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七十二章 城中血戰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七十二章城中血戰

    「殺黃祖,為主公報仇!」

    「殺黃祖,為主公報仇!」當糜芳領軍趕到郡守府,與張飛會合之後,劉備帳下的三千兵馬,在張飛的率領下,對城中的守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攻勢,一時之間,整個江夏城,都陷入了殺戮之中。

    城中傳來的喊殺聲,自然引起了城外江東兵馬的注意力,起初孫權和周瑜都以為這是守軍在使詐,所以嚴令各部備戰,以防城中兵馬的偷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陸續百姓從城中逃難出來的百姓,讓孫權證實了江夏發生內訌之事。

    確認了這個消息,大喜之下的孫權,立即喊道:「傳令各營,立即殺進城去。」

    然而孫權下令出兵的時候,已經是夜裡四更時分,當江東軍馬集結殺奔到江夏城下之時,天色已經大亮,這個時候城中的戰鬥,基本已經結束,張飛率領著帳下的軍士,一舉擊垮了城中黃祖所部兵馬,黃祖連夜率領數百人馬,出城往竟陵方向而逃。

    一夜的戰鬥下來,張飛所部早已經疲憊不堪,而這個時候孫權的兵馬,正好殺進了城池,這會心灰意冷,身受重傷的張飛,隨即保護著劉備的屍體,下達了撤出江夏城的軍令。

    就在張飛所部,正準備從西城撤退之時,新野的騎兵部隊,在諸葛亮的親率之下,從西門殺到了城下。

    諸葛亮能夠及時趕到,是因為他昨夜就接到暗影送回來的情報,預感的事情不妙的他,連夜就率領騎兵部隊,馳援江夏城而來,後續的大軍,也正急行軍趕往城中而來。

    騎著戰馬走在的隊伍前頭的諸葛亮,在西門城下看到張飛領著殘兵,背著一動不動的劉備,他就預感到發生何事了。

    這會諸葛亮身旁的趙雲,陳到二人,急忙翻身下馬,撲到了張飛跟前,喊道:「翼德將軍,主公怎麼了?」

    「大哥,大哥他死了……」看到趙雲來到面前,一直堅挺著的張飛,悲慼的喊完這句話,頓覺眼前一黑,再也支撐不下去的他,仰身便倒了下去。

    「翼德將軍……」趙雲一個箭步,把張飛給攬了起來,諸葛亮這會也翻身下了馬背,這會他走到張飛跟前,伸手探了探他的氣息,道:「張將軍這是悲傷加上勞累過度,才會昏迷的,讓他好好休息一陣應該沒事。」

    「主公……」趙雲把張飛交給了身旁的軍士之後,撲到了劉備屍身前,悲痛的叫喚了起來,陳到也跪在地上,一陣垂淚。

    「子義,你帶一百軍士,領著糜芳將軍,率領本部軍士,保護你義父的屍首和張將軍出城。」諸葛亮看了眼城門口聚集的殘兵,而糜芳這會也趴在馬背之上,顯然受傷不輕,當下他遂對劉封吩咐一聲。

    「諾!」劉封從劉備屍身前站了起來,隨即領著隊伍而去。

    「子龍,叔至,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敵軍已經殺進城了,準備戰鬥,為劉皇叔報仇雪恨。」

    這會諸葛亮雖然還不清楚劉備,究竟是怎麼死的,但他卻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江東兵馬,已經殺進城了,當下為了鼓舞士氣,以及激發趙雲和陳到的鬥志,他自是把劉備之死,加到了江東兵馬的身上。

    果然這會悲傷之極的趙雲,陳到隨即飛身跨上了馬背,高呼道:「為劉皇叔報仇!為劉皇叔報仇!」

    兩千騎兵,五千匹戰馬,猶如一支鐵甲洪流般,在趙雲陳到的率領下,穿過江夏西城,與江東的步卒在城南的街道上正面碰撞上了。

    「騎兵突擊!」趙雲手執亮銀槍,一馬當先,身後的騎兵方陣,就像海嘯般捲入江東步卒之中,軍陣後方的諸葛亮,在親兵衛隊的拱衛,隨著部隊一路卷殺了過去。

    面對這支突如其來的騎兵,根本就沒有絲毫準備的江東兵馬,瞬間就被衝擊的七零八落,江夏城寬闊的街道,給騎兵的突擊,帶來便利,相反沒有絲毫防備的步卒,根本展不開絲毫的防禦陣勢。

    作為先鋒的江東大將凌操,眼看自己帳下的三千兵馬,僅僅一個回合,就被擊垮,驚怒之下的他,一邊高呼著軍隊列陣,一邊飛馬抄刀殺向了趙雲,很顯然他是準備用斬殺敵方大將的方式,來遏制眼前這支騎兵的前進,以及挽回目前的頹敗。

    雖然凌操在軍中也算是一名勇將,但在面對趙雲這樣的無雙虎將之下,顯然是不夠看的,尤其還是盛怒之下的趙雲,所以當凌操飛馬殺來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悲劇的開始。

    「擋我者死!」身穿白銀盔甲,頭戴翎羽亮銀盔,肩披白色戰袍,手執亮銀槍的趙雲,縱使在萬軍之中,卻依舊份外的耀眼,仿若浩瀚星空中那顆孤傲的北斗星,褶褶生輝。

    兩騎相交,趙雲手中的長槍化作一道長虹,刺穿了凌操的胸口,長槍一刺一收,戰馬飛奔錯身而過。

    「呃,啊啊啊……」凌操手捂著胸口,慘叫的倒下了馬背,一代驍將就此喪命。

    「殺,殺啊!」陳到見趙雲戰殺敵將,高舉手中的長槍,飛馬衝殺進了敵陣之中。

    面對千軍萬馬的突騎兵,失去主將的江東軍士,紛紛後撤而走,而這個時候,江東的中軍大軍,卻尾隨著殺進了城池。

    此刻率領大軍在大門口,正準備進城的周瑜,忽聽到前方傳來陣陣喊殺之聲,以及地面傳來的震動時,他的臉色不由一變,急忙揚聲喊道:「後軍變前軍,立即出城列陣,準備迎敵!」

    也正是周瑜及時的應變,挽救了江東兵馬敗局,當趙雲領著騎兵,殺到南城城門口時,江東除了潰敗的前鋒三千兵馬外,中軍大軍卻安然無恙的退到了城外,並且擺下了壁壘深嚴的陣勢。

    眼見江東大軍列陣以待,趙雲雖然憤怒,卻並沒有腦袋發熱的率軍衝鋒,而在後軍中的諸葛亮,也及時驅馬來到城門口,看到已經列陣以待的江東兵馬,知道時機已過的他,隨即喊道:「關閉城門。」

    城外的周瑜,眼看著緩緩關閉的江夏城門,不由歎道:「荊州援軍到了,取城的時機已經錯過了。」

    午後,徐庶、賈詡、張郃、高覽、呂岱等率領大軍,徐徐由西城開進了江夏城。

    大軍一進城,諸葛亮隨即給呂岱下了一道軍令,讓他率領三千兵馬,整治城中治安,安頓好受到兵災的城中百姓,收攏城中的亂軍,若是違抗軍令,私自欺凌百姓者,一律軍法處置。

    大軍雖然入城,但由於諸葛亮軍紀嚴格,對百姓秋毫無犯,從而使得混亂的城池,很快得到了穩定,呂岱在城中還收攏到三千潰兵,諸葛亮暫時把他們編為一部,安排在營地休整。

    諸葛亮大軍的到來,讓江東的兵馬,也進入了短暫的休整之中,從而使緊張的氣氛,稍稍得到了一些緩解,但雙方心裡都明白,一場大戰必然無可避免。

    對於此刻的孫權來說,要是就這麼拱手把江夏讓出去,他著實有些不甘心,雖然此時他明知道,暫時無望拿下江夏,但他卻並沒有下達撤軍的命令。

    城中的葛亮這會同樣渴望來一次大戰,來宣揚他的軍威,以及震懾江東兵馬,並且作為他佔領江夏的借口,所以雙方之間的決戰在所難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