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五十四章 蔡瑁身死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五十四章蔡瑁身死

    「軍爺饒命,小的家裡實在困難,所以不得不違反發令,出門打漁。」當劉封帶著漁夫來到跟前時,頭戴著斗笠蓑衣御寒的漁夫,慌忙跪在了諸葛亮面前告饒道。

    「老鄉,不用害怕,起來說話吧。」諸葛亮上前托起對方,抬眼望去,見這漁夫,竟然是個垂垂老翁,驚異之下,諸葛亮不由問道:「老丈今年高壽啊?」

    老翁雖然不識諸葛亮,但見諸葛亮年紀輕輕,卻是眾人之頭,當下忙回道:「老朽今年六十有五,吾兒前年征南蠻之時,死於軍中,家中兒媳身體虛弱,孫子年幼,家裡實在沒有餘糧,不得不出門打漁,還請大人饒恕小老兒吧,老朽不怕死,可怕自己走了,孫兒每人撫養。」老翁說到傷心處,不覺潸然淚下。

    「老丈,你放心吧,我們不會追究你的罪責的,只是這天寒地凍的,你獨自出門打漁,還是得多加小心點,萬一有個閃失,家中豈不是無所依靠?」諸葛亮安撫了他一句,在袖中掏了掏,卻發現自己身上沒有帶著錢,當下諸葛亮轉頭對劉封一干軍士道:「你們身上都帶了錢吧,一起湊湊,把老丈打的魚都買下。」

    劉封等人忙從袖中掏了十幾個大錢和一百文小錢,遞到了老丈手中,看著有些手足無措的老翁,諸葛亮笑道:「老丈,這些錢當我們給你買的魚,你就安心收下吧。」

    老丈捧著手中的錢,忙道:「老朽打的魚也不過二三十斤,一個大錢都不值,用不了這麼多錢,用不了……」

    「那老丈就借你的小舟和漁網給我這幾個軍士,讓他們再去打點魚便是。」諸葛亮不以為意的擺手說道,親衛軍中的幾名軍士,見獵心喜的立即下了岸,跳上小舟,撒起網來了。

    諸葛亮與老翁站在江岸邊,開始閒聊了起來,諸葛亮看了眼劉封,見他也是蠢蠢欲動的樣子,遂笑了笑,道:「子義,你也下去熱鬧一下吧。」

    劉封猶豫了一下,遂道:「那我去啦。」

    諸葛亮揮了揮手,示意他儘管去便是,岸邊上的諸葛亮,隨即和老翁聊了起來,從老翁的言談中,諸葛亮得知對方在這江邊打漁的年頭,已經超過四十年,可以說他這一生,除了幾次服徭役離開過外外,幾乎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這大江之中渡過的。

    二人真閒聊之際,江邊忽然吹過一陣信風,老翁抬頭看了看江邊,咧嘴笑道:「今年氣候比往年暖和,如今已經十二月中旬了,仍舊未下雪,要是擱在往年,早大雪紛飛了,如今東北風吹起,要是近幾日掛起東南風的話,那來年的初春就要早來咯。」

    「東南風?老丈,你說近來可能會刮東南風?」諸葛亮雖說心境要比常人鎮定,但這會他卻神情格外激動雙手抓著老翁的雙臂,緊張的詢問道。

    不明就裡的老翁,有些受驚的點了點頭,有些畏懼的看著神情激動的諸葛亮,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過於激動的諸葛亮,忙鬆開了雙手,歉意的笑道:「老丈,對不起了,是我過於激動了,你給我好好說說,這東南風究竟是怎麼回事?」

    老翁遲疑的點了點頭,道:「每年隆冬將結束,初春來臨之際,江邊都會吹幾天東南風信,預示著初春即將來臨之意。」

    「老丈,這東南風信你是怎麼知道的,還有,知道這事的人多不多?你能否看出,何時會吹起東南風?」諸葛亮接著忙沉聲追問道。

    「老朽在江中四十多年,對於每個氣候的風信,都熟記在心,因為這風信,可是關係到老朽的打漁行船的方向,那可是關係生命的大事,老朽怎能記錯,不過這夏秋兩季的風信,但凡漁夫都知道,不過這隆冬的風信,由於來的快,去的也快,每年也就那麼三兩天時間,所以不是老漁民,都不會知道。」老翁說到這裡,頓了頓接著道:「關於這東南風信,老朽可以向大人保證,只要這幾天氣候不變,繼續晴朗下去的話,三五天之內,必起東南風,天氣越晴朗,到時的風信就越大。」

    「老丈,謝謝,謝謝你,若你所言屬實的話,日後我一定重賞你。」諸葛亮欣喜的點了點頭,激動的和老丈做了個擁抱,並且把自己身上的錦袍也賜給了他。

    「子義,立即回營。」諸葛亮待問清了老翁的住址後,隨即跨上馬背,朝江邊的劉封等人喊了一句。

    「駕!」欣喜異常的諸葛亮,揚聲催促了一聲坐下的的盧馬,飛奔而起,往營地而回。

    諸葛亮剛回到大營,賈詡匆匆而來,道:「主公,剛剛魯子敬來找過主公,他說江北的蔡瑁派心腹軍士投來了一封密函,說是願意向江東投降,並且還密告了我軍有將領,準備投降曹操一事。」

    「哦,還有這事?文和,你以為蔡瑁投降一事是否可靠?」諸葛亮驚疑的問道。

    賈詡淡淡一笑,道:「不管蔡瑁是否真投降還是假投降,但起碼可以確定一事,那就是曹操肯定相信了甘將軍和黃將軍投降誠意,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諸葛亮思慮了一番,道:「蔡瑁這人目前還是曹軍水軍都督,而此人與我可謂是不共戴天之仇,從此人寫信投去江東就可見,此人不會跟我們一條心,既然這樣,咱們也不能白白讓江東撿個便宜,這樣,你去和魯子敬商議一下,讓他接受蔡瑁投降的意願,然後派人送一封書信過去,讓我們的人在送信過去的時候,故意走漏消息……」

    「高,主公這一手借刀殺人,定可送蔡瑁歸西,蔡瑁若死,文將軍定可掌控曹軍水軍,如此一來,我們的勝算又可以曾加一分,可惜現在欠缺風向,否則打敗曹軍一事,指日可待了。」賈詡點頭贊同之餘,想起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事,不由歎了口氣。

    「文和,無需擔憂,吾已經學到了借東風的本領了,這三五日便有分曉,準備拭目以待吧。」諸葛亮淡淡一笑,接著把自己從漁夫口中獲悉風信一事,告訴了賈詡。

    「這是真的?」賈詡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在得到諸葛亮的確認時,賈詡忍不住笑道:「此真乃天祐主公也,我這就去著手準備蔡瑁一事。」

    諸葛亮了點了點頭道:「風信一事,暫時不要透露出去,我準備建個祭壇,親自去借東風,你可明白其中含義?」

    賈詡思慮片刻,不由點頭笑道:「主公借東風這計策,可謂神來之筆。」

    赤壁北岸曹軍大帳,巡營的於禁拿著一封密函,匆匆來到曹操面前,道:「主公,末將剛才在江邊巡視,發現一名形跡可疑之人,經過一番搜查,從對方鞋底收起密函一封,不過那人見末將搜出密函,當場咬碎了口中的毒藥自殺了。」

    曹操接過密函,聞著密函上的腳臭味,微微蹙眉的展開了密函,只見上面寫道:「德珪將軍書函,吾已收到,將軍所說之事,吾定會嚴查,望將軍在彼再好好打探一下,看看我方究竟是何人有投降之心,若能成此大功,將來吾主定會論功行賞……」

    「豈有此理,蔡瑁安敢通敵,來人,立即抓捕蔡瑁,給我當場斬殺,提頭來見!」曹操想起日前蔡瑁的掃興,在看到眼前的書信,滿腔怒火騰地的燃燒了起來。

    (這個東南風,肯定不會像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是諸葛亮借的,小蝦也看過一些資料說,隆冬初春時節,長江沿岸一些地方,確實有東南風向,所以就採用了這個說法。)

    另外感謝『edinp』的打賞,謝謝,感謝所有支持本書的書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