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425 仁道霸道,龐曹相爭!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此番親至汝南,曹操原本就有著與龐山民緩和矛盾的念頭,兩家談妥罷兵之意後,曹操欣喜異常,迫不及待的提出與荊襄一行,痛飲一番,雖曹純,張任二人於汝南一役,盡皆隕落,已成為龐山民與曹操心底無法消弭的傷痛,可是逝者已逝,這活著的人,總不能沉溺於傷痛之中,還是應當向前看的。

    只是龐山民提及之前曹操,劉備二人青梅煮酒之事,曹操神情難免尷尬,於許都之時同劉備青梅煮酒縱論天下英雄,其意在於試探劉備之前投曹,是否心誠,可如今看來,便是生性多疑的曹丞相,亦被那劉備巧舌如簧的言辭騙過,且這「使君與cāo」兩大英雄,皆於no.425仁道霸道,龐曹相爭!荊襄面前,吃虧不小。

    不過見龐山民神情坦然,面上並無調侃之色,曹操微微點頭,對龐山民道:「聽山民這般說來,曹某亦想知道,何人可入山民眼中,為這天下英雄。」

    秋高氣爽,於臨時搭建的營帳之外,曹,龐兩家將士很快便備好一餐簡易筵席,曹操,郭嘉,荀攸三人與龐山民,孔明對坐,之前龐山民亦未曾想到,有朝一ri會與曹操這漢末梟雄對桌飲宴,且還是在如此簡陋的荒郊野外。

    雖環境根本就談不上雅致,可龐山民心情還算不錯,曹操雖為龐山民爭霸天下的最大對手,可對這聞名已久的曹操,龐山民還是極為欣賞的。

    治世能臣,亂世梟雄。

    曹操為政的手段自不必提。若不是龐山民這個穿越者驟然來到漢末,天下霸業,終將魏強而吳,蜀弱,且曹操官渡一役之後,結束中原戰亂,勵精圖治。使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對偌大中原,河北之地百姓。皆有恩德。

    只是人無完人,曹操久居高位,自然會有一股狂傲之氣。結合其no.425仁道霸道,龐曹相爭!狡獪多疑的本性,於曹操身上,卻形成了一種特有的人格魅力,且相較之下,曹操的個人能力比之劉備,孫權二人,還是要高出數籌的。

    如今史上三分天下的三國國主,皆與龐山民有過數面之緣,在龐山民看來,劉備雖有漢末皇叔這個偌大的名頭。可其以往行事,並不令龐山民欣賞,劉備織席販履起家,後轉戰中原,流離失所。能開創當出今場面,頗為不易,此人屢敗屢戰,卻不滅心中志氣,如此韌性,不得不令人擊節而歎。

    這皇叔大人原本出身草根。之前龐山民也以為,若與劉備相處,會有許多共圖語言,可相見之後,龐山民卻不禁大為失望,於劉備身上,龐山民並未看到出身貧賤之人當有的傲骨,只是多次看到了其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狠辣,尤其之前交割江夏之事,雖是關羽所為,可若不得劉備應允,關羽又怎敢私自將江夏交由江東?

    至於孫權這個便宜二舅哥,則與劉備截然相反,此人貴氣遠遠多過才氣,得廣袤江東也只因其兄長殞身,且為使江東安定,孫權對內嚴苛難掩對外征戰的屢屢受挫,若不是周瑜,魯肅等人苦苦支撐,江東怕是如今已被荊襄所得。

    而龐山民之前雖不曾與曹操相識,可是曹操於許都時的諸般舉措,早有荊襄細作將其記下,整理回報,在龐山民眼看來,這曹丞相也算是很熟悉的陌生人了……

    待隨行將士送來美酒,龐山民將酒罈交由曹操手中,對曹操道:「丞相可飲我荊襄新釀,因汝南之事,我荊襄商貿已與中原斷絕往來,這新制酒水,丞相應該還未飲過。」

    曹操聞言,微微點頭,對龐山民道:「曹某亦心中好奇,山民這奇術所造美酒,是何滋味。」

    說罷,曹操拍開泥封,一股濃烈的酒香從壇中飄散而出,便是見多識廣的大漢丞相,聞此酒香,亦不禁嚥了一口唾沫,將壇中美酒倒入盞中,曹操見其清澈見底,更是大訝,口中喃喃道:「如此品相,便是比宮中御酒,亦不遑多讓……」

    曹操話音未落,手中酒盞卻被郭嘉一把搶過,一飲而盡,龐山民見郭嘉作態,謔笑一聲道:「奉孝,你我相交日久,豈不知龐某行事?此番舉動,莫非是擔心龐某對丞相用毒?」

    「咳……」

    龐山民話音未落,卻見郭嘉猛的咳嗽起來,原來是這蒸釀美酒xing烈,讓初嘗此酒的郭嘉大為不適。

    只片刻之後,龐山民見郭嘉面色通紅,雙目含淚,不禁笑道:「奉孝,此酒如何?」

    「太過xing烈,與山民性情大不相同啊……」郭嘉說罷,見曹操,荀攸皆投來好奇目光,不禁歎道:「丞相莫要責怪郭某被這酒香勾起腹中饞蟲,一時失態,丞相可試飲之,此酒滋味,不同凡響,令人回味無窮……」

    曹操,荀攸二人見郭嘉神情頗為複雜,心中好奇,酒入盞中,二人小口飲過之後,面上皆現驚色,半晌之後,荀攸感慨一歎道:「北地苦寒,若軍中將士可飲此酒,便可不畏寒冬……」

    「卻如之前奉孝所言,此酒非同凡響!」曹操亦出言大讚,將盞中酒水飲盡之後,曹操頗為複雜的看了龐山民一眼,對龐山民道:「若非曹某已知此酒乃山民奇術所造,定以為是杜康親釀!」

    聞曹操盛讚,龐山民只淡然一笑,對曹操道:「若丞相喜歡,待歸許都時,龐某可贈丞相十壇,至於日後丞相yu飲,卻只得使人來我荊襄購買了……」

    「想必此酒價值千金,郭某俸祿,可買不起如此美酒,今日郭某形骸放浪一回,還望丞相莫要與郭某計較。」郭嘉說罷,對龐山民身後荊襄士卒笑道:「小兄弟,再去取來一壇!」

    士卒聞郭嘉所言,一臉愕然。龐山民見狀,點了點頭,待士卒入帳取酒,龐山民卻對郭嘉笑道:「若奉孝入我荊襄,日日可飲此酒,何必在意此酒價值幾何?」

    「口腹之慾,郭某雖喜。可比及郭某志向,郭某自當成全後者。」郭嘉聞言,朗聲笑道:「山民何苦如此執著?郭某是萬萬不會背棄丞相。轉投荊襄的!」

    龐山民聞言亦不再勸,為曹操斟滿酒盞,對曹操道:「龐某還yu向丞相請教。於丞相眼中,當今天下,何人於丞相心中,才是英雄人物?」

    曹操聞言,與龐山民對視一眼,見其不似調侃,笑歎一聲道:「莫非是之前曹某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cāo』,令山民心中,感到憤懣?曹某與劉備青梅煮酒之時。山民可並未於荊襄建立功業,這天下之大,曹某又豈會於山民籍籍無名之時,便有相識?」

    「非是憤懣,而是誠心請教。」龐山民聞言。一臉認真的搖了搖頭,對曹操道:「丞相與龐某雖是對手,可令丞相忌憚之人,龐某也當記在心中,丞相諸侯霸業,比之龐某多過十數載。於這天下英雄,亦比之龐某,多識許多……」

    「哦?」曹操聞言微微一愣,繼而大笑,對龐山民道:「原來山民yu以此美酒,換曹某消息不成?」

    「非也,龐某只yu防患於未然,若丞相肯出言指教,龐某自當感激。」龐山民說罷,淡然一笑道:「丞相可勿要告知龐某,這天下英雄『唯唐侯與cāo』……若丞相如此言之,也太過搪塞龐某。」

    「山民如此年歲,便可封侯拜相,於曹某眼中,的確是年少英雄。」曹操聞言微微一笑,一臉唏噓道:「至於江東孫權,長安劉備,此二人許久之前,便是曹某對手,如今曹某已與山民兩家罷兵,也可騰出手來,與這二位跳樑小丑,予以懲戒了!」

    「這話說的倒是霸氣的很……」

    龐山民聞曹操豪言,不置可否,郭嘉見狀,放下手中酒盞,對龐山民笑道:「莫非山民以為,日後丞相復征青州,無功而返?」

    「這半年以來,丞相先失潼關,函谷關,又失青州,當今聖上卻還想要遷都鄴城,丞相倒是繁忙的緊……」龐山民並未回答郭嘉問話,話鋒一轉道:「中原局勢,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且如今江東士氣正盛,青州局勢,龐某的確不看好丞相成事!」

    龐山民說罷,曹操微微皺眉,荀攸卻出言搶道:「若非那太史慈之前亂戰一番,如今青州早已被奉孝收復,周瑜此勝,贏在運道,而非智謀!」

    「公達先生此言謬也,亂戰可破堂堂之師,深合兵法之中,以奇克正之道。」諸葛亮聞言亦道:「且亮以為我家兄長說的不錯,丞相若要復奪青州,頗為不易,那江東如今已有跨海運兵之能,青州雖看似飛地,可須臾之間,江東便可增兵十數萬,皆入青州一地,雖江東不比中原廣袤,人馬也不如丞相精壯,可如此兵勢,謹守一州之地,綽綽有餘!」

    曹操聞言,微微一愣,繼而讚道:「此穩健之言,臥龍先生言之有理。」

    見曹操面上未有絲毫惱怒,諸葛亮心中亦暗讚曹操氣度,拱手一禮道:「當不得丞相誇讚。」

    「這有何當不得的?」曹操還未及言語,卻聽郭嘉歎道:「孔明用兵,頗為老成,若我中原穩健行事,這青州早晚亦被丞相復奪,只是之前與山民相約,三年之內,兩家罷兵,若丞相日後與山民相爭天下,自當好好利用這寶貴的三年時光!」

    說到此處,郭嘉詭笑道:「遷都一事,可以暫緩,至於洛陽方向……自有西涼馬氏與山民,代丞相牽制劉備異動!」

    諸葛亮聞言心中一驚,再看郭嘉之時,眼底之中,又添一抹濃濃忌憚。

    郭嘉雖未明言,可這些許言辭卻足以說明他已推算出荊襄下一步的用兵打算,若荊襄與西涼馬家聯手,攻伐長安,這劉備有有何餘力,用兵洛陽?

    雖連破兩道雄關,卻無兵可入中原之地,劉備境遇,屆時必頗為尷尬!

    「奉孝又如何得知,龐某yu用兵西涼?」龐山民見諸葛亮默然不語,對郭嘉笑道:「若龐某一刻不入雍涼。丞相便要遭兩面夾擊之罪,復奪青州,可要當心腹背受敵!」

    「西涼早晚被荊襄所得,曹某大不了按捺一些時日,山民何時耐不住寂寞,入主西涼之時,曹某便再親征青州。讓那周瑜授首!」曹操聞言,朗聲笑道:「數年之前,曹某還yu與山民劃江而治。如今看來,倒是又讓山民佔得先手,不過復奪青州。曹某自當讓孫權,付出慘痛代價!」

    「丞相yu使其江北之地,再無寸土?」諸葛亮一語落地,曹操頓時眼前一亮,對諸葛亮道:「倒是臥龍先生,知曹某心意!」

    龐山民與曹操二人,皆將用兵之事,攤開來談,陪坐一旁的三位謀士,亦唇槍舌劍。一時間酒飲了不少,兩家諸侯卻誰也駁不過對方,只是隨行而來的兩家士卒,何時曾見其主上,如此失態。席間一語不合,往往便爭執連連。

    雖大吵一場,可席間五人卻覺得胸中一口悶氣呼出,精神上也爽利許多,尤其是曹操與龐山民商定兩家罷兵,心中痛快。更是飲了不少,之前數月,乃是曹操自官渡一戰之後,最為難熬的時日,於許都時曹操甚至戲言他亦體會到昔日楚霸王垓下一戰,四面楚歌是何等窘境,如今曹操心事盡去,言語之中,豪氣復生。

    與龐山民為敵不假,可曹操言語之間亦難掩對此荊襄年少俊傑的欣賞,適才甚至與龐山民爭辯之時,曹操還告知龐山民,早晚將其擒至鄴城,入他相府為臣,只是龐山民聞此言語卻並未動怒,反而告知曹操,若是醉了就早些回去休息,勿要於諸人面前胡說八道……

    郭嘉也一掃先前青州一敗的陰霾,於席間與龐山民勾肩搭背,對其笑道:「山民,郭某倒是發現此酒還可解憂,你已應下送丞相十罈美酒,你我為友,予郭某之酒,可不能少過丞相!」

    「奉孝如今卻是不怕飲酒誤事了?」龐山民聞言不禁輕笑,卻見那荀攸也湊至近前,對龐山民道:「山民亦當贈荀某酒水!」

    聞荀攸之言,龐山民微微一愣,卻見荀攸醉態酣然道:「山民入許都之時,求官文若,文若皆允,如此算來,我荀氏亦與你龐氏,早有交情!」

    這話說的……

    龐山民聞言,哭笑不得,索性對曹操道:「既然如此,我荊襄便與中原,再通商貿!若要飲酒,拿錢來買便是!」

    之前通商也算是曹操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如今見龐山民又提及兩家商貿,曹操一時間也頗為猶豫,這荊襄商品繁多,物美價廉,若是通商,對中原而言,亦有好處。

    不過之前糧價暴漲之事,令曹操心中忌憚,龐山民雖隨口提及通商之事,曹操卻不敢倉促應承。

    龐山民觀曹操神情,自然知曉其心中所想,對曹操笑道:「通商之利,丞相難以視而不見,只是心懼龐某再從中施以手段,制衡中原,如若龐某應下丞相,兩家但不交兵,龐某便不使商道手段,禍害中原,丞相還會如此躊躇?」

    「山民此言當真?」曹操聞言,眼中又閃過一抹疑色,諸人雖飲了不少,卻遠遠不到醉酒的程度,龐山民突然對中原的「好心建議」,倒是讓曹操一時之間,更加猶豫不定了起來。

    「若丞相心有疑慮,此事大可作罷,反正如今我荊襄物產,並不愁賣……」龐山民不禁朗聲笑道:「再說龐某與丞相相約,罷兵三年,若三載之期,堂堂大漢丞相對我這區區荊襄商賈的手段,依舊一籌莫展,那這天下,丞相不爭也罷!」

    龐山民這番言語,倒是讓曹操心頭微怒,郭嘉見狀,對龐山民笑道:「如此激將,莫非山民也希望與中原互通商貿?」

    「龐某亂中原糧價之事,讓中原百姓損失不少,諸侯相爭,而我漢家百姓卻無罪孽,龐某此番,只是為平心中愧疚,別無他意。」龐山民說罷,輕聲歎道:「若丞相yu以霸道得天下,龐某自當以仁道得天下,以為應對!」

    「好一個以仁道得天下!」曹操聞言,收斂神情,拱手一禮,對龐山民道:「既然山民如此豪氣,曹某便不相疑,曹某不才,三年時間,雖難破山民仁道,卻總要將山民商道手段,悉數破去!」

    見曹操應允通商之事,龐山民淡然一笑,對曹操道:「既然丞相信心十足,那龐某便拭目以待。」

    紅ri西斜,天色漸晚,一番痛飲,諸人皆醉,見曹操,郭嘉等人晃晃悠悠的被隨行士卒扶上車駕,龐山民目送其儀仗遠遠離去,對諸葛亮道:「孔明,這曹操雖為龐某勁敵,倒也是一不錯酒友,只是今日一別,不知何時,還能再見了……」

    「三年之後,將曹操破於鄴城,屆時再與其對飲,這杯中酒水,當更有滋味!」諸葛亮說罷,與龐山民相視大笑,龐山民點頭應道:「孔明所言,甚和我心,龐某亦想看看,這仁道,霸道孰優孰劣!」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