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零五章 喜得千金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零五章喜得千金

    這日,諸葛亮召集眾將來到營地,在任命賈詡為參軍祭酒後,諸葛亮隨即登壇拜將,任命趙雲為平虜將軍,擔任此次南征的大將,張郃為武衛將軍,擔任副將一職,率領目前江夏在編的三千陌刀軍,四千騎兵發兵雲雋縣城。

    諸葛亮原本是想組建五千騎兵的,但江夏城中的那六千潰軍,經過趙雲和陳到的挑選考核,最終適合的精壯人選,卻只有兩千人,本著寧缺毋濫的要求,諸葛亮只好暫時讓驍騎軍保持四千兵力。

    收攏的六千江夏潰軍,兩千人加入了騎兵,一千五百人加入了水軍,另外一千五百人,被編入了江夏城防營,由兵曹郎中向寵統率。

    其餘一千餘體弱年老的軍士,全部恢復白丁身份,發放土地,留在江夏安家落戶。

    這次諸葛亮本來是準備自己擔任主將的,但賈詡在出征前夕,與諸葛亮進行了一次深談,並且建議諸葛亮暫時留在江夏,統籌全局,因為這場戰爭的前期基本沒有任何懸念,而後期才是戰爭關鍵時刻,諸葛亮作為統帥,應該穩坐後方,待決勝之際,再親臨戰場,這樣先期可以穩定後方,後期又可以鼓舞前線的將士。

    諸葛亮思慮之下,隨即聽從了這個建議,他相信有賈詡、趙雲、張合、甘寧、高覽、鄧芝等當世名將領軍,先期的戰鬥肯定正如賈詡所言的毫無懸念。

    甘寧率領的水軍出發後的第七天,諸葛亮就接到了第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甘寧順利的拿下了雲雋城,城中僅有三百守軍,全部被殲滅。

    於此同時,呂蒙所部的夏口水軍,也進入緊張的備戰狀態,而且張合所部的三千陌刀軍,也已經在夏口登船,踏上了前往雲雋城的途中。

    趙雲則率領騎兵,沿江岸而上,也在開赴雲雋城的路上。

    可以說目前一切進展,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在前軍傳來的捷報的時候,諸葛亮期待已久的女兒,也哇哇落地了。

    十二月的中旬,鄒欣兒平安的在江夏郡郡守府,為諸葛亮誕下了一名女嬰,雖然是個女孩,但初為人父的諸葛亮,卻還是份外的欣喜,這個孩子的降生,對於江夏如今的戰事,無疑是個好兆頭。

    而作為一個兩世為人,所面對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諸葛亮不由感受到了一種生命延續的意義。

    這個孩子的出生,也讓江夏一干文武官員,看到了曙光,起先他們多少有些擔心,諸葛亮是不是身體有問題,畢竟在這個時代,香火傳承是件大事,尤其是對一方勢力來說,意義就更加不同。

    本來年關就是熱鬧的時節,而諸葛亮愛女的到來,自然就讓這個家,獲得多的歡慶和笑聲,而且江夏和章陵兩地的官員,也紛紛送來了禮品,雖說諸葛亮出過告示,禁止相互送錢財的行為,可沒有禁止說不能人情往來,因此為了表示祝賀,兩地的大小官員,自是送來了各式各樣的禮品,有吃的,穿的,玩的,五花八門,讓諸葛亮都看得有些眼花繚亂。

    「夫君,今天是孩子出生的第三天,按照習俗,該給孩子取個名字,不知你有沒有想好哦。」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黃月英在穩婆的幫助下,為孩子洗完澡,換上新衣時,抱著孩子來到鄒欣兒床榻前,開口問道。

    面對黃月英,鄒欣兒和甄宓的目光,諸葛亮柔聲的一笑,道:「就叫諸葛宜吧。」

    「是萬物之生各得所宜也,那個宜字嗎?」精通經史典籍的甄宓,好奇的問道。

    「沒你說的那麼複雜,其實也就是適宜的宜,字體簡單易寫好記。」諸葛亮笑了笑說道,在他想來,名字還是簡單一些好,就好比自己諸葛亮的那個亮字,只怕用這個字做名字搭配的,在後世沒有幾千萬,也有個幾百萬。

    「小寶寶,以後你就叫諸葛宜哦。」黃月英歡快的低著頭,柔聲對著粉嘟嘟的孩子笑道。

    「快看,寶寶笑了哦,這名字她一定也很喜歡。」甄宓看到孩子小嘴呶呶不休的樣子,也是一臉高興的笑道。

    「宓兒妹妹,你一定眼花了,孩子這麼小,那會知道那麼多呀。」趟在床榻上的鄒欣兒,雖然初為人母,但孩子的一些情況,她還是向有經驗的母親,做好很多請教的,所以她聽到孩子笑了,她不由覺得有些好笑。

    站在一旁的諸葛亮,看到三女圍著孩子,談笑和諧的神情,心裡也不由倍感欣慰,雖說他喝甄宓沒有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但現在甄宓跟他住在一個屋簷下,這事也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所以三女能夠融洽的相處,對於諸葛亮來說,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

    這半個月來襄陽的劉表,無疑是很開心的,因為據蒯越匯報,這些日子來,他們攔截江夏數百艘商船,扣押了近三十萬石糧食,以及各種財貨,不下千萬錢,雖然這些東西,對於劉表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想到能夠困死諸葛亮在江夏,他就心情份外愉悅。

    這不眼看年關將近,心情舒暢的劉表,興致勃勃的下了一道命令,減免城中一月賦稅,讓全城百姓歡度新年。

    「主公,大事不好了,諸葛亮借口討伐雲夢澤水賊,出兵攻佔了雲雋縣城。」這日中午,陽光高照,劉表正坐在院內享受著冬日裡難得的日光,在兩名侍女的服侍下,品嚐著美酒,卻被一頭闖進來的蔡瑁,破壞了他的雅興。

    「德珪,你也是一方大將,又不是天塌下來了,你用的了這麼咋咋呼呼的嗎?」一臉不快的劉表,揮手讓侍女移開面前的酒盅,皺眉說道。

    「是末將莽撞了。」蔡瑁接著加重了一些語氣道:「主公,諸葛亮出兵攻佔雲雋城了,荊南四郡危矣。」

    「你說什麼?」劉表吃驚的站了起來,直到聽到蔡瑁再次重複了一遍,劉表這才慌了起來,如今荊南四郡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八千人,而且還分散在四郡當中,若是不及時救援,四郡一旦落入諸葛亮手中,劉表想想就一陣後怕。

    「快,傳我軍令,讓諸葛亮停止進軍,立即返回江夏。」聽到劉表的這道命令,蔡瑁有些苦笑不得的道:「主公,你封鎖江夏商路,已經徹底得罪諸葛亮了,他此番進軍必是報復而來,你認為他會聽你的軍令退軍嗎?」

    「這道理我豈會不知,這麼做,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罷了,現在你立即率領襄陽一線的三萬兵馬,立即南下,無論如何,不能讓諸葛亮的手腳伸進荊南四郡。」劉表思慮之下,已經消化接受了眼前的事實,為此他當即做出了決斷。

    騎虎難下的蔡瑁,也只得硬著頭皮道:「主公,文聘領軍在樊城,可以讓他領軍進攻章陵,讓諸葛亮後院起火,這樣末將在前方,也能多一份勝算。」

    「不可,樊城兵馬不能動,萬一曹軍乘虛而來,我襄陽危矣,再說章陵是我兒領地,豈有有做父親的攻擊兒子的地盤?」劉表沉聲否決道。

    「主公……」

    「無需多言,限你三日之內,立即出兵,若不能按時出兵,軍法處置。」劉表一臉嚴肅的呵斥道。

    「諾!」蔡瑁一臉苦色的退了出來,對於這一仗,還未戰,他就已經心怯了,倒不是他畏懼諸葛亮,而是他知道自己帳下這三萬兵馬狀況,這三萬人都是各地湊來的兵馬,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