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貞觀游龍

第二卷張家的崛起 097李世民的賞賜(下) 文 / 最後一次瘋狂

    唐太宗李世民還是搖了搖頭,對杜如晦說:杜愛卿,你就說明把到底是誰……」

    杜如晦看見皇帝李世民這麼說了,知道皇帝的好奇心被差不多了,是適可而止的時候了。

    「啟稟陛下,就是你好女婿,桂安的好兒子,張陽那小子啊!所以我剛才,才會說陛下你洪福齊天啊!」

    什麼,真是那小子!那小子聰明,有些鬼點子,好胡思亂想我知道,可是沒想到他還有這本事,真是大唐的福星,朕的福星啊!看來這個女婿不能讓他跑了!」唐太宗李世民聽完杜如晦的話感慨萬分的說到。

    「對了,杜愛卿,那小子到底是怎麼破解的這個千古難題問題,快說來給朕聽聽,朕也十分的好奇,那小子的天才創意。」唐太宗李世民感慨完後立馬問到。

    「啟稟陛下,張陽那小弓,真是一個鬼。!號稱馬均在世!他說他不知道在那本書上看過的圖,然後他就重新設計改變了一下那些圖紙。就改造了一和新式的犁和造了一和全新的的水車出來。這個新式的犁效率通過今天的實地實驗,百姓的耕和效率在同等的時間下最少提高了七到八成。而那個新式水車更是不得了,在水流平緩落差達接近十丈的渭水河畔輕輕鬆鬆就把水給打起來了,這真是能當得起『馬均在世』這個稱呼啊!具體的事宜事項就由微臣下屬的司農卿來為陛下解說吧泌進術有專攻,微臣對於農事並不是十分的在行!而微臣下屬司農卿票富是這方面的專家!」杜如晦聽見皇帝李世民開口詢問了,連忙回答到。

    司農卿票當票大人聽見杜如晦提到他,他連忙又出來向皇帝李世民請安,這可是一個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啊!自然他在心裡十分感謝杜如晦和張陽的,沒有他們二人他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微臣司農卿票富,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票愛卿快快起采,把這件事情詳詳細細的給朕述說一遍。」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想知道最真實的情況,連忙叫起了正在行禮的司農卿票富。

    「是!啟稟陛下,張公子所改造的新式犁叫曲轅犁,乃是在老式漢代長直轅犁基礎上進行了改建,使其耕田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微臣估計能提高一倍左右,而張公子估計能提高七到八成。不過通過今天的試驗,證明我兩的估計都是錯誤的。今天試驗的時候通過兩組的對比得出能提高八成的效率!可是試驗的兩組的人手是不對等的,操作曲轅犁的乃兩今年紀在五十左右的老人家,而操作老式長直轅犁的乃是兩今年紀三十左右的中年壯漢,但是就是這樣那兩個操作曲轅犁的老人家就輕輕鬆鬆以超過那兩個壯漢八成的成績贏得了試驗,而且微臣發現那兩個老人家的勞動強度比以前用長直轅犁耕和同樣的時間的土地來得輕鬆。所以微臣認為這個,曲轅犁最少能提高一倍多的效率。這就使得百姓們在同等的時間,同等的勞動強度是能耕和出原來兩倍以上的土地來,那就能讓百始到了收穫的時候多收入一倍的糧食。那大唐也就爭加了一倍的糧食。」司農卿票富岑孔恭敬的答到。

    「這是真的嗎?你沒有說錯!這小子也太妖孽了吧!看來桂安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李世民聽到司農卿票富的話差點從龍椅上摔了下來,這個消息太過於驚人了啊,真的有這樣的農業神器,那以後就基本不用為糧食發愁了。那目前大唐這和死氣沉沉的局面就不用多久就可以改變了。

    「啟稟陛下,微臣所說的句句屬實,不敢有半句欺騙陛下!」司農卿票富聽見皇帝李世民懷疑他說假話連忙出來保證自己說的是實話。

    「那就好,你接著說,其它的東西。」

    「啟稟陛下,今天同時試驗的還有高轉筒車,就是剛才杜尚書說的那根水車,通過試驗,證明了那個高轉筒車的確能夠把水提高十丈,更高的還可以通過幾個高轉筒車來組合提水。至於張公子所畫的四張圖中剩下的來那兩張圖由於時間和事情輕重緩急的原因還沒有開始造出來試驗。

    不過以目前微臣所瞭解的情況和資料來看,那兩樣東西肯定能達到預欺效果的那兩樣是打穀機和脫殼機主要用途和效果效果是一……」司農卿票富用張陽給他講解的知識要點給皇帝李世民解說起來。

    「恩恩,不錯,不錯,都是好東西,剩下的那兩樣東西,你要和工部的工匠們早日造出來!」唐太宗李世民聽了司農卿票當的解說後吩咐到。

    「微臣謹遵聖意。」司農卿票富叩謝到。

    「杜愛卿,這就是你說的驚喜好事啊!開先好懸沒把朕給嚇得半死。」唐太宗李世民用愉悅的口氣對杜如晦說到。

    「陛下已經快過了用午膳的時候了,是該用午膳了,你看是不是現在就用膳。」李逸風公公看見正事說完了。因為剛才那事連用午膳的時辰都過了一會了。不過李逸風公公看見皇帝李世民的心情十分的愉快,困擾大唐這麼多年的頑疾就要解決了,小心的提醒皇帝李世民到。

    「哦!都已經這麼晚了啊!你看我們為這事給緊張得,連用午膳的時間都過了。剛才你沒提醒的時候還沒感覺到餓,你這一說,我到是真的餓了,」唐太宗李世民笑著對李逸風公公說到,從這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十分的好的。

    「嗯,現在就先到這吧!杜愛卿,票愛卿,你們來得這麼匆忙也是沒有用膳的,應該也餓了吧!今天就在宮裡用膳吧!走吧,我們一起用膳去。」唐太宗李世民對著杜如晦和票富說到。

    現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情看來真的很好啊!他請杜如晦這和正三品大員戶部尚書吃飯到很正常,不過現在連司農卿票富這麼一個小小的官員都邀請一起用餐,那就只能證明現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情是好到了爆棚的程度了,不然怎麼會邀請一個司農卿一起用善啊!

    於是李逸風公公帶著皇帝李世民及杜如晦和票富二人來到平時皇帝宴請群臣的宮殿。登眾人進入宮殿各自入坐後,李逸風公公喊到「傳膳」然後恭恭敬敬的站在皇帝李世民的身旁工

    不過此時唐太宗李世民看來心情真的是十分的高興,只見他轉過生去對李逸風公公說到:「逸風你去傳令叫,桂安和張小子今天下午未時三刻入宮前來覲見,你傳完話也一起用膳吧!你做為我們大唐李家的三代老臣了,最近幸苦你了!就不要推辭了。」

    「陛下你言重了,這些都是老臣應該做的事!既然陛下你都這麼說了,那老臣就經尊聖明了。」李逸風公公惶恐的應了一聲後,就找來一個小太監,拿著皇帝陛下的手諭碟出玄武門找張岳和張陽父子前來皇宮覲「見皇帝陛下

    然後就找了一個桌子人做,等御膳房的太監傳來午膳,就開始用膳了。不過看來目前大唐的經濟情況真的不是很好,就連皇帝李世民的御膳也才十來個菜比起後世的滿漢全席那真是差遠了。

    這邊才開始用午膳,那邊張岳和張陽就已經開始了一會了。張岳夫婦整和程咬金,秦叔寶等人邊吃邊聊的時候,就有下人來稟報有宮內的太監持皇帝的手諭前來找張岳父子。

    張岳一聽有太盟持皇帝的手諭前來連忙向程咬金的人打了個告退,就和夫人王芸去接聖諭去了。

    這張岳夫婦才離開客廳,客廳的程咬金等人就開始說起張岳來了「看來,桂安這次又要加官進爵飛黃騰達了……」「是啊!是啊!」

    張岳接過皇帝手諭後送走了那個小太監,當然紅包是少不了的了。然後打開手諭一看是叫他們父子兩下午未時三刻前去皇宮見聖,張岳夫婦就大笑起來。一切自在不言中。

    張岳笑了一會後,就叫下人前去城東的,悅來樓,叫少爺立馬返回,說有事找他。就見那個,下人出門後就路跑去城東的『悅來樓』找到正在陪眾位師傅喝酒的自家少爺。

    急忙走到張陽身邊對張陽小聲的說:「少爺,剛才家裡有聖使到來,老爺叫你立刻回去,不得耽誤。」說完那個下人就走到大門口等著張陽。

    「眾位師傅,小子家中有要事要小子我立刻回去。眾位師傅今天在這喝好吃好,小子我就先走了,你們敬請放心這賬單已經記到我的帳上了小子我就先告退了……」說完張陽就轉身走到『悅來樓』門口,叫來小四一陣交代後,就和剛才來叫他的那個下人一起離開了,當然作為張陽的書僮和貼身小廝小四,就做為張陽的代表留了下來陪同眾位師傅。

    張陽一會到家裡就被張父叫去洗漱一下後在春兒的服侍下換了一身儒生裝後就和程咬金,秦叔寶等人打過招呼後和已經把家裡的事安排妥當的張父張岳一起離開張府,前往太極宮,覲見皇帝李世民去了。

    張岳和張陽兩父子,拿著唐太宗李世民的手諭通過了太極宮玄武門沒多一會就碰見了,陪皇帝李世民用完午膳就被打發走的司農卿票富票大人。

    張陽連忙上前一陣寥暄然後問到:「票怎麼就你一個人了,杜先生了怎麼沒跟你一路,對了今天皇帝陛下找我們父子兩有什麼事?我這心裡沒底,透露下讓我有個心裡準備。」

    這張陽那裡是心裡沒底啊慨憑今天杜如晦的表現,及現在碰見的票大人,他那會不知道有好事等著他啊,他就是打算找票大人探探底而已。

    「張公子啊!這事你問我,我那知道啊,不過我知道到對你是好事一件!至於杜尚書,現在他被陛下留在兩儀殿有事商量,陛下正在兩儀殿等你們了,快去吧,我先走了,要會戶部辦一點其他的事,我就先告辭了下次再聊。」說完司農卿票富票大人就呼呼向玄武門走去。

    「那票大人慢走,下次在聊。」張陽看見司農卿票富走了,有和父親兩坐上馬車,給駕車和軍士說了聲去兩儀殿又繼續前進了。

    馬車又停到了上午杜如晦他們下車的位置張岳整張陽兩父子下了馬車就向兩儀殿走去。

    張岳和張陽走到兩儀殿殿的大門口的時候剛好未時二刻多一點,時間剛剛好,不早不晚的。

    這不剛遇見出來等他們的李逸風公公。張陽一看見一月份公公雜自來接,連忙拉著父親張岳上去見禮,給父親張岳和李逸風公公相互介紹。雖然張岳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鐵桿心腹,但是由於當時李逸風公公一張待在皇宮,他和李世民的關係又是聯繫的,所以作為唐太宗李世民鐵桿的張岳是不會認識李逸風公公的。

    「好了,好了!你這個小滑頭,你的事陛下給我說過好多次了,快進去把,陛下都你們好一會了。」說完李逸風公公先行進去了。

    張岳和張陽一進兩儀殿就要向唐太宗李世民行禮,唐太宗李世民連忙阻止到。他知道張陽這個,小傢伙不喜歡給人行跪禮。

    「桂安好了,好了這裡沒有外人不用行禮了。桂安你可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朕十分羨慕啊!」唐太宗李世民笑著對張岳說

    「承乾皇子也十分聰慧,陛下大可不必羨慕。」對於皇帝李世民的的笑意,張岳還是有點心驚膽戰的,雖然他跟隨了李世民這麼多年了,十分瞭解李世民的脾氣。

    「好了,不說這個,了,張家小子你這次立了這麼一個大功你要什麼賞賜。」

    「啟稟陛下,草民還未及冠,賞賜什麼的就免了吧。在說這次的功勞又不是草民一個人的,還有社大人和眾多師傅們的功勞,草民就是把以前看過的東西拿出來稍作修改而已不敢居功。不過陛下你真的感覺過意不去的話就把這個功勞算在我父親頭上吧,讓他陞官進爵。草民還是不當這個出頭鳥的好,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張陽這話一說晃唐太宗李世民和杜如晦就笑了出來,他們就知道張陽不是一個這麼容易吃虧的人,當然他們也十分看重張陽的這和不居功自傲,懂得有好處大家拿的性格。

    「桂安啊!你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看吧!人家都說母憑子貴,你家到成了父憑子貴了。張小子也說得有理,這樣吧,你那民安縣伯爵就升兩級,封你為民安縣開國縣公吧!食千五百戶。桂安啊,現在你現在可是和叔寶他們一樣了,都是公爵了啊。本來以你家小子這次的功勞你足可以刻國公,不過為了平衡各世家大族這次就委屈你了。」唐太宗李世民有點不好意的的對張岳說。

    張岳也知道自己是商人出生,雖然唐初並不柢制商人,使商人的地位在工,農之上,但是比起士族而言還是差遠了。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封他一個,亓國縣公他已經十分心滿意足了。

    「張小子,上次我提議的,明玉的婚事你考慮得怎麼樣了。」

    對於張陽,唐太宗李世民現在可是越來越滿意了,對於招他為女婿的心情也越來越急迪了。

    張陽聽見唐太宗李世民這話就想起了襄城公主李明玉請求他的事,在加上他本來有對李明玉有好感,有可以堵上母親給他找人相親的事。張陽也就點頭說:「全憑陛下做主,草民沒有異議,不過草民現在還小,希望陛下准許草民及冠後在行婚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