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一卷 龍出深山 第九章 血戰突圍(四)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新書需要收藏,推薦票……希望喜歡本書的,收藏一下,謝謝!!!)

    第九章血戰突圍(四)

    「孔明先生,大仁大義之舉,某等感激不盡,這盅酒吾敬你……」衛旌想起剛才,諸葛亮留下阻敵,受傷歸來的情景,也滿懷感觸的舉盅道。

    「唉,沒有想到張承小兒,平日滿口聖人之道,不想今日如此殘忍,今日要不是多虧孔明先生,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步騭感慨之餘,舉杯道:「孔明先生,某也敬你一盅。」

    「我等皆敬孔明先生。」呂岱等人,紛紛舉盅道。

    「諸位請。」諸葛亮望著眼前的眾人,個個一臉恭敬的表情,不由為今日的冒險,而感到值得。

    此行能夠拉攏結識呂岱、步騭、嚴畯、衛旌四人,對於諸葛亮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雖說經歷了剛才血戰,但相比起來,這一切都是值得。

    不過諸葛亮心中也明白,能夠拉攏這些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幾個都並非名門望族,雖然各自都有才學,但卻並不受人待見,甚至連衣食住行都只能勉強維持,現今他們跟著自己走,卻未必都是發自內心的,要想他們以後都為自己效命,自己還需要表現出足夠讓他們折服的能力。

    諸葛亮深知在這個時代,各地的豪強大族永遠是家族利益第一,就好比現今的江東顧張陸朱各大家族,幾乎各個家族都是人才濟濟,現今皆並未出仕孫策,顯然他們都是在觀望,因為這些大家族,是不會貿然舉族投奔一個新興起來的勢力。

    未來的東吳勢力中,最有名的陸遜,就是陸氏宗族的人,此刻正年少,也未出仕江東,但對方作為宗族豪門的接班人,哪怕諸葛亮這會上門,費盡口舌,對方也斷然不會跟自己走,甚至只怕諸葛亮剛開口,對方就會直接把他轟出來。

    其中緣由,也很簡單,首先諸葛亮目前不具備,庇護陸家在吳郡的勢力,其次陸家作為豪強大族,更不會看得起一介縣令,只從歷史上孫策橫掃江東,各大家族始終無人投效就看得出,他們一來認為孫策弱小,二來也是因為當時孫策名不正言不順,只是一個區區校尉,連將軍爵位都不是。

    所以目前對於諸葛亮來說,哪怕知道江東那些未來的名將人才,他也不會自取其辱去登門招攬,因為那樣根本不會有任何結果,這個時代的名士,又有哪個不是豪強大族,誰不是眼高於頂的人物,就拿歷史上的諸葛亮來說,作為荊州名士,有著臥龍之稱的他。

    在面對劉備哪個名聲威震天下的劉皇叔,還不是擺足名士的架子,讓對方三顧茅廬,這才與劉備見上一面的。

    所以對於現今的諸葛亮來說,能夠拉攏眼前這幫人,已經是意外之喜,雖說如此,但諸葛亮渴望天下賢才之心,卻永遠也不會停歇的,這會恢復了幾分精神的諸葛亮,再次舉盅道:「諸位皆是天下賢士,亮能夠與諸位同行共事,實是生平快事,請大家共飲此盅。」

    「孔明先生,光這樣喝酒實在無趣,今日你所作之詩賦,某如今思來,總覺意猶未盡,不知可有下文?」步騭想起諸葛亮那首對酒當歌的詩賦,在快意之餘,總覺少了點什麼。

    「既然子山品味出來了,亮也就不藏拙了。」諸葛亮長身而起,俯視著浩瀚的江面,感慨朗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在場的眾人,皆是文人才子,諸葛亮這一首詩賦唱罷,諸人再看諸葛亮的眼神,都微微發生了變化,他們沒有想到,諸葛亮竟然有吞吐天下之志,內心更是如此渴望著賢士襄助。

    一時之間,眾人都保持了沉默,顯然他們內心在掙扎猶豫,雖說諸葛亮的仁義才識他們敬服,但要認他為主,在他們看來,顯然還不是時候。

    船行甚速,深夜時分,商船已經駛離出曲阿境內,就在眾人沉默之際,前方江面之上,顯現出一片火光,遠遠的傳來陣陣喊殺之聲。

    負責值夜的黃同,匆匆來到跟前道:「姑爺,前方估計有水賊劫掠,我們是否停泊靠岸,查明一下情況再前行?」

    諸葛亮遙望著前方的火光,道:「你立即派人乘坐快船,前往打探一下情況,船隻無需靠岸,緩慢行駛便可。」

    「諾!」黃同和黃光一樣,都是黃家核心護衛,所以才會被賜姓黃氏。

    「諸位,天色不早了,各自回艙歇息吧。」諸葛亮並不期望著,自己盜用一手詩賦,就能贏得這些人的效忠,若是這樣,反而說明他們的草率,所以這會他並沒有絲毫不快,仍舊是一臉愉悅之色。

    「告辭。」諸葛瑾領著眾人,紛紛返回了船艙,最後船頭上就只剩下徐庶和呂岱二人。

    「定公,為何不回去休息?」諸葛亮笑問道。

    「孔明先生,某非書生,乃武夫也。」呂岱揚聲一笑,凝視著前方道。

    「不知定公,使用那般兵器。」諸葛亮見對方身無兵器,遂開口詢問道。

    「馬戰長刀,步戰利劍。」呂岱自信的答道。

    「來人,取利劍一柄。」諸葛亮聞言,隨即朝邊上的護衛喊道。

    「姑爺,利劍取來。」諸葛亮接過護衛手上的三尺利劍,雙手送到呂岱面前,道:「定公,看看此劍如何?」

    「噹!」寶劍出鞘,寒光閃現,呂岱手握劍柄,一劍揮出,船頭護欄應劍而斷,切口平整利落,呂岱不由讚道:「好劍!」

    黃家護衛所用的兵器,皆是黃家專門的工匠打制而成,雖說不是神兵利器,但也絕非凡品,也難怪呂岱會表示讚賞。

    「此劍以後就是定公的佩劍,抵達新野後,亮再命工匠,為你打造一把長刀。」諸葛亮見他滿意,隨笑著說道。

    「多謝孔明先生厚愛。」呂岱並未沾沾自喜,仍舊一臉平靜的作揖道。

    「姑爺,前方有一股水賊,正在打劫三艘貨船,看情形對方約有三五十人,貨船上的護衛正在拚死抵抗,其中一艘貨船起火,估計堅持不了多久。」一刻功夫,黃同再次返回道。

    「可有把握解救對方?」諸葛亮雖然知道自己的樓船上,還有三十多名護衛,但在這茫茫夜色的江面上,他也沒有底,船上的護衛能否打敗水賊。

    黃同顯然有幾分才智,沉思一下,道:「姑爺,咱們樓船龐大,若是直接衝上去,用火箭射擊對方,必可驅散那些水賊。」

    「傳令全速前進,做好戰鬥準備。」諸葛亮想想,這個辦法確實可行,當下自是不在遲疑。

    (新書需要收藏,推薦票……希望喜歡本書的,收藏一下,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