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葛瑾掛帥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二十四章諸葛瑾掛帥

    經過半個月的休養,諸葛亮的身體創傷,逐漸的恢復了過來,這段時日裡,被逮捕的士壹經過陳楚的嚴刑審訊後,卻始終咬牙否認,自己對於刺殺一事的不知情。

    雖然士壹一再表示,他也是被其兄士燮給陷害了,但他的皮肉之苦,確實沒有少受,要不是陳楚顧念著諸葛亮的軍令,饒恕他一命,還另有它用的話,士壹只怕有十條命,這會也早交代完了。

    而根據刺殺的潘嶺交代,也證實了士壹確實不知情,整個使節團內,真正刺殺諸葛亮的人,和知道其中情況的,其實就兩個人,一個是參與行動的潘嶺,一個是使節團的馬伕。

    而且這兩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潘嶺是蒼梧郡的百越族一名小部落的酋長之子,他所在的部落兩千餘人,當初由於殊死反抗,拒不投降,被蒼梧太守步騭下令給滅族。

    僥倖逃脫出去的潘嶺,矢志報仇,隨後投靠了士燮,成為士燮帳下的一名死士,士燮告訴潘嶺,害他滅族的罪魁禍首的人,除了步騭,還有下達命令的諸葛亮。

    至於那名馬伕,則是士燮的另一名死士,他和潘嶺互不相識,此次他跟使節團出使,目的不過是為了傳遞消息,只要潘嶺得手,他立即把消息送往城中一家南海商人開的商舖,然後該商舖有人,自會把消息,通過商隊,秘密傳回交州,送到士燮手中。

    士燮制訂刺殺諸葛亮的計劃,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今已經七十四歲的士燮,並沒有什麼稱霸的雄心,更沒有問鼎中原的野心,他只想保住交州這一畝三分地。

    眼下諸葛亮對他們士家的威脅越來越大,而交州比較富有的幾個郡,如蒼梧郡、南海郡,鬱林郡、合浦郡都被諸葛亮劃分成為廣州刺史部,讓他的實力受到了重創不說,這四郡諸葛亮還駐紮了不下四萬大軍,這幾萬人馬,就好比是懸在他頭上的利劍,隨時都能取下他的頭顱。

    士燮在交州雖然有三萬大軍,加上他在各個蠻人和越人部落的威望,集結六萬兵力不是問題,但是他明白,若諸葛亮坐鎮在荊州的話,他就是集結十萬大軍,也無法把諸葛亮的勢力趕出交州。

    而要想解決他們士家的威脅,對於士燮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刺殺諸葛亮,使荊州陷入混亂,這樣他才有機會從中獲利,發兵收回交州失地,恢復他們士家在交州的威望。

    所以刺殺諸葛亮一事,他足足準備了一年,瑞獸白象,璀璨奪目的夜明珠,這些都是他花費了無數人力才尋獲的,目的就是為了,構建出一個天衣無縫的刺殺機會。

    顯然士燮的刺殺計劃是完美的,他也幾乎成功了,但他卻沒有算到一點,那就是諸葛亮身邊有張仲景這樣蓋世無雙的神醫,一個能夠流傳千古的神醫,自然不是浪得虛名之人。

    諸葛亮遇刺中毒,如果不是張仲景的及時醫治,那他的下場,無疑會跟江東小霸王孫策一個下場,最終只能是飲恨而亡。

    士壹帶來的使節團成員,全部遭到了一一拷問,潘嶺和一干使節團的護衛人員,全部被諸葛亮下令流放去了宜春的地下煤礦勞作,這三百多號人,可是生生的勞力,就這麼殺了,那是便宜了他們。

    只有讓他們生不如死的活著,奉獻出自己最後一點力量,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懲罰。

    至於那名馬伕,諸葛亮交由徐庶和陳楚負責,把士燮安排在江陵城的密探,給連根撥起,並且利用反間之計,讓商隊以最快的速度,把諸葛亮遇刺身亡的假消息傳回了交州。

    雖然這個假消息,只能隱瞞一時,但對於諸葛亮來說,這就足夠了,他料定士燮一旦接到消息,立即就會率軍反撲交趾最近的合浦郡,只要他的大軍一動,那等待他們士家的,就是滅頂之災。

    諸葛亮留下士壹的命,一是因為士壹表示願意投降歸順,二是留著他,對於將來安撫交州的百姓有用,畢竟士家在交州威望甚高,若在消滅了士燮之後,能夠扶持士壹出來,撐撐場面還是會有效果的。

    如此又經過半個月的佈置,諸葛亮的身體也基本痊癒,經過召集賈詡、徐庶等人的商議協商,諸葛亮最後決定,任命諸葛瑾為平南將軍,領交州牧,督交廣兩州軍事,轄制步騭帳下的平越軍,呂岱帳下的平蠻軍,以及越人五千夫長的勾榮北所部順義營,安慶伯和蒙樂山二人所部的順平營、蠻人希格力所部的順忠營。

    平越軍和平蠻軍兩部各一萬人,其餘三營人馬,各六千人,五部共三萬八千人,負責征討交州事宜。

    蒼梧太守步騭兼任督糧軍尉,南海太守呂岱為副將,鬱林太守谷永之子谷任和廖化為先鋒,夏侯蘭為護軍,協助諸葛瑾掌管軍紀,負責征討交州事宜。

    為了貫通南方與荊州交通,諸葛亮又命張飛率領神衛軍的一萬五千人馬,開赴大庚嶺,並且諸葛亮還下令桂陽、零陵、蒼梧、南海四郡,在未來的一年來,要輪流調撥五千民夫,協助張飛所部,開山鑿路,把大庚嶺的道路開通,以便商賈往來。

    張飛屯駐大庚嶺,雖然名義上是開路,但實際也是為了以防萬一,大庚嶺身為嶺南五大雄關之一,接通荊南交州,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若前方進展不利,張飛可以率軍隨時馳援交州戰事,以免戰事糜爛。

    諸葛瑾掛帥出征的提議,是賈詡給諸葛亮舉薦的,也得到了徐庶的贊同,諸葛亮聽到二人的建議時,還頗有訝異的,諸葛亮原先的想法,是任命呂岱為主將,步騭為副將,督導整個交州的戰事。

    但賈詡對諸葛亮說了這麼一句話,讓諸葛亮改變了心意,賈詡原話說:「主公雖然正是春秋鼎盛,汝兄也是才具過人,如前次主公遇刺,若出現什麼意外,親族之人中又沒有掌兵之人,若有將領發生叛亂,那主公的大業豈不是要付之東流?」

    賈詡話中之意,諸葛亮一聽就明白了,很明顯賈詡希望諸葛瑾領兵,是為了加強諸葛瑾在軍中的實力,而交州這樣的邊事,無疑最適合諸葛瑾領兵出征的,就算發生了什麼意外,同樣不至於局面失控。

    加強親族的兵權,自古以來都是皇族控制皇權的手段之一,賈詡有這個建議,也是說的通,其次賈詡話中之意,還有一個含義,那就是讓諸葛瑾在外,諸葛亮主內,這樣發生什麼大事,兄弟可以內外呼應。

    若諸葛瑾一直坐鎮中樞,兄弟之間,時間長了,容易產生分歧不說,還會出現矛盾,這樣反而不利,另外若諸葛瑾一直掌握中樞大權,同樣會產生大權在握不利情況。

    這點作為有後世思想的諸葛亮,就更有體會,歷史上的北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兄弟,就是因為趙匡胤一直縱然弟弟,坐鎮中樞,掌握首都開封府數十年,從而形成了趙匡義漸漸獨大的勢頭,導致趙匡胤死前,雖然有心扶兒子上位,都沒來得及。

    與賈詡經過一番深談後,諸葛亮思慮再三後,領著幾位夫人和家小,親自來到了諸葛瑾家中探望。

    見到諸葛亮一家人來了,諸葛瑾自是分外高興,當下命管家安排酒宴,讓妻妾陪伴黃月英,鄒欣兒、甄宓三女,另外又讓兒子和諸葛亮的兒女玩耍,同時又派府中下人,去請兩個女婿劉封和陳楚前來吃飯。

    「孔明,咱們書房說話,晚上咱們兄弟,好好喝一盅。」諸葛瑾吩咐完手頭事情後,隨即拉著諸葛亮進了書房。

    「這段時日一直在休養,也沒顧得上來看望哥哥,也不知您在江陵,住的還習慣不習慣。」諸葛亮與諸葛瑾在書房坐定後,舉目看了看滿屋子的書簡,關心的問道。

    (這周有事,估計每天只能保持更一章了,抱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