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逐鹿

龍騰世紀 第三九六章 封為梁王? 文 / 秦語

    蕭何道:「既然如此,就需要派人前去奏報漢王才是,這樣的大事還是需要他來決斷。」

    「不只是奏報,是必須要向漢王陳述利害,與漢王商議著決斷。所以不能派一般的使者前去,最好……若是張良先生親自走一趟或許會好的多,現在漢王身邊多是些武將,正好缺乏一個出謀劃策的人。」韓信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良略微沉吟,說道:「也好,那我就去一趟!蕭丞相和韓元帥你們留在關中,繼續籌措糧草和招募新兵,必須要保證後續支援。」

    蕭何點頭道:「這個放心,蕭何一定全力以赴!」

    韓信提醒道:「運送糧草的時候切莫著急,我建議前線大軍的糧草夠用就好,莫運送的過多。否則,一旦項羽大軍反攻,漢王回師,反而平白無故浪費許多糧草。可以先將糧草運送到滎陽,根據情況來調運。」

    蕭何點頭道:「好吧,此事我來安排。徵兵和訓練的事情就勞煩韓元帥了。」

    韓信搖搖頭道:「能者多勞,此事還是由蕭丞相辛苦一下吧,我想出門一趟。」

    蕭何和張良都是一驚,疑惑地看著韓信。

    韓信淡淡一笑:「離家已經數年,我想回淮陰看看!」

    蕭何和張良心裡都泛起一絲古怪,韓信是出身尹旭身邊的人,現在在漢國這邊鬱鬱不得志。在這個時候選擇南下回淮陰,淮陰就在淮河邊上。離江東越國已經沒有多遠,莫非韓信是動了回越國的心思?

    這樣的人才隨便放過了,對漢國而言是一大損失,將來的某一天或許還會是個巨大的災難。現如今劉邦不在。蕭何不知道是否該放韓信離開?如是韓信一去不復返,又該如何向漢王交待呢?

    韓信看著蕭何和張良的眼神,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搖頭道:「莫要擔心,我當初在巴蜀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漢王於我有知遇之恩,自當竭力報答的。只是念及家人尚在淮陰,心中牽掛不已。難以心安,而且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所以才想要走這一遭的。至於江東,那邊的氣候太潮濕了。我不習慣……」

    張良心念一動,韓信已經明確地說了,他是回淮陰,絕對不會前往江東。他有理由相信這一點,估摸著越王尹旭將韓信送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到的,韓信不會再回到他的身邊。其實韓信即便是現在回去,尹旭未必會放心用他?對韓信而言,最好展露才華和追求前途的地方莫過於漢國了。

    況且。他要真的想走,強留又有什麼意思呢?身在漢營心在越。又有什麼用呢?難道要這樣一輩子囚禁著?或者是直接殺了?索性不如趁這個機會試探一下韓信的心意,以後也好安心了。

    張良當即笑道:「如此也好。這段時間正好空閒,韓元帥就回家省親吧!」

    蕭何見張良同意,也就沒什麼好猶豫的,隨即點頭答應。

    漢初三傑,分工明確,確定了自己的事情,隨即各司其職。蕭何在關中忙碌不已,張良和韓信則是匆匆出函谷關,一個向東直奔大梁,一個轉道南下,前往淮陰!

    ……

    劉邦率領大軍突破了很快,沒費多大力氣就直接到達了魏故地,現在屬於西楚國的疆域。也就是漢軍此番東征,已經成功侵入西楚國領土,而項羽尚且在東北方的齊楚邊境上。

    大梁,在大河之畔,鴻溝之旁,原本是魏國都城。關中分封之後,魏王豹城了西魏王,都城遷到了平陽,大梁便空餘出來。雖然不是都城了,但是大梁終究是一座大城,是中原之地南來北往,東征西討的必經之地,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對於西楚國而言,是其西方的一座大城,也是打入中原的一根楔子。這裡本該是重兵保守的要塞之地,但是現在卻是防守空虛。西楚國的主力軍隊都早東北方的齊楚邊境,西方空虛。

    接到漢王劉邦率領五十六萬大軍的殺過來的時候,西楚軍暫時放棄了大量,將軍隊回撤到了彭城。畢竟那裡才是他們的都城,不容有失。

    在這樣的情形下,根本沒有用多大功夫就攻克了大梁。消息傳開,頓時大軍齊聲歡呼,以漢軍為首的諸侯聯軍聲勢也達到了頂峰。

    樊噲興沖沖地走進中軍大帳,興奮道:「大梁已經被拿下了,現在我們已經接管城池。」

    眾諸侯都很是興奮,必須這是一路上最大的一場勝利,也頗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是唯有一個人,心情並不是那麼高興,反而有些那麼一絲酸澀,那就是西魏王豹。這裡本是屬於他祖先的故地,本該是屬於他的都城。

    奈何就這樣被項羽生生的奪走了,如今雖然有機會再次走進這座城池,可是他的主人依舊不是自己。這樣的感覺著實讓人難受,魏豹的心情很是沉重。

    此時此刻,劉邦的聲望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下一個目標正是西楚國都城彭城。

    這一晚,聯軍大帳之中歌舞不斷,歡宴慶祝。大將周勃匆匆進來,在劉邦耳邊低語幾句,劉邦的臉上稍微有些凝重了,旋即笑道:「諸位且先繼續飲酒,寡人去去就來。」

    眾人並未太注意這個細節,唯獨情緒有些低落的魏王豹注意到了,心中疑惑著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劉邦除了大帳之後,便問道:「子房先生在何處?」

    「回漢王,在王帳之中等候漢王呢,夫人在招待!」周勃如是回答。

    劉邦不禁眉頭一皺,張良這是做什麼?到來之後急匆匆地要請自己單獨見面,也不接去中軍大帳。難道是顧及韓王成?劉邦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以今時今日的地位和實力,哪裡還需要顧及他們。

    「子房啊,你總算是來了!」一進帳中,發現張良坐在幾邊,劉邦表現的很是熱情。

    再次見到劉邦,張良急忙起身見禮:「拜見漢王!」

    「子房不必多禮,路過韓國的時候不見你,這段時間去哪裡了?」劉邦在主位上坐下。呂雉和周勃都識趣地先退了出去。

    張良道:「臣先去了關中,從咸陽而來!」

    「哦?」劉邦眼珠子一動,問道:「你這麼急忙地單獨見寡人,可是有什麼要緊事情?」

    張良直言道:「漢王,臣在關中見過了蕭何和韓信,我們都以為現在的形勢對我們很是不利,所以臣才匆忙趕來,有要事和漢王相商。」

    劉邦心念一動:「今日拿下了大量,大軍兵鋒直指彭城,哪裡對我們不利了?」

    張良淡淡道:「漢王,請恕臣直言,這才正式危急之處啊!今日拿下大梁,三軍將士都興奮不已,已然有些得意和驕縱了……至於彭城,尚未彭越鎮守,能輕易拿下來嗎?」

    劉邦心裡咯登一下,張良說三軍驕縱,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提到彭城……劉邦說道:「寡人有四十萬大軍,彭越手下兵將不過數萬,如何能抵禦大軍攻擊?」

    張良道:「如果彭城久攻不下,項羽率軍回援呢?」

    「那也不怕,寡人手下有四十萬大軍,何懼項羽?」劉邦說的輕描淡寫,底氣倒十分充足。

    張良歎道:「漢王自然不懼,漢軍也不懼,可是其他的諸侯和他們的士兵呢?」

    一句話問到了關鍵點上,劉邦這才清楚地意識到,四十萬大軍之中有一半是屬於中原諸侯的。

    「漢王……萬一他們臨陣倒戈……後果對我們很是不利……」張良隨即將自己和韓信與蕭何討論出來的結果和擔憂告訴了劉邦。

    劉邦聽完之後,心情有些沉重了。蕭何,韓信,張良三人無疑是自己手下智謀最高的三個人,三個最為倚重的臣子,現在他們一致認為此事有危險。這就讓不得不重視了!略微沉思,張良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自己都對項羽有些畏懼,何況是那些諸侯呢?萬一要真是發生那樣嚴重的後果……劉邦覺得這些天風光日子,是讓他有些飄飄然了。張良的一番話,無疑是當頭棒喝,讓他清楚地認識到現實有些殘酷。

    「那如何應對呢?」劉邦知道張良這時候能來見自己,三人一定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張良道:「首先一個便是將項羽誅殺義帝的罪行以更大的盛世傳揚出去,好取得天下大義的支持。」

    劉邦輕輕點點頭,當初出兵的時候他就為義帝發喪,但是因為進軍太快,宣傳做的很不到位。經張良這麼一說,必須要重視起來了!

    「還有……如果能勸降彭越,兵不血刃拿下彭城,依托彭城高大的城池,即便是項羽回援,我們也能從容應對。」

    「如此甚好,只是這彭越……當初寡人西征的時候,想要招降於他,那時候他拒絕了寡人……」

    張良搖頭道:「此一時彼一時,形勢擺在眼前,只要大王拿出開出足夠的價碼,他未必會拒絕,比如……」

    劉邦驚呼一聲:「什麼,給他大梁?封為梁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