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四十六章 曹軍染病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四十六章曹軍染病

    曹操此刻雖然胸中充滿怒火,但他這股怒火和殺氣,卻不是衝著夏侯惇去的,而是衝著諸葛亮的,在他想來,白面書生入行伍的諸葛亮,竟然接二連三的挑戰自己的威嚴,可謂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罪將夏侯惇拜見主公,請主公責罰。」夏侯惇耷拉著腦袋,走到曹操面前時,跪倒在地上,一副求死的模樣。

    原本還有些惱火的曹操,看到狼狽至此的夏侯惇,感傷之餘,忙伸手扶起他道:「元讓……」曹操雙手扶著夏侯惇左臂的傷口之時,痛的夏侯惇不由一陣嘶牙,連續四天四夜,這一路上夏侯惇幾乎沒合過眼,一路都在趕路,沿途累死了三匹戰馬,方才趕到了襄陽城。

    「你先下去包紮一下傷口,換身衣服,我們再好好聊聊。」曹操拍了拍夏侯惇的右肩,歎了口氣說道,縱使夏侯惇有千般錯,只要不是造反,曹操都會原諒他的,更何況此時的曹操,已經預感到了自己還是太輕視諸葛亮了。

    當初武陽關之戰,夏侯惇初敗諸葛亮之手,難免太過大意,這次夏侯惇雖然仍然存在一定的輕敵意向,但夏侯惇也確實有自傲的本錢,他手下的一萬五千精銳士卒,若不是遇上諸葛亮手中的百戰精銳,再加上諸葛亮預想設定好的戰場,縱使戰敗,也絕對不會敗的這麼徹底。

    所以曹操有理由相信,諸葛亮確實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強,這一刻的曹操全身充滿了戰意,對於他來說,他是遇強則強,他最怕就是不堪一擊的對手,現在既然諸葛亮既然擺出一副與他決戰的態勢,對於他來說,無疑是求之不得的。

    不一會,曹操手下的幾大謀士,皆來到了後堂的書房,這裡原先是屬於劉表的書房,現在自然成了曹操的書房和議事廳。

    夏侯惇包紮好傷口之後,換了套乾淨的衣服,也隨之趕到了議事廳。

    「元讓,說說此次你敗北的經過,越詳細越好。」曹操眉頭微鎖,沉聲說道。

    夏侯惇組織了一下思緒,隨即把當初的戰況,如實的做了一個匯報,深知自己有不可推卻責任的夏侯惇,沒有把自己的過錯推給韓浩和夏侯蘭,相反還特意讚譽了二人的功績,尤其是夏侯蘭拚死斷後的經過,更是被他誇大了不少。

    「子仁(夏侯蘭字)忠義至此,真乃我軍之楷模,傳我將令,務必查清夏侯蘭生死,若其戰死,追諡為忠侯,把其家人接到許昌居住。」曹操平生最欣賞的人,就是忠義之人,這會得知夏侯蘭的事跡,他不由感懷的大加讚賞道。

    「丞相,夏侯蘭尚未成家,只有老母一人,居住在常山故里,據下臣所知,夏侯蘭在許昌沒有宅院,因其母年邁,不宜遠涉,他只得把母親留在故里,但其侍畝至孝,每月俸祿,大部皆送回鄉里,贍養母親以及接濟鄉民。」丞相府倉曹掾劉曄,字子揚,此來乃淮南人氏,漢室宗親之後,以才略著稱與世。

    而且他還有一個常人沒有人的本領,那就是博聞強記,凡事只要看過一遍,他就幾乎過目不忘,作為丞相府倉曹掾,他負責的就是論功封賞一事,所以曹操帳下大將的家世,他幾乎瞭然於胸,所以這會他沒有絲毫猶豫,就道出了夏侯蘭的家世。

    「也罷,傳我將令,賜其老母良田百畝,命鄉黨立碑紀傳,頌揚夏侯蘭忠義之名。」曹操惋惜之餘,點頭說道。

    「丞相,從夏侯將軍剛才的敘述來看,諸葛亮手中兵馬不會超過五萬人,戰力也不同一般,如今初戰告捷,彼軍必然士氣旺盛,求戰心切,這對我軍來說,正是大好時機,以下臣之見,我軍不但不應該臂其鋒芒,還因趁諸葛亮大軍屯與長江北岸的機會,與之在陸地正面決戰,以其人之道,堂堂正正殲滅其主力,一戰而定乾坤。」儀表堂堂的荀攸,長身而起,作揖進言道。

    自從去年曹操手下行軍祭酒郭嘉病死遼東後,荀攸就接替了中軍師一職,此次南征之時,曹操更是提拔他做了尚書令。

    荀攸話音剛落,現任振威將軍,丞相府參贊的程昱,作揖附議道:「荀大人所言甚是,諸葛亮自持兵馬精良,正是我軍出擊的大好機會,若錯過時機,諸葛亮必然退回長江南岸,若此,我軍要想在水上與之交戰,將會多費不少手腳,還請丞相明斷,速速發兵,進發烏林。」

    「爾等所言甚是,正符我意。」曹操點頭贊同之餘,當即道:「傳令江陵的於禁,立即出兵烏林,纏住諸葛亮的兵馬,絕不能讓諸葛亮大軍渡江。」

    曹純接令之後,立即安排傳令兵飛馬往江陵而去,接著曹操又道:「命襄陽各軍整備,明早出發。」

    曹操雖然老謀深算,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屯兵烏林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吸引他的大軍,前來赤壁這個注定讓曹操慘敗的戰場罷了,所以無論曹操如何安排算計,諸葛亮的大軍,都能夠從容的退往赤壁南岸。

    不過曹軍十幾萬大軍剛出襄陽,天空就下起了老霖雨,當曹操領軍抵達宜城時,軍中已經有不少將士染病,起初曹操並沒有在意,然而大軍到達當陽城後,軍中竟然有上萬軍士染病,而且軍中大夫,竟然束手無策,直到這個時候,曹操才預感到了事情的不妙。

    在當陽駐紮了兩天,當陽本地的大夫,診斷過之後,很肯定告訴了曹操,他軍中的士卒,感染了風寒疫病,得知這個情況,曹操不由大吃一驚。

    好在大夫很快就告訴了他,他們有控制疫病的辦法,只是沒有藥材,因為這幾年來,荊州多有疫病發生,張仲景也早研究出了控制疫病的方子,所以能夠治療疫病的藥材,基本都消耗殆盡,不過好在得過疫病的人,基本不是再得第二次,除非是體制孱弱之人。

    曹軍是北方人,第一次來荊州,因此染病,自是正常,相反隨軍的襄陽軍士,大部就沒有染上疫病。

    為了治療疫病,曹操只得命大將曹洪,親自前往許昌,按藥方調撥藥材來當陽,大軍則繼續前行,前往沔陽與於禁會合,因為曹操擔心於禁不敵諸葛亮,所以他也只能讓感染傷寒的軍士留在當陽,自己繼續領軍前行。

    然而當曹操領軍與於禁在沔陽會合,繼續前行到烏林之時,諸葛亮的大軍已經渡江在南岸紮下了營寨,站在長江北岸一座山峰之上的曹操,望著煙波浩渺,雲遮霧繞的長江南岸的諸葛亮大營,只得道:「傳令各軍紮營,命水軍都督蔡瑁,整備戰船舟楫,準備渡江之用。」

    為了治療軍中的疫病,和打造渡江的船隻,曹軍幾十萬大軍,只得在赤壁北岸暫時駐紮了下來。

    赤壁南岸的諸葛亮,得知曹軍染病的消息,也只得惋惜的道:「仲景先生的藥方,如今流傳在荊州各地,曹軍雖然感染疫病,但用不了多久,就會控制住疫病,不過這段日子,咱們也不能讓他好過,他們不是再岸邊造船建設水寨嗎,咱們就隔三差五的,好好給他們送些箭矢過去。」

    賈詡撫掌笑道:「主公所言有理,曹軍二十多萬大軍雲集北岸,拖的時間越長,補給就會越困難,若是我軍要能再燒燬曹軍一部軍糧,曹操必然士氣衰竭。」

    「不錯,安排暗衛抓緊探查,看看能否找到機會,燒燬曹軍糧草。」諸葛亮點了點頭,欣然表示贊同。

    就在諸葛亮與曹操在赤壁對峙之時,章陵的徐庶給諸葛亮傳來了捷報,從戰報中,諸葛亮獲悉徐庶和魏延,在武陽關下夜襲曹營,殺的夏侯淵大軍後撤三十里,斬敵三千人,武陽關暫時無憂。

    這份捷報的到達,再次鼓舞了諸葛亮大軍的士氣,而北岸的曹操,同一時間接到這個消息時,眉頭不由皺得更深了,此刻的諸葛亮,無疑成了曹操最想除之而後快之人。

    (根據資治通鑒所記載,曹軍再赤壁大戰前夕,軍中確實出了疫病,從而讓曹軍減員不少戰鬥力。)

    第二更,出去辦事了,剛碼完這章,求一個收藏,推薦票也行,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