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四十一章 蜀中大將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四十一章蜀中大將

    梓潼城原是廣漢郡治所所在,直到漢末劉焉入蜀,才把廣漢郡治所遷至雒城幾百年的郡治中心,讓梓潼這座地處蜀中要道的城池,商賈雲集,百業興盛,加上地理位置重要,使得這座城池,成為蜀中名符其實的重鎮

    梓潼守將吳懿,字子遠,中原陳留人氏,其叔父吳匡曾為大將軍何進部將,後吳家舉族跟隨劉焉入蜀,成為蜀中望族

    吳懿現今不單單是梓潼守將,還兼領廣漢郡太守一職,是梓潼一線軍事主官,被劉璋委任為中郎將,如今在劍閣方面的偏將軍龐羲,討賊校尉吳蘭皆受節制,其在梓潼城中,也尚有五千兵馬

    諸葛亮與法正率領抵達之時,早就接到軍令的吳懿,不敢怠慢,親自出城十里迎接

    身形魁梧的吳懿,闊面濃須,立於道旁迎候,諸葛亮的大軍抵達跟前,吳懿遂揚聲行禮道:「梓潼守將吳懿,奉吾主之令,前來迎接諸葛將軍」

    「將軍,吳懿此人,頗有謀略,乃人現今是中原流亡早蜀中士族之首,其弟吳班,皆掌兵權,乃是劉璋姻親,將軍不可怠慢,理應善加籠絡」諸葛亮眼見吳懿立於道旁行禮,腦海中立刻想起,法正曾經對自己解說的吳懿底細

    「子遠將軍客氣了,亮安敢受此大禮」諸葛亮翻身下馬,作揖還禮道

    「久聞諸葛將軍大名今日一見,何幸之有」吳懿作揖笑道:「諸葛將軍,請」

    「子遠將軍請」諸葛亮坦然與吳懿相視,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彼此卻都為對方的豪爽而大生好感,兩人不覺放聲大笑

    大軍入得城池,吳懿硬是讓出將軍府,要讓諸葛亮居住,對於吳懿如此盛情,諸葛亮推脫再三不得,只得和法正入住其中

    但為了不打擾吳懿家眷,諸葛亮和法正住在了東苑吳懿家小則住在西苑,相互自是不會通途

    為了自身周全,諸葛亮除了讓鄧艾率領親兵衛隊入駐東苑,還讓趙雲作為自己的貼身護衛讓法正挑選了五百軍士,與吳懿原先的將軍府守衛,進行輪班守職

    正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諸葛亮要籠絡吳懿,自是不能不見面這也是他留在吳懿的將軍府原因

    大軍在城中休整之時,這日,吳懿突然請諸葛亮和法正來到議事堂,道:「諸葛將軍法大人,剛剛接到前線軍報龐羲吳蘭二位將軍,前日出戰又被夏侯淵那賊子殺的打敗,兩萬大軍,損失大半,如今二人結寨紮營,退守黃蕩巖,謀求自保,請求某派兵支援,不知二位怎麼看?」

    「梓潼距離劍閣,雖然不到二百里路程,但山道崎嶇,大軍前行,還需準備一些開山修路的器具,如此三五日便可抵達黃蕩巖,吳將軍以為如何?」法正思慮之下,開口問道

    吳懿見是法正所言,只得點頭道:「也好,我這就去命人準備器具,來日當可出發」

    「此番進軍,子遠將軍是否前行?」諸葛亮輕搖著手中的羽扇,淡淡的詢問道

    「吾若前行,梓潼只怕無人鎮守,萬一敵軍來襲,為之奈何?」吳懿一愣,有些為難的回道

    「城中卻是需要人固守,吾晾那區區夏侯淵,也不足道哉,那就勞煩子遠將軍,準備糧草器械,以備我大軍所需之用」諸葛亮點了點頭,語氣充滿自信的笑道

    隨後,諸葛亮和法正返回營地,整頓兵馬,準備出征事宜,夜裡在營地宿夜,諸葛亮召集法正和徐庶來到營帳,商討具體的作戰部署

    法正道:「將軍此番前去,怕是有場惡戰,若後路萬一被切斷,則大事休矣,正以為還得從長計議為好啊」

    「孝直先生說的甚是,庶有一計,可以留兵於此」徐庶頓了頓接著道:「我軍中士卒,自從入蜀後,大有水土不符,而虛弱不堪軍士,明日出發前,我們以此為借口,留下三五千人馬,派一將軍率領,留守城中,以為後應,若有變,亦可從中取事」

    「此計甚妙,但領軍之人,還是莫要留下太惹眼的大將,以防吳懿生疑」法正欣然表示贊同

    諸葛亮思慮片刻,道:「就讓鄧艾留下統軍,再讓神武軍郎將李信副之,這二人年紀尚輕,名聲不響,但卻可堪大用,這次正好可以磨練一番」

    「鄧士載那小子鬼精鬼精的,讓他留下統軍,再合適不過」徐庶笑著說道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這事就這麼定了」諸葛亮起身搓了搓手掌,活動了下筋骨,笑道:「蜀中似乎比江陵還冷,天色不早了,二位早點回去歇息,孝直我看你臉色不好,可要注意身體,切莫著涼」

    「謝將軍關懷」法正感懷的點了點頭,與徐庶一道出了營帳

    黃蕩巖距離劍閣三十里,諸葛亮和法正兩支軍隊抵達時,蜀中大將龐羲和吳蘭大喜過望,當下龐羲和吳蘭合兵一處,讓出一個大寨,給諸葛亮駐軍之用

    龐羲身形健壯高大,足有八尺高個,濃眉大眼,長臉闊鼻,說起話來嗓門特大,看起來像個赳赳武夫,可實際上諸葛亮從法正口中獲悉,此人卻心細如髮,而且頗有心計

    早年曾為巴西太守,鎮守蜀中門戶西部門戶,其女則嫁給了劉璋長子劉循之子,備受劉璋信任,然而他卻野心膨脹,私自招募巴西賨g人為部曲,壯大自己的武裝

    後被人告發,消息傳到成都,劉璋震怒,認為龐羲要謀反立即派兵前往巴西,把龐羲押解到了成都

    幸得龐羲好友軍中從事程畿,以及女兒女婿,從中斡旋說服了劉璋釋懷,才得以免罪,但龐羲卻被免去了巴西太守之職,困守成都數年,直到此次夏侯淵犯境,才被重啟用為偏將軍

    龐羲此次出征前,還抱著建功立業的心態來的,結果一敗再敗損兵折將萬餘,現今的龐羲已經接到劉璋幾封斥責信函了,並且責令若再敗,定斬不饒

    劉璋的嚴厲斥責自是讓龐羲寢食難安,如今得知諸葛亮率領荊州援軍抵達,著實讓他欣喜若狂,也讓他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安下營寨,諸葛亮請龐羲、吳蘭、程畿三人來到營帳瞭解劍閣的軍事情報

    「劍閣雄關漫道,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縱使十萬大軍,也無法擺開陣勢如今關中雖然只有五千人馬駐守,可我軍卻根本無法攻上去幾次進攻失利不說,退軍之際還中了夏侯淵埋伏的伏軍,導致接連敗北」龐羲歎了口氣,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明日我等一行,前往關口察看一番,再作計較,諸位將軍無需氣餒,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何足道哉」

    「諸葛將軍英明,若吾主有將軍這番氣概,吾等何至於此?」吳蘭忍不住埋怨了一句

    「哈哈,來人,上肉宴,今日吾與諸位將軍以茶代酒,共聚一餐,不知諸位以為如何?」諸葛亮現在軍中不缺肉食,至於酒則被一律禁止了,行軍打仗,滴酒不沾,這向來是諸葛亮一大軍規

    「久聞諸葛將軍軍紀嚴明,今日一見,方知盛名不虛啊」程畿讚譽一聲,端起身前的茶盅,用鼻子嗅了下,不由再次讚道:「諸葛行軍茶,畿可是聞名已久,果然是幽香深遠啊」

    「哈哈,喜歡就好,請」酒宴茶水上來後,諸葛亮舉盅對著帳下的一干文武將官說道

    「請」眾人紛紛舉盅喊道

    散席之後,龐羲、程畿、吳蘭返回營寨,三人聚在一起,龐羲開口道:「諸葛亮此人果然如傳說所言,禮賢下士,觀其帳下兵馬,軍紀嚴明,甲冑器械煥然一,足見非比尋常,此人此次入川,咱們那位劉使君,只怕是引虎驅狼,要自食惡果了」

    從事程畿字季然,益州閬中人氏,早年曾師學劉焉帳下謀士董扶學習讖緯之道,通天文面相之學,此刻他聽罷龐羲之言,點了點頭,道:「伯韋所言甚是,吾觀諸葛亮氣勢宏偉,面相之上,隱有一股紫氣沸騰,昔年吾師曾對劉君郎劉焉所言,蜀中有天子之氣,它日必有帝登基,以畿觀來,此事十有**,要印在諸葛亮此人身上」

    「吾昔日也曾劉君朗,與董扶先生談過此事,然而這都過去二十多年了,羲都幾乎忘卻此事,今日季然道出,似乎真有幾分道理」龐羲訝異的點了點頭,也覺得這事,大有可能

    昔日他在巴西擔任太守時,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也確實存在過謀反的想法,因為在龐羲看來,劉璋這樣的人,斷然不可能有天子氣象的,不過後來他謀反之意,卻被程畿說服,並勸他隱忍,這樣才保住了他的一條命,為這事龐羲對程畿一直頗為感激

    「那吾等還等什麼,如今機會難得,若吾等幾人,率先投奔諸葛將軍麾下,它日成就大業,不失為封侯拜將,位列上卿的機會」吳蘭在軍中資歷較淺,對於這樣秘聞自是從未聽過,如今得知此事,他不由雀躍了起來,在軍中碌碌無為十餘年,若能夠得此從龍機會,那無疑是真天賜良機

    「吳校尉無需焦急,諸葛將軍此次入川,乃是引劉季玉請求而來,如今他剛剛入川,時機還未成熟,我等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壞了諸葛將軍的大事吾觀法孝直與諸葛將軍關係不淺,此人在蜀中十餘年,卻始終不得重用,受盡冷遇排擠,如今獲得啟用,又與諸葛將軍過從甚密,由此不難看出,這人必然已經和諸葛將軍達成了默契,來日吾可以先與其接觸下,探聽一下虛實,再透露我等心跡,則大事可成矣」程畿這人雖然聲名不顯,但卻有膽有識,深謀遠慮,不失為一方大才

    「季然此言甚善,如今諸葛孔明謀取益州之心未顯,吾等貿然投靠,只會壞了大事,現今保持吾等軍中身份,它日也許能夠建立奇功,再說我等家小都在成都,若這般公然叛變,家小受牽連不說,名聲也不好聽,這事就由季然負責接洽處理」龐羲思慮之下,深以為然的點頭贊同道

    「如此,這事就這麼定了,今日我等三人盟誓,若有異心,出賣盟友,萬箭穿心,不得好死」程畿拔劍在手,高舉在頭起誓道,龐羲吳蘭二人聞言,自是紛紛拔出佩劍,當天盟誓

    呼,一個星期的存稿,2天發完了,以後盡量保持每天45千字,時間都在晚上(未完待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