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逐鹿

龍騰世紀 第五一二章 合作設想 文 / 秦語

    「巴蜀琴氏!」劉邦聽到張良的話,不由的一聲輕歎。

    作為漢王,最初的巴蜀之主,對琴氏自然是多有瞭解。這個富甲巴蜀的巨富豪強影響力舉足輕重,想當初到了巴蜀,對他們可是禮遇有加。想要在巴蜀站穩腳跟,沒有他們的幫助無疑是癡人說夢。

    當初正是取得了他們的支持,才讓自己在巴蜀站穩了腳跟。自己對巴蜀琴氏也是多有封賞,他們對自己也還算是忠誠。結果如今張良又再次提及巴蜀琴氏,這讓劉邦不得不重視了。

    劉邦尚未說話,樊噲搶先道:「張良先生,巴蜀琴氏怎麼了?他們一直支持我們的,直到現在還支援我們錢糧,漢王還給過他們家很多的封賞,如今巴蜀礦業和貿易可以說都是他們家一手在經營!」

    「是,正是因此如此,所以我們才要慎重對待!」張良解釋道:「巴蜀琴氏乃是有名的一方豪強,這些豪強大族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他們是支援我們,曾經對我們也多有幫助,但是他們自己也得到利益了啊!何況他們身在巴蜀之中,漢王乃是巴蜀主人,他們要是不奉命,後果不是顯而易見嘛!」

    樊噲道:「張良先生,你的意思是,巴蜀琴氏效忠漢王是被迫的?」

    「不是被迫,只是利益結合!」張良搖頭道:「當時的情況下,巴蜀琴氏向漢王效忠,予以支持一來是為了自保。尋求庇護。二來還是為了借助漢王的力量去獲利,去發展壯大他們自己!」

    韓信冷笑道:「琴氏之前雖然說也是巴蜀數一數二的豪強大族,但是也有幾個勢力與之分庭抗禮,有所牽制。但是自從借助了漢王的力量之後,現在在巴蜀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甚至快要隻手遮天了!」作為漢軍大元帥,韓信在巴蜀也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對巴蜀的情勢自然很是瞭解,不管怎麼說張良還是沒有親自去過巴蜀,對那裡的瞭解還是通過別人的。

    張良道:「問題正在這裡。對於這些地方的豪強大族而言,對諸侯能有多少忠誠呢?當初秦始皇見懷清台,褒揚寡婦清,對琴氏厚待到了何種程度。如今秦國滅亡了。琴氏為何不恨反秦的諸侯呢?足可見,在他們眼中生存和利益才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我們是巴蜀的統治者,能帶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但要是越國給他們的更多呢?結果會如何?他們會不會為了利益而倒向越國呢?琴氏在巴蜀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越國想要圖謀巴蜀,肯定會打琴氏的主意。若是琴氏被他們誘惑,裡應外合,形勢對我們將會非常不利!」

    劉邦這才輕聲問道:「子房先生,你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置,巴蜀的問題確實關鍵。稍有閃失就麻煩了!」

    張良道:「臣以為有兩點,一個是派人前去穩住琴氏,杜絕他們和越國人裡應外合。第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盡可能地做好防禦。只要越軍進入不了巴蜀,琴氏會有一個正確選擇的。」

    劉邦點頭道:「好的,寡人這就派人傳訊給盧綰,讓他嚴加防範,守住夷陵要道!」

    張良輕輕搖頭道:「漢王,夷陵是要守。但是進入巴蜀夷陵道自然是最方便,最直接的,但是並非只有這一條道路。還要提防越軍從別的提防進攻才是!」

    韓信道:「用兵之道跪在巧變,尹旭是什麼人,做事情的風格大家都是知道的。說不定現在又有什麼奇謀妙計了。而且說不定現在已經有些晚了……」

    在軍事戰略上,韓信的話語。眾人自然沒有什麼質疑。而且越王尹旭曾經的那些事跡,給人的感覺就是摸著不透,讓人膽顫!

    張良歎道:「韓元帥說的一點都沒錯,你們想啊!我們現在能夠意識到巴蜀那邊可能要出問題,那麼越國人是什麼時候想到的?我們之前的精力全部放在趙地和對西楚國的作戰了,對巴蜀和南方多有忽視。而這段時間越國人並未有什麼行動,想必他們一直在做周密計劃,等的就是這一天。他們對巴蜀的野心是早就有了,那麼籌謀做了多久就不好說,八成是比我們快了一步,巴蜀那邊著實危險啊!」

    聽張良這麼一說,劉邦不由的有些擔心,不管怎麼說巴蜀乃是自己的發跡之地,龍興之地。現在要是就這麼丟了,著實是一大損失,面子上也過意不去。之前西楚國丟失江東的時候,他還曾笑話項羽丟掉了起兵的發跡之地。沒想到現在同樣的遭遇竟然出現在自己身上,這讓劉邦很是鬱悶,心中非常的失落。

    此番韓信對河北諸侯的行動成功,又成功地打退了項羽的進攻,漢國可以說是聲勢浩大,盛極一時。對此劉邦可以說是多有得意,不管怎麼看,在目前天下諸侯的形勢之中,漢國都顯得一枝獨秀,比起其他幾個諸侯都要強上許多。

    看到這樣的局面,劉邦怎麼能不得意呢?心中的興奮就別提了。畢竟漢國是走在一個上升期,一個群雄爭霸的良好局面出現在自己面前,希望是大大地有。

    但是得意之後,才發現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剛剛因為趙地還有成皋的事情得意,巴蜀就開始讓人煩心了。劉邦這才想起來自己身後還有一個尹旭,自己的敵人不僅僅是項羽一個人。他才真正地意識到越國對自己的危害,把自己和越國擺在一個合適地位置上。

    漢國想要成功,自己想要取得天下,一最終的對手可能就是越王尹旭了。突然至今,心中的那種感覺再次出現,很多時候劉邦都覺得。項羽看似強大。但自己對項羽似乎沒有那麼多的害怕。反倒是越王尹旭,很多時候做出的事情讓他忍不住地有些膽顫心驚。

    現在在巴蜀的問題上,劉邦再次出現了這種感覺。從張良的口氣之中,劉邦有種感覺,巴蜀是保不住了。

    尹旭已經坐山觀虎鬥很長時間了,當自己和項羽在中原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他的目光便已經緊緊盯著巴蜀了。不知道已經預謀了多長時間,說不定早就有什麼行動了,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而自己之前是因為趙地和成皋的事情,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巴蜀。後來又有些小小的得意忘形。以至於對巴蜀地關注和防禦都有些疏忽,現在的感覺似乎有些為時已晚。

    劉邦輕歎一聲,不管怎麼說巴蜀現在還握在自己手中,那就不能讓他這麼輕易地丟出去。只要有機會還是得多加爭取。絕對不能讓尹旭這麼痛苦容易地得到巴蜀。

    「好的,寡人回盡快派人前去通知盧綰,讓他小心防備。琴氏那邊也要派人前去穩住,總而言之,巴蜀我們要盡力保有。」

    「漢王,不是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嘛!要不我們我們反其道而行,行圍魏救趙之計,反過來從滎陽一帶出兵進攻江陵如何。這樣一來保住了我們自己的領土不說,還能打壓一下越國囂張的氣焰。」樊噲感覺有些憋屈,心中有些想法。當眾講了出來。

    劉邦突然眼前一亮,樊噲的提議似乎是個好辦法,心中不由地有些激動。

    張良輕輕搖搖頭:「不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此一來,我們豈非要和越國在臨江一帶大動干戈?河北諸侯尚且未能全部安定,項羽虎視眈眈,隨時都會衝殺過來,若是這個時候我們再和越國大規模地開戰。三線作戰,漢國如何能夠承受的起?」

    韓信也輕輕搖搖頭:「這樣做恐怕有些問題。太過冒險了。正如子房先生所言,我們和越國全面開戰不是一件好事,可能還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現在漢國的情況,只能是針對一個目標開戰,否則會難以為繼的。

    至於這個目標。我想對我們威脅最大的還是項羽。若是我們對越國開戰,項羽是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的。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想起前幾日成皋失守,滎陽前線的窘境,樊噲不由地低下頭去,那樣的形勢對漢國確實是太危急了。輕易對越國動兵,這個風險著實有些太大,有些讓人承擔不起。

    韓信續道:「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對越國作戰勝算能有多大。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我們能夠調動的兵力實在有限。要知道越國可不是那些河北弱小諸侯,越王尹旭也不是趙王歇那種才智平庸之輩。單單就是駐守江陵的蒲俊,就不可小覷。一旦面臨我們的進攻,越國人就會展開防禦。越國後顧無憂,可以持久地跟我們耗著,但是我們不行。還有就是越國水軍,江陵一帶河湖眾多,越國水軍的實力不俗,如此一來對我們就更加不利了。因此絕對不可以輕率地和越國開戰!」

    韓信講的全都是實際情況,漢國確實不適合和越國開戰。當然了,除此之外,韓信也是有些私心的。漢軍要是和越軍開戰,不管是勝是敗,漢國的全部兵力勢必會被牽制。對其他地區再無兵力可用,那麼一切都外行動也都將會取消或者被迫放棄,這一點與自己的利益大不相符。因此必須要以合適恰當的理由來阻止,然後再做其他的圖謀!

    劉邦輕輕擺擺手,這才說道:「主動出兵進攻越國還是算了吧,這樣對我們並非好事。」一個項羽已經讓他很是頭疼了,說實在的劉邦現在還不想和尹旭完全撕破臉皮。漢國絕對不可以輕率地陷阱和越國作戰的泥潭之中,必須要慎之又慎。

    張良附和道:「臣也是這麼認為的,越國雖然一直有些發展壯大自己的舉動,但是在楚漢之間……越王尹旭一直在試圖一種平衡。楚漢皆處於防守狀態還好,一旦採取進攻的態勢,越國會怎麼樣呢?若是徹底地把越國逼迫到對立面,讓尹旭和項羽站在同一線上。只怕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劉邦點頭道:「子房先生說的是。所以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著急,還需要從長計議,慎重對待!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做好防備,盡可能地保全巴蜀。」

    話是這麼說,但是劉邦自己心裡清楚,對於巴蜀,他的信心正在逐漸地下降。或許巴蜀遲早會是尹旭的囊中之物吧!巴蜀對於自己,就相當於江東二郡對於項羽一樣,如果真的丟了……

    自己會不會像項羽那麼坦然,或者說是無奈何呢?

    張良見到劉邦鬱悶。勸解道:「漢王,莫要為此而憂心,其實倒不如以巴蜀來換取越國的合作!」

    劉邦頓時心頭一動,問道:「子房先生。你說什麼?你什麼意思?」

    張良說道:「巴蜀很可能會被越國攻陷,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如承認這個事實,和越王做筆生意呢!」

    樊噲瞪大了眼睛,有些迷糊了,剛才還對越王尹旭是恨之入骨,怎麼一轉眼就想要和他做生意。即便都是些利益交換的事情,可是這交換到底怎麼進行呢?

    張良繼續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可以邀請越國一同對付西楚國。我們兩家一起滅掉項羽,這樣一來形成的局面江湖事越國和漢國南北對峙。只要西楚國滅亡了。北方……大江以北,至少也是淮水以北將都會是漢國的領土。

    如今南方和北方的情況大家都是瞭解的,北方的農業和人口要發達的多,而南方則是地廣人稀。從力量對比上來看,越國將不如我們,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進攻越國,繼而考慮統一大業!」

    「如此倒也是個好主意,只是越王尹旭他會答應嗎?」劉邦輕聲質疑,隨即又說道:「還有一點。這件事情要是控制的好,倒是還好說。但是弄不好……寡人是擔心會不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合作是好事情,要是漢國和越國之間合作能夠滅掉西楚國,這樣的好事情劉邦自然是拍手叫好的。但越是如此就越是要考慮事情的可行性和利益,若是最終的結果對漢國的利益收穫不是那麼大。甚至還有所損失的話,這樣的賠本生意自然是不能做了。

    站在一旁的韓信心動了。他之所以阻止樊噲對越國用兵,主動進攻的提議。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的打算和野心。但是目前還處在一個被劉邦懷疑和猜忌的過程之中,有些事情並方便自己提出來。

    沒想到張良先生如此幫忙,正要幫著自己提起話題,如此一來有些事情就好辦多。韓信哪裡肯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當即道:「如此甚好,要是能夠和越國合作,聯合進攻西楚國,一同滅掉項羽的話,一個巴蜀還是只得的。

    巴蜀眼下對我們很是重要,但是以後呢?不要太擔心,只要我們打敗了西楚國,整個北方都是我們的,西楚國的梁楚幾個郡可都是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一個小小的巴蜀我們丟得起。即便是越國拿到了巴蜀又能如何呢?

    從南方進攻北方,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財力和人口方面的優勢就會顯示出來。南方到底是地廣人稀,雖然尹旭一直在想辦法招攬人口,吸引北方的流民南遷,可到底是杯水車薪,短時間內效果還是很有限的。南北對峙,越國不是我們的對手!」

    韓信一句話似乎是強心劑一樣,讓眾人心中一動。和越國南北對峙,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前景構想。當今天下,可以說是楚漢越三足鼎立的局面,至於燕國,遼東,衡山這些小諸侯,完全都不不看在眼中。

    三者要是去其一,最終兩方對峙,還是漢國佔有優勢的話,何樂而不為呢?眾人對此可都是樂見其成的。尤其是這個方案是謀士第一的張良先生提出,又得到了軍事方面韓元帥的肯定,其可行性和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包括漢王劉邦在內,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都忍不住激動不已,嘴角帶著笑意。

    劉邦輕歎一聲:「要是能夠消滅西楚國,徹底打敗項羽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西楚國的情況現在看似不大好,但是項羽的勇猛和西楚國的厲害之處還是擺在那裡。要是項羽要是真的拚死反撲,誰都會趕到害怕的。這才成皋失守的事情,滎陽孤立無援險些防線被攻破,著實讓劉邦捏了一把汗!

    所以現在有機會徹底地解決項羽這個大威脅,劉邦還是樂見其成的,當然了,這些都要建立在尹旭肯合作的基礎上。還有就是這件事情必須運作好,必須要保證漢國是最大的受益者才好!

    張良笑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我們可以對尹旭加以暗示,然後再進一步的溝通,還是很有可能的!」

    韓信補充道:「目前這只是一個合作的設想,真的要付諸實施還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的,至少我們要做好一些準備,比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