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120 『藥王』孫思邈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120『藥王』孫思邈

    不說程懷默,秦懷玉兩人先行返回長安城佈置一切準備事宜,就說秦三侯五一行也是一路策馬飛奔到中途的驛站。

    先秦三和侯五他們一步到達侯贊軍已經在驛站備好了兩匹好馬等著秦三和侯五來換。

    本來以秦三和侯五他們的馬匹的耐力是住夠跑回長安城的,不要由於他們的馬上多帶了一個人,使馬匹的負擔大大增加了,所以才有了在中途的驛站換馬的事。

    為了保證張陽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長安城朱雀街的張府接受治療。所以一路上眾人是分工合作,把中途能減少的耽擱都處理好了,盡可能的不出現其它的耽擱。

    侯贊軍看見秦三和侯五快到驛站了,就連忙叫驛站的人把他提前到來叫人準備好了的兩匹好馬拉了出來,在驛站門口停著。

    等秦三和侯五一到,侯贊軍就騎馬到兩人身邊指著一旁空置的兩匹馬對二人說:

    「二位大哥,馬匹已經準備好了,就是這兩匹,馬上還給兩位大哥準備了一下水給你們解渴。」

    秦三和侯五也不多說話和侯贊軍客氣,一到那準備好的換乘的馬匹前,勒馬立定後。背著張陽和小四翻身下馬,跑到空置的馬匹旁,兩腳一蹬騎上馬匹,又開始往長安城張府跑去。

    跟著眾人一路騎馬跑來的梨花看著這二人這一套動作真是做得行雲流水,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浪費時間。心裡是相當佩服,也對張陽的身份感到好奇,畢竟這些人一看就是要麼是武將子弟將家少爺,要麼就是軍中力士,怎麼著張陽這給白臉書生混到一起了。

    而且看這些人為了節約張陽在路上耽擱的救治時間所做的事一切準備和行動就是為了不多浪費一丁點的時間,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到的啊。

    眾人就這樣一路騎著馬,到了長安城的南城門。本來俺慣例到了長安城南城門,要進長安城是都必須經過檢查的。不過由於秦懷玉先行一步來到城門給守門的軍士長和將領都通了氣,打過了招呼。

    所以守門的軍士長一看見是秦三他們騎馬來了,連忙打開一邊被拒馬攔著的側門關卡放他們長驅直入進了長安城,直奔朱雀街張府而去。

    不過的等秦三侯五等人過了長安城南城門後到也發生了一件趣事。一些官宦富商子弟看見秦三侯五等人,直接從側門人長安城就不依了。

    畢竟秦三侯五等人一沒穿官吏服侍,不可能是有緊急重要文書傳遞皇宮,二沒穿邊軍將衣,不可能是邊關告急或者大捷喜報要送入宮中,

    於是就開始找那些城門守衛開始大鬧起來,反正他們是覺得他們佔禮,而且唐朝初期的人權還是相當平等的。

    對於這些大鬧起來的官宦富商子弟守城軍士還是相當頭疼的,這個時候守城的軍士都望向了剛才讓他們放行的軍士長,而軍士長又看向了守門將領,畢竟秦懷玉是直接找的城門守將,而且也只有城門守將才有權利下令給秦三侯五等人的馬匹放行。

    城門守將看見這個情況不出來說明是不行了,於是城門守將出來對看熱鬧的眾人說到:

    「剛才從側門入城之人,乃是持的左武衛秦大將軍的手令入城的,至於馬上所扶之人乃是有『馬均在世』之稱的張陽張公子,張公子由於身染惡寒,而病得神志不清,急需入城找神醫治療,所以本將才特例讓人開拒馬放馬入城,如果各位對本將的開拒馬的指令有何異議,可自行去尋找諫官上本奏告陛下,本將絕無怨言。」

    這個時候圍觀的人聽見是出示左武衛大將軍的手令,又是最近整個大唐都傳到沸沸揚揚的,有著『馬均在世』之稱的張陽得了重病要入城,這下大多數圍觀的人和找軍士麻煩的人都散開了。

    至於還剩下那幾個不依不饒要求守門軍士要同等對待,不能讓他們通行的倒霉蛋,還沒等那些軍士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就被一旁知道事情原委的老百姓給圍了上去,拖走了,至於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當沒看見處理了。那些被老百姓胖揍一頓的人肯定想不明白,張陽改良後的那些農具對這些樸實的老百姓而言有多麼的重要,沒聽見最近很多百姓都在說,打算給張陽在長安立生祠,在家立長生牌嗎?這可是真正的萬家生佛啊!這群人居然為了這麼一點事情打算耽擱張陽的救命時間,要是張陽真的出了什麼事的話,這幾個不依不饒的人可能後半輩子的日子不好過了。站在廣大老百姓的對立面去,那日子是沒法過的。

    就這樣秦三侯五等人是一路無驚無險的策馬跑到了長安城朱雀街張府。

    等秦三和侯五到達張府大門口的時候,張父張岳和張母王芸已經在大門口等著了。

    二老一看見秦三等人帶著病怏怏的張陽來到門前,張父張岳連忙叫兩個下人去把張陽從秦三所騎的馬上接了下來,放到了找一準備好的擔架上,往張府裡抬去。

    然後把小四從侯五處接了下來,也往府內抬去。

    張母王芸一看見張陽的這副樣子,雖然有秦懷玉事先來張府通知張父張母張陽然上了風寒,現在情況不是很好,需要名醫馬上治療之類的事。

    但是當張父張母親眼看見張陽病怏怏的樣子後,張母王芸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這張母一哭不要緊,可是他一哭,就把陪同她前來接張陽的春兒等和張陽關係好的侍女給弄得跟著哭了起來。

    雖然張父張岳看見自己寶貝兒子這副慘況也是心疼的要命,這張陽可是他們張家的三代單傳啊,而且現在眼看就要和襄城公主訂婚當上駙馬,加上張陽本身大有才華,又得皇帝陛下看重,就要光宗耀祖,光大門楣的時候,要是真的出了什麼意外,這讓張岳百年之後,下了地府怎麼面對張家的列祖列宗啊!

    不過雖然張父張岳也是非常難過,不過作為一家之主的他這個時候剋不能自亂陣腳。

    「哭什麼我家寶貝就是一個風寒而已,又不會死人。還在這看著幹什麼還不快把夫人扶回放休息去。」

    張父張岳面對現在這種情況只好吩咐張府的侍女先把自己的夫人王芸扶回府內休息。

    那想到這時候張母王芸聽見張父的話不依了:

    「什麼叫就是一個風寒而已,張桂安我給你說了,要是我的寶貝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你以後也不想好過!我的兒啊!」

    面對關心自己兒子的病情過度的夫人張岳現在也不知道說什麼了,只好尷尬的對眾人笑了笑,然後就對那些想上去扶又不敢上去扶自己夫人的侍女們擺了擺手,他知道自己的夫人現在只是突然看見自己家寶貝兒子的病情有些失控而已,相信過一會自己夫人就能調節過來了……

    果然哭了一會的張母王芸,用一張絲巾擦了擦臉,對眾人到:

    「剛才本婦思兒心切,有些失態了,請各位見諒。由於本婦實在是擔心我兒的病情,就先失陪了。」

    說完張母就在她的貼身侍女攙扶下往府裡走了兩步,後又停了下來說:

    「那位是梨花姑娘,本婦想瞭解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請梨花姑娘府內一敘。本婦帶我兒感謝姑娘的救命之恩。」

    聽見張母的話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一同騎馬來的梨花,畢竟這一行人一起騎馬來到長安城張府的女性就一個,所以不用人介紹就知道這個女士就是張陽的救命恩人梨花呢!

    被眾人這麼盯著有些不好意思的梨花,飛身下馬,走到了張母聲旁對張母說:

    「張夫人,小女子就是梨花,小女子那是江湖眾人,遇見張公子有難,拔刀相助那乃是小事,夫人你不可當真。」

    張母看見就自己兒子梨花就然是個這麼一個絕世美女更是直接拉住她的手往府裡走去,看來是有好些話要對梨花說。

    張父張岳看見自己夫人這麼拉著自己寶貝兒子的救命恩人往府裡走去,也不由的笑了笑。自己夫人的意思他還能不知道嗎?

    張父張岳看見現在門外站了這麼久的眾人也不由得有些尷尬了,這怎麼說這些人,也是自己寶貝兒子的救命恩人啊!就算不是救命恩人也不能讓人站在大門外談話,那有這個道理啊!

    張岳連忙對眾人說:

    「各位恩人,這…張某有所怠慢,請多多包涵,快快進府休息,真是不好意思!」

    接著又對老管家戴軍說:

    「老戴,你先帶各位恩人去客廳休息,就廚房準備點茶水糕點,我一會就去。」

    接著又對秦三、侯五等人說到

    「各位恩人,先跟戴管家去客廳略作休息,老夫先去看看先生有啥需要,一會就去客廳陪眾位恩人。」

    「張伯父(張老爺),你先去看看張大哥(張公子)吧!我們沒事的,哎!這次都是我們沒有照看好張大哥(張少爺),還請伯父(張老爺)不要怪罪才是。」

    侯瓚軍、程懷亮、尉遲寶林和秦三、侯五的等人說。

    「對了,伯父不知道你請了長安城的那位神醫來為張兄治病,要是允許的話小侄我可以去請前朝太醫博士巢元方巢神醫的兒子來為張兄治病.」

    侯瓚軍看見有些心急的張父張岳說到。

    張岳聽了侯瓚軍的話欠意的對侯瓚軍說:

    「不用了賢侄,伯父我已經請了雲遊至長安的『藥王』孫神醫來為我兒治病,多謝賢侄的好意!」

    侯瓚軍聽見張岳請來了『藥王『孫思邈來個張陽治病也就不再發表另請其他神醫之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