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63 撫民校尉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回到竹林已有數日,龐山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悶竹舍之,又過起了歸隱的生活,龐山民如此懈怠,倒是讓諸葛亮心惱怒,雖說龐家的商隊已於城處理起了安撫流民一事,但是龐山民這個甩手掌櫃,也太沒有擔當了些。

    好不容易安撫住了大公子不再整日惦記著挑釁景升公的威嚴,諸葛亮急忙趕往竹林,心暗道:即便龐山民身為兄長,也該敲打敲打,整日流連於山林美色之,時間久了,難道他就不怕變的跟大公子別無二致?

    於竹舍外,諸葛亮透過窗戶,看到龐山民與那貂蟬說說笑笑,心暗惱,高聲喊道:「山民兄長可家!」

    「孔明進來便是!」

    龐山民搖頭苦笑,見諸葛亮進了房間,對諸葛亮道:「孔明於屋外看的一清二楚,還喊為兄作甚!」

    「見過兄長,見過嫂嫂。」諸葛亮躬身施禮,貂蟬見諸葛亮似有要事,微微一禮,出了竹舍,龐山民笑意盎然的看著諸葛亮,道:「孔明如此著急,莫非大公子處,又有變故?」

    「未有變故,那日酒後失態,大公子亦心後悔。」諸葛亮說罷,正色道:「雖說兄長長途跋涉,身體疲勞,可是如今荊南廢待興,兄長也該出些力氣了。」

    「孔明怎知為兄不肯出力?」龐山民見諸葛亮神情嚴峻,起身從桌上拿起一沓紙張,遞給諸葛亮道:「拿去看看,正巧你來了,咱倆一同參詳參詳。」

    諸葛亮微微一愣,接過龐山民遞來紙張,看著一行行清秀的字跡,諸葛亮疑惑道:「這是女子的字……」

    「懶得寫字,是我家夫人幫我摘錄的。」龐山民笑著點了點頭,道:「字很好看。」

    諸葛亮白了龐山民一眼,不再理會龐山民這憊懶樣子,看著紙上字,心神很快就完全被紙上記錄的條陳吸引了過去。

    「這是流民安撫之策?」諸葛亮很快便把紙上字看了大半,一臉欣喜道:「原來兄長早有準備!」

    「總不能只看著你受累。」龐山民聞言笑道:「不過話說回來,孔明啊,你做事認真謹慎,不是壞事,但是總不能事無鉅細,全部挑自己肩上,人有力窮之時,這點你總要明白!」

    「亮受教了。」

    一聽就是敷衍之詞,聽著諸葛亮漫不經心的回答,龐山民也懶得與他計較,反正改變諸葛亮的習慣還有的是時間,也無需急於一時。

    「兄長,這撫民校尉,是設官職?」

    諸葛亮看了許久,現對龐山民條陳上的一些事項,也有所不解。

    「那曹操有挖人祖墳的『摸金校尉』,咱荊南立撫民校尉一職,又有何妨?」龐山民聞言笑道:「為兄以為,撫民一事,還應成立一個臨時性的專業部門來做,游離於現有官吏之外,這樣既不影響荊南政務,也可專心處理好流民一事。」

    諸葛亮聞言,點了點頭,區區一官職名稱,倒也沒有什麼可計較的,只要能夠熬過這個冬天,以荊南豐產,來年這些流民便是荊南之民。諸葛亮越想越覺得這個撫民校尉好處多多,面現喜色,讚許的點了點頭,對龐山民道:「兄長大才,只是這撫民校尉,亮以為唯有兄長,才可勝任!」

    「孔明……你是不是看不得為兄歇息幾日啊!」龐山民聞言,一臉苦色道:「我又不是不做事,你至於如此催促於我?」

    「兄長想的辦法,自然由兄長實施。」諸葛亮見龐山民一臉埋怨,微微一笑道:「若是別人來做,怕是兄長也不會放心。」

    「誰告訴你我不放心的?」龐山民說罷,諸葛亮卻搖了搖頭,道:「亮只信兄長能做好此事,這撫民一事,關係到荊南日後展,若兄長不做,怕是無人勝任了!」

    「行,你狠!」龐山民苦著臉,只得應下,他也不好意思看著諸葛亮整日忙碌,而自己卻無事可做,只是龐山民心暗道,反正以他的本領,就算領了這撫民校尉一職,也可偷懶,只要不耽擱他閒暇之時,過過歸隱生活就行。

    諸葛亮見龐山民欣然允諾,心鬱鬱也一掃而空,又看了一會兒撫民條陳,諸葛亮的眼異彩連連,對龐山民道:「兄長還欲使這些流民,學那曹操軍屯不成?」

    「軍屯?」龐山民搖了搖頭,笑道:「不是軍屯,為兄所想的,是我軍的分級制。」

    「何為分級制?」諸葛亮聽到龐山民口的鮮詞彙,一臉好奇道:「兄長難道是想,讓這些流民自成一軍?」

    「這個說起來就比較複雜了。」

    龐山民搖了搖頭,默默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諸葛亮道:「為兄以為,我荊南四郡,可將軍士卒分為三級,第一類是戰之軍,俱要身強體健之人,遭遇戰事,可攻無不克,第二類,是尋常官軍,可用作駐守城池,至於第三類,農忙之時,便去務農,農閒之時,亦可維護鄉里治安……」

    龐山民滔滔不絕,甚至連這三類士卒的軍餉都分作三級,諸葛亮聞言,連連點頭,對龐山民道:「就像那曹操,有虎豹騎,有護城軍馬,還有屯田軍是同樣道理?」

    「嗯,大致相當,卻也不完全一樣,如今吸引的流民,未經訓練,只得用於屯田,待日後荊南穩定了,便可將其健壯之人,招募到軍營之。」龐山民說罷,見諸葛亮笑意濃,急忙喊道:「為兄不懂訓練軍馬,孔明,我可只做安撫流民一事!」

    「行,那兄長就先安撫流民便是。」諸葛亮說罷,不欲與龐山民多言,將手上紙張捲入袖,對龐山民道:「此物借我回去細細參詳,亮告退。」

    龐山民見諸葛亮匆匆而去,苦笑不語,心暗道,這才休息了幾日就又要忙碌了,要是留守長沙的不是孔明,而是士元,又該多好!屆時兄弟二人,一同偷懶,倒也愜意的很。

    想到此處,龐山民長歎一聲,口喃喃道:「還是及早忙完,早沒心事的好,那撫民條陳,以孔明智慧,幾日便可琢磨透徹,唯今之計,倒不如抓緊時間,把安撫流民一事,步入正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