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88 再算曹操,烽煙兗州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陳留城外荊襄大營,出征了一ri的軍中士卒皆已疲累,一座座軍帳之中鼾聲震天,然而中軍大帳之內,仍燭火未滅。

    接連兩日戰罷,軍中無論文臣武將,心中皆有困惑,龐山民此番親引大軍而來,可兩日來征討陳留,諸將皆心中隱隱覺得龐山民似乎未盡全力,無論是攻城器械抑或火藥的使用,龐山民皆有所保留,龐統與周瑜二人一致認為,若龐山民當將這等奇物隱匿不發,屆時以迅雷不及掩而之勢,奇襲陳留城門的話,就算陳留城如何堅固,也難擋此等攻城利器之威,如此一來,陳留可破。

    龐統按捺兩日,便詢問龐山民心中困惑,龐山民聞言只微微一笑,對龐統道:「士元,若攻破陳留,可擒曹操?」

    龐統聞言皺眉思索,半晌之後微微搖頭道:「城內大軍數萬,即使成破,想擒曹操也並不容易,只是將曹操逼退河北,不正是兄長此戰之目的麼?」

    龐山民聞言笑道:「所以龐某才與這曹丞相面前,一展我軍器械之利。」

    「軍中器械雖製造複雜,然而曹營軍中劉曄,擅造軍器,莫非兄長就不怕曹操將我荊襄本領,盡數學去?」龐統說罷,卻見龐山民不以為意道:「劉曄雖有才華,然而我荊襄軍械不易仿造,不然的話曹操麾下直到如今,不會連一架像樣一點的紡車都未製成。」

    見龐統眉頭大皺,周瑜亦一臉不解之色,龐山民索性決定將心中想法,告知二人。

    兩日攻城,以器械之利震懾曹軍,龐山民無疑是想讓曹操知曉,這攻城器械對於時下的攻城戰中,具有改變戰局的能力,如此一來,以後曹操自然會重視器械的製造。

    然而器械製造破耗錢糧,尋常一架沖車,投石所費銀錢頗為不菲,中原被荊襄算計數年,如今已不似先前繁華,更不要說曹操掌控時間不長的河北之地了。

    所以龐山民數日來的舉動,便是鼓勵曹操,再提升一下其麾下所需的軍需費用,之前已有賈詡屠城,令其治下百姓對丞相心性有所懷疑,若曹操再於河北加賦,提升軍力的話,河北百姓必然怨聲載道。

    如此一來,此戰陳留即便不能將曹操擒拿,亦可待其歸返河北之後,再坑他一回,這等進退兩難之事,便要丞相一人頭疼去吧。

    龐統,周瑜二人聞得龐山民居然是這般想法,皆面面相覷。

    如今陳留之戰戰局已漸漸明朗,守城的曹軍唯一可以倚仗的便是高大堅固的陳留城牆,龐山民卻未想過急破陳留,居然還在算計曹操遁往河北之後的事情。

    沉吟半晌,周瑜苦笑一聲道:「山民的這般想法倒也不錯,只是太過有悖常規……」

    龐山民聞言,只淡然一笑。

    周瑜與龐統二人對敵曹操之時,只在想如何破城,將曹軍趕往河北,其用兵痕跡過於拘泥於當前這個時代,與龐山民這穿越人士的看法大不相同。

    龐山民自入主荊襄後,致力於發展荊襄經濟,富國強兵,數年來每每攻城略地,也多是為荊襄的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比之中原烽煙遍地,江東四境被圍,龐山民治下則無需憂心邊境安危,如此一來,荊襄百姓安心生產,財富源源不絕增長的同時,龐山民便有餘力,整備軍需。

    發展經濟的過程雖漫長,然而這其中的好處卻顯而易見,所以長久以來,龐山民已將經濟侵略作為荊襄最為主要的「征伐」手段,而無論是用兵中原,抑或掃平江東,在他看來,皆不應急於一時。

    若短時間內盡起麾下各路兵馬,就算將兩家諸侯盡數滅掉,荊襄也當元氣大傷,更不要說通過征戰而新得的土地了,若傷及根本,想要休養生息便大不容易,便是得了天下,龐山民也難有餘力應對各路異族。

    史上三國之後便是五胡亂華,這前車之鑒,龐山民怎敢掉以輕心?所以龐山民無論攻伐中原抑或江東,所用手段在麾下文臣武將看來,稍顯「溫柔:了些,然而這等「溫柔」,也正是龐山民的刻意克制。

    只是龐山民卻將這些顧忌藏於心底,這等未卜先知之事也難向龐統,周瑜解釋。

    龐統與周瑜自然不會明白龐山民心中苦衷,不過思索半晌,二人也難尋理由,勸龐山民改變想法。

    翌日天明,荊襄再度點齊軍馬,至陳留城下,諸將卻間陳留城頭,已架起投石數座,龐山民見狀,對左右笑道:「龐某之前便想,丞相反應理當這般迅捷才是。」

    聞龐山民之言,周瑜與龐統二人不禁苦笑。

    曹軍架投石車,荊襄攻城器械便難以發揮威力,就算士卒攻打城池,亦要提防城上所投巨石,如此一來,陳留更是固若金湯,陳留難下,龐山民非但不怒,反倒欣喜……

    荊襄軍馬於城下佈陣,城上曹軍也沒閒著。

    連夜打造投石,劉曄正命士卒砍斷投石絞索,投巨石下城,測投石射程。

    片刻功夫,數枚巨石從城頭落下,砸向城前數丈之外,陳留城下塵土飛揚,曹軍投石射程雖比荊襄投石短了不少,然而這般聲勢,卻也讓城上曹軍欣喜異常。

    曹操見狀,朗聲大笑,對左右道:「如此以來,荊襄軍馬還有何手段攻我陳留?」

    諸將聞言皆笑,更有好事者遙遙沖城下荊襄軍馬叫嚷,激其攻城,郭嘉見狀,心情卻頗為沉重。

    被荊襄軍馬重重圍困,郭嘉實在找不到欣喜的理由,中原軍馬何時這般沒了志氣,只是抵擋住敵軍攻城,便如此欣喜……

    測過投石射程,劉曄行至曹操近前,將連夜造投石車所耗,皆報知曹操,曹操聽聞投石所耗巨大,卻不以為意,對劉曄道:「此乃物有所值!」

    郭嘉聞言卻心中暗覺不妥,側目看了賈詡一眼,卻發現賈詡面上,亦有憂慮。

    只是如今曹操正在興頭,二人皆不願壞其興致,陳留城中軍馬接連兩日遭逢荊襄打擊,也是時候揚眉吐氣一番了。

    荊襄軍馬見陳留城頭,投石林立,索性也不再遣沖車攻城,於城下邀戰,曹軍亦避而不出,一ri匆匆即過,兩軍卻未有戰事。

    入夜,曹操便召群臣議事。

    在曹操看來,如今有城上投石之威,已完全可壓制荊襄器械攻城,且投石車用於守城的作用,曹操也大為滿意。

    於府衙帥位之上,曹操喜色連連,對堂下群臣道:「陳留如今已固若金湯,想必那龐山民也未曾想到我軍應對會如此迅捷,今日諸位已見投石威力,曹某yu待此番荊襄退避之後,於麾下各城,皆造此物!」

    郭嘉聞言急忙勸道:「丞相,此物造價不菲。」

    曹操聞言連連搖頭,對郭嘉道:「曹某說過,此物有所值,僅十餘架投石,便可逼得荊襄數萬大軍,不敢攻城!若廣造此物,我中原何懼荊襄攻伐?」

    郭嘉聞曹操之言,輕歎一聲,心知曹操心意已決,再看賈詡,卻見賈詡亦微微搖頭。

    曹操心中喜悅,早早的便命群臣歇息,離府衙時,郭嘉叫住賈詡,對賈詡道:「文和,郭某覺得荊襄這接連三日,舉動反常,就連丞相廣造投石一事,或許也是中了荊襄詭計!」

    賈詡聞郭嘉之言,深以為然。

    投石造價不菲只是其次,若此物當真用於守城無往不利的話,為何昔日征伐荊襄之時,卻不見荊襄用其守城?況且投石造價不菲,一旦大規模的用於城防,對於中原財政,無疑是雪上加霜。

    可是這短短時間,賈詡又思索不到投石劣處,只得輕歎一聲,對郭嘉道:「唯有看看再說了,奉孝與我可將此事記在心中,若察覺不妥之處,再告知丞相……」

    城外荊襄大營之中,龐統與周瑜二人心情比之昨日沉重許多,龐山民的算計雖看似不錯,可如今攻伐陳留卻因曹軍城頭投石威懾,難有進展,於大帳之中,龐統難免心中不愉,出言埋怨道:「這陳留投石一事,開來是兄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龐山民聞言卻笑:「龐某這便告知士元,如何應對!」

    龐山民說罷,龐統大為不解道:「應對?莫非是如之前那般,再度火燒城頭?曹軍已被兄長禍害一回,焉能不作防備?」

    龐山民聞言笑道:「今日觀城上投石,曹軍已安放車輪,想必我軍火攻之時,其投石定然撤離,只是龐某卻覺得曹丞相忙碌一夜,打造出的投石著實太少,翌日我軍當四面佯攻城池,督促丞相,再打造些投石也好,此等城防利器,本當多多益善。」

    龐統聞言大為驚訝,一臉疑惑的看著龐山民道:「兄長?你還嫌陳留城防不夠堅固?」

    龐山民聞言,對龐統道:「再堅固的城池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攻伐陳留本就你不可一蹴而就,待丞相再造投石之後,龐某再告知士元心中打算如何?」

    龐統聞言連連搖頭,對龐山民道:「兄長還是早些道來的好,龐某可沒兄長這般耐性!」

    龐統說罷,周瑜亦勸,龐山民見拗不過二人,輕歎一聲道:「陳留雖曹操屯兵之處,糧草亦豐,然而我軍圍城,其城中主力難以走脫,週遭郡縣亦無辦法,將補給運入陳留,龐某在想待丞相大造投石之後,龐某便只以少量軍馬,威逼城池,遣大軍分兵攻伐陳留週遭郡縣,屆時兗州可得,而曹操所擁有的,也只是一座無用堅城而已。」

    「兄長竟是如此謀劃?!」龐統聞言大驚,盤算片刻便恍然大悟,一臉欣喜道:「若攻伐週遭郡縣,曹操於城中必然惶急,倒是極有可能出城與我軍一戰,然而城外交鋒,城上投石盡皆無用!」

    「且如此一來,我大軍倒可於曹操歸返河北的路上事先設伏,此戰將曹操一舉擒下,也大為可能!」周瑜聞言亦笑,對龐山民道:「沒想到山民陰損,一如往日。」

    「龐某機變不及二位,詭譎不及郭嘉,狠毒不及賈詡,想要算計別人,僅靠公瑾口中這『陰損』了……」龐山民說罷,龐統周瑜二人皆笑,龐統喜形於色道:「統倒是急切想看曹操中兄長奸計之後,是何表情!」

    翌日一早,荊襄軍馬便分兵而動,四面圍城,且城下各路軍馬,皆以投石開路。

    隆隆鼓聲落下,陳留正門方向便遭荊襄投石轟擊,曹操與諸將退避之餘,忙命城上投石還擊,一時間陳留城前,巨石亂飛。

    荊襄投石射程更遠,然而曹軍自城頭拋石,威力巨大,巨石落下之後,往往還會滾出老遠,倒也可對荊襄投石產生殺傷,只片刻功夫,陳留正門城上投石被荊襄亂石砸散數架,然而城下荊襄軍中,亦有數架投石損毀。

    陳留正門戰勢,兩家尚可分庭抗禮,然而其餘三門卻遭了殃。

    劉曄急造投石僅僅一ri,根本不及於各門佈防,荊襄投石晌午收兵之時,除陳留城正門城頭尚且安好外,其餘三門城頭,皆有損毀。

    荊襄投石從容而歸,而城上曹操卻被氣得暴怒連連,急令劉曄,再打造投石三十,分列於陳留四門。

    三十架投石?

    劉曄聞言也大為愕然,打造投石須牛筋為纜,且其精細部件皆精鐵製成,前日劉曄攜滿城工匠,忙碌整夜,也只不過得投石十架,曹操張口便要三十架投石,須臾之間,難以造出。

    且其中困難不僅如此,如今曹軍出不得城,難尋優良木材,之前打造投石已拆了城中數座富戶府邸,借其房梁一用,依曹操的意思,如今還要再拆下去不成?

    想到此處,劉曄急向曹操訴苦。

    郭嘉,賈詡二人亦出言規勸,二人皆倒荊襄投石雖然犀利,然而其攻城只能作為輔助之用,待其再來,其餘三門城頭軍馬退避便是,若曹軍再造投石,所耗軍需,難以承擔。

    曹操雖知二人說得有理,然而對於荊襄投石耀武揚威,曹操卻看不慣,思索片刻,曹操便對二人道:「那曹某只添十五架投石如何?」

    曹操已做讓步,郭嘉,賈詡二人知曹操心有不甘,索性也不再勸,曹操見狀,便令劉曄再度督造投石。

    一ri又過,陳留城頭之上又架起投石數架,龐山民與城外遙望「威武不凡」的陳留城頭,欣慰笑道:「丞相果然不負眾望……」

    聞龐山民調侃,龐統周瑜二人不禁莞爾,二人皆道如今曹操怕是還不知曉已中荊襄計策了吧。

    見城外大軍再無動作,城上曹軍也不免失望,一ri辛勞,又得投石十五架,卻不能應用於戰場之上,曹操頓覺這一身力量竟無用武之處,心中惱怒,對左右道:「莫非那龐山民以為,打與不打皆由荊襄不成?」

    曹操說罷,郭嘉與賈詡二人若有所悟。

    正如曹操所言,城上的沖車只能被動防禦,卻不得主動進攻,打與不打,的確只看荊襄有無攻城之念,然而最讓二人心中警惕的是就算陳留城上新添投石,然而憑借荊襄的實力,與城上投石對轟,當毫無問題。

    然而荊襄卻恰恰選擇了避戰,這其中究竟又有何等陰謀?

    郭嘉打量著不遠處的新制投石,越看下去,郭嘉心中便越是警惕。

    投石車不僅巨大,且威武不凡,然而這大傢伙想要異動,就算加裝車輪,行動也太過遲緩,除去守城拋石之外,用於戰場之上,僅可作攻城之用,這單一的用途簡直可是說是雞肋了。

    荊襄軍馬yu攻陳留,打造投石也在情理之中,而陳留守城,根本就沒必要造這麼多耗費巨大的器械,與其同荊襄投石對轟,還不如待其投巨石之後,稍作退讓,反正僅靠投石,也無法打破陳留城牆……

    莫非那龐山民原本就有打算,誘曹軍多造器械?

    想到此處,郭嘉冷汗淋漓,再看陳留城外荊襄軍陣,卻發現陣中旌旗搖頭,其大軍竟分散兵力,數路軍馬離大陣而出,越行越遠。

    郭嘉見狀,恍然大悟,對曹操道:「丞相,荊襄軍中異動,莫非其已yu放棄攻伐陳留,yu使兗州,烽煙四起?」

    曹操聞言,看向城外荊襄軍陣,面色大變。

    陳留尚可久守,然而若依著荊襄軍馬於兗州肆虐,就算待到嚴冬荊襄軍馬退避,這兗州怕是已殘破不堪了,陳留城孤城一座,若日後得不到週遭郡縣補給,這孤城根本就沒有久守的可能,總不能每每補給都要倚仗河北糧秣,渡河運糧而來吧……

    「卑鄙!」曹操見狀破口大罵,對郭嘉道:「奉孝,那龐山民是逼著曹某與其決戰!」

    郭嘉聞言,思索片刻道:「就算荊襄分兵,城外軍馬比之我城中亦只多不少,況且荊襄將士悍勇,與之硬悍,頗為不智。」

    「那奉孝可有計策解當下之圍?」曹操說罷,郭嘉苦笑一聲,對曹操道:「堂堂陽謀,怎可輕易破解?以兩家局勢而言,如今對於丞相最好的選擇,便是離陳留而去,我大軍殺出一條血路,與仲達兵馬,匯合徐州,集兩軍之威,尚可與荊襄決戰一場,然而此番勝敗,郭某卻難以預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