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179 董衡出山,又得上將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荊南龐山民,便是如今郡內廣傳之江東駙馬?

    董衡聞言,心中暗驚,面現疑惑道:「你本為荊襄人士,如今卻來了此處,莫非是為子義而來?」

    「是,亦不是。」龐山民聞言,坦然笑道:「昔日於夏口,山民曾見太史將軍於萬軍之中,遣一輕舟,順水而上,直擊我軍中帥艦,此等風采,令山民心折不已,只是山民自知,太史將軍忠義,所以此番前來,非是來做說客。」

    董衡點了點頭,不置可否,慈母卻道:「如今山民見了衡兒,怕是又起了愛才之心了。」

    龐山民點頭笑道:「此話不假,昔日神亭嶺上,董將軍與子義風采,人盡皆知,只是那時將軍未留名號,諸人只知子義酣鬥小霸王之事,可將軍為子義壓陣,使江東數將,未敢輕動之事,卻少有人知。」

    「卻是被你知曉此事。」董衡說罷,咧嘴笑道:「如今子義駐防會稽,老夫人處無人照料,衡乃子義摯友,豈可輕離?」

    見龐山民還欲再言,董衡笑道:「若衡投了荊州,難道山民欲見衡與子義,沙場相較麼?此事,衡不欲為之。」

    「豈是讓將軍投荊州,只是讓將軍投荊南也。」龐山民聞言,毫不氣餒,對董衡道:「將軍一身武藝,於這亂世之中,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若如此空老山林,實在可惜。」

    董衡聞言,卻搖了搖頭。對龐山民道:「伯符對董某有不殺之恩,子義與董某有摯友之義,此事不可為,山民還是勿要再勸。」

    龐山民聞言。不知可否,卻笑著對慈母道:「老夫人也如此認為,董將軍如此本領,當於這世間蒙塵?」

    慈母聞言,皺眉歎道:「老嫗不欲耽誤衡兒前程,只是衡兒所言,日後若與子義疆場相爭,念及此事。老嫗這心中,便難過的緊。」

    「龐某甚敬子義,亦不願看到這兄弟相殘之事,所以可於老夫人面前立誓。若董將軍肯於我荊南為將,但凡子義軍至,我荊南軍馬,退避三舍,必不使二人。相爭沙場!」龐山民說罷,慈母與董衡盡皆色變,龐山民於慈母處立此誓言,豈不是說太史慈兵鋒所指。荊南軍馬皆紛紛避讓不成?

    見二人愕然,龐山民一臉懇切道:「如今龐某與尚香已有姻親。並不欲與江東交惡,且董將軍無意於江東為將。龐某倒覺得,若董將軍去我荊南,便有機會一展所學,實現胸中報復,今見如此良將,埋沒世間,龐某心中,甚是難過……」

    孫尚香見龐山民對董衡甚是喜愛,亦出口勸道:「小妹亦求將軍,肯聽公子一言,將軍既不喜我孫家,去荊南為將,以將軍之能,亦可成就功業!」

    「荊南?劉表帳下為官?」董衡說罷,面現猶豫之色,對龐山民道:「那劉表與衡舊主無異,皆守土之主,若侍此人,董某如何立業?」

    「荊南之事,龐某可全權做主!」龐山民說罷,慈母與董衡皆驚,那孫尚香卻是笑道:「此事便是我家二哥,亦知山民於荊南成其隱主之事,若將軍去了荊南,可受重用!」

    董衡聞言,沉吟許久,一聲不吭,孫尚香目視慈母,言辭懇切道:「老夫人可否也幫尚香勸勸將軍?若董將軍這一身武藝,埋沒世間,百年之後,世人皆知太史子義,而不知與其同據我家兄長之董將軍,甚是不公!」

    慈母歎道:「衡兒,且聽山民一言,去荊南吧!」

    董衡聞言大驚失色道:「若董某離了江東,子義公務繁忙,何人照料老夫人日常飲食?」

    「如今子義賺下偌大家業,便是衡兒離了江東,老嫗豈會餓死?」慈母聞言笑道:「衡兒,尚香說的不錯,你一身武藝,不遜子義,何必因老嫗拖累自己?如今既有明主相邀,當把握機會!」

    董衡默然不語,那龐山民見其神情已有意動,對慈母笑道:「老夫人謬也,非是主公,而是兄弟,如今尚香亦知,我荊南將校,皆與龐某兄弟相稱,某雖不懂這弓馬技藝,卻欲學那伯符,不欲學仲謀也……」

    慈母聞言不禁笑道:「此便是書生意氣?」

    龐山民亦笑道:「好歹龐某也上過戰場,老夫人何必調侃於我?」

    龐山民說罷,席間諸人皆笑,那董衡許久之後,微微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既然老夫人亦允董某去荊南,那衡便去看看,若衡見過荊南將校,與之相處,並不投契的話,還請山民放董某歸返。」

    「此事不難,將軍與龐某,可擊掌為誓!」龐山民說罷,便見那董衡離席而起,龐山民心中奇怪,卻聽那慈母笑道:「衡兒可是去取兵刃?」

    董衡點了點頭,對慈母笑道:「還請老夫人待子義歸返,告知其董某如今,已隨了山民,便去其府上暫住,日後待董某於荊南立了功勳,再回來與子義相見!屆時讓子義看看,俺董衡本事,未必比他遜色!」

    「如此甚好!」龐山民聞言,大笑道:「如今子義於這江東,已是朝中第一虎臣,日後董將軍於我荊南,建功立業,衣錦還鄉之後,再與子義相見,亦是一大樂事!」

    不多時,那董衡從草廬後柴房之中,取出一長一短,兩桿擦得錚亮的鐵槍,回到席間,董衡跪伏於地,對慈母道:「衡年幼之時,雙親皆喪,後與子敬相交,老夫人視衡兒如至親,衡兒無以為報,如今董某既去,老夫人當多多保重,董某於荊南建功立業之後,自會歸返,於老夫人與子義相會!」

    慈母見狀,雙目含淚,卻面帶喜色道:「老嫗亦視衡兒如子義一般,皆為吾兒,若衡兒於那荊南不順心了,就再回來便是,這裡永遠是衡兒的家。」

    龐山民與孫尚香見這二人離情,亦甚為傷感,待董衡起身之後,龐山民出言寬慰,對二人道:「離別亦是為了日後重逢,老夫人當保重身體,且於這吳郡坐看董將軍於這亂世,建功立業,日後衣錦還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