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390 江北亂起,曹操心憂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    婚期將至,江東之主親臨荊襄觀禮,倒是為孫紹婚事,憑添了不少喜意,且數日來,荊南各地蠻人,也紛紛往長沙而來,yu一觀二人婚禮,蠻族公主與江東舊主之子的婚事,令一眾荊南蠻人頗為驚喜。

    祝融與孫紹二人結合,也正如龐山民所料那般,大大有助於促進荊南地區的民族融合。

    實際上近兩年來,荊南蠻人的生活比之先前,好過許多,零陵,武陵,桂陽等蠻漢雜居的地方,不少蠻人已隨漢家百姓,學習了耕作之術,且後來織機盛行之時,亦有世家工坊,雇蠻女織造,蠻人的生活習慣,兩年來改變不少,許多蠻人若是脫去了他們身上的民族服飾,身著漢家衣裝,看上去也與漢人,別無二致。

    數日以來,龐山民適逢其會,除與孫權,周瑜商討兩家大事之外,還宴請了不少荊南蠻族各部頭領,與其一道探討蠻漢共治之事,雖各部蠻族頭領,對蠻人們當下的生活,已相當滿意,可是龐山民仍舊覺得,蠻人們還可以期待更加美好的生活,讓蠻人生活與荊南百姓,別無二致,才是龐山民的最終目標。

    與荊南的一片歡鬧大不相同的是,近些時日,江北諸地,亂事頻起,特別是曹操轄下州郡,竹紙價格,數日來翻了數倍,價比黃金。

    起先各地官員,並不介意此事,直至後有士子結伴,聲討各城中商舖之時,事情才漸漸鬧大,且除此之外,原先那些由荊襄而來的賤價布帛,糧食也價格大漲,一時間,江北各地,民怨載道。

    當曹操得知各地而來的消息之時,惱怒不已。忙召群臣,入朝商議對策,曹操原本以為,汝南一役,那龐山民佔了不少便宜,理當安分一些,待來年春耕之後,兩家諸侯再於沙場相爭。可是曹操卻沒想到。荊襄的報復,轉瞬即至,且這等手段.曹操之前,聞所未聞。

    於相府之中,曹操於群臣面前。咆哮不已,郭嘉,賈詡諸人,見曹操暴怒,皆不敢多言。

    半晌之後,曹操一臉陰沉,對一眾文臣道:「諸位可有辦法,止洛陽,穎川各地。物價瘋漲之勢?」

    曹操說罷,上諸人,半晌無語,曹操見往日智計百出的郭嘉,荀彧等人,面上皆一籌莫展之色,心中更怒。對荀彧道:「文若,這嫌竹紙昂貴者,多穎川中人!曹某就不信了,士子無紙可用,便敢去州府。咆哮公!莫非穎川中人,自文若。公達之後,如今皆這般貨色?如此曹某又怎敢再往穎川,代聖上擇賢?」

    荀彧聞言,心中一驚,見曹操雙目冒火,遷怒於他,荀彧低聲歎道:「主公,彧慚愧。」

    曹操見荀彧一臉惶恐之色,心中怒火,微微平復,對荀彧道:「昔日諸多文臣士子,用竹簡作書時,亦未聞其有如此牢騷,汝南一役,曹某麾下大軍,無功而返,如今又遭龐山民這般算計,莫非曹某治下臣民,就無人體恤曹某苦衷不成?諸君如今皆在上,總當為曹某出謀劃策,解眼下之圍!」

    曹操說罷,郭嘉思索片刻,對曹操道:「若僅是無竹紙可用,倒也無妨,此事主公只需遣人,與士子明言禍起荊襄即可,只是郭某擔心的是,這布帛糧秣,價格亦在瘋長,衣食住行,關乎主公治下百姓生活,如今於許都城中,郭某亦聽聞,數日以來,糧價比之半月之前,翻了兩番,此事若不及早應對,禍患不小!」

    「那奉孝可有對策?」曹操聞言,心中一喜,對郭嘉道:「奉孝與那龐山民相熟,想必其一應手段,皆可應對。」

    郭嘉聞言不禁苦笑:「郭某於政務並不精通,主公yu求應對之策,當尋長文問計!」

    郭嘉說罷,曹操深以為然,忙命人去尋陳群過府一敘,不多時候,陳群便至,曹操出言相詢,陳群亦半晌無言,許久之後,陳群歎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龐山民此番謀劃,乃攻心之計,致主公治下士子,人心浮動,百姓怨聲載道!群以為,若解當下困局,首要之事,便是平抑物價,安定民心!」

    陳群說罷,殿上群臣,皆深以為然,連聲附和,曹操聞言笑道:「既然長文已窺破荊襄計策,必有應對之法!」

    「主公或可開倉放糧,坊市之中,糧食一多,其價必賤,至於竹紙,布帛,陳某卻並無應對之法,此物乃荊襄特產,雖主公治下百姓,亦可紡布,可陳某曾聞,荊襄織機可使尋常百姓,ri產布匹巨量,若我北地無織機奇物,便難以應對這布帛上漲之勢」陳群說罷,輕歎一聲道:「之前陳某聞奉孝先生曾建言丞相,遣細作一窺荊南織機,如何製造,不知如今,丞相有何收穫?」

    「那荊襄世家,將此物看得甚重,難有所得。」曹操聞言,唏噓不已道:「且文長開倉放糧之計雖好,可曹某yu來年春耕之後,便與荊襄一戰,如今荊襄發展日新月異,亦令曹某,頗為心驚,若與之對決,還當及早才是。」

    「那荊襄本就是富庶之地,且兩年來山民厚積薄發,只小小手段,便讓我許都群臣,難尋對策。」郭嘉輕歎一聲,對曹操道:「便是來年開春與山民對決疆場,郭某以為我中原大軍,亦無必勝把握,唯今之際,丞相當另尋良策,制衡荊襄了!」

    「良策何來?」曹操聞言,苦笑一聲:「曹某戎馬半生,還從未遇見如此難纏之對手,且這龐山民睚眥必報的性子,倒是讓曹某漲了不少見識,其諸般手段,不似諸侯!」

    曹操說罷,一臉頹喪,郭嘉見狀勸道:「丞相亦無須如此憂慮,以郭某觀之,那龐山民此舉,主要還是為洩汝南之憤,荊襄惜售竹紙,布帛,雖對我中原,影響不小,可那諸多荊襄世家,亦難從我中原賺取財帛,郭某以為,可先依長文之計,平抑各郡糧價,另多遣細作,往荊襄一行,或流言,或聯結,分化荊襄世家,使其與龐山民之間,多生嫌隙!」

    「雖是好計,可曹某曾聞,龐山民待各荊襄世家甚厚,便是奇術也多有相授,曹某這邊,當如何利誘一眾荊襄世家?」曹操說罷,郭嘉微微一笑,對曹操道:「世上人多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今荊襄世家,如龐,蒯等世家巨富,而其餘世家,皆不比此兩家勢大,若說其心中皆無怨憤,郭某可是不信!」

    上群臣聞郭嘉對策,皆眼前一亮,曹操亦一掃先前頹喪,對郭嘉道:「奉孝此計,亦是揣摩人心,與那龐山民之計,異曲同工,諸位以為,若依奉孝之計,當如何行事?」

    「可效仿先前籠絡孫權之事,丞相代聖上,授一眾荊襄世家爵位!」賈詡說罷,曹操微微點頭,這爵位於曹操眼中,倒也是無用之物,且只予官爵,不予實權,那荊襄世家,無非也只得一稱號而已。

    郭嘉聞言亦道:「文和所言極是,郭某以為,除授爵位之外,亦可告知荊襄世家,若攜荊襄奇術,轉投丞相麾下,日後丞相霸佔荊襄,必予以重用,山民雖予一眾荊襄世家不少好處,卻奪其權勢,這世間除貪戀財物者,亦當有貪戀權位者,丞相投其所好,必可得荊襄世家,遙相呼應!」

    「此計甚合我心!」曹操聞言,再無憂鬱,朗聲笑道:「這荊襄也只是奇術,令曹某艷羨,若得奇術,以我中原地大物博,那龐山民又豈是曹某對手?」

    見曹操轉憂為喜,上諸人多歡欣鼓舞,雖中原之前伐汝南而不得,後又遭此逆境,可丞相越挫越勇,振奮人心,有此定海神針一般的英雄人物,荊襄一隅,又豈是丞相對手。

    只是郭嘉,賈詡,荀彧等人,面上神情,依然慎重。

    特別是郭嘉,設計之後,心中卻不敢有絲毫懈怠,與龐山民相交日久,郭嘉自然知曉龐山民行事向來不拘一格,於郭嘉眼中,此人思緒,往往如天馬行空,讓人難以把握其中脈絡,若荊襄奇術,如此易得,天下間又如何會荊襄獨富?

    見如今已有對策,曹操遣散群臣,唯獨留下郭嘉,賈詡等重臣,一道入後議事,曹操也知道籠絡荊南世家,並非易事,郭嘉此計,雖可釜底抽薪,令中原得奇術與荊襄抗衡,然而這選擇可為曹操所用的世家,卻令曹操頗為為難。

    一些較小的世家,倒是容易籠絡,焉知其手中有何奇術?據傳荊襄織機,皆源自龐山民所設工坊之中,尋常世家,並不知如何製造,也有世家中人曾仿造龐山民所創織機,可荊襄於商貿一道,法度嚴苛,若仿造織機被各大世家察覺,必遭重罰。

    且仿造的織機,所織布匹,瑕疵不少,尋常百姓亦可察覺所產布匹之中的差異,所以若是不得奇術,便是仿造織機,對中原而言,只是做無用之功……

    可若是籠絡荊襄豪族,難度太大,龐山民授奇術於一眾世家豪族,荊襄世家多感其恩德,曹操亦在躊躇,當付出何等代價,才可從荊襄手中,覓得奇術。

    想到此處,曹操一臉為難之色,對郭嘉道:「奉孝,依你之見,我中原當擇哪家荊襄豪族,與其結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