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31 江東拒財帛,劉備會周郎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魯肅歸返江東,於朝堂之上將此去荊襄一行與龐山民的交涉盡數與孫權說了,孫權聽聞魯肅滿載整船金銀財貨而歸,暗暗點頭。

    這般結果於孫權看來,倒也滿意,看來那龐山民終究是抹不開姻親面子,予江東有所交待。

    待群臣離去,魯肅與孫權一道,步入後堂,魯肅便將此番先入廬江,與周瑜的商議告知孫權,孫權聽聞周瑜已有定計,可得合肥,心中大喜。

    只是要將整船財貨退還荊襄,依然令孫權有些不捨,魯肅見孫權面上神情數變,對孫權道:「主公,我江東日後若可進取中原,獲利更大!且一旦江夏易主,合肥被我荊襄所得,主公便可先於曹操,破那荊襄不敗神話,況且若關羽離心,荊襄五虎不得保全,若運道更好,促成那諸葛亮與魏延身死,則斷龐山民一臂!如此一來,我江東日後面對荊襄,可佔上風!」

    孫權聞言,神情振奮,這些年來,江東無時無刻不被荊襄全面壓制,就連他這個江東之主,面對龐山民這妹婿之時,也總覺得低人一頭。

    周瑜的計策自然是好的,可是孫權對荊襄強勢,仍有顧忌,思量許久,孫權對魯肅道:「只是日後若江東盡起兵馬,攻伐江東,公瑾那邊,可有應對?」

    「主公不必擔心,荊襄數月內連克洛陽,宛城,許都等地,已與曹操不死不休,如今曹操迎回郭嘉,並於河北調兵遣將,重整兵馬,想必要與荊襄大戰一場,再分雌雄,屆時曹操跨河而戰,荊襄又有何餘力,與主公計較?」魯肅說罷,孫權點了點頭,對魯肅道:「既然如此,子敬便將這整船財帛,婉拒龐山民先前的賠償……」

    不過數日,魯肅又抵荊襄,龐山民得知魯肅來意,眉宇之間頗為陰鬱。

    龐山民早知自己的這番設計,不難被江東智者發覺,只是沒有想到魯肅竟然敢將整船財物,盡數返還……

    江東何來這等膽氣?

    與魯肅堂中相見,龐山民不愉的面色自然被魯肅看在眼中,魯肅見狀,故作羞愧道:「唐侯先前建議,在魯某看來,自然是為我荊襄,江東兩家打算,極為公道的,只是怎奈我主認為,無功受祿非江東所yu,所以才遣魯某再跑一趟,將唐侯財貨,盡數歸還。」

    龐山民聞言,只微微點頭,魯肅見狀,收斂神情,心中暗道:大不了被山民痛罵一場,只是事已至此,無法回頭,為了江東日後大業,索性受辱一回……

    魯肅躬身許久,卻未聞得龐山民隻言片語,抬頭看去,見龐山民若有所思,不禁輕咳一聲。

    聞得魯肅聲息,龐山民回過頭來,點了點頭道:「既然江東已有打算,龐某自當尊重吳侯選擇,只是龐某希望,日後吳侯勿要後悔。」

    「一切皆不勞唐侯費心。」魯肅聞言,似是對龐山民這般威脅的言辭並未放在信上,輕笑一聲道:「若唐侯再無他事,魯某告辭!」

    魯肅來去匆匆,龐山民心中卻頗為躊躇。

    江東此番決斷,大出龐山民意料,龐山民心中苦苦思索,以江東現在的情況,有何倚仗進取合肥。

    莫非江東如今已對荊襄水軍毫無畏懼?

    皺眉苦思許久,龐山民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接連休書兩封,命人快馬送往合肥,許都,問計臥龍鳳雛,另召二蒯,入府相商。

    蒯良,蒯越二人入太守府後,得知魯肅去而復返,將荊襄所予財物盡皆送還,心中也頗為驚訝。

    只猶豫片刻,蒯良便道:「如此看來,江東不絕北進之心!主公當將此間之事,早早告知孔明,也可讓其有所對策。」

    龐山民微微點頭,對蒯良道:「異度先生所言極是,只是龐某心中奇怪,江東北進的信心從何而來,孫權何來這般膽氣,視我荊襄水軍無物,難道他就不怕,一旦周瑜進犯合肥,我江東兵馬揮軍南下?」

    「江東此番作為,怕是有所倚仗,依越看來,江東或是已與曹操沆瀣一氣!」蒯越說罷,龐山民微微一愣,繼而歎道:「異度先生這般推論,怕是瑕疵不少,江東若佔下合肥,便可兵發徐州,兗州諸地,曹操豈會如此不智,應下與江東合盟的要求?」

    蒯越聞言,思索片刻道:「主公言之有理,只是越也心中奇怪,江東如今已將財物送還,便表示孫權已拒絕主公『好意』,江東周郎可隨時用兵,不過越苦思冥想,實在難以想到,江東yu用兵何處,我荊襄與江東接壤之地,皆固若金湯才是。」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近些年來,龐山民為遏制江東發展,對江東多有提防,兩家諸侯地界交匯之處,荊襄多築堅城,就算不屯重兵,江東想要用兵荊襄,阻礙極多。

    以周瑜,魯肅等人的眼力,自當能夠看出若江東進犯荊襄,必遭重重阻礙,可即便如此,江東還是毅然選擇了與荊襄為敵。

    如此來看,江東yu用兵之處,怕是只有荊襄近日來從曹操那裡新得的合肥,壽chun二地了。

    只是關羽,諸葛亮聲名顯赫,周瑜即便舉廬江軍馬,盡數攻伐,一時間怕是也難奪城池,而於此同時,江東還要提防江夏,江陵等地的荊襄兵馬周瑜分身無術,江東又會遣何人為帥?

    思索半晌,龐山民也未曾想到江東還有這般人才,苦笑一聲道:「本以為能夠算計江東一回,可如今倒好,龐某卻進退兩難了。」

    二蒯聞言亦盡皆苦笑,半晌之後,蒯越猛然回過神來,對龐山民道:「主公,江東此番動作,想必做足了萬全準備,或許我等當反過來想,看看荊襄與江東接壤,從而尋找其中破綻,加以補救!」

    「異度所言極是。」

    蒯良聞言,恍然大悟道:「如此一來,兩家交戰,我荊襄軍馬亦可提前埋伏,減少戰損。」

    「只是如今荊襄面積廣袤,便是嚴防死守,隘口太多,一味防守怕是也難以周全。」龐山民聞言,微微搖頭,思索許久道:「事到如今龐某心中也不知曉,這江東到底是如何打算,龐某這般啟用掩藏在江東的諸多細作,早得江東兵馬近來動向。」

    近些時日,周瑜多番派遣心腹,往江夏一行,約見劉備。

    劉備開始還以公事繁重推脫,後架不住周瑜熱情,終究答應了與周瑜一件。

    二人一出江夏,一出廬江,於兩郡界碑處相見,周瑜此番再見劉備,見其鬢角之間,多風霜之色,不禁歎道:「數載未見,皇叔如今於江夏過的可好?」

    「若有要事,大都督還是直言的好,江夏城中,政務繁多,劉某此來,耽擱正事不少。」劉備還以為周瑜此番約他只為出言調侃,心中不耐,卻見那周瑜毫不動怒,開口笑道:「此番再見皇叔,周某卻發現皇叔身上梟雄之氣,蕩然無存,心中失望無可復加,昔日蛟龍,如今被困淺灘之中,皇叔這心中難道就毫無怨憤麼?」

    劉備聞言冷哼一聲道:「莫非孫仲謀境遇比之劉某又能好到哪兒去?」

    周瑜聽聞劉備言辭之中,頗有怨忿之意,心中更是大喜,對劉備道:「既然皇叔與吳侯乃難兄難弟,我兩家更應相互提攜,周某此來約見皇叔,確有要事!」

    劉備聞言慘笑道:「公瑾勿要戲言,劉某如今有何基業,敢稱諸侯,天下間諸侯僅餘三家,劉某乃是唐侯臣屬。」

    「我江東可借皇叔兵馬,助皇叔穩奪江夏!」周瑜見劉備一臉淒楚,不禁勸道:「皇叔乃人中之龍,理當於亂世之中,建立基業!」

    「禮下與人,必有所求……」劉備聞周瑜勸言,不為所動,對周瑜道:「周大都督莫要說的這般好聽,借劉某兵馬,便是得了江夏,這江夏之主,也是吳侯吧。」

    「非也,我主對江夏,並無所圖。」周瑜聞言,忙搖頭笑道:「不過皇叔所言我主有所圖卻是真的,周某實言告知,我江東yu圖合肥,只是那守將關羽如何應對,卻令周某頗為頭痛,以周某能耐,將其擒下也不在話下,只不過念在皇叔與那關羽桃園結義,不忍相害。不如皇叔與我江東大軍,同行一遭,去往合肥,一旦說得關羽投誠,皇叔所掌江夏亦可有鎮守大將!」

    劉備聞周瑜所言,心中大驚,沒想到此番江東竟有如此圖謀,居然想要圖謀荊襄新得之地。

    對於劉備而言,江東付出的這般代價,倒也不錯,借江東兵馬,一統江夏全境,又可兄弟重逢,再建基業。若是三年之前,有此立世良機,劉備怕是想都不想便會答應,可是今時今日,如此巨大的利益擺在面前,劉備的心中卻猶豫了……

    三年如白駒過隙,劉備的心境也變化不小,只是見證過這三年來荊襄的巨大發展,劉備可以說是日日心驚。劉備早已明白,當今天下早已不是黃巾之亂,群雄割據的時候了,今時今日想要建立功業,哪有周瑜所說的這般容易?

    天下大勢,周大都督好像看得還是不夠通透,便是得了合肥,他江東又有何資格,逐鹿中原?

    想到此處,劉備咧嘴輕笑一聲道:「都督好意,劉某心領,江夏政務不少,劉某還有不少事情急於處理,這便告辭,都督勿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