重,這事的內情並不能說出來,不然張陽這千辛萬苦想出的計劃就算是打水漂了,這個事情的嚴重性他還是知道的,所以在這個左右屯衛訓練場正在熱播的這些流言蜚語,他就算是聽到了,心裡很不舒服,但也只能默默的承受了。

    這幾日不能解釋,那就只能接受,這是沒有辦法的,誰叫他技低一籌了,只能怨自己。

    可是對於這個揚名立萬,名垂千古的機會就這麼丟失了,他還是相當的捨不得的。

    就在尉遲敬德在左右屯衛訓練場上微微發呆的時候,站在一旁,一直顯示相當興奮和克制的秦叔寶,對於這事,對尉遲敬德還是感到有些微微的歉意。

    這可是自己讓自己的這個好哥們,失去了這個建立舉世大功的好機會,哪能不感到點歉意啊,以他們的關係,要是真的如此無動於衷,那秦叔寶就不是人呢!

    雖然感到有微微的歉意,但是讓他自己就此放棄這個大好機會,讓給尉遲敬德,他心裡也是百分百不願意的,所以這次就只能委屈尉遲敬德,有機會下次在補償他了。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的話正好落下了一會,整在等待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回復。

    由於兩人都是心事重重。現在都是有點走神的二人到現在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是該向已經宣佈決定後的皇帝李世民謝恩的時候了,還有些呆呆的站在左右屯衛訓練場上發呆。

    好在站在指揮台上的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而且本來就是以心胸寬廣享譽華夏五千年歷史的他,是相當理解這二人現在的心情,於是這個時候也沒有怪罪這心事重重的二人。

    只是站在指揮台上,靜靜的等著正站在左右屯衛訓練場發呆的兩位左膀右臂回過神來。

    不過這種情況肯定是不能讓李世民等待太久的,畢竟其是作為當今大唐皇帝,乃是九五至尊,大唐第一人的存在。要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久久的沒有反應過來向,李世民謝禮。

    這李世民身為皇帝的顏面和威嚴,可就要掉上不少了,這可不是那些和秦叔寶以及尉遲敬德關係相當好的眾位大臣們願意看到的。特別是其中秦王系的那些大臣們。

    雖然他們知道,李世民不會為了這事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有啥意見和看法,可是這畢竟關係到皇帝的顏面,身為天子的威嚴這是一點都馬虎不得的!

    何況現在就算是身為皇帝李世民體諒自己的心腹愛將,願意等待,可是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現任任諫議大夫的魏征,肯定不不會就這麼放過這個事情的。

    這要是他不參上一本的話,他就不會是魏征。這個沒事幹反駁李世民言論的諫議大夫。

    在加上,雖然李世民已經不追究他們那些原『偽皇帝』李建成支持者的事宜,而且李世民還相當的重用了,向他這種雖然是『偽皇帝』李建成支持者,但是相當有才幹的人!

    但是李世民以及他的支持者對他們這些遠敵人,雖然是既往不咎了,但是兩派的人在下面,小動作還是有不少的,向這樣好的一個機會,魏征怎麼可能就此放過了。

    不求讓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到什麼大霉。但給這二人找點不痛快,他還是很樂意的,何況這也是他做為現任諫議大夫的職責所在,其他人也不能說些什麼的。

    於是雖然李世民和秦叔寶以及尉遲敬德還沒有遇見到這種可能出現的局面,可是向張陽這些人已經是預感到了。為了不落人口實,他們必須的採取點什麼行動。

    接著就看見。思考了一會的張陽向李世民身旁的李逸風望了一眼,就見他微微的點了點頭,看來他是明白張陽接下來打算要做的事。

    點頭,表現他還是站到張陽他們這一邊的,最少是不會阻止張陽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再得到李逸風的明確表示之後,張陽輕輕的鬆了一口氣,還好和李逸風公公關係不錯,不然自己師父秦叔寶和叔父尉遲敬德這次可就要出下丑了。

    因為張陽接下來打算做的事,在場的就只有功力明顯高出他一個階的李逸風和秦叔寶能夠做到,向其他的那些就算是無限接近半隻腳踏進絕世之境的尉遲敬德都不能做到。

    而秦叔寶作為他性行動的目標,這是可以直接排除的,那現在李逸風表示袖手旁觀。

    那麼他接下來的行事,那自然是沒人能夠阻止了,就連能不能發現都不一定。

    於是他向那些正在為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現在這樣發呆,而感到有些焦急的那些大臣們壓了壓手,示意他們不要著急,他自由辦法解決當前之事。

    那些時刻關注著指揮台上反應的大臣們,看見張陽的手勢後,都安定下那已經有些躁動的心,靜靜的等待著觀看張陽怎麼解決眼前之難題,同時也把張陽的意思傳遞給了同意為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在那左右屯衛訓練場上沉醉在自己的思想中有些發愁的人們。

    站在指揮台上李世民身邊,被眾多雙眼睛關注著的張陽,看見起先那些微微有些急躁關心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人們平定下來後,臉上微微的笑了笑,以示寬心。

    接著就看見張陽沖秦叔寶站著的地方,張開他的那張嘴,微微的動了動,好像在哪裡輕輕的說了些什麼,就緊緊的把嘴閉住,接下來再沒其它動作了。

    這讓這麼多盯著指揮台上看。把目光集中在張陽身上的人們感到非常的不解。

    因為張陽剛才微微的張嘴好像是說了什麼話。可是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你說要是普通人,隔得遠,加上張陽聲音小,聽不見那還很正常,可是這關注著張陽的人當中可是有不少武藝高強之輩的存在,特別是那些先天之境的高手。

    就這麼不算很長的距離,在指揮台上的一絲風吹草動都是不會瞞過這些高手的耳朵的,可是他們也沒有聽到這不遠之處,在他們靈覺範圍內的張陽開口說了些什麼。

    還不止這一點,要說正陽真的說了些什麼。這群高手聽不到,可是這就離張陽幾步之遙的皇帝李世民也應該是能夠聽見的啊!

    就憑皇帝李世民這個號稱半步先天的一流高手,在其方圓幾步之內,只要有絲毫的風吹草動他都能感覺到。何況是張陽說話的聲音了,這不可能聽不到的。

    可是就這麼奇怪,看上去,張陽剛才站在指揮台上是說了話的,可是所有關注指揮台的人都沒有發現張陽說了什麼,就像只是張陽張了張嘴而已。

    就在大家為剛才張陽的表現納悶的時候,那些關注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人們趕緊的拉了拉,還在納悶的人們,讓他們向左右屯衛訓練場上站著的二人看去,有情況發生了。

    原來是秦叔寶好像突然被什麼東西給驚醒過來了。突然就有驚愕的看了一眼指揮台上的張陽,好像是張陽對他說了什麼話事的,陰晴不定。

    就在秦叔寶看見指揮台上的張陽微微的點了點頭後,像是知道了,他目前應該做的事。

    連忙向正在指揮台上等著他和尉遲敬德行禮,謝恩的皇帝李世民開口說道:「臣!秦叔寶謝陛下恩准,謹遵聖諭,不敢有違聖諭!」

    聽見秦叔寶的聲音後,一幫旁發呆的尉遲敬德也回過神來了,想到剛才自己自顧自的沉寂在自己的思維裡。忘了向已經宣佈比武勝負的皇帝李世民行禮,謝恩。

    幸虧是一旁的秦叔寶開口謝恩,把自己從自己思緒中喚醒過來,不然時間久就麻煩了。

    不過現在看來,雖然自己剛才沉寂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想了很多,感覺時間是像過去了很久一樣。不過現在看來,自己剛才並沒有耽擱多少時間。

    不然秦叔寶也不會才謝完恩,要耽擱也就不過耽擱秦叔寶謝恩的這點時間,就這麼短短的一點時間,想來那些諫議大臣沒是對自己抓不住把柄的。

    不過這還是要謝謝站在一旁的秦叔寶了,要不是剛才他謝恩的時候說話,帶有一定的內力在裡面,把自己震醒,不然自己還會沉寂在自己的思緒裡面。

    就在尉遲敬德有些感激秦叔寶把自己喚醒的時候,顯然他還不知道,剛才他們兩人都是沉寂在自己的思緒裡面了,還以為就他自己一個人呢!

    還好雖然時間過去了一會了,不過這個時間並不長,以後世的時間來算也就三五分鐘而已,就這點時間,那些諫議大臣們,還是不能當把柄抓的,當然這也要皇帝信任才行。

    不然就這點時間,皇帝真心要找他們的麻煩話,這是綽綽有餘了。

    在回過神來之後,尉遲敬德連忙接住秦叔寶剛剛落下的話音對李世民說道:「臣!尉遲敬德謝陛下恩准,謹遵聖諭,不敢有絲毫逾越聖諭!」

    李世民看見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都行禮謝恩後,知道今天的比武是到了,該結束的時候。

    於是李世民向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兩人示意了一下後說道:「此次北上抗擊東突厥南下寇邊之事就麻煩兩位愛卿了,既然比武奪將已經分出勝負,確定好了各自的北上路線,那麼兩位家愛卿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李世民在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說完之後,接著有對圍觀的眾人說道:好了,今天的這場比武奪將已經勝負已定了,各位愛卿以及各家子弟,都散了吧!

    是該忙各自的事的時候了,今天就到此為止了,那麼還是不要在此做過多的停留!」

    說完。李世民就帶著李承乾和李明玉以及李逸風往太極殿走去。眾人壓開始準備撤場。

    不過這個時候尉遲敬德又對站在一旁,雖然在早先進行的比武奪將中憑實力勝了自己,但是剛才也暗中偷偷幫了自己一把的秦叔寶,雙手抱拳說道:「尉遲敬德對於剛才的比武奪將是心服口服,對於秦將軍的好意,敬德心領了,對於領兵去銀州之事敬德自願接受,謝謝秦將軍剛才的手下留情和好意,敬德就在此謝過秦將軍呢!此去靈州秦將軍也要多加注意安全,畢竟此次不止是秦將軍前去靈州之事。

    還要保衛張駙馬的安全事宜。張駙馬這次可是代陛下前去靈州,所以秦將軍可要忙碌了,敬德先在這祝秦將軍這次去靈州一帆風順!」

    尉遲敬德的這話一說,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這你尉遲敬德說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啊!

    不過知道內情的秦叔寶倒是非常坦然的接受了尉遲敬德剛才說的話。同時對他說道:「多謝尉遲將軍吉言,叔寶此次北上靈州,主要是負責張駙馬的安全,以及在靈州協同靈州都督任城王防禦東突厥的南下大軍而已,任務到並不是很重,倒是尉遲將軍這次獨自帶軍前去銀州,在銀州抵禦南下的東突厥寇邊大軍,這才是危險萬分,尉遲將軍才是要多注意。

    將軍這次銀州防禦東突厥的大軍可不是說得那麼好玩的,畢竟現在銀州的城防體系還是小有問題的。不可大意,再說,將軍這次銀州可以說是孤軍奮戰了,大意不得!」

    「秦將軍所言甚是,敬德一定謹//最快文字更新——無廣告//記在心,既然已經分出勝負,那秦將軍我們該各自回去,做好出征的準備了,陛下為了這次的出征可是下了血本!

    不能出絲毫差次,不然到時候我們就沒法向陛下交代了,那可真是萬死不辭!」

    說完兩人也開始收拾兩人各自的東西。然後友情的抱拳之後開始退場了。

    在剩下的觀眾們發現今天比武的兩位主角都開始退場了,知道這下是真的是沒有熱鬧可以看了,於是也開始三五一夥,二四一堆的開始向玄武門外走去。

    當然張陽在發現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開始退場之後,也向指揮台下跑去。打算追上秦叔寶一起退場,不過這個時候。很多原秦王黨的人也走了過來。

    秦叔寶和同行的尉遲敬德先是發現追上來的張陽,三人走了沒一會,就碰到那群走過來的原秦王黨的人,以前都是同一個黨派的這些人自然都熟悉的。

    於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都停了下來,等大家一起走,自然跟著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一路的張陽,看著自己的師父和叔父都停了下來,他也是停了下來。

    這不等大家都集合到一起了之後,才開始又向玄武門外走去,不過這一群人由剛才的三人,增加到了現在的二十多人,當然這也不全是在朝為官的原秦王黨的大臣。

    這一群人之中還是有近一半都是這些大臣們的後代子女,這兩位先天之境巔峰的高手地比武實在是太過於稀見了,要不是這個比武地點是在皇宮裡。

    肯定還會有更加多的人來圍觀觀看的,國人的八卦之心是永垂不朽的。

    何況還是這種舉世稀見的事了,不說其功力之高,就說其二人為大唐十二衛大將軍中的兩位,這可就夠稀見了,這基本上就是武將能當上的最高位置了,在之上就只剩下兵部尚書之類的官職了,可是就算是這樣也是沒有幾個了,何況到了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一般都是不能再外出領兵打仗了,所以才說武將之類,手握軍權能夠外出征戰的基本上大將軍就到頂了。

    不過這一群人走在一起,倒是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對於原秦王黨的成員抱團,這已經是整個朝廷都已經公開的秘密了,不過對於這種現象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就連身為皇帝的李世民都沒有意見,那自然這些剩下的那些大臣們就更沒意見了。

    何況這群人都是李世民的的鐵桿支持者,已經共事多年,相互之間親近點也和正常的。

    不過這個相對安靜的隊伍在出了皇宮的大門玄武門之後。也開始活躍起來了。

    特別是對於剛才張陽在指揮台上。嘴唇微微一動,秦叔寶就醒豁歸來之事,他們還是相當的好奇的,加上現在已經離開了,皇宮自然是可以問了,畢竟剛才在皇宮裡人多嘴雜,想張陽和秦叔寶的小動作,還是不要這麼光明正大的討論的好。

    不過離開了皇宮就不一樣了,這皇宮裡要從玄武門離開就這一條路,既然大家都要從玄武門離開。那麼都是走在一起的,就是中間間隔了一點距離而已。

    這出了玄武門可就不一樣了,雖然還是只有一條大路,可是在往前走不了多遠就會有很多的岔路了。自然這些今天的觀眾們都各走各的路,沒有在聚集在一起了。

    而且皇宮裡除了練武場都是嚴禁吵鬧的,所以這些人在離了,左右屯衛的訓練場之後都是在小聲的交談著,深怕自己發出的聲音過大,讓人認為沒有教養。

    在發現沒有外人之後,和秦叔寶關係較好的而且是同為玄武門之變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的獨孤彥雲走到了秦叔寶身旁對秦叔寶說道:「叔寶你剛才和敬德是怎麼了,怎麼在比武完了後站在左右屯衛訓練場上發呆,特別是剛才陛下都已經宣佈你們的比武結果了你們都還在那傻站著,我們可是為你們狠狠的捏了一把汗。這不是你們自找麻煩嗎!要是因為這被魏征那個諫議大夫參上一本那就划不來了。

    要知道剛才魏征可是也在左右屯衛訓練場邊上觀看你們兩比武的,以我們和他的關係,向這種完全不用花費其它心思就能參上你們一本的事,他肯定是相當原意干的.」

    隨著獨孤彥雲說完,這一路行來的眾人也都開口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說教起來:「就是叔寶還有敬德你兩剛才,真的不應該在比武完了後站在那發呆,連禮儀都忘了。」

    「嗯,你們當時再有其它的想法,也應當等陛下宣佈結果後在站在那想自己的。」

    「的確,畢竟今天這個比武是陛下主持的。你們比武完後,是要由陛下宣佈結果的,你們剛才那樣在陛下宣佈結果的時候,在那想著自己的事情,這是相當失格的事。」

    「你們剛才那樣。可是沒有一個身為臣子應有的對陛下的尊敬,這樣可是很讓陛下沒有顏面的。還好你們都是陛下的老臣子了,對於你們偶爾的失格,陛下還是能夠容忍的,不讓就憑剛才你們兩那失格的行為,那就可以治你們的罪了。」

    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在這一群晚輩面前,被自己的這些個已經共事多年,同甘共苦的同事們說教,那可是相當的尷尬的,但是隨叫剛才是自己不對了,哎,一失足成千古恨!

    而張陽看見自己的師父秦叔寶和叔父尉遲敬德被一群叔父們說教,他非但沒上去幫自己的師父說兩句,解釋解釋,反而躲到一邊,看自己師父的熱鬧。

    這是什麼徒弟啊,看見師父有難,居然不去幫忙,反而在一旁袖手旁觀,這要是讓秦叔寶知道了,自己看重的徒弟,居然是這表現,不知道他會有什麼其它的想法沒有。

    當然張陽的這個反應,也是跟那群青年一樣,都是作為晚輩的存在,向這些長輩之間的事還是少攙和點為好,特別是現在在多人圍攻兩人的時候,更是不能犯了眾怒。

    不過這個說教大會,大家都知道要適可而止,特別是在這麼多晚輩的面前,這就更加要注意了,不然傷了幾家的和氣那就不好了,大家都可以說是一條船上的人!

    於是又是獨孤彥雲站了出來,開口對正在對秦叔寶和尉遲敬德說教的人們說道:「好了,好了,大家都到此為止吧,畢竟剛才叔寶和敬德也不是有意的,大家說幾句就好了,畢竟隨都有失手的時候,只能說剛才叔寶和敬德太沒注重場合了!」

    看見獨孤彥雲都這麼說了,那些正在對二人說教的人們,都是自動的閉口了。

    這個時候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才鬆了一口氣,被這麼多人說教之事真是不好受啊!

    「彥雲兄。這多謝了。剛才是我和敬德有些失神,畢竟這次比武的意義你是知道的。

    所以遇見剛才那種情況,我和敬德難免不會多想一些,那料到我們二人,居然在剛才的那個場合,同時的分神去想著自己的事情去了,這真是不應該啊!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我們,都是你小子惹的禍,要不是你小子的提議,剛才我和敬德那裡會在左右屯衛的訓練場出這麼打一個丑啊!」

    「就是。就是,就是你這個小子惹的貨,要不是你小子偷偷的出的那個騷主意,就有不會有剛才的比武了。自然剛才我和叔寶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來了。

    說著說著這目標就轉移到張陽身上了,這讓張陽直接是汗死了,這關自己什麼事啊!

    你兩比武完了,站在比武場上發呆怪那個啊,是你兩自己的問題,根本就不關自己的事,你們這兩個作為長輩的怎麼把過錯推倒我這個作為小輩的身上啊!

    雖然這群人都是作為李世民以前的秦王黨的舊臣存在,忠心方面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可是由於個人能力的不同,所以張陽出的這個計劃,還是有大多數都是不知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計劃。準確的說是,連張陽提出了,計劃都是不知道的。

    在說了『秘密』既然是『秘密』,那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了,人多嘴雜,說不定就被那個人在不經意之間給洩露出去,讓東突厥知道了,那就是要出大問題了。

    要是東突厥知道了張陽顯出的這個計劃的內容,那他們肯定是不會在按張陽的計算那麼孤軍直入我大唐的內部來燒殺搶掠了,要是就這樣還好。要是其總方針不變,從其它的邊境的薄弱處殺進來,那可就會出大麻煩了,這群人可是殺掠成性,那得照成多大的損失啊!

    在說了。要是所謂的『秘密』知道的人多了,那『秘密』還能叫『秘密』嗎?那顯然不可能的。何況這又不是那些現在就可以公開的『秘密』,可以在大唐上層流傳。

    所以知道張陽向李世民提出計劃的內容的人是沒有多少的,絕對不會超過二十人的。

    所以當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把矛頭轉移向了張陽的時候,那些不知道內情的人們,又開始感到迷茫了,話說今天這群人可是感到多次的迷茫和迷惑了,這數年難得一遇啊!

    對於秦叔寶、尉遲敬德、獨孤彥雲和張陽之間的啞謎,這些不知道內情的人們也是沒有心情去猜測的,既然選擇對我們保密,那麼這個時期就是去問秦叔寶、尉遲敬德等人也是的不錯最後的真實消息的,只會讓他們找借口的堵塞自己的好奇之心。

    向這樣沒有任何一丁點好處的事情,這群官場老油條,又怎麼可能不知道了,所以這群不知道內情的老油條們都自覺的把嘴巴閉上了,不再去打聽自己不該打聽的事情!

    玩火者**,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會隨隨便便的去玩火的,那東西可是不好玩的。

    不過在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埋怨完張陽之後,獨孤彥雲再次向秦叔寶問道:「對了叔寶,我有個問題要求教一下你,剛才我我看見你和敬德站在左右屯衛訓練場上發呆,我們正在為你們失禮感到著急的時候,看見張賢侄向我們拜拜手。

    讓我們稍安勿躁之後就看見張賢侄只是對著你,嘴唇微微的動了動,想說了些什麼似的,可是我們又沒有聽見有聲音從張賢侄嘴裡發出。

    更加神奇的是,就在張賢侄的嘴唇微動後,你就有反應了,從你的沉思中回醒過來了。

    這應該不會是巧合,要是巧合這也太巧了,所以我才打算問問你這到底是怎麼一會事!」

    隨著獨孤彥雲的話出口,那些想知道答案的人又圍了過來,當然這次就連那群獨孤彥雲等人的後代們,都是圍了過來,聽秦叔寶的回答,同時又把張陽和秦叔寶都圍到了中心。

    而秦叔寶聽到獨孤彥雲的這個問題並沒有感到意外,自己要不是知道自己徒弟張陽的本事的話,自己也可能不會想到那個結果的,畢竟雖然大家都知道有那功夫的存在。

    可是那功夫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基本快失傳了,現在還會的人就沒多少了。

    於是秦叔寶在頓了頓,擺了擺姿態之後開口對不知道的獨孤彥雲說道:「彥雲兄,你應該知道才對啊!這不就是那快要失傳了的傳音入密法的標準動作嗎!」

    隨著秦叔寶的這具傳音入密一出口,知道這功夫的人們都是大吃一驚,這太驚人了!

    實際上知道這門功夫的人是相當不少的,特別是練武之人,那基本都是知道有這麼一門功夫存在的,要知道這門功夫可是相當出名,一個標誌性的功夫。

    可是為什麼獨孤彥雲他們沒有想到了,那是由於這個功夫雖然出名,但是已經快要失傳了,因為這傳音入密功夫的使用要求太高了。

    江湖上都是這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來說明傳音入密這門功夫:先天之境的高手不一定會傳音入密之法,但是會傳音入密之法的最少都是先天之境的高手。

    所以說著傳音入密是一個標誌性的功夫,因為其使用的最低標準就是先天之境的高手,非先天之境的高手由於內力的純淨度不夠,是不能把話聚成一絲傳出去的。

    雖然當今天下先天之境的高手不是很多,但是也不是很少,為什麼這門標誌性的功夫會快失傳了,那是因為這傳音入密之法能夠傳出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必須得是視線之內,而且還得一條直線之上,中間不得有任何遮擋物才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