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39 士元隱匿,欲添奇兵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路西行,過江陵,入夷陵,又行數日,龐山民所率百餘軍馬,已至川地

    沿途龐山民並未發現龐統蹤跡,數日已來,龐山民心中焦慮,玲兒祝融二女知龐山民心中鬱結,一路上比之往日懂事不少,若無這兩個朝氣蓬勃的小丫頭沿途開解,龐山民實在不敢想像這些日子,該如何度過。

    入川之後,所過關隘皆已易幟,看著川地各路關隘之上高高豎起的「龐」字大旗,龐山民的心中,著實有些無語,龐山民問過隘口將校,才知道數日之前,諸葛亮所率軍馬,早已過白帝城,往巴東方向而去,而打著「龐」字旗號,則是因為劉璋與劉表姓氏相同,且此番借兵西川,亦是出自荊襄上將軍的手筆。

    諸葛亮一路奪關而行,沿途上並未遇到太多阻礙,法正本是川地高官,張松素有才名,兼之有孟達作保,三人引荊南軍馬入川,駐守於隘口的川地將校,皆不相疑,諸葛亮一路不損兵將,奪關之後,只留下少量軍馬戍關,依然打著馳援西川的旗號,往成都而行。

    真是強悍的心理素質。

    龐山民可不敢想像,若是自己領軍而出,會不會採用如此大膽的戰略,一路向成都進發,且沿途分兵,這樣盡數佔下各路隘口之後,抵達成都城下,又能剩下多少軍馬?

    龐山民細細問過守關將校,所得信息也只限於此了,沿途戍關之人多為營中低階將領,軍中大事,便是問過之後,眾人亦不知情。只是待臨近白帝城時,龐山民又得知諸葛亮大軍,已然分兵,由法正引沙摩柯軍馬,向西南而行,而諸葛亮則引本部軍馬,一路往成都而去。

    該停下腳步。等一等魏延大軍了。

    入白帝城後,龐山民便命所率士卒,協助荊南守軍安定局勢,如今白帝城中,荊南軍馬已達兩千之眾,之前所過隘口,諸葛亮並未興殺戮之事,於是白帝城中。除荊南軍馬外,校場之內還被囚著不少西川士卒,雖已之前多有士卒歸降荊南,隨諸葛亮大軍徑往成都,但西川軍中亦有忠直之人,不背舊主。

    對這些士卒,將校而言,怕是唯有制住劉璋之後,才可打破其心中念想。再做勸說了。

    於白帝城等候一日,魏延大軍浩浩蕩蕩的入了城池,與龐山民相見之後,魏延亦對諸葛亮這般手筆讚歎不已,只是讓龐山民比較鬱悶的是,魏延一路而來,也沒有發現龐統的蹤跡。

    亂世之中。失蹤個把人。實在算不得什麼奇怪的事情。

    魏延極少見到龐山民如此焦慮,見龐山民苦惱,魏延勸道:「士元向來機敏。山民勿要如此擔心,或許士元早已料到,你會追尋於他,所以才會隱匿行蹤。」

    龐山民聞言,心中惱怒,對魏延道:「文長長途跋涉。可先於城中整軍,龐某如今既知士元不在文長軍中。這便與玲兒,祝融,去追孔明,尋其去向……」

    龐山民說罷,匯合二女,當日便離了白帝城,魏延於城內整軍一日,翌日一早,便欲出城,卻聞營中小校通報,言將軍舊友,欲與相會。

    魏延正莫名其妙,便見一青衣文士入了府中,抬頭一看,那熟悉的醜臉入目,正是龐統,魏延驚道:「士元何時到的白帝,莫非士元不知,山民已入川,且一路尋你?」

    「當然知道。」龐統洋洋得意,對魏延道:「文長軍中發生何事,龐某又豈會不知,龐某這一路可是跟著文長大軍而來,文長勿要忘記,軍中士卒,多是之前桂陽軍馬,龐某若藏匿此處,營中將校又怎敢透露龐某行蹤?」

    魏延恍然,對龐統道:「士元這一路而來,一直藏匿於魏某大軍之中?」

    龐統點了點頭,笑道:「便是兄長昨日離去,龐某亦知,只是兄長想要如此輕易就尋到龐某,龐某當然不會遂其意願。」

    「士元怎可如此?」魏延聞言,面色一變,對龐統道:「山民連荊襄之事全然不顧,只為來尋士元,士元卻避之不見……」說罷,魏延忙將之前龐山民所言夢中之事,告知龐統,龐統聞言,心中感動不已,卻搖頭歎道:「兄長待龐某甚重,龐某自是知曉,正因如此,龐某才欲與文長一道入川……」

    魏延也不知道該如何再勸,龐統與龐山民二人皆與魏延相交日久,憑這二人的倔強脾氣,魏延也知多說無用,想到此處,魏延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魏某就修書一封,告知山民你平安消息,免得再叫他為你擔心,如何?」

    「文長便是修書,也要再等上幾日。」龐統聞言笑道:「以龐某觀之,孔明這借道入川之事,已不能長久,顧忌西川軍馬,不日便會有所提防。」

    魏延聞言愕然,對龐統道:「此話怎講?」

    「便是借兵西川,沿途關隘守將亦當回報劉璋消息才對,如今劉璋未得荊襄軍馬信息,應當已經知曉孔明假道伐虢之計,孔明長驅直入,只為加緊掠奪西川土地,川路難行,若可掌握地利,便是持久作戰,區區蜀地軍馬,對我荊襄已無太大威脅,孔明怕是如今也早已料定此事,所以才與法正分兵,沙摩柯一路徑往西南,想必是要借蠻人身份,與川南蠻人聯結,以兩路軍勢,兵逼成都,使劉璋應接不暇。」

    魏延恍然大悟,尤為讚許的看了龐統一眼,道:「那我等當馳援孔明,沒準趕上大戰,亦可撈些戰功!」

    龐統聞言,笑著搖了搖頭道:「若文長去與孔明相會,亦要被其節制,兵馬調度全看孔明,文長又有何把握,從黃老將軍以及先鋒董衡處,搶來這領兵的機會?」

    魏延聞言,默然許久,對龐統道:「那士元又有何計教我?」

    「荊南兩路軍馬,大軍壓境,劉璋如今恐怕已然應接不暇,荊南籌謀日久,而益州卻毫無準備,這仗便是文長不來,以孔明本領,要勝不難。」龐統說罷,笑道:「如今孔明法正兵分兩路,皆有去處,文長不如使龐某於軍中籌謀,龐某以為,若我等為一支奇兵,為荊南大軍,再添一路軍馬,此番西川之戰,可建奇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