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一卷 龍出深山 第二十二章 聯姻事件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十二章聯姻事件

    對於徐庶的疑惑,諸葛亮並沒有解釋,這會他接著對劉表和張繡聯姻一事,道:「我現在擔心的是,劉表能否答應張繡聯姻一事,若是劉表不答應,咱們這一番努力,只怕要前功盡棄了。」

    徐庶苦笑一聲道:「劉表縱使願意,只怕荊州各大家族,都不會答應,現今劉表幼子劉琮,乃是荊州大族蔡氏所生,而如今蔡氏長兄蔡瑁又掌管荊州兵馬大權,不管出於何種目的,蔡氏一族都不會讓劉琦得到張繡這樣一股助力的,所以只怕你今日的謀劃,是要落空了。」

    這一層,諸葛亮剛才也想過,但如今被徐庶這麼一分析,他也不由覺得徐庶所言有理,歷史上的蔡瑁一族,確實是處心積慮,排擠劉琦,扶持劉琮的。

    想到此中關節,諸葛亮不由長歎一聲,道:「難道真要功虧一簣?。」

    「孔明,咱們也先不要這麼悲觀,你可以讓你岳父出面,拉攏荊州士族先找劉表說說看,實在不行,咱們再從張繡這邊做文章,斷然不能讓張繡投降曹操,否則咱們就真的功虧一簣了。」徐庶見諸葛亮受挫,忙寬慰他道。

    諸葛亮點點頭,道:「不管成與不成,我還是要盡力周旋一下,縱使荊州這邊沒希望,咱們也還得先穩住張繡才行,這樣咱們先回新野,上報張繡示好的消息給劉荊州,至於後面的事情,咱們再想辦法。」

    回到營地,休整了一晚,諸葛亮隨即下令開拔,返回新野。

    這一次雖然沒有經歷戰事,但行軍打仗,對軍隊來說也是一種磨練,相比在營地中訓練的成果,無疑是要大的多。

    回到新野後,諸葛亮放下手頭之事,領著陳楚等一干親衛,趕去了襄陽,新野的政務依舊由諸葛瑾負責,軍事則交由徐庶統管,現今諸葛亮已經正式任命徐庶為軍師,呂岱、徐盛二將負責操練兵馬。

    襄陽黃府,黃承彥從諸葛亮口中獲悉他帶回的消息後,先是高興,後又搖頭道:「難,難,難……」

    一連說了幾個難字的黃承彥,這才開口道:「劉琦雖然貴為長公子,但由於他個性懦弱,導致荊州各大家族的人,都對他期望不高,相反劉荊州幼子劉琮,雖然年幼,但卻聰明伶俐,深的蔡氏一族喜歡,所以這聯姻一事,蔡氏一族定會反對,其次你剛去新野,就殺了蒯氏子弟,如今蒯家的人,對你相當仇視,這事你一提出來,他們也會斷然反對的,若蔡氏和蒯氏兩族反對,這荊州的大事,基本也就定了。」

    諸葛亮這會早就有心裡準備了,所以他並沒有悲觀,而是平靜的道:「岳父大人,聯姻一事不管成與不成,咱們還是得盡力周旋一下,表面一下態度也是好的,明日還請岳父大人一道,隨我前去求見使君大人。」

    「這是應該的,我這就出去走走,與襄陽各大士族通通氣。」黃承彥對於諸葛亮這個女婿,也算是不餘遺力的襄助了。

    來到後院,諸葛亮遠遠就看到黃月英,正倚門而盼,一身粉紅衣裙的黃月英,束著個髮髻,頭上插著珠釵,精緻而不顯奢華,顯然她是得知諸葛亮歸來,特意經過一番精心打扮的。

    「月英。」諸葛亮快步上前,把佳人摟在懷中,柔聲的輕呼道。

    雖然分別不過月餘,但經歷過生死患難的二人,彼此的感情都很深,因此這段時日來,也算是受盡思念之苦,這一刻久別重逢之下,讓兩人都分外的喜悅,雙手緊緊抱著諸葛亮腰身黃月英,情緒有些激動的道:「夫君,帶我一起去新野吧,妾身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不能與你相見……」

    「嗯。」聽著黃月英婉轉的話語,諸葛亮自是無法拒絕,而且他這次回襄陽,本身就打算帶黃月英隨自己回新野的。

    「夫君,你答應啦?」黃月英高興仰著頭,一臉的喜悅之情。

    看著盡在咫尺的紅唇,諸葛亮臉上閃過一絲柔情,低頭輕吻了下去……

    襄陽州牧放。

    劉表在議事廳接見了諸葛亮,當諸葛亮把張繡同意交好的書函遞上時,劉表臉上也不由閃過一絲訝異。

    他沒有想到諸葛亮出兵南陽,不但沒有引起戰火,反而讓張繡低頭,主動示好,要求再續盟約,面對諸葛亮這般大功,劉表大喜之下,不由連連讚賞道:「孔明果然不凡,你給我說說,你是如何讓張繡就犯,這般輕易就答應與我荊州繼續交好的?」

    諸葛亮從剛才一進來就發現,今天劉琦並不在,這會在劉表的詢問下,諸葛亮恭敬的道:「這可不是下官的功勞,這都是托了使君大人您的威名,下官這次出兵,在穰縣與張繡會面時,得知袁紹和曹操都派出使者,與張繡會面過,於是下官就對張繡道:袁紹雄兵百萬,汝區區兩萬人馬投靠,難道會引起袁紹的重視嗎?接著下官又說,去年汝與曹操結下斬將殺子之仇,不怕投靠過去,被秋後算賬麼?

    「在聽了下官的話後,張繡頓時猶豫不決,這時下官繼續陳說:荊州劉使君大人名聞天下,世人稱為八駿,又是漢室宗親,擁有荊襄八郡,擁兵二十萬,將軍何必捨近求遠,投靠曹操袁紹之輩乎?」

    「於是張繡心意已決,答應與使君大人盟好,只是張繡心下有顧慮,若使君大人願意答應,讓長公子娶他女兒,兩家結成姻親,他將為使君大人永鎮南陽,替使君誓死防衛曹操的侵犯。」

    聽完諸葛亮這席話,劉表不由陷入了沉思,好一會才道:「承彥兄,孔明汝二人先去偏廳休息一下,容某商議在做決定。」

    「下官告退。」諸葛亮心知劉表不是個果斷的人,對於這樣的大事,他定然會找蔡瑁等人商議,所以他到並沒有什麼驚奇。

    翁婿二人來到偏廳,落座之後,黃承彥微微歎了口氣道:「孔明,你剛才之言,只怕火候不夠,估計待會蔡瑁等人一反對,劉使君定然會拒絕的。」

    「無妨,這事成與不成,我盡力了就好。」諸葛亮平靜的回道,劉表非成大事之人,做出任何決定,他都不會奇怪的。

    這會的議事大廳內,荊州的一干官員,齊聚一堂,當他們得知今天商議之事,與張繡有關的時候,不由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了起來,尤其是聽到張繡願意嫁女給劉琦時,蔡瑁第一個就跳了出來,道:「主公,萬萬不可,張繡一介亂臣,強佔我南陽多時,如今若是與之聯姻,豈不是有損主公漢室宗親的威嚴,再說長公子堂堂皇親,豈能娶一個亂臣之女,此事萬萬不可。」

    「不錯,蔡將軍所言有理,應該把提議此事的慫恿者,拉出斬了,然後揮軍北上,收復南陽,把張繡趕出去荊州。」荊州大將張允緊接著站了出來,言辭激烈的陳說道。

    「張將軍所言甚是,下官附議。」蒯良隨即也站了起來,沉聲附和道。

    蒯良剛才接到消息,得知諸葛亮出兵南陽,不但沒有與張繡交惡,相反還說服了張繡,這讓他著實有些吃驚,同是也加深了他對諸葛亮憎恨,他這般贊同張允的建議,無疑是想借劉表的手,把諸葛亮給除了,用心可謂狠毒。

    荊州官員中的兩大代表人物,提出反對的意見,自然也就代表了荊州官場的意圖,縱使有不同意見的人,這會也不會出頭的,於是也就呈現了一面倒的情況,那就是整個荊州的各級官員,都表示反對與張繡聯姻。

    (求收藏……求推薦票……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