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一卷 龍出深山 第四十五章 醫聖張仲景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四十五章醫聖張仲景

    讓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他那一道諸葛行軍茶,不但受到新野百姓的歡迎,也吸引了荊襄名醫,被後世稱之為醫聖張仲景的到訪。

    諸葛亮早先就在新野設立了一座招賢館,凡是有一技之身的人,都可以獲得引薦錄用,並且可以要求面見自己,而張仲景就是通過招賢館,獲得拜訪諸葛亮的機會。

    雖然諸葛亮現今名號不過將軍,職務也只是一介縣令,但他卻每天依舊忙的團團轉,根本不可能每天去接見要求見自己的人,但作為一地父母官,他也不可能不接見百姓,所以現今新野要來拜訪諸葛亮的人,可以通過招賢館考核,得到拜訪自己的機會。

    另外就是敲響縣府大門的告狀鼓,敲告狀鼓,那就必須要言之有物,若是純屬為拜訪諸葛亮而敲鼓者,縱使獲得接見,也會被驅逐。

    張仲景的名諱,諸葛亮自然不會陌生,相反還是如雷貫耳,所以當他接到張仲景的拜帖時,他高興的光著腳丫,就迎出了府門。

    「張長沙光臨,下官有失遠迎,還望恕罪。」諸葛亮遠遠的看到站在府門口的張仲景時,就作揖謙恭的告罪迎了上去。

    張仲景名機,南陽郡涅陽人氏,年輕時曾經做過長沙郡守,故世人敬呼其為張長沙。

    此時的張仲景剛剛年近五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在荊襄一帶,也開始聲名鵲起,被人稱之為神醫。

    張仲景見諸葛亮行如此大禮迎接,慌忙上前托諸葛亮的手,苦笑道:「諸葛將軍客氣了,機安敢受將軍如此大禮。」

    張仲景眼見諸葛亮相貌堂堂,謙恭有禮,自是大生好感,原先他聽到一些謠言,說諸葛亮好殺成性,是個凶殘成性的屠夫,當初他聽到這些謠言時,對要來拜訪諸葛亮,還有些忐忑,但這會見到真實的諸葛亮,他不由暗自感慨:謠言果真害人不淺啊。

    「張長沙請。」諸葛亮把對方迎入大廳時,遂吩咐親衛上茶水。

    張仲景入座時,抬眼一瞥,看到諸葛亮席地而坐的雙腳之上,竟然是光著腳板,驚訝之餘,不由對其再多了一分好感。

    「諸葛將軍,我現在是一名醫師,你喊我張醫師便可。」張仲景入座之後,笑著說道。

    「也罷,亮就喊你為仲景先生吧。」諸葛亮點了點頭,接著道:「仲景先生,既然如此,亮也有個要求,希望先生呼我為孔明即可。」

    「哈哈,孔明果真快人快語。」張仲景對於諸葛亮直爽,自是更加讚賞。

    這會親衛送上茶水,張仲景舉盅喝了一口,點頭道:「孔明,你這道茶水,雖然不能治大病,卻能防病解渴,實乃一劑良藥。」

    「仲景先生繆讚了,亮不過有感這些年來,疫病肆孽,百姓困苦,才研究出這一道涼茶,希望可以為百姓盡一份力罷了。」諸葛亮謙虛的回道。

    「孔明有此心意,就可為天下百官之楷模了,何來讚譽一說,這十年來,機費勁心機,卻始終無法獲得治癒傷寒疫病的良方,苦尋多年,也只不過發現一些端倪,那就是凡是疫病,皆是兵亂之後盛行,而此傳播途徑,莫過於水源,而據機所知,凡種種病菌,皆難逃過沸水熬煮,孔明你推行飲用經過沸水熬煮過的涼茶,無疑會減輕疫病的傳播,這番舉措,就可以解救十萬百姓與水火之中,憑此功德,孔明足可受萬民香火。」張仲景說罷,長身而起,向諸葛亮行了個一個大禮。

    面對張仲景行此大禮,諸葛亮忙起身扶起對方之餘,道:「仲景先生折煞晚輩了,亮身為父母官,自當為轄內百姓做些事情,安敢受百姓香火,再說亮也心知,光靠這些涼茶,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要想防範疫病傳播,除了要有像仲景先生這樣的醫師外,還得引導百姓,平日多飲用熱水,或井水,每村多造茅廁,注意衛生,並且每次戰後,把戰死的軍士火化埋葬,方為杜絕疫病隱患最佳方法。」

    對於諸葛亮這番防疫辦法,張仲景不由深表贊同,這些年來疫病橫行,他也在苦研良方不果的情況下,方才想到防疫的辦法,但他雖然把這個方法,告知過不少官員,但卻並沒有被任何一方官員採納。

    這會張仲景從諸葛亮口中,聽到對方防疫理念,竟然與自己不謀而合時,頓生知己之感,當場就激動的道:「將軍此言大善,竟然比機想的還深遠,新野百姓有將軍坐鎮,當可免除疫病災難了。」

    諸葛亮苦笑一聲,道:「仲景先生抬舉下官了,雖然下官由此想法,但奈何缺少辦這事的賢士,只怕這事難辦矣……」

    「孔明,若不嫌棄,就容老朽為你辦成這件事情吧。」張仲景見諸葛亮一臉為難的表情,思慮之下,毅然請纓道。

    「若得先生牽頭,實乃百姓之福,從即日起,亮即拜先生為從事,從今之後,負責章陵郡各縣一切防疫事物,若蒙先生不棄,請先生收下亮之幼弟諸葛均為弟子,從旁協助先生,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諸葛亮得知張仲景願意協助自己,大喜之餘,上前握著對方的手,一臉期盼的問道。

    「學醫不是易事,機不敢輕言收弟子,若孔明不介意,請讓諸葛均跟隨在機身旁行走一些時日,再論收徒一事,不知孔明意下如何?」張仲景不是個輕言之人,更不是個會向權貴屈服之人,他之所以願意留下來,主要是因為諸葛亮理念,獲得他的認同,讓他十年來研究疫病理論,得以實地驗證。

    至於收諸葛均為徒弟,不是他目前考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縱使諸葛均有天賦,他也要考驗一番,只有具備醫德之人,他才會收到帳下。

    對於張仲景的話,諸葛亮自是沒有半點不滿,當下連連點頭表示,一切聽憑張仲景做主。

    當晚諸葛亮安排了一場宴會,款待了張仲景,並把他介紹給了新野一干將領,同時諸葛亮還讓諸葛均正式拜見了張仲景,雖說張仲景沒有明言收下諸葛均這個徒弟,但諸葛均卻是真心實意的,把張仲景當成了自己的師傅。

    另外接下來的日子,諸葛亮還特意挑選了一批年輕的醫師,跟隨在張仲景左右,跟隨張仲景學醫醫術。

    諸葛亮的這一舉措,在當時的人看來,似乎顯得有些多此一舉,但自從張仲景接管章陵郡,疫病防治工作之後,未來的十數年間,諸葛亮所治理的地方,從未發生過大規模疫病,尤其是在建安九年時,荊州發生大規模水旱災之後,接踵而來的傷寒疫病席捲整個荊州,致使荊州百姓十之**感染疫病,唯獨諸葛亮治理區域的百姓,得以安穩度過,此時後話,暫且不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