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二百零四章 大戰曹仁(六)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零四章大戰曹仁(六)

    曹仁帳下最精銳的軍士,自是他多年來一手帶出來的武卒,這三千武卒營的士兵,可謂是經過無數大戰,從生與死邊沿中走出來的士兵,他們悍勇而不畏死。

    武卒營這個名字,是曹仁根據戰國時代魏國的魏武卒取得,喻意他也要像魏國時的吳起一樣,帶領著像魏武卒這樣的強兵,縱橫天下,建功立業。

    守城多日,雖然城頭幾次吃緊,但曹仁卻始終沒有動用武卒營,甚至這幾天城中糧食緊張,守城的軍士,大多都只能吃稀飯,但武卒營的將士,卻依舊能吃上干飯,為了保持武卒營軍士的體力,曹仁甚至下令,斬殺了兩百匹戰馬。

    花費如此精力,豢養武卒營,曹仁為的就是最後的生死之戰,諸葛亮手中有一支精銳騎兵,他是知道的,率領騎兵的大將趙雲,可謂是他們曹家和夏侯家不共戴天的仇人。

    但曹仁心中也明白,趙雲帳下的這支驍騎,絕非一支輕易可以匹敵的兵馬,除非在特定的環境下,利用地形或許才能一勝,亦或是用曹丞相帳下最精銳的虎豹騎與之對陣,否則戰場對決,想以相等兵力戰勝趙雲的驍騎軍,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曹仁也正是有這點自知之明,所以他才沒有主動招引趙雲的騎兵,但這一刻趙雲率領的騎兵,脫離了諸葛亮的中軍,突擊城池而來,這不由讓曹仁看到了一絲希望,那就是從側門出擊,直取諸葛亮中軍,做到出奇制勝的機會。

    三千武卒,曹仁自詡雖然不能以一擋十,但以一擋五或擋三,他還是有這份自信的,眼下城外的諸葛亮各軍四面攻城,諸葛亮身邊的驍騎軍一動,也就剩下了一支身穿玄甲步卒,從城頭上遠眺判斷,曹仁預測這支人馬不會超過五千。

    三千武卒對抗五千兵馬,曹仁自信有一戰之力,也值得冒這個險,而對於曹仁來說,也是唯一獲勝的機會,眼下城牆坍塌,城破在際,雖然城中可戰軍士,除了他武卒營的三千人,仍然還有七千人,但城中支撐的糧食,就是喝粥也只夠三日所需了,所以就算繼續堅持下去,對於曹仁來說,也是意義不大,只有斬殺諸葛亮,才能扭轉整個戰局,使自己轉敗為勝。

    宜城城郭規模不大,只有東西兩座大門,南北兩面皆是小門,此刻南城城牆坍塌,荊州大軍蜂擁而入,朝城中殺來。

    守將杜襲雖然吃驚,但還是立即組織了三千士兵撲了上來,趙儼也集合東門和北門的兩千軍士,馳援而來,企圖以此來拖住荊州軍入城的步伐。

    這個時候的曹仁,則在北門之下,身穿青銅色盔甲的曹仁,橫刀立馬,立於陣前,望著面前三千精神抖擻的武卒,揚聲呼道:「武卒營的弟兄們,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隨我出陣,斬殺諸葛亮!」

    早就接到軍令的武卒營軍士,穿著冰冷的鐵甲,神情肅穆。在聽到曹仁的號令時,紛紛高舉起手掌明晃晃的大刀,齊聲喊道:「誓死追隨將軍!」

    「誓死追隨將軍!」

    「誓死追隨將軍!」

    曹仁望著氣勢雄壯的三軍將士,滿意的吼道:「出發!」

    諸葛亮的大軍,本來就只合圍了東南西三面城牆,北面一直空著,而這一刻,由於南城牆坍塌,各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牆,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北面城牆的小門,已經洞開。

    直到曹仁率領的三千武卒營士兵,殺入戰場之時,南城外後軍中的張飛,才發現一支裝備精良的步卒殺出城了。

    「不好,曹仁逆襲了。」張飛驚呼一聲,立即吼道:「眾軍聽令,後軍變前軍,立即馳援中軍!」

    然張飛所部大批人馬,早已經殺到了城牆下,與曹軍各軍廝殺在了一起,雖然張飛及時發現曹軍出城,但一時之間,卻並未能抽調出兵馬,眼看著曹仁兵馬就要殺到中軍陣前,這不由急壞了張飛。

    心急之下,張飛只能領著後軍的三千軍士,趕赴中軍陣營而去。

    此刻中軍陣前的諸葛亮,早就看到了席捲而來的曹仁兵馬,尤其是看到曹仁的中軍大旗時,在經過了一瞬間的驚疑後,諸葛亮立即拔劍在手,顧左右的龐統、劉封、鄧艾道:「曹仁這是準備孤注一擲了,吾到要看看,究竟是曹仁的精銳厲害,還是我陌刀軍悍勇。」

    「子義何在。」諸葛亮目光定格在劉封身上,沉聲呼道。

    此刻護衛在諸葛亮左右的中軍兵馬,正是劉封所部的陌刀軍,也是諸葛亮兩大精銳之師之一,陌刀軍屬於重步兵,自是不適合攻城之戰,這也是諸葛亮把劉封所部留在中軍陣前的原因。

    「末將在!」劉封縱馬而出,雙手抱槍,凜然應道。

    「本侯立陣此地,安危繫於將軍一身,還望將軍揚我軍威,以壯三軍之色。」諸葛亮神情嚴肅對劉封說道。

    「請主公放心,末將定當克敵斬將,揚我軍威!」劉封沉聲應答一聲,翻身下馬,疾步走到軍陣前,吼道:「弟兄們,隨我出擊,斬殺曹仁者,賞百金,官升三級。」

    「斬殺曹仁!」

    「斬殺曹仁!」陌刀軍五千將士,齊聲響應,振臂高呼,列陣而出,朝直撲而來的曹仁武卒營迎了上去。

    「重甲步卒?這,這怎麼可能。」兩軍接近,不到百步之時,縱馬在前的曹仁,望著踏著沉悶步伐,一步步迎了上來的荊州兵馬時,臉色也不由大變。

    雖然還未交戰,但荊州軍迎面而來的那股子彪悍氣息,以及那黝黑發亮的甲冑,足以說明眼前步卒陣營,絕對是一支精銳之師。

    雖然驚詫,但對於曹仁來說,此刻已經沒有回頭路,對於他來說,只能一往無前,別無它法。

    「殺!」

    「殺!」

    五十步距離,正是重甲步卒衝陣的最佳時機,兩軍同時爆發出了一聲怒吼,各自奮勇的殺奔了上去。

    同是重甲步卒,同是精銳百戰之師,同是悍不畏死的死士,這一戰注定要以慘烈的局面收場。

    「殺,殺啊!」軍前的先登校尉游洪,怒吼一聲,手中陌刀凌空而下,對面的曹軍士兵,手起大刀一擋,只聽「噹啷」一聲,曹軍士兵手中的大刀,就被斬成了兩半,驚恐之下的曹兵,還未來得及反應過來,游洪手中精鋼打造的陌刀,已經當胸劈下,只見刀刃破甲而入,鮮血飛射而出,直到死,曹軍的軍士也不敢相信,眼前這群身穿玄甲,頭戴鬼面具的敵兵,手中的兵器竟然鋒利至此。

    游洪正是當初率領滑翔傘軍士,突襲飛入襄陽城的軍司馬,對於此人立下的大功,諸葛亮自是不能忘卻,在攻下襄陽之時,就提升他為先登校尉,連升了兩級不說,而且『先登』二字也是意義深遠,可謂是充滿褒獎頌揚之意。

    而陌刀軍的五千將士,不但人人身穿的是與驍騎軍相似的黑色鋼鐵混合鎖子甲,但重量卻重了一半不止,而且人人頭戴厲鬼面具,以懾敵膽。

    游洪一刀得手,自是殺的興起,口中更是吆喝吼叫而起,陌刀軍的將士,齊聲呼應,士氣振奮高昂。

    曹仁所率的武卒營,初戰失利之下,卻更是激起血性,個個怒吼連連,手持大刀飛砍,與陌刀軍絞殺在了一起。

    (祝廣大書友重陽節快樂!!!今日兩更。)

    重陽的詩詞不少,唯獨還是喜歡太祖的重陽佳句,特表上一首懷念一下: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