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二十一章 疫病兵禍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二十一章疫病兵禍(抱歉,第二更。)

    「傳令各個碼頭和出入口,從今日起,凡是進入荊南四郡以及江夏等地的外地人,必須經過檢查安置,確定身體無恙者,方可進入荊南和江夏章陵各郡的領地。」對於傷寒疫病的危害,諸葛亮是深知個中厲害的,傷寒這種疫病,傳播速度快,而且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能完全克制的藥物,所以只要一人得病,很快就會感染一大片。

    這幾年來,諸葛亮把張仲景籠絡在身邊,目的其實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研究克制傷寒疫病的藥物,因為歷史上的張仲景,對於傷寒疫病,也確實是有獨到的研究的,而且他還寫過幾本醫術,其中有本《傷寒雜病論》更是我國最早的有關傷寒疫病記載和治療的醫書。

    「今天就到這裡,諸位立即回自己的有司衙門,全力督導負責這事,一定要把所有的染病源都掐斷。」諸葛亮下達了命令的同時,隨即揮手讓議事廳的文武官員退了下去,原本計劃的午宴,也只能臨時取消。

    畢竟比起傷寒疫病這個恐怖的消息,再好的山珍海味,也會食之無味,待眾人退下後,諸葛亮與諸葛均一道,來到了安置病人的大棚。

    「明公,你怎麼來這裡了?」看到諸葛亮到來,張仲景吃了一驚,忙推著諸葛亮就往外走。

    「仲景先生可以在這裡,我為什麼不能來呢?」諸葛亮擺擺手不以為意的說道。

    張仲景感慨之餘,肅穆的道:「因為我是醫者,治理病者是我的職責,而明公是太守,你的職責是治理萬民,所以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好,好,我們外邊說話,這樣行了吧。」諸葛亮無奈之下,遂點頭道。

    走出大棚,諸葛亮,張仲景等人都拉下了臉上的面罩,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張仲景道:「這名病人剛剛發病,治理起來,應該不是問題,但傷害傳染速度極快,所以主公一定要嚴加防範,一旦發現病人,首要就是隔離開來,包括豬牛等等牲畜,如果是疫病死亡的,也要焚燒掩埋。」

    「嗯,這點你可以放心,我已經給各地郡縣下達了命令,這是生命攸關的大事,相信誰也不敢怠慢。」諸葛亮點了點頭,鄭重的道:「仲景先生,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研究出能夠治癒的藥物,就算我們這邊防疫做得再好,可荊揚各州還有百萬計的百姓,都面臨著疫病的威脅,只有研究出可治癒的藥物,才能真正的克制住疫病。」

    張仲景點了點頭,道:「明公放心,經過這三年的反覆試驗研究,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藥方,雖然沒有把握治好深重病者,但只要發現的及時的,治理起來問題都不會太大,眼前這例病人是最好的試驗,只要在三天之內,他能夠退熱,那我就有徹底的把握了。」

    「一切就拜託仲景先生,但先生一定要記住,在治癒病人前,首要要保重自己。」諸葛亮鄭重的囑托道。

    「請明公放心。」張仲景點了點頭回道。

    「三弟,仲景先生就交給你了,一定要照顧好先生。」諸葛亮拍了拍諸葛均的肩膀,既有囑托,也有他這個兄長對弟弟的關懷之意。

    建安九年四月,荊揚各州在洪災過後,發生了一場浩大的傷寒疫病,短短半月時間,就死亡三千多人,其中劉表治下一千一百餘人,諸葛亮治下的荊南四郡,死了近百人,江夏和章陵死了三十餘人,江東的孫權境內疫病最重,死了兩千餘人,感染者不計其數。

    然而就在諸葛亮焦頭爛額之際,武陵和零陵兩郡,卻傳來了蠻人大舉侵犯的消息,桂陽太守步騭,隨後也傳來了緊急軍情,說是蒼梧太守吳巨,率領三萬漢越聯軍,入侵桂陽郡。

    接到這兩道軍情,諸葛亮蹙眉之餘,忍不住怒罵道:「這個時候,還來打劫,真是該死,該死之極。」

    抱怨總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諸葛亮當即召集了巴陵城中諸將來到議事廳議事,目前駐紮在巴陵城的大將,以資歷排名自是甘寧第一,依次是趙雲、張郃、陳到、高覽四將,文官以賈詡位列第一,依次是鄧芝、糜竺、楊儀、習禎等人。

    「如今疫情浩大,然大敵當前,坐以待斃,只會助漲敵軍威風,所以我決定主動出擊,諸位以為如何?」諸葛亮知道現在對於自己來說,面臨著人生中的另一個大挑戰,此戰他必須接著,若是不能奮發而起,那荊南四郡將會得而復失,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也會付之東流。

    「主公,請下令吧,我等誓死效命。」甘寧一干武將,紛紛朗聲請纓道。

    「主公,如今疫情嚴重,若是妄動兵戈,只怕會引起民眾逆反,莫如派人請和,暫且罷兵為宜。」禮曹從事習禎,反對道。

    「主公,習大人所言有理,大軍一動,就需要大量的糧草供應,而運送糧草,又需要徵召大量的徭役,若在這疫病之時徵召徭役,勢必引起民眾的不滿,還請主公三思而行。」戶曹從事糜竺也開口反對道。

    對於文官們的憂慮,諸葛亮也能理解,他正要開口陳說時,賈詡作揖道:「主公,蠻人這個時候來犯,必是受到劉表蠱惑而來,雖然來勢洶洶,但如今我零陵有呂岱將軍的飛豹軍,武陵有黃忠將軍的飛羽軍,反擊或許困難,但自守絕對不會有問題,況且武陵長史潘浚和零陵長史劉巴,皆是一時俊傑之士,足可安民自保,主公當可無慮。」

    「只有桂陽來犯之敵,最為凶險,現今桂陽城中有三千郡府兵,吾料步騭足可堅守二十天,所以只要我們集中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桂陽來犯之敵,武陵和零陵的蠻軍必然受到震懾,到時將不攻自破,所以下官認為,當務之急,不但不應該罷兵,還應該派精銳部隊,迅速馳援桂陽,擊破吳巨所部的漢越聯軍。」

    「賈大人之語,實乃一語中的,下官附議。」廖立第一個表達了贊同之意。

    「下官等附議。」滿堂文武官員,見賈詡分析的頭頭是道,紛紛表示贊同。

    諸葛亮從一開始就決意出兵的,他的想法和賈詡可謂不謀而合,這次出兵,最重要的是速度,而不是兵力的多寡,當下諸葛亮沉聲道:「興霸,立即準備八百舟楫在湘江口待命。」

    「諾!」甘寧領命而去。

    「張頜高覽聽令。」

    「末將在!」二人轟然應道。

    「立即整備陌刀軍,每人帶足三日口糧,前往湘江口待命。」諸葛亮遞下將令,接著道:「子揚,親衛軍整備,帶足三日口糧,準備出發。」

    「末將領命。」張頜、高覽、陳楚三人齊聲應道。

    「文和統領政務,子龍負責軍事,子仲負責糧草供應。」諸葛亮目光環視議事廳一眼,朗聲安排而來留守的任務,目前郡內疫病是首要大事,自然得留下賈詡這樣有威望的人駐守,而趙雲的驍騎軍時騎兵,不適合征戰以山嶺為主的桂陽。

    徐庶這個右軍師,坐鎮在章陵郡的目的,主要是協助劉琦這個章陵太守,當然諸葛亮也有讓他監視劉琦的意思,畢竟諸葛亮和劉表現在徹底鬧翻,劉琦也就成了不安的因素,也只有徐庶留在章陵,諸葛亮才能徹底安心。

    另外諸葛瑾坐鎮新城,魏延領飛虎軍駐紮在武陽關,徐盛現已領軍回新城駐紮,呂蒙坐鎮夏口,向朗升任江夏郡主薄,領夏口令,二人配合負責江夏軍政事務,構成了一個讓諸葛亮放心的後方。

    「諾!」三人欣然領命。

    「公淵,你和巨違準備下,隨軍出征。」諸葛亮接著點了廖立和兵曹郎中向寵隨軍。

    「諾!」二人點頭應道。

    (汗,忘記點更新章節,還以為更新了呢,,,,,求收藏,求收藏的數據能好看點。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