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167 此去江東,亦有所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魯肅得償心願,與龐山民寒暄過後,便匆匆作別,欲歸江東,打點兩家聯姻之事,孫尚香則被龐山民一家挽留下來,之前玲兒就對這「江東雌虎」心中好奇,如今得見真容,玲兒倒極有興致,與這孫尚香切磋一番。

    待魯肅離去,院內便安靜了許多,孫尚香見龐山民若有所思,對龐山民道:「山民公子還在擔心,此行我江東之事?」

    龐山民聞言,搖了搖頭,對孫尚香笑道:「非也,此行江東,龐某自可安如泰山,只是在想,這公瑾,子敬二人,此番謀劃,有何圖謀。」

    「公子是不是將子敬,公瑾二位哥哥,想的太惡劣了些?」孫尚香聞言,面現不解之色,對龐山民道:「江東之人多言,子敬哥哥誠實君子,江東周郎志向高潔……」

    「卻與龐某各為其主。」

    龐山民說罷,笑道:「只憑小姐入院之時,眉宇之間,陰霾不散,龐某便知,這兩家聯姻之事,不但對龐某來說,倉促了些,怕是小姐之前,也不知此事吧。」

    「近幾日才從兄長那裡,得此消息。」孫尚香聞言歎道:「若此番公子不應此事,尚香都不知該如何自處。」

    「倒是夫君,懂得憐香惜玉。」貂蟬說罷,孫尚香雙頰粉紅,羞澀道:「姐姐休要調侃於我。」

    見二女相處融洽,龐山民歎道:「若不是機緣巧合,龐某正與家人說這越女故事,令小姐心有所感,怕是此番結親之事,另有變故,若小姐不願下嫁龐家,怕是子敬,公瑾二人,亦無計可依吧。」

    孫尚香,貂蟬二人聞言,盡皆默然,玲兒卻是笑道:「此事已成定局,小叔叔等著大婚便是,尚香姐姐,且與我去校場一趟,活動下筋骨如何?之前就聽說姐姐武藝出眾,玲兒早想請教了。」

    「尚香姐姐?」龐山民聞言,不禁莞爾,對玲兒道:「咱家這關係真夠亂的,若龐某與尚香小姐大婚之後,玲兒可切勿這般稱呼了……」

    「玲兒,你又多了一年輕的小娘。」祝融說罷,玲兒恍然大悟,皺著眉頭道:「小叔叔曾說過,江湖兒女,各論各的!」

    孫尚香見玲兒天真活潑,亦笑了起來,貂蟬見狀,連忙斥道:「玲兒休要胡鬧。」

    「權且各論各的,反正還沒有大婚呢。」龐山民笑道:「只是切磋一事,玲兒還是暫且放下,尚香小姐一路舟車勞頓,當早些歇息才是。」

    「無妨,尚香這便與玲兒姑娘,同去校場。」孫尚香躍躍欲試道:「之前先父曾言,呂奉先武藝,天下絕倫,尚香亦想要看看,玲兒姑娘可重現幾成溫侯威風。」

    孫尚香說罷,便與玲兒,祝融,笑鬧著出了庭院,龐山民與貂蟬二人,面面相覷了許久,盡皆笑了起來。

    許久之後,貂蟬歎道:「但願隨玲兒,祝融鬧上一鬧,這尚香妹妹也可寬心一些,若不是夫君憐香惜玉,怕是此番她回到江東,亦無法交待。」

    龐山民聞言笑道:「夫人為何有此感悟?」

    「若皆如夫君先前所言,尚香此遠嫁龐家,乃江東之計,江東諸人豈不是也將她當作財貨一般,賺取利益?」貂蟬似是憶起往事,對龐山民道:「便是孫家虎女,亦逃不過這女子宿命。」

    「龐某卻可化解這夫人口中的『宿命』。」龐山民見貂蟬憂慮,不禁笑道:「夫人,且看為夫此去江東,讓那周郎魯肅所謀之事,竹籃打水!」

    不多時日,這龐山民欲與孫家結親之事,便於這長沙城中,傳的沸沸揚揚,就連遠在襄陽的諸葛亮與龐統二人,亦得知此事,二人於襄陽城中飛馬趕來,欲勸龐山民打消此意,此聯姻一事乃周瑜之計,昭然若揭,二人皆心中不明,龐山民為何欲往江東涉險。

    幾日來,孫尚香和龐家諸人,相處融洽,城外竹林如世外桃源,孫尚香如今早已放下心中顧慮,或與玲兒,祝融校場練武,或與貂蟬說些女子私密,且龐山民幽默風趣,時不時的給院中女子們說些故事,院落之中,總是趣意盎然,如今孫尚香心中,早已不再埋怨兄長此番聯姻之事,對龐山民此去江東,面見母親,確定婚期,心中亦有些期待了起來。

    一家人用過午飯,龐山民便見庭院門口,諸葛亮與龐統二人,聯袂而至,龐山民自知其二人想法,出門迎上二人,對二人笑道:「孔明於襄陽,公務繁雜,如今為何卻是有暇,來龐某處?」

    諸葛亮聞言皺眉,對龐山民道:「山民兄長明知故問。」

    龐統亦道:「數日不見兄長,兄長卻做出如此大事,兄長莫非是被那江東雌虎迷了心智不成?焉不知那江東亡我荊襄之心不死,此聯姻乃周郎之計?」

    「明知是計,卻不得不去,此事為兄已與家父商議過,家父已然同意。」龐山民說罷,二人盡皆愕然,龐山民見狀笑道:「江東雖有圖謀荊襄之意,如今卻未得其時,若圖荊南,我興霸水戰,可擋程普,雖比那周郎遜色一籌,可興霸熟知長沙水道,借地利之便,亦可讓那周郎,無功而返;若圖江夏,則需過關雲長那關,其人統兵有道,且勇武絕倫,遠非黃祖那般庸才可比。」

    「可若那江東扣下兄長,又當如何?」諸葛亮聞言皺眉道:「亮實是不知,龐老先生為何會對兄長,如此縱容……」

    「非是縱容,而是為兄此去江東,亦有打算。」龐山民聞言歎道:「聯姻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我荊南如今孤軍奮戰,在外並無強援,便是日後盡得荊襄之地,還要獨面西南劉璋,北地曹操,亦有這江東孫權,若可與這江東,化解干戈,對我荊襄,卻是好事。」

    「那孫文台可是死於荊襄之手!兄長莫非前事盡忘?」龐統聞言,駁道:「若化解干戈,如此容易,我荊襄早已便和那江東,親如一家了!」

    「黃祖已死,孫家大仇得報,如今亦沒了伐我荊襄之借口,且我荊南,如今已勵兵秣馬,一年有餘,江東智者,皆不會為龐某一人,大興刀兵!」龐山民說罷,對二人笑道:「且此番龐某遠赴江東,除此二事,另有所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