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36 申生在內而亡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竹山兩側的山谷,越來越多的竹樓破土而出,若是不明就裡的人來到竹山附近,看到此番景象,怕是會誤以為已經來到了山越蠻人的聚居地了。

    時光荏苒,半月時間轉瞬即過,第二批的竹紙已經運抵長沙渡口,被魯家的商船運回了江東,兩千張竹紙算是抵足了與江東魯家的貨物,魯肅果然是誠實君子,至少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龐山民並未聽到過,關於竹紙乃是龐山民所創的流言蜚語。

    這或許也和位於襄陽的龐家紙坊有關,龐山民離家之後,龐德公便籌劃起了竹紙的生意,如今荊襄大員們,都已經見識了竹紙這樣全的事物,潔白如雪般的竹紙受到了這些世家大族們瘋狂的追捧,特別是龐德公應下了為劉荊州免費提供大量竹紙之後,劉表心大悅,當著荊州武官的面,大肆的讚揚著竹紙的精美,彷彿不用這種紙張寫書作畫,就不配擁有「名士」的名頭一般。

    龐家竹紙,只憑這一樣小小的物件,便讓襄陽龐家的資財迅速的擴張,「荊襄第三家」的名號也會襄陽的世家大族時不時的被人提起,原本龐家只是因書香傳家而聲名顯赫,而如今,龐家則有了和襄陽望族蒯家,蔡家爭雄的資本。

    當然,這也是因為兩大家族對於龐家的展並不介懷有著很大的關係,龐家不荊襄為官,甚至連竹紙的售賣生意,龐德公也主動的找上了這兩大家族同分一杯羹,蒯家,蔡家於襄陽,江陵等地的商舖,已經出現了竹紙的影子,這種價格高昂的竹紙,正迎合了那些荊襄士子們喜好精美器物的性子,從而銷售火爆,兩大家族也因此獲利頗豐。

    原本因竹紙一事,劉表還是頗為欣喜的,治下有能人製出竹紙,足以上表許昌,荊襄事大興。竹紙一物,就算稱之為祥瑞也不足為過。只是竹紙問世這半月有餘,荊襄之地四下流傳起了劉表年事已高,當早立世子的謠言,且襄陽城姓把這事兒傳的有板有眼,眾人多稱大公子德行出眾,體恤姓,應繼承劉荊州之家業。

    這樣的流言蜚語也讓劉表的心情一下子從高峰跌落到了谷底,甚至連將祥瑞一事上表許昌的事情也顧不得了,劉表心道:如今自己還沒死呢,長子就荊襄擁有了這般勤政愛民的聲譽,日後若是劉琦聲名漸起,荊襄之民難不成還會只認劉琦,不認自己?

    且對於劉琦這個長子,劉表向來是不怎麼待見的,倒不是因為劉琦不夠仁孝,而是因為次子劉琮,年紀幼小,卻聰慧異常,當爹的雖想過要一碗水端平,可荊襄軍務,多被蔡氏把持,劉琮親母,正是大將軍蔡瑁之妹,劉表於荊襄多要仰仗蔡氏相助,所以劉表的心,也早早的想好了繼承家業的人選。

    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若是劉琮日後執掌荊襄,也不必擔心荊襄安穩了。

    只是……這才半個月的時間,長公子當繼承家業的言論時不時的荊襄流傳,就因此事,劉表除了要朝堂之上,安撫蔡家諸人之外,還要回到家,面對正妻蔡氏的哭鬧,劉表雖然召來劉琦,斥責數次,但是襄陽城的流言,卻始終不得消停。

    大公子府。

    劉琦坐於堂,垂頭喪氣,這個往日風流儒雅的荊襄第一公子,一點都沒有了平日的從容,雙眸黯然無光,顯然是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原本於市井之聽聞姓盛讚,劉琦還著實的欣喜了幾日,直到父親接二連三的斥責於他,劉琦才意識到,這回的事情有些麻煩了。

    功高震主麼?

    劉琦之前從未想過會生這般事情,一個肩不能抗,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憑藉著什麼去功高震主?劉琦自始至終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對於父親不留情面的斥責,劉琦也只能黯然相對,就算劉琦聽從父親的話,韜光養晦,可是荊州姓,朝堂官員,似乎都沒有放過他的打算。

    「這是要逼死我啊!」

    劉琦黯然的歎了口氣,聽到廳堂前從容的腳步聲,劉琦眼前一亮,連忙起身迎了上去。

    「先生,您終於來了!」劉琦恭謹一禮,對來人道。

    來人白衣飄飄,面如冠玉,儒雅俊逸。

    「孔明來遲,還請公子恕罪。」

    諸葛亮微微拱手,從容一笑道:「公子近日,日漸憔悴,難道城流言一事,公子未向景升公解釋清楚麼?」

    「無論萬般理由,家父皆不信……」劉琦苦澀道:「如今家父斥責於我,蔡氏諸人也多相為難,孔明,你說若我告知家父,我無意繼承家業,家父和蔡家諸人,會放過我麼?」

    「公子乃嫡長子,這話恐怕他人不信。」諸葛亮歎了口氣道:「就算景升公相信公子,可是蔡家呢?斬草除根的道理,我想那蔡家諸人,還是懂的,如今劉琮年幼,若其執掌荊襄,荊襄之地則被蔡家所把持,這麼大的誘惑,蔡家眾人,會放過大公子這個不安定的因素麼?」

    「難道已是必死之局?」劉琦聞言,面現驚恐,對諸葛亮道:「若蔡氏謀害於我,防不勝防,想必就算是家父,如今也不會與我討回公道……」

    見劉琦心慌意亂,諸葛亮面色頹然,心卻是暗喜,如今荊襄的詭異流言,諸葛亮已經可以確定這些是出自於龐家那大小鳳雛的手筆了,自己只需借力打力,自可讓劉琦言聽計從。

    「事已至此,若公子想要平息劉荊州與蔡氏怨忿,實為不易,只是此乃公子家事,亮作為一個外人,也不便多說什麼……」

    諸葛亮蓋棺定論的話語讓劉琦心凜然,見諸葛亮轉身欲走,劉琦連忙拽住諸葛亮的衣袖,口呼喊:「孔明救我!我不欲為荊襄之主,孔明定要教我辦法,排除父親和蔡家諸人疑慮!」

    「排除疑慮?」諸葛亮回過神,深深的看了劉琦一眼,見劉琦神情渙散,眼再無一絲鬥志,輕歎一聲道:「公子乃劉荊州之長子,欲坐一郡守之位卻也不難,如今若要保全性命,公子恐怕只得背井離鄉了……」

    「申生內而亡,重耳外而安?」劉琦聞言,恍然大悟道:「那孔明認為,吾去何處,才會不被蔡家諸人忌憚?」

    「可去長沙!」諸葛亮信心十足道:「若公子向劉荊州討要此太守之職,蔡家當疑慮去,長沙毗鄰山越蠻人,亦要提防江東窺覷,若公子守此要衝之地,必可擊碎城流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