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八十六章 趙雲搦戰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八十六章趙雲搦戰

    面對麥城的快馬求援,以及編縣方向冉冉升起的烽火,於禁推斷出,諸葛亮的大軍,必然集中在了編縣,而麥城方向,只是一隻佯攻部隊,而於禁深知自己兵力,不足以跟諸葛亮抗衡,所以要想打贏這場戰役,必須出奇制勝,所以於禁在推測出諸葛亮主力在編縣方向時,他立即召集帳下眾將,道:「諸葛亮大軍攻來,我軍若想取勝,必須先聲奪人,一戰而勝,取的戰場的主動權,所以我決定親率五千兵馬,馳援麥城,何茂王摩汝二人堅守城池,以三日為限,若三日丟失城池,汝二人提頭來見,若三日吾不取勝而回,汝二人可率軍突圍而出,前往襄陽會合。」

    何茂王摩二人,皆是於禁帳下偏將,二人追隨於禁多年,熟悉軍務,善於堅守,於禁留下二人,自是放心。

    至於於禁明知編縣危險,而麥城不過是荊州的佯攻部隊,他卻仍然救援麥城的原因,那就正是應了於禁出奇制勝的戰略,因為於禁心中明白,自己兵力不足,縱使馳援編縣,估計面對諸葛亮的主力大軍,最多也不過是兩敗俱傷,但相反要是他率主力兵馬,襲擊麥城的荊州偏師,卻無疑多了幾份勝算。

    這樣既可解了麥城之危,又能斷了諸葛亮一指,這正應了那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戰術,其次若能初戰告捷,既可振奮軍心,又能增強士兵堅守當陽的決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於禁堅信,只要自己能夠守住當陽半月,襄陽援軍一到,也能與諸葛亮有一戰之力,到時雙方陷入拉鋸戰,時日拖得久了,諸葛亮必然只能無功而返。

    於禁的戰略無疑是恰當的,但是他低估了諸葛亮的胃口和實力,因為諸葛亮的兩路兵馬,都不過是誘他出城的誘餌,而諸葛亮真正的戰略目的,確實引誘於禁中軍出城,因為諸葛亮明白,只要消滅了於禁的中軍主力,那麼當陽城,也就唾手可得。

    翌日清晨,天濛濛亮,遍地寒霜覆蓋,隱伏在蘆葦蕩中的諸葛亮所部兵馬,這一夜確也遭罪不小,既不能生火,也不能喝上一口冷水,所有的軍士,都只能喝著冷水,嚥著冷冰冰的乾糧。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軍士能夠不抱怨,這主要是諸葛亮平時嚴格訓練的功勞,二來也是諸葛亮與軍士同甘共苦,同吃一樣食物,讓軍士們感受到了尊重。

    諸葛亮在營地剛吃完乾糧,斥候隊的一名軍士,匆匆而來,道:「主公,城中有一支兵馬出城了,大約有五千餘人,旗號上寫著於字,預計一個時辰,能夠抵達長阪坡。」

    「繼續監視,切莫暴露。」諸葛亮得知於禁這麼快就出城了,大喜的站了起來。

    隨後,諸葛亮召集軍中眾將,來到簡易的大帳內,道:「於禁五千人馬已經出城,預計一個時辰抵達長阪坡,能否一戰而下當陽城,就在於此戰了,叔至,由你率領三千騎兵,繞道長阪坡北面,切斷於禁回城之路,其餘兵馬,隨我立陣長阪坡正面大道上,此戰務必全殲於禁所部。」

    「諾!」

    半個時辰後,諸葛亮率部開拔,五千陌刀軍,五千騎兵,浩浩蕩蕩的往長阪坡推進。

    於禁率領兵馬,剛進入長阪坡,前軍斥候忽然來報,道:「將軍,前方大道之上,出現一支兵馬,看旗號好像是諸葛亮的中軍兵馬。」

    「什麼,你看清楚了?」於禁驚異的凝視著眼前的斥候隊率,沉聲喝道。

    「確實沒錯,這支兵馬的人數大約萬人左右,其中有數千騎兵……」斥候的話還未說完,前軍方向已經出現了騷亂,原來諸葛亮率領的兵馬,已經開始壓上來了。

    「中軍立陣,穩准陣腳,盾牌手列於陣前,長槍手立於第二列,弓弩手穿插其中,如有後退者,格殺勿論。」騎在戰馬上的於禁,遠看著飛揚而起的塵土,心知退之不及的他,高舉手中的利劍,揚聲下令道。

    於禁以治軍嚴謹著稱,帳下兵馬,皆精銳之師,這會在於禁的將令下,五千兵馬,迅速擺開了陣勢,牢牢的紮下了根基。

    諸葛亮、徐庶、龐統三人在親兵衛隊的簇擁下,縱馬飛奔,來到了陣前,身後事五千嚴正以待的陌刀軍,左翼是陳到率領的五千騎兵,兩軍在陣前三百步外,射住了陣腳。

    揚鞭縱馬在陣前走了一圈,諸葛亮回到隊伍前,謂徐庶等人道:「於禁不愧為曹操大將,能夠這麼快就擺下陣勢,絲毫不亂,確實難得,爾等以為,我軍該如何對這個陣勢展開攻擊?」

    「於禁陣勢嚴密,強攻傷亡必然慘重,莫如派遣大將搦戰,暫時與於禁對峙,待於禁兵馬疲憊之時,再以騎兵突擊,勝算將更大一些。」龐統思慮之下,沉聲進言道。

    「士元之計可行,如今於禁進退兩難,雖然一時之間穩准了陣腳,但拖延時間一長,軍心必亂。」徐庶也點頭附和道。

    諸葛亮想想,也覺得此策可行,隨即道:「子龍將軍,由你率領五百精騎出陣,向於禁搦戰。」趙雲出馬,諸葛亮相信於禁軍中,必然難有敵手,除非曹操猛將許褚在此,否則單挑搦戰,曹軍眾將,何人能擋趙雲雄風。

    果然銀盔白馬的趙雲,飛馬而出,來到陣前搦戰時,於禁看到威風凜凜的趙雲時,想起去年在華容道葫蘆谷口,趙雲一騎當先,斬殺夏侯惇,曹洪等人的情景,心中不由膽怯了三分。

    「吾乃常山趙子龍,誰人敢來一戰?」趙雲手中銀槍一揮,揚聲一吼,竟然掩蓋住了三軍氣勢。

    眼看趙雲如此氣色,於禁有心挽回面子,當即蹙眉道:「誰人敢前往一戰?」

    帳下的數員偏將,當中一人,飛馬而出,道:「將軍無憂,容我斬殺此賊。」於禁舉目望去,見是軍中驍騎校尉徐楊,當即點頭道:「徐校尉忠勇可嘉,若能斬殺此賊,吾定當湊請丞相封賞。」

    「謝將軍提攜。」徐陽一提手中長刀,飛馬而出,直取趙雲而來,趙雲冷笑一聲,縱馬而出,大喝一聲:「死!」

    趙雲死字剛落下,徐陽當場就被趙雲一槍刺死於馬背,眼見徐陽一招喪命,於禁帳下另兩名校尉,大怒之下,提刀持槍,飛馬齊攻而來。

    趙雲眼看二人殺來,手中銀槍橫與馬前,立馬駐足,竟然不為所動,直到二人殺到跟前,趙雲手中長槍閃電般橫掃而出,衝在前面的那麼校尉,連哼都沒來及哼聲,就被趙雲一槍劈下馬背。

    另一人膽寒之下,手中的戰刀還沒來得及揮下,趙雲手中的長槍,已經貫穿了他的胸膛。

    轉瞬之間,於禁軍中三員大將被殺,軍前的曹軍士兵,看得不由一陣心驚,相反陣前的諸葛亮兵馬,卻不由為之精神一陣,眾軍更是齊聲高呼道:「趙將軍威武!趙將軍威武!」一時之間士氣大振。

    (鞠躬感謝『快樂好運』同學的打賞催更;『非洲銀行家』同學的打賞;『nostalgist』的打賞,發現『nostalgist』同學經常投推薦票啊,真心感謝,今天決定2更,以表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