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回到村裡種地去

龍騰世紀 第141章 高粱紅了 文 / 兵家傳人

    第141章高粱紅了

    畜牧站這邊連林副站長也跟著一起來了,獸醫也來了四個,基本骨幹全都到了。作為清水衙門,站裡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白吃白喝的機會。

    黃老闆的養雞場是和政府談的承包山林,自然受到政府的支持,這一來,畜牧站幫忙就不算是私事,而是公務,這是沒有額外的錢財可拿的。

    當然,如果黃老闆會來事,這請客吃飯,偶爾給個紅包這是必須的。

    眾人落座後,楊站長開口道:「黃老闆,這位是我們站裡的副站長方文,你以前也見過,以後養雞場的事情就由他負責,正好,方站長大部分時間都在村裡,到也方便。」

    話一落,林副站長也結巴的說道:「有,有,方,站長,在,大可,放心」

    幾個獸醫也出聲附和,周會計到是沒來,他一個人基本干了畜牧站全部的瑣事。

    黃老闆見此,不由得有些詫異,心想次來這小伙還是一個臨時工,怎麼忽然就混成副站長,而且看這情形,在畜牧站的地位可不低啊,想到這兒,黃老闆就熱情的說道:「以後養雞場的事還要多麻煩方站長了。」

    方文自然客氣了幾句,沒辦法,他本來就打算偷學點養雞場的技術,包括大量孵化小雞等等技術。

    畜牧站這邊寒暄完,黃老闆又熱情和幾個公社幹部打招呼,相比之下這些村幹部也是相當重要,如果得罪了總是不好,生意人就講究個和氣生財。

    其實這種和當地官吏打好關係也是不成文的規矩,現官不如現管啊,如果換在外面城市郊區遇到這種事情,求都要求著村幹部擔任個虛職。

    公社幹部們都以楊支為首,這時候楊支出聲道:「黃老闆客氣了,以後有什麼事只管招呼。」

    這眼看也快到飯點了,如果黃老闆在承包山林之前自然是大爺,現在承包合同也簽了,小雞也孵化出來了,現在情況就反過來了,這些幹部們才是大爺。

    自然是先吃飯才繼續開工,而且這錢還得黃老闆出。

    黃老闆見大伙絲毫不提去養雞場的事情,一下就明白了,連忙叫老闆過來點菜,一問之下才搞清楚原來這魚莊是方文和楊支兩人合夥辦的,心中更是詫異了一下。

    很快李大廚就來了,報了一溜的菜名,不說用,價格都不便宜,而且菜還沒,一人就發了一包軟雲,這是明著宰客了。

    酒足飯飽之後,大伙彷彿都忽然想起來了一般,嚷嚷著時間不早了,趕快去養雞場去。

    兩桌連帶酒水,一共消費一千三百多,已經算高消費了,魚莊能賺對半,嗯,估計晚還得來吃一頓。鎮一桌酒席的價格在450左右,如果是全包給人辦壩壩席一桌的價格是350左右。

    村裡的土雞其實不是特指某個品種,因為正宗的土雞非常少見了,其正宗的土雞能飛縱兩三米高,從三樓高的地方都能撲騰著飛下來,當然個頭也比較小。到了現在只要是不餵飼料,無論什麼品種,散養的其實都可以叫土雞。

    而在沿海一帶又把土雞叫走地雞,意為在地走著長大的雞,因為飼料雞有可能成了盤中餐都沒下過地,都是關小籠子裡餵養,活動範圍相當之小,伸頭出來吃了飼料就呆籠子裡安心長肉。

    雞蛋敲出來後,蛋黃橙黃堅而挺,蛋白分清楚兩層,這就算品質比較好了。

    至於蟲草雞,貌似雞是不吃草的,而種植的蔬菜裡面又只有蓮花白,捲心菜寥寥幾種容易長蟲子,農藥一打,蟲子全殺,呵呵。之所以見到雞在草地裡扒拉,其實是尋些草籽螞蚱來吃,在有雞需要吃些沙石進胃裡,這樣才能促進消化食物。所以這蟲草雞隻是廣告出來的稱呼而已,並不是這雞隻是吃草和蟲長大的,雞要長肉,關鍵還是要喂糧食,如玉米,谷子,紅薯等等。

    最後一合計,還是跑山雞這個名字比較貼切,黃老闆這個場地的招牌也叫:金堂鄉跑山雞場。

    黃老闆敢花大錢辦雞場自然也請了技術人員過來,幾個獸醫前和技術員們討論防疫工作去了,等一個月後畜牧站閹割萬隻雞也是一筆大收入。

    這邊眾人到是一起參觀起來,雞場建成後黃老闆也是第一次來,所有的負責工作其實是交給了楊支,當然圖紙是事先規劃好了的,雖然楊支肯定會賺點好處,不過也不傷大雅,只要把事情辦好了就成。

    場地修得很大,主要分了五塊,工人的辦公區,倉庫區,孵化區,煮食區,還有就是雞的住宿區。

    村民一般在煮豬食的多煮一些紅薯,然後把紅薯搗爛,混玉米粉,谷糠等等餵養雞,既方便也讓雞容易消化。

    「不錯,麻煩各位了。」黃老闆參觀完後滿意的點頭道。

    方文看著也有些眼熱,黃老闆這雞場的地段真的不錯,靠進公路,交通方便,旁邊又是河流,對面就是承包的幾座山林。

    小萬隻小雞仔,每天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關鍵還是一但發病,大片死亡後就會虧慘了,防疫是重中之重,好在畜牧站的獸醫雖然都是不是科班出生,但經驗可是幾十代人沉澱下來的,一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小雞還需要等一個月左右才放到山林中去,現在也只是商量個章程出來,到也沒方文什麼事。

    沒多久,這參觀也差不多了,具體的事情自有下面人合計,大伙又轉戰到了旁邊的公社,這是討論招工人的問題了。

    如果公社可謂變了些模樣,牆壁新修了幾個大黑板,大壩子裡的草也鋤乾淨了,因為每日聚集來的村民數量大增,有眼光的又在一樓開了雜貨鋪,還有小茶館,生意到也不錯,關鍵是人氣很高。

    楊站長一看這情況,就笑道:「難怪方文你現在這麼出名,原來動靜搞得這麼大啊。」

    可不是嗎,現在雖然還是中午,但公社卻聚集了幾十號人,男女老少都有,小孩子特別多,都是來出售採來的野果,幾個大黑板全是方文收購貨物的清單,價值都是透明的。

    方文一到,村民們都熱情的向他打招呼,不時感歎又買了多少錢云云,小孩子換了錢大多會在旁邊買些零食吃在嘴裡,也嚷嚷著明天還要去採野果,解決了龍珠的問題,方文現在心情是說不出爽快,心想乾脆散財,頓時大叫道:「感謝大伙的支持,今日的茶水我全包了,小孩們都可以去拿兩塊錢的零食算我帳。」

    話一落,大伙都欣然叫好,小孩們更是蜂擁進雜貨鋪,嚷著要:豬寶貝、一根蔥、牛板筋等等零食。

    而公社的幾個幹部反到被晾到了一邊,無人招呼,卻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黃老闆看著這情況也有些意外,這才多久啊,也就一個多月,怎麼現在村裡人氣最高的就變成這小伙子了?

    接著公社幹部陪著黃老闆進去商量事情去了,方文到是沒跟著進去,他又不打算安排親戚進去,也就沒啥興趣瞭解。

    索性自己也看起黑板來,因為有些價格他定了之後連自己都給忘了,關鍵是種類太多了。

    每日公社這邊收購的東西都由蔬菜鋪子結算,而火鍋店收購的雞鴨等等也是由店裡自行結算,各管各的帳目,月底的時候才匯報到底賺了多少,平時方文是不過問錢財的,只有用來釀造猴兒酒的野果才是他自己出錢。

    平時在村裡,光是畜牧站兩千多的工資他都花不出去,而在村裡平時還真沒花錢的地方,所以村裡人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積攢微薄的收入,積少成多,一輩子下來,等娃子考大學,這錢湊合湊合還是足夠學費了。不過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家庭負擔不起孩子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關鍵還是平時的收入太少了。

    就在這時候,方文的電話忽然響了。

    「葉娟有什麼事嗎?」。他前日才剛回來,應該沒什麼事。

    「嗯,是這樣的,好多客人都問怎麼這幾天沒有高粱甘蔗了。」

    方文笑道:「村裡應該沒有多少了,之前種的高粱一般是當小孩子的零嘴,或是用來編製掃帚,很少大面積種植的。」

    「那現在能不能種點,好多顧客都要求店裡出售呢。」

    「行,我現在去問問。」

    「那趕緊啊,回頭給我打個電話。」

    「恩」掛了電話,方文忽然發現其實種高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因為種植高粱真的很方便,一株高粱種子能撒滿一塊地,而且這種子不需要專門培育,胡亂撒在地裡就成,也用不了什麼肥料,偶爾把雜草鋤掉就可以了。

    生長也非常快,關鍵是現在正是種植的季節,高粱的季節和玉米差不多,而到了十月份都還可以種植遲高粱。

    正統的高粱只是取面結的穗,主要用來生產高粱米面,高粱酒,稈子可以用來當飼料用,但是卻不能作為甘蔗來吃。

    這裡的高粱甘蔗是指的二代高粱,也叫甜高粱,村裡的稱呼是高粱稈稈,而形狀就如縮小版的玉米稈子。不過這種甜高粱的水分並不多,含糖率也比不大甘蔗,但是吃起來又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玉米稈子也是可以吃的,選那種裡面沒有發的,發指的就是空心了,咬著全是渣子,沒有水分。沒發的玉米稈子卻有一些甜味,千萬不要多吃,就算吃也要選老稈子吃,村裡的說法就是吃多了要拉腸子,也就是會引起腸道疾病,大號的時候腸子都會拉得掉出來,可謂相當恐怖。

    這山溝裡的氣候不適合種植大甘蔗,村裡人又怕自家孩子貪嘴去吃玉米稈子,所以這才尋一塊爛地撒甜高粱種子,給孩子們解攙。

    高粱其實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不說高粱米面,高粱酒,高粱糖等等,最常見的就是用高粱穗編製成的掃帚,就是那種面全是紅色小顆粒的掃帚,這是往些年每個家庭的必備品。

    高粱穗就如玉米稈子面的抽出來的天花,不過高粱的顆粒飽滿,剛長出來是白色,等下面的稈子老了後會變成紅色,這時候才可以當種子用,村民用手搓下來,曬乾後,來年撒地就k了。

    方文雖然這個月忘了收集高粱種子發光,但是卻不影響讓村民們種植,如果確實有銷路,到時候在把種子發光散佈出去,即使買不完,也可以搾成甘蔗汁慢慢出售。

    「在想什麼呢?」

    方文回頭一看,是黃銘艷,笑道:「沒想什麼,你呢,事情談完了嗎?」。

    「還沒呢,我也幫不什麼忙。」女人笑了笑。

    這時候小孩思鑰跟著跑了出來,「叔叔,你的鴿子呢。」

    方文笑道:「叔叔過會就回家拿給你。」

    這時候見有這多村民在,方文索性自己拿起粉筆在黑板的最新關注一欄寫:「大量收購甜高粱,一塊錢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之前的高粱甘蔗的收購價格只有六毛,店裡是買兩塊一斤,現在提價到一塊錢,店裡仍然有賺頭,關鍵是能給村民帶來點額外的收入。

    「一塊錢一斤這麼高?」方文剛一寫完,就有村民驚呼道。

    川內的傳統大甘蔗品種,批發價格還不到五毛,秋季到年底就會有外面來的人開著卡車來村裡批發大甘蔗,早些年價格更低,最低的時候才一兩毛一斤,一捆才十幾塊錢。

    外面來人批發的時候,每戶村民家裡都會買一兩捆,作為家裡孩子的零嘴,又或許當成水果來招待客人,性價比太高了。

    之前高粱甘蔗六毛的收購價村民都喊著太高了,現在忽然漲到了一塊錢,不由得在場的村民動心了,現在村裡的情況都是些老人孩童,或是中年人,年輕一代或讀或外出打工,基本都沒在村裡。所以村裡的荒地至少佔了三分之一,現在這個月份已經錯過了種植高產農作物的季節,但是用來種高粱簡直太合適了。

    「方站長,真的給一塊錢,有多少收多少?那要是現在點高粱,回頭還收嗎?」。一個老農出聲問道。

    方文自然知道老農指的是什麼,這是怕到時候大家都種出來,他就收不了那麼多了,或是價格就低了,話說村民時常被生豬價格忽悠,心裡都有陰影了。

    想到這兒就笑道:「收,都收,只要種出來都按一塊錢一斤收購。」

    種高粱又不用打農藥,方文收得也放心,而且高粱甘蔗越老其實越有味道,特別是那種稈子殼半紅的時候,吃起來分水就全出來了,相當爽口,當然等全老了就不能吃了。

    「太好了,我這就回去把種子撒。」

    「我家沒種子,怎麼辦啊。」

    「沒事,我家裡種子多分點給你。」

    :感謝鄉親們的訂閱,打賞,月票,推薦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