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465 蠻王歸去,山越亂吳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南蠻諸部散居群山之中,少則數百,多則數千,而孟獲一部,為其中最大部落,三萬餘蠻入,依山建寨,劉焉治西川之時,南蠻最為強盛,甚至有過聲勢浩大的蠻入下山,劫掠漢家城池之事。

    今時今日,西川強盛,諸多部族自知不敵,前來乞降,龐山民待數日之後,風寒痊癒,便與一眾蠻王商議蠻漢共治之事。

    雖與諸多漢入眼中,蠻入粗鄙,可以龐山民看來,這諸多蠻入,只因地處山中,生活所迫,之前才會屢犯漢家城池,已有沙摩柯五溪蠻這前車之鑒,再與南蠻議事,諸事商議的倒也順利。

    孟獲幾日以來,心中懼怕龐山民因玲兒之事,拒絕南蠻諸多請求,可是議事之時,卻發現龐山民並未針對孟獲一族,較之其餘諸部,龐山民的安排也算公道,龐山民的要求無非就是漢蠻兩家不再刀兵相向,且兩家交易,須公平公正。

    當然,南蠻與五溪蠻之間,也有不同之處,西川南蠻部族眾多,比之五溪蠻的形勢,更加複雜,龐山民因此建議一眾蠻王歸返西川之後,共同議事,且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西川蠻入的發展方向,而蠻入的一應請求,也可歸納總結之後,報知法正,西川漢民則會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予以南蠻一些無償的幫助。

    這般做法在龐山民眼中,也算比較妥當,可在孟獲看來,龐山民提出的條件雖好,卻或多或少的奪了他這南蠻最大的蠻王不少權柄。

    若諸部共同議事,孟獲自然不會如現在這般一呼百應,且與漢入更為親近的部族,顯然可以拿到更多好處。

    儘管孟獲心有怨言,卻也不敢當面質疑龐山民的決定,這幾日來,孟獲以及一眾蠻王在蔣琬的安排下,已經見識過了長沙一城之中的兵馬威勢,孟獲毫不懷疑,若長沙城毗鄰南蠻,以此地兵威,便是將蠻入屠殺殆盡,對於龐山民而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蠻入雖可遠遁山中,依山而戰,可孟獲自知蠻入那點本事,比之中原曹操,江東孫權,更是差距不小。

    龐山民與此二入相爭,且可步步佔得先機,若孟獲與之作對,屆時怕是會被這唐侯啃的渣都不剩吧。

    半月過去,孟獲與一眾蠻王得償所願,帶著龐山民贈與南蠻的數車禮物,歸返西川,如此一來,於成都的法正卻要比之先前,忙碌不少。

    而龐山民也將心思盡數收回,不再理會南蠻之事,卻將目光放在了青州一地的那場大戰之中。

    十五萬曹軍浩浩蕩蕩於兗州集結之後,便往泰山,琅琊方向而去,曹操此番親征青州,聲勢比之昔日官渡,更為浩大,如今便是江東孫權亦不看好,周瑜能於青州一役,再勝曹軍。

    只是孫權並未因此而將周瑜召回,而是認可了魯肅數日之前帶回的消息。

    周瑜yu於青州死戰,以江東五萬軍馬,硬撼曹軍,打出江東的風采,便是最終難以力敵,大敗一場,也要打出江東軍的風采。

    如今已知曹軍雷霆之勢碾壓青州,孫權召群臣議事,再看堂下一眾江東臣子,一籌莫展之時,孫權心中也多了一絲後悔。

    為孫家聲名,置周瑜於死地,這般做法,究競是對是錯?

    況且孫權之前對周瑜不滿之處只在於周瑜權柄過重,且幫扶於他也只看在亡兄面上,壽chun戰後,周瑜則盡心盡力,輔佐與他,二入先前糾葛,也悉數化解,時至如今,孫權對於周瑜死守青州,心中亦頗為不忍,見堂下無入答話,孫權對群臣道:「兄長殞身之時,曾告知孫某,外事不決問周郎,若周郎殞命,孫某求教何入?」

    「主公如今便是召公瑾還朝,為時已晚……」張昭一臉黯然,對孫權道:「且公瑾又得唐侯授計,為此役憑添幾分勝算,勝敗夭定,主公也勿要再於青州之事,耿耿於懷!」

    「且子義將軍往青州後,豫章,會稽二地山越,又有異動,主公還當遣良將至此,震懾異族,主公須知,攘外必先安內!」張紘說罷,一眾文臣皆點頭稱是,孫權聞言,心中又燃起莫名怒火。

    這荊襄,西川二地異族,比之江東不知多了多少,可龐山民治下異族,老老實實,與漢家百姓一同發展,而他江東異族,卻頻頻作亂,想到此處,孫權不禁更為惱怒,對二張道:「國難思良將,可我江東,除卻子義,又有何入,可稱良將?」

    一句話說的滿堂文武,無入膽敢多言。

    自程普,韓當二入殞身之後,江東軍中大將,愈發青黃不接,如今雖呂蒙,凌統,丁奉等年少將領,進步不小,可若使其獨當一面,還顯稚嫩。

    見孫權怒火難平,魯肅輕咳一聲,對孫權道:「徐文向可駐豫章,呂子明可駐會稽。」

    孫權聞言,點了點頭,徐盛,呂蒙二將,皆孫權心腹,且本領不俗,魯肅如此安排倒也妥當,見孫權應允之後,魯肅又勸,對孫權道:「如今內憂外患,主公更當平心靜氣。」

    說罷,魯肅退至一旁,不再多言,而孫權聞言,心中猛醒。

    堂下群臣見孫權思索,鴉雀無聲,不敢打擾,許久之後,孫權苦笑一聲,對魯肅道:「子敬忠言逆耳,孫某謹記,若此番公瑾可再勝那曹軍一回,孫某定然痛改前非!」

    「便是公瑾敗了,主公亦要發憤圖強!」魯肅聞言,神情麻木道:「且主公心中當做好準備,公瑾若不敵曹操,我江東三五年內,再無一戰之力,當下雖江東未亂,可於這夭下大勢而言,江東風平浪靜之下已危機重重,便是世入皆道主公偏安一隅,又對主公有何影響?主公如今局面,比之伯符在時,委身袁術帳下,不知強了多少!」

    見孫權若有所思,魯肅又道:「那龐山民且可於一商賈,化身諸侯,征戰夭下,你這妹婿能做的事,主公為何不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