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六十二章 計降張合(二)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六十二章計降張合(二)

    「二位將軍請坐,今天可是新年除夕,理應好好喝上一盅,這樣再上路的話,也多一份力氣。」諸葛亮親切的笑語,卻讓張合高覽二人,再次印證了諸葛亮是來殺他們的猜想。

    「喝就喝,做個飽死鬼,總比餓死鬼強。」心裡長歎一口的張合,大笑一聲,昂首踏步走到了案幾前,拿就酒罈,自顧自的倒酒喝了起來。

    「不錯,能在新年這個歡慶的日子去死,也算是件幸事。」高覽同樣放聲一笑,拿起另一個酒罈直接就猛灌了起來。

    諸葛亮見到二人這般情緒,就知道這些日子來,自己的計策無疑生效了,不過這會他見二人誤以為自己來殺他們時,他不由笑道:「二將軍誤會了,亮今日來,是專程來為二位將軍餞行的,喝過這頓酒,二位將軍去留自便。」

    前一刻還以為必死無疑的二人,這會聽到諸葛亮的話,雙雙注目瞪著諸葛亮,他們幾乎都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得到諸葛亮再次確認時,二人一時都有些懵了。

    「二位將軍無需懷疑,亮這些時日來,一直關押著二位將軍,主要是因為敬重二位將軍,不想二位將軍一回許昌,就被處死。」諸葛亮說到這裡,頓了頓,接著道:「日前皇帝陛下下詔,新年之日將大赦天下,只要不是十惡不赦之人,皆可免死,得到此番旨意,亮自知二位將軍,再無生命之憂,故特意前來,放二位將軍自由。」

    張合高覽二人,聽完諸葛亮的解釋,感激之餘,慌忙拜倒在地,道:「多謝諸葛將軍不殺之恩,爾等感激不盡。」

    「二位將軍快快請起,我已經在門外準備好了馬匹,以及二位將軍的鎧甲兵器,還有二位的百餘名親兵部眾都在,二位將軍吃飽肚子,就可以領著他們上路了。」諸葛亮扶起二人,親自為他們倒了杯酒,舉盅道:「這第一盅酒,為我們不打不相識而飲。」

    「諸葛將軍請。」張合高覽對望一眼,忙舉盅一飲而盡。

    接著諸葛亮又為二人倒了盅酒,感慨的舉盅道:「能與二位將軍認識一場,實乃平生幸事,遺憾的是不能早日識得二位將軍,致使亮與二位失之交臂,實乃人生一大憾事,請!」

    被諸葛亮這份深情厚意所感,張合高覽不覺有些感傷,紛紛舉頭飲下。

    「這第三盅酒,祝二位將軍早日建功立業,揚名青史。」諸葛亮說完,再次一飲而盡。

    聽到諸葛亮的祝詞,二人心頭苦笑一聲,暗忖道:如今天大地大,只怕再難有棲身之所了,建功立業,揚名青史,更是無從談起了。

    監牢門口,諸葛亮拉著二人的手,感歎道:「亮素知二位將軍忠義,然亮心下實在不捨,故厚顏懇請二位將軍,若是回許昌待的不順心,一定記得要來新野,亮定然掃榻相迎。」

    「諸葛將軍厚恩,某等銘記肺腑。」張合高覽感懷的作揖一拜,跨上了馬背,雖然他們對諸葛亮的榮恩,心下頗為感動,但心底卻依舊沒有想過,要向諸葛亮投降。

    「保重!」目送二人領著百餘名親兵離去的背影,諸葛亮不由感慨道:「張合高覽,真乃忠義之士。」

    「主公,就這樣放他們走了?」一旁的陳楚,見諸葛亮做了這麼多,二人還是離去了,有些不甘的問道。

    「忠義之士不可強求,若並非真心來投,要之又有何用?」諸葛亮輕搖羽扇,看了一眼陳楚劉封一眼,趨步登上了馬車。

    汝南郡郡守府。

    李典自從上任以來,旦夕不敢荒廢,日夜署理軍政要務,把汝南治理的僅僅有條。

    眼見新年到來,李典也總算鬆了口氣,春節期間,正在府邸陪著家人的李典,忽接到密探消息,說是先前被俘的張合高覽二將,已經秘密投靠了新野諸葛亮,但二人為了邀功,卻領著數百部眾,假裝剛逃跑出來,正往汝陽而來,企圖騙取城門,幫諸葛亮攻下汝陽城。

    得到這個消息,勃然大怒的李典,當即道:「傳令各縣,張貼告示,宣佈此則消息,並且告知各縣,凡是見到此二人,格殺勿論。」

    手持諸葛亮軍令的張合高覽,一路通過各縣,這日他們一行,剛抵達了汝陽境內,就遭遇到了兵馬伏擊。

    原來現今駐守汝陽城的都尉,乃是李典族弟李楷,早在三天前就接到李典軍令的他,早就做好了準備,率領一千兵馬,在進入汝陽的必經之路,設下了埋伏,所以張合高覽二人,剛一出現,就遭遇到了他們的伏擊。

    不等二人辯解,縱馬橫刀的李楷,揚聲指責道:「張合高覽,汝等叛逆之事,曹司空已經知曉,特命吾在此等候,取爾等首級,以儆傚尤。」

    「殺!」隨著李楷的一聲令下,身後的上千軍士蜂擁而出,向張合和高覽掩殺了過去。

    面對自家軍士的進攻,張合高覽部下百餘名軍士,都不由有些慌了心神,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也就這短短的眨眼功夫,張合高覽周圍的百名軍士,就死傷了大半,驚恐悲憤的張合,剛要揚聲辯解,他身後忽然揚起一片塵煙,轉眼之間,一將飛馬而來,遠遠喊道:「張將軍勿慌,魏延來也!」

    「殺啊!」隨著魏延率領的兩千兵馬殺到,汝陽兵馬不敵之下,落荒而走,往汝陽城敗退而去。

    這會還搞不清頭緒的張合高覽,在迎著魏延之時,不由疑惑的問:「魏將軍,為何你會出現在這裡?」

    魏延在馬上作揖拱手之餘,歎了口氣道:「自從二位將軍走後,我家主公因心下著實掛念,故特意派人送書信,讓某無論如何護送二位將軍到汝陽境內,以確保二位將軍的安全,然而某接到書信之時,二位將軍已經離去半日,但某身為下屬,自當遵從主公之命,故隨後領軍趕來,送二位將軍一程,不料剛抵達此地,就見到二位將軍遇到伏擊,為了保護二位將軍安全,某自當領軍救援。」

    事情真是這樣嗎?張合和高覽都覺得有些過於湊巧了,可面對救下了他們性命的魏延,二人除了感激,還能說什麼的呢?

    這會讓他們真正糾結的事情,卻是他們明明是曹軍的人馬,可卻遭遇曹軍的伏擊,而明明是敵方的新野兵馬,卻又救了自己,這樣複雜的情景,讓二人都不由有些頭大。

    先前他們還抱著僥倖的心態,希望回到許昌,能夠得到曹操的原諒,但經過剛才的一戰,他們也已經徹底絕望,心下更是知道,現在別說去許昌,只怕連汝陽城他們都進不去,面對這般境地,張合高覽再次的感覺到前路的迷惘。

    「二位將軍,此地不是安全之所,萬一曹軍大軍殺來,某可抵擋不住,二位若是沒有地方可去,不妨隨我返回武陽關,我想我家主公要是知道二位將軍回來,必然會欣喜之極。」魏延看了一眼二人,見他們躊躇不語,自是明白他們心中所憂,遂開口勸說道。

    張合與高覽對視一眼,再看了一眼周圍死傷大半的親兵,苦笑一聲,只得點頭應允了下來。

    回到武陽關之時,魏延安頓兩人休息了一晚,遂派兵護送他們再次返回了新野。早一步接到魏延消息的諸葛亮,數日之後,當張合高覽二將到達之時,親自出城十里迎接。

    二人見諸葛亮如此榮恩,感激之餘,只能作揖長拜,道:「窮途末路之人,將軍如此禮遇,吾等心中實在惶恐。」

    「二位將軍乃當世豪傑,亮豈能怠慢。」諸葛亮手握羽扇,作揖回禮之餘,再次道:「亮如今正缺張將軍和高將軍這樣的良將,二位若不嫌棄,不知可否願意留下,助亮一臂之力?」

    這一路走來,張合高覽早已經想明白,彼此孑然一身,難得諸葛亮如此禮遇,若能夠蒙對方收留,他們決心就此歸順,再無二心。

    「多謝主公收留,某等定當效犬馬之勞。」二人欣喜之下,慌忙下馬拜道。

    「二位將軍請起。」諸葛亮高興的托著二人之手,三人相視一眼,不覺放聲大笑。

    在回新野的路上,諸葛亮也沒隱瞞,隨即把自己故意派人去汝南放謠言,說他們歸順了新野的消息透露了出去,從而引得他們遭遇曹軍伏擊,得知這個消息,二人苦笑之餘,對於諸葛亮用心良苦,一心招攬他們的知遇之恩,也是更加心折。

    此刻遠在許昌過春節的曹操,在得到李典的匯報,說張合高覽秘密投降新野,卻企圖領軍騙取汝南城門這條消息時,他在沉思之餘,心痛的捂著胸口,歎氣道:「李典中敵反間計矣,可惜張合高覽不復返矣。」

    (奇怪,我明明寫的張合的合字,是合帶耳字旁的,更新之後,卻變成了合字……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