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21 曹操興兵,天下震動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許都洛陽二地被圍,曹操得知前線戰報,大驚失色。

    曹操萬萬沒有想到,此番派郭嘉與夏侯兄弟前去許都,戰局居然會是這般模樣,盯著自陳留而來的曹仁手書,曹操陰霾的掃視著堂上群臣,沉默半晌,緩緩開口道:「諸君可有對策,解曹某當下之圍?」

    朝臣多噤若寒蟬,不敢應對,許久之後,賈詡拱手上前,對曹操道:「奉孝必然要救!」

    曹操聞言,微微點頭。

    實際上戰事發展到眼下這般局面,曹操心中頗為自責,明知荊襄勢眾,可當日還是經不住郭嘉勸說,遣其趕赴險地,如今若再不出兵救援,許都岌岌可危,一旦兵敗不敵,郭嘉難有倖免,雖郭嘉與那龐山民交情深厚,可曹操並不認為龐山民會放過郭嘉性命。

    爭霸天下,哪裡容得下兄弟義氣,兒女情長?

    自陳留起兵之時,郭嘉便投了曹操,一直以來,曹操無論面對何等困局,只要有郭嘉在,總可化險為夷,就算昔日官渡之戰,曹操能下定決心,擋袁紹雄兵,後以弱勝強,雄霸中原,其中多得益於郭嘉,二荀的連番設計。

    在曹操心中,就算是其宗族將領,也比不得郭嘉一絲一毫,如今郭嘉身陷重圍,曹操怎能不拚死相救?

    只是想到前線戰局驟然間難以改變,曹操心急如焚,口中喃喃道:「早知如此,曹某就算是將許都,洛陽讓予荊襄,也絕對不會讓奉孝身赴險地……」

    曹操一番囈語之言令堂下群臣盡皆色變,在群臣看來,如今交戰荊襄,曹操治下的局面並未槽糕透頂,眼下的時局比之官渡之時可是要好上許多,曾經那般劣勢,曹操仍可戰意滔滔,以弱勝強,如今只是兩城被圍,丞相竟然如此心灰意冷。

    曹操仍沉浸在遐思之中,只過片刻,卻聽堂下荀彧出言勸道:「丞相何出此言?既然丞相決定去救奉孝,便不當這般頹唐,若奉孝見了丞相這般模樣,定然傷心。」

    曹操聞荀彧之言,猛然醒悟,勉強振奮精神,對堂下群臣道:「cāoyu點河北軍馬,親征許都,解奉孝之圍!」

    曹操說罷,群臣大愕,當下便有朝臣出言勸道:「丞相怎麼輕涉險地?」

    「奉孝可不顧安危,曹某又何嘗不可?曹洪,曹休二人聽令,曹某給你二人三日時間,調集河北軍馬,另叫滿寵,準備渡江所用之戰船,曹某此番不僅要救回奉孝,還要將之前所失宛城,一併拿下!」

    曹操說罷,群臣嘩然,荀彧聞言,急道不可,曹操目視荀彧,對荀彧道:「文若勿要再勸,曹某心意已決!」

    「丞相!」荀彧聞言,沉聲勸道:「河北之前連年戰亂,如今只修養生息三載有餘,如何經得起丞相這般調度?丞相此舉,乃自毀根基,若丞相知曉丞相一意孤行,只為救他,便是復奪宛城,奉孝也會自責不已!」

    曹操聞言皺眉道:「只要救下奉孝,cāo隨他埋怨!」

    說罷,曹操目視賈詡,對賈詡道:「文合便為隨軍軍師,與曹某一道,統御大軍!」

    賈詡聞曹操之言,並未表態,思索良久,賈詡對曹操道:「丞相當三思而行,丞相須知,我等除要救奉孝外,還當嚴防江東,若丞相將麾下軍馬盡數用兵許都,洛陽,那江東周郎必從中漁利!」

    「縱使失了合肥,壽chun,也要復奪宛城,救援奉孝!」曹操聞言擺了擺手道:「文合當知,那江東軍馬水戰犀利,步戰卻是稀鬆平常,曹某且讓他佔一時便宜,待到日後,總要與其清算!」

    曹操意志堅決,賈詡心知再勸無用,將目光投向荀彧,荀彧微微點頭,對曹操道:「既然丞相已有算計,我等自當支持……有文合隨丞相出征,彧心中也能放心,待大軍出征之後,後方一切有彧為丞相分憂!」

    曹操聞言,頗為讚許的看了荀彧一眼,對荀彧道:「有文若坐鎮鄴城,cāo自然安心。」

    見朝堂之上,再無反對之聲,曹操便命隨軍諸將調動兵馬,又命細作速速渡河,往中原散步曹操親率河北雄師,yu討荊襄,已振中原各州郡士氣,不過幾日功夫,荊襄,江東兩家諸侯,皆得知曹操大舉興兵之事。

    廬江周瑜近日來喜不自勝,這時局的發展不知不覺中愈發的有利江東,周瑜心中隱隱覺得,江東雄起之日,似乎已漸漸到來。

    廬江城外教場之中,各路江東軍馬已加緊訓練,yu奪合肥,壽chun等地。

    曹操動向已定,如此一來,那合肥張遼怕是再難期待河北援軍了,荊襄圍洛陽,許都的十餘萬精銳不是擺設,曹操想要速勝,必無暇他顧,周瑜以為只要待曹操渡河,對荊襄用兵之日,便是江東大舉進犯合肥之時。

    不過數日,遠在長沙的龐山民也聞得鄴城朝堂之上,曹操yu親征之言。

    龐山民不作多想,當下便離了長沙,逕往襄陽一行,於朝堂之上,龐山民與群臣相見,見群臣面上,多有驚懼之色。

    曹軍此來,氣焰滔天,其打算不似從前那般奪一城一地,而是yu將荊襄各路軍馬盡數擊退,一旦臥龍,鳳雛不敵曹操大軍,不要說是新得的宛城了,怕是荊襄江北之地,皆燃烽火。

    朝堂之上,世家中人率先坐不住了,yu勸龐山民召臥龍,鳳雛二人歸來,如此一來,曹操也沒有了用兵荊襄的借口,只是各世家族長卻發現,今時今日,襄陽二蒯卻堅定的站在了龐山民那邊,蒯越立於堂中,搶於眾人之前對龐山民道:「曹操此來,唐侯當予其迎頭痛擊,雖孔明,士元大軍出征,可我荊襄能夠調用的兵馬,仍然不少,若曹軍勢大,唐侯還可命人往西川一行,調兵遣將!」

    龐山民與蒯越對視一眼,心領神會的沖蒯越點了點頭,各世家族長仍有人yu出言勸龐山民改變主意,卻驀然發現蒯良對他們怒目而視,皆不敢多言。

    龐山民心中暗道,看來如今仍然可倚仗二蒯,掌控各荊襄世家,思索片刻,龐山民對群臣笑道:「異度先生所言,甚合龐某心意,三年前曹操大舉進犯汝南,便被龐某逐退,逼其遷都,今時今日,我荊襄兵強馬壯,諸君為何畏懼與他?」

    龐山民之言令堂上各世家家主無言以對,朝中諸將卻對龐山民戰意堅定,紛紛叫好,甘寧更是傲然笑道:「還請主公允甘某一道出征,至於水軍,可暫交由蘇飛將軍執掌,主公既然心意已決,何必徵求這些蠢貨們的意見?與其同殿為臣,實乃甘某之恥!」

    一句話倒是將朝堂之上那些主和的世家家主盡數得罪,可甘寧面對那一道道憤怒的目光,怡然不懼,當下便有人跪於階下,求龐山民治罪甘寧,咆哮朝堂。

    龐山民見傅巽,韓嵩二人急急下拜,還未待開口,卻聞甘寧朗聲笑道:「爾等自私自利,目光短淺,主公問鼎中原之志,怎可被爾等影響?襄陽傅家,義陽韓家……二位家主,你兩家日後往江東的貨物,千萬當心,甘某水軍今日可是發現,大江之上,新添匪患不少!」

    傅巽聞甘寧之言,幾欲吐血,手指甘寧,半晌不得言語。

    自甘寧掌荊襄水軍,大江之上早無匪患,甘寧這般威脅的言辭,豈不是明明白白的告知傅巽,他就是那江上水匪?不過話說回來,這甘寧為官之前,倒也是闖出偌大名聲的專業人員,這般威脅,自然可以斷了傅家財路。

    只一剎那,傅巽猛然醒悟,收斂怒色,對龐山民道:「興霸將軍乃是誤會,主公,我傅家乃是主戰!」

    「韓家亦願為主公大軍,貢獻力量!」韓嵩見狀,哪裡還敢再討價還價,忙出言附和道:「下臣家中,薄有資財,今得知主公yu征戰中原,下臣願獻士卒衣裝千套……」

    「還算識趣。」甘寧冷哼一聲,不再多言,龐山民見堂下世家皆被二蒯與甘寧折騰的不敢多言,不禁輕歎一聲,對群臣道:「爾等多文臣,卻無興霸看得通透,我荊襄若敗曹操,再得洛陽,許都諸郡,日後又怎少得了你世家好處?龐某心意已決,待我大軍開拔之後,還望諸君好好想想,該如何為龐某看好這荊襄基業,龐某可不希望看到離去之時,諸君拖我大軍後腿!」

    龐山民說罷,眼眸之中閃過一抹狠辣,蒯良見狀忙道:「主公大可放心,大軍出征之後,荊襄各郡只會日益繁華,蒯某可以項上人頭作保,荊襄世家必促主公,成就大業!」

    龐山民見這番敲打頗有成效,索性不再與一眾荊襄世家計較,緩緩目視階下一眾武將,思索片刻道:「此番遠征,仲業將軍留守襄陽,興霸,龐某yu命你為先鋒,統御大軍前軍,如此重任,興霸可敢應下?」

    「有何不敢!」甘寧聞言,朗聲笑道:「山民,相交多年,你總當對甘某本事放心才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