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14 許都兵微 機不可失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張合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不過兩日便至許都,郭嘉聽聞張合到來,心中大驚,忙與張合於府衙相見。

    張合見了郭嘉,便見先前與西涼大軍城門交戰一事,悉數說了,郭嘉聞言眉頭緊皺,之前郭嘉也有想過洛陽難守,可是一ri功夫便被西涼軍馬攻破城門,這等戰局,也過於誇張了些。

    郭嘉一臉思索,張合卻心中焦急,對郭嘉道:「洛陽岌岌可危,元常先生一籌莫展,奉孝先生當速予張某個辦法,末將擔心,若拖得久了,待末將歸返之際,洛陽已落入那龐統之手!」

    「俊乂勿要心急,局勢已然如此,郭某更當謹慎。」郭嘉輕歎一聲,對張合道:「那龐統若想破城,早就破了,此番圍而不攻,怕是只為消磨洛陽士氣。」

    郭嘉說罷,張合不敢多言,一聲不吭的跪在地上,一臉頹唐之色,郭嘉見狀,對張合道:「俊乂且先去休整,郭某這邊,自有打算!」

    張合聞言,心中大急,對郭嘉道:「若先生一時半刻難有妙計,只請先生予末將些軍馬,歸返洛陽,末將既然得丞相將令,當與洛陽共存亡才是!」

    「退下!」郭嘉聞言,神情轉冷,怒視張合一眼,對張合道:「俊乂既知軍情緊急,就更當服從郭某調遣!」

    郭嘉說罷,再不理階下張合,行至案幾,目視案上地圖,眉頭緊皺。

    張合自知多說無用,只得長歎一聲,死死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張合已離洛陽兩日有餘,在郭嘉看來,洛陽城中的兵馬怕是難有多少士氣了,龐統這般圍而不攻的策略,看似簡單,實則狠辣,縱身為敵手,郭嘉也不得不心中暗讚龐統這般兵不血刃,降低敵方士氣的計策。

    之前丟了宛城,已震盪中原,若是洛陽再丟,丞相麾下黃河以南之地,怕是要風聲鶴唳了,所以在郭嘉看來,無論洛陽還是許都,都是必須要保的,也是不得不保的……

    可如今洛陽一地,龐統已得大勢,且就張合所帶回的這些消息,郭嘉也只得相信龐山民絲毫沒有浪費這三年時光,其麾下各路軍馬,戰力大增,此戰洛陽,其軍中五虎上將竟然來了三位,鍾繇不能力敵,也不足為怪了。

    就算虎癡一人,又如何能擋得住對手那三頭出籠猛虎?況且張合也說了,僅一馬超,便將許褚鬥得身背兩處創傷……

    許褚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洛陽城中的其餘將校了,如今龐統優勢盡在,想要破此危局,著實不易!

    思索良久,郭嘉歎道:「俊乂且起身,郭某這便遣元讓,妙才前來商議,令此二人引三萬軍馬,增兵洛陽!」

    張合聞言,大驚失色道:「若增兵洛陽三萬軍馬,奉孝先生如何守得住這許都!」

    「兵來將擋便是!」郭嘉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心中卻頗為無奈,如今的中原實在是無法承受失去洛陽的代價了,此來許都所帶的三萬兵馬,郭嘉毫無保留的盡數增兵洛陽,如此一來,郭嘉只得依靠那寥寥無幾的許都守軍,獨抗汝南,宛城兩路兵馬。

    那諸葛亮與陸遜二人,又豈是易與之輩?

    張合還yu再勸,卻見郭嘉一臉堅定的搖了搖頭,對張合道:「俊乂,此去洛陽,這三萬援軍勿要入城,直接襲殺那西涼軍陣,無論勝敗,俊乂當與夏侯兄弟,戰出威風,如此才能挽救洛陽城中頹喪的士氣!」

    見郭嘉不言許都,只談洛陽,張合心中更是苦澀,對郭嘉道:「先生!要麼讓末將再去陳留一趟,請求援軍吧!元讓,妙才二位將軍實在是不可輕離啊!」

    張合話音剛落,便聞門外腳步之聲,只片刻功夫,夏侯兄弟已至廳堂之中,見張合跪地不起,二將皆一臉疑惑,夏侯惇心中奇怪,對張合道:「俊乂,你不是去援洛陽了麼?怎麼又到了此處?」

    張合聞言,一臉羞慚之色,不知該如何作答,郭嘉輕咳一聲,對夏侯兄弟二人道:「夏侯惇,夏侯淵聽令!」

    二將聞言,忙拱手下拜,只聞郭嘉一臉鄭重道:「如今西涼軍馬六萬,圍困洛陽,本軍師命你二人,挾本部軍馬三萬,隨俊乂一道,救援洛陽,如何應敵,郭某已向俊乂說過計策,兵貴神速,你二人現下便去校場點兵!」

    「啊?」夏侯惇聞郭嘉之言,大驚失色道:「洛陽危急?這是何時之事?」

    「兩日之前,西涼鐵騎攻破洛陽城門,如今洛陽已被重重圍困……」張合說罷,夏侯惇大怒道:「你與仲康二人,也抵擋不住那西涼軍馬?」

    「仲康,曼成皆已負傷,末將險些被擒……」張合滿目羞慚道:「張某此來請援,只是遵了元常先生將令,末將以為,此來許都,只求些兵馬即可,待歸返洛陽之時,張某當戰死疆場,已報丞相!」

    夏侯惇聞言,默然無語,夏侯淵思索片刻,對郭嘉道:「軍師,非是我二人不聽號令,而是一旦我等帶走這三萬兵馬,許都空虛,那諸葛村夫難免不會趁虛而入!」

    「郭某自有應對。」郭嘉一臉堅毅道:「守許都乃是郭某之責,二位將軍只要救下洛陽,便是大功一件!」

    夏侯淵聞言,不知該如何勸說,夏侯惇見狀忙道:「軍師叫我兄弟二人救援洛陽,我等責無旁貸,只是於離去之前總要告知我等,軍師有何計策,保許都不失吧!」

    「待你們離去之後,郭某便從陳留調子孝遣一萬軍馬至此,子孝本就擅守,與郭某一道,保許都不失!」郭嘉說罷,堂上三將皆道不可,倒不是三人懷疑郭嘉,曹仁二人的本事,而是一萬軍馬對偌大的許都而言,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此去援救洛陽,本就勝敗難料,若許都再面對著無兵可用的局面,郭嘉縱使本領通神,又如何抵擋如狼似虎的荊襄大軍?

    「諸葛亮與陸遜覓得如此良機,定然不會放過,奉孝以一敵二,難以周全啊!」夏侯惇亦知兵法,本來此番駐軍許都,夏侯惇已經感覺到壓力頗大了,原有宛城壁障,許都屯兵兩萬,自可擋汝南陸遜,可宛城易主,許都增兵三萬,抵擋兩路荊襄軍馬,仍顯兵少,如今郭嘉還要減少

    許都的守軍數量,這豈不是自尋死路?

    「我意已決!二位無需多言,我等離鄴城之時,丞相已予郭某臨戰機變之權,二位將軍聽郭某號令,便是對郭某最大的幫助了!」郭嘉說罷,揮了揮手,驅三人離去,堂中三將相視一眼,皆一籌莫展,只得一道離了府衙,往校場而去。

    待三人離去,郭嘉苦笑一聲,於案前頹然坐倒,目光呆呆的落在案上那張地圖之上,心中苦澀。

    遙想當年丞相北滅袁紹,雄霸中原,那時的丞相與自己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這才數年時光,中原已到了無兵可用的地步,之前曹操與郭嘉不是沒有考慮過以一敵二,憑借中原雄厚的力量,獨抗荊襄,江東兩家諸侯,只是事到如今,中原局勢居然變的如此被動,這樣的時局,郭嘉之前是無論如何也沒想過的。

    僅僅丟一宛城,中原便露如此頹態,若一敗再敗,豈不是要被那荊襄軍馬將曹軍盡數逐往黃河以北?郭嘉思索良久,目無焦距的眼中漸漸恢復了神采,口中喃喃道:「山民,郭某本以為對你瞭如指掌,可是事到如今才發現,之前還是過於低估你了啊!只是這些許困難,就想要讓郭某喪失鬥志,絕無可能!」

    不過半日,三將便於校場之中點齊兵馬,夏侯淵極擅奔襲,所以此去洛陽,主將一職當仁不讓,郭嘉將三萬軍馬送出城門,僅過一ri,諸葛亮便於宛城之中,得此消息。

    這郭嘉瘋了不成?

    洛陽的局勢諸葛亮自然是知曉的,在諸葛亮看來,龐統六萬大軍,揮兵洛陽,以那鍾繇的能耐,想擋龐統乃是癡人說夢,若得洛陽,便可三路兵馬齊攻許都,屆時郭嘉縱使有天大的能耐,也絕對逃不過敗亡的命運。只是諸葛亮不曾想到,郭嘉會如此堅決的救援洛陽,這許都大城,去了三萬兵馬,如今還有兵可用?

    就算是空城計,也沒有這般唱法的吧……

    諸葛亮皺眉不語,關羽卻頗為急切,湊上前來,對諸葛亮道:「軍師,如今許都兵微,正是用兵之時,機不可失啊!」

    「的確如此。」諸葛亮對於關羽的看法也頗為贊同,只是之前荊襄攻城略地,總是步步為營,如今貿然去攻許都,有悖荊襄長久以來的習慣,況且宛城新得,百廢待興……思索許久,諸葛亮搖了搖頭,摒棄腦海之中這些不切實的想法,對關羽道:「雲長所言極是,機不可失,既然這郭奉孝要送亮一天大功勞,亮總要笑納才對,如此看來,倒是苦了士元,若亮沒猜錯,士元圍城不攻,便是想要會會那郭嘉,卻不曾想天意弄人,倒要讓亮來拔這頭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