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08 龐統心急,欲伐洛陽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曹軍遠遁的消息很快便傳至周瑜耳中,軍中將校得此消息,士氣大振,不少將士皆道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外如是。

    周瑜對於這般現狀,卻頗有些哭笑不得,曹軍雖退,可將周瑜先前的算盤,盡數打亂,雖曹軍丟了些面子,可周瑜卻心中知曉,江東大軍齊出,只能算是皆了廬江之圍,如今再攻伐合肥,恐怕會困難重重了。

    司馬懿此人,倒也謹慎的很。

    太史慈見周瑜面上,並無喜色,對周瑜道:「都督,何不一鼓作氣,直往合肥?」

    「如今我大軍士氣正旺!」周泰聞言,緊跟其後道。

    周瑜聞言,微微搖頭,對二將道:「傳令諸部,退兵廬江!」

    見諸將面上,多有不解,周瑜歎道:「四萬退避曹軍,再加上廬江本部兵馬,謹守城池,須臾難下,我等便是攻城略地,總要備齊糧秣器械,莫非諸位以為,那張文遠會傻得拋卻城池之利,與我等城外交鋒不成?」

    周瑜說罷,諸將皆神情訕訕,當下太史慈等人,飛騎而出,各歸軍陣,約束本部兵馬,歸返廬江。

    入廬江後,周瑜並不心急攻伐合肥,在周瑜看來,此番若強攻合肥,便是勝了,恐怕戰局也會慘烈之極,江東的生力軍半數已至廬江,如今天下三家諸侯,江東最為弱小,此等局勢,江東最好的選擇,便是渾水摸魚。

    如今曹操轄下,宛城新敗。穎川又失,西北方的戰局。已被荊襄牢牢掌控著節奏,那諸葛孔明只破一宛城,擒一徐晃,想必遠遠滿足不了其胃口,況且龐統與馬超屯兵長安,兵鋒遙指洛陽腹地,這臥龍鳳雛二人,此番定然想要匯聚一處。如此一來,想必以曹軍現下的力量,保西北方向土地不失,難度不小。

    周瑜以為,若中原再添敗績,才是江東用兵的最好時機,接連不斷的敗陣消息自然可以很好的打擊合肥。壽chun等地曹軍士卒的士氣,屆時再取這二城,想必容易許多。

    於是江東軍馬按兵不動,廬江,合肥等地原本瀰漫著的戰雲,一時間消去不少。只是司馬懿並未執行曹操所命,遠赴江東一行商議兩家罷兵之事,司馬懿心中早已知曉,此去江東,定然無功而返。周郎如今佔盡優勢,此時輕言罷兵。豈不是去自討沒趣?況且一旦周瑜趁司馬懿離去之時,攻伐合肥,這合肥想要固守,更是難為。

    不知不覺,半月已過,長沙的龐山民也得到了江東,曹操兩家這出工不出力的戰局了。

    倒是打的好算盤。

    龐山民對於這般局勢,並不氣餒,實際上在龐山民看來,江東參戰的作用已經達成,此番好歹拖住了數萬曹軍,屯兵合肥,只要周瑜一ri不走,張遼司馬懿二人,怕是難以心安。

    數日以來,龐山民已接連收到不少來自長安,宛城等地的書信,對於諸葛亮一戰全功,龐統熱切的戰意自然按捺不住,龐統手中所掌的可是名震天下的西涼鐵騎,在龐統看來,不用說攻破洛陽了,就算一鼓作氣,將曹軍悉數趕往黃河已北,也並非難事。

    昔日董卓篡漢,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精銳鐵騎,如今西北平定,羌人歸附,龐統麾下的鐵騎比之先前董卓掌軍之時,只強不弱,三年來的苦心經營,鐵騎已將武威,安定週遭的山賊,馬匪悉數殲滅,偶有存活著的,怕是也只能遠遁烏桓了……

    西北諸地,再無給鐵騎練兵的對手,所以龐統心中急切,yu往洛陽,會一會那洛陽鍾繇了。

    說起鍾繇,這位可是昔日的大漢黃門侍郎,戰功纍纍,政績卓碩,便是龐山民對此人也頗為敬服,曹操用此人鎮守洛陽重鎮,足以證明對其信任非常,如今龐統已接連修書三封請戰,信上言辭激盪,yu「以下克上」。

    龐山民對此頗感好笑,實際上後世對龐統智慧的評價,遠遠要高於鍾繇,不過就當下而言,龐統所言的以下克上,卻是有些道理。

    鍾繇的經歷遠比龐統豐富,且洛陽城高池堅,想要速下,並非易事。

    如今佔下宛城,過三關即可與長安連接,龐山民原本以為,匯合臥龍鳳雛,使其二人一道用謀,攻破洛陽。可是龐統卻認為,潼關,武關地勢險惡,若於此匯聚大軍,險要的地勢反而令大軍行動,頗為掣肘,既然諸葛亮拿下宛城,戰力卻未損耗多少,龐山民何不令諸葛亮直取許都?

    龐統的這般說辭,的確是有些道理,可是龐山民卻深知龐統是不願與諸葛亮合作,想到此處,龐山民也難免搖頭失笑,臥龍鳳雛皆為荊襄人傑,可是要讓這二人通力合作,怕是困難重重了。

    凡是人傑,胸中皆有傲然之氣,所以龐山民從未於朝堂之上提及此二人,孰優孰劣……

    思索良久,龐山民輕歎一聲,心中暗道堵不如疏,龐統既然求戰心切,便允他便宜行事,相交日久,龐山民也知曉龐統能耐,若只對陣鍾繇,龐統勝算頗大。

    如今龐山民心中唯一比較在意的,而是遠在鄴城的曹操麾下眾多謀臣,如今司馬懿與程昱已被周瑜拖在了合肥城中,若曹操遣郭嘉抑或賈詡諸人,遠赴洛陽,此役勝敗,便難以預料了……

    郭嘉未隕於官渡,如今卻成了龐山民心腹之敵,偶爾想起前塵往事,與郭嘉把酒言歡的日子,龐山民心中也不知該是喜是悲。

    片刻功夫,龐山民便揮毫潑墨,作書一封,命信使送往長安,信使剛出府門,便見一輕騎快馬而至,龐山民見了來人,不禁笑道:「小子,你不在汝南努力操練,怎麼跑這兒來了?」

    來人正是孫紹,孫紹滾鞍下馬,抱拳拜道:「見過唐侯。」

    龐山民微微點頭,孫紹便從懷中取出書信一封,對龐山民道:「紹兒此來,乃是公務,昨日已有曹操信使,將此信送往汝南,且告知軍師,務必及早交予叔叔!」

    「哦?」龐山民聞言微微一愣,接過書信,信上雋永的字跡,令龐山民心中暗驚。

    居然是郭嘉手書。

    攤開信箋,看過信後,龐山民長歎一聲,暗道這該來的終究會來,郭嘉已至許都,且信誓旦旦,yu奪回宛城,信上言明荊襄軍馬此番雖佔了一時上風,可他郭嘉來了,荊襄想要再勝,難於登天!

    「倒是好氣魄!」

    許久之後,龐山民將信箋放於案上,孫紹湊過去看了幾眼,登時大怒,對龐山民道:「郭奉孝欺人太甚!」

    「紹兒勿怒,信上所言,並非虛假,這世間擅於謀劃者,鮮有人勝過奉孝。」龐山民見孫紹怒不可遏,搖頭笑道:「宛城被破,曹操想必也心急如焚,奉孝說是yu取宛城,可在龐某看來,這封信的根本目的,乃是震懾龐某,勿要輕舉妄動……」

    「震懾?該怕的非是我荊襄,而是他郭嘉才對!」孫紹聞言,一本正經道:「伯言軍師經營汝南數年,久未遭逢戰事,汝南城中將士,早已對大戰飢渴難耐,不如叔叔便命陸軍師本部軍馬,前去迎敵!」

    「伯言對陣奉孝?」龐山民聞言笑道:「伯言還是稚嫩了些,力敵奉孝者,非孔明不可……」

    如今已知曉郭嘉去處,龐山民卻輕鬆了許多,如此一來,想必於鄴城統御全局的當是賈詡了,龐統yu攻洛陽,不會遭逢這二者其一,憑白添了不少勝算。

    至於郭嘉信中所言,龐山民卻並不放在心上,思索片刻,龐山民便伏於案上,再書一封,信上多調侃之言,言郭嘉聲色俱厲,卻難改如今曹軍頹態,三家諸侯修養三年,若說之前,曹操還可與荊襄呈勢均力敵之勢,而現在嘛……中原已再無能耐,抵擋荊襄雄兵。

    戰爭不只是看各家文臣武將,孰優孰劣,更多的是考驗諸侯間的綜合實力,荊襄休養生息三年,其綜合實力早已遠超廣袤中原,若說三年之前荊襄大戰一場還會傷筋動骨的話,如今的荊襄可接連大戰,而其後勤仍有餘力。

    且如今臥龍,鳳雛的成長,早已遠超郭嘉預料,若是之前,郭嘉還可信誓旦旦的說勝過二人的話,如今再與二人交鋒,怕是難分高下,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龐統,心中都憋著一股氣,想要挑戰郭嘉這位曹營首席謀士了……

    孫紹看著龐山民信上所言,心中暗爽,口上更是連連叫好,對龐山民道:「叔叔,這番言辭可是叫紹兒好個出氣!」

    龐山民側目看了孫紹一眼,莞爾一笑道:「這叫言之有物,龐某總不能讓那郭嘉嘴上佔了便宜,此番紹兒遠來長沙,當回府看看大喬夫人,這封信便令他人,送往汝南吧。」

    孫紹聞言,點了點頭,拜別龐山民,離太守府而去。

    龐山民見孫紹背影匆匆,輕歎一聲,再次攤開案幾角落那份郭嘉手書,面上閃過一抹落寞之色,口中喃喃道:「奉孝,若擒了你,你會降麼?」(。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