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52 愚忠之氣,獨一無二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客棧等候數日,尚書府很快便傳來了消息,龐山民進獻的竹紙令當今聖上龍顏大悅,荀彧順水推舟,代劉琦求官,獻帝念同宗之誼,命少府督造官印,以劉琦為長沙太守,石韜孟建諸人,掌荊南其餘三郡。

    龐山民得償所願,心大悅,如此一來,掌控荊南便是師出有名了,只是龐山民料想,以荀彧智謀,想必也留了後手,恐怕如今天子使節,已經趕往荊州的路上了,不知道那景升公,聽聞如此消息,會不會氣的吐血三升。

    只是對於荊南形勢,龐山民卻不怎麼擔心,即便劉表與劉琦父子反目,兵戈相向的事還是難以生的,事情已展到這般地步,劉荊州怕是多半會打落牙齒和血吞,原本劉琦就是被他這個父親趕離了襄陽,只因為劉琦去許都求了個朝廷冊封的官職而攻伐與他,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求官一事已了,龐山民便命車隊收拾行裝,這幾日關羽時常會往出沒於客棧之,如今劉備家眷已送抵客棧,混入了龐家的商隊之,龐山民也見過甘糜二位夫人幾次,混了個臉熟。

    二位夫人姿色不凡,龐山民卻沒有太多欣賞的興趣,或許是於長沙之時多與貂蟬相伴,龐山民現他已可以對尋常美女視而不見了。

    只是這二位夫人似乎並沒有放過龐山民的打算,客棧的這幾天裡,龐山民已經被這二人磨的耳朵快起了繭子,兩個女人不遺餘力的勸說龐山民輔佐劉備,龐山民屢屢婉拒,卻絲毫沒有打擊到兩個聒噪女人的積極性。

    也算是見識了劉大耳蠱惑人心的本事了,這兩位夫人,從與劉備成婚到現,過的多是顛沛流離的日子,還被皇叔之敵擄去數次,怎麼還如此這般幫他說話?

    難怪史上記載,這位皇叔魅力獨一無二,日後三國霸主,果然是各有各的看家本領……

    龐山民對此頗為無奈,只盼著關羽除眼線之後,早日離開許都,只要到了汝南與那劉備匯合,就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於是龐山民平日都不敢客棧多呆,閒著沒事兒的時候便許都城和玲兒一同四處亂轉,有時也會去將軍府的馬棚牢騷,跟赤兔好好說道一下,若不是因為這位紅毛大爺,他堂堂大鳳雛也不必遭遇這般無妄之災。

    「山民,我已摸清監視之人。」

    關羽又一次出現客棧之,興奮之色溢於言表,幾天以來,關羽命與他同至許都的十餘老卒四下調查,將軍府內外的可疑人手皆被關羽現,關羽已命老卒們休整行裝,待借口出城射獵之時,離開許都,並與龐山民的車隊路上匯合。

    「關將軍須一切小心。」龐山民倒不認為關羽能如此輕易的打亂曹營佈置,曹操甚喜關羽,曹營諸人皆知,若是讓關羽逃逸,怕是不少人要負上罪責,眼線沒準只是曹操的後手之一,以曹操詭譎,想要留下一人,又怎會如此簡單。

    「這我省的!」關羽頗為自傲的點了點頭,撫鬚笑道:「明日一早,我便掛印封金,離了許都,曹操雖待我甚厚,於河北斬顏良丑,也算還了他恩情,只是這印綬資財,我卻不能接受。」

    「呃……將軍若行此事,怕是會打草驚蛇。」

    關羽德行,龐山民亦深為敬佩,掛印封金之事也是千古美談,只是以如今事態,若如此行事的話,恐怕曹營人一旦現關羽遺留之物,便會引軍而至。

    如今曹操未歸許都,若是曹營其餘將校引軍追之,怕是絕不會如曹操那般惜關羽之才,放關羽離去……

    「我意已決。」關羽說罷,起身欲去,龐山民連忙伸手攔住,面色不虞道:「將軍如此固執,難道就不怕令二位嫂嫂身陷險境?」

    「孟德雖為我家兄長之敵,卻待我甚厚,我不欲欠他太多。」

    「已經欠了,管它多少作甚?」龐山民見關羽面色堅決,搖頭苦笑:「那曹操還會差了你這個漢壽亭侯的將軍印不成?再者,有這天子所賜印綬,日後將軍與皇叔,征戰天下之時,也可師出有名!」

    「我那兄長本就是皇叔,若是舉兵,便是大義所趨!」

    「荒謬,皇叔可敢視當今天子無物?」龐山民冷笑一聲,道:「我也知玄德公所圖甚大,只是將軍這話,休要再提,皇叔怕是也不希望聞此謀逆之言。」

    關羽默然無語,以關羽性情,素來不喜欠下人情,可如今龐山民所言皆理,關羽也不知如何辯駁,龐山民一臉平靜的看著關羽,心道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如今就讓關羽自己選擇。

    一邊是兩位嫂嫂的安危,一邊是關羽行事的準則,兩相衝突,關羽面上,一陣痛苦。

    「罷了……就再欠孟德一場。」

    許久之後,關羽長歎道:「想我關羽戎馬半生,不曾虧欠人情,如今卻欠下孟德甚多,也不知何時才能數還上。」

    「那要看你與你家三將軍如何輔佐皇叔成事了,若日後皇叔也成了一路諸侯,賣曹操些許人情,倒也不會令將軍如現這般為難。」龐山民說罷,起身送客,關羽離席而去,一路上長噓短歎。

    龐山民目送關羽離開客棧,心亦是唏噓不已,關羽忠義,龐山民算是深深領教了,兄弟義氣面前,處事的原則都要讓路,關羽心的為難,讓龐山民敬佩的同時,也不禁感歎此人的愚忠之氣,獨一無二。

    可敬?可笑?可悲?可歎?

    龐山民沉吟許久,倒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價關羽這個蓋世良將了,龐山民搖頭苦笑,他這個現代人的靈魂怕是永遠都難以理解這個古之良將彆扭的情操了。

    許久之後,龐山民的臉上才恢復了笑容,與其糾結著去思考那關羽的道義,倒不如早早的離開許昌,收下赤兔之後和同窗們荊南相聚,大家各有各的道義,孰優孰劣,誰又能說的清楚?

    想到這許都繁華,明日一早便要離開,龐山民輕輕歎道:「倒是與那關羽同命相連了一回,明日離了許昌,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