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逐鹿

龍騰世紀 第三九三章 取捨得失 文 / 秦語

    內史,每個朝代的職責不一樣。秦代因為都城不設郡,咸陽由內史管理,相當於京兆尹!

    適才尹旭已經宣佈由姒明出任山陰太守,也就是說李斯的職責和都城沒有關係了。大家想到了還有一個官職——治粟內史,主管國家錢糧收支,類似於後世的大司農。

    這也正是尹旭的意思,他是要李斯來管理越國的錢糧賦稅,幫助自己理財。雖然和主要政務,權位上並不崇高,但其權力和重要性都不容忽視。

    李斯雖然說得客氣,讓尹旭在加官進爵的時候不要過多考慮他,適當的壓制秦國勢力。但是現在是用人之際,必須要人盡其才,在三公的位置上已經有了制衡,其他方便也就需要有所側重了。再者,若是真的不用李斯,將來傳出去也會有人說是越王用人吝嗇,或者說是小氣了。

    至於秦國勢力過於強大,尹旭並不是很擔心,現在是用人之際,大家都明白,所以這力量基本上全都用在對外作戰上。若是失敗,那什麼是浮雲,根本無從談起。若是成功,在過程之中,或者成功之後,有著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來稀釋,處理這些事情。

    說句見外的話,那就是李斯現在已經古稀之年,壽命已經不是很長久。尉繚也已經六十多歲,秦國勢力基本上不會再有補充,基本上就會處於一個自然的衰落之中。正是這樣的原因,讓尹旭不是那麼擔心。

    至於飛影,尹旭也頗有為難,綠蘿如今有了身孕。按理說不適合繼續勞神處理這些問題。但是要選個合適的人選出來,還真有些難。或許嬴子夜很合適,但是一想到他的身份,尹旭不由的就有些遲疑了。不是說他不信任嬴子夜,只是有些東西必須要有個迴避。

    身為君王者有著很多的不得已。尹旭現在正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慮政治影響,真是有些無奈啊!在其位謀其政,處在這個位置上就必須要按照這個準則來辦事情。當初之所以選擇綠蘿,除了綠蘿的才學與能力之外。那就是她孤身一人,沒有任何的利益瓜葛,只對自己一個人忠誠。

    現在不得不考慮別的人選了,尹旭心中暗自思索著,李玉娘不知道是否能擔任這個重任?先看看再說吧,不管怎麼說這支秘密的力量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尹旭看著面前的諸位臣子,心中升起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且看看北方形勢,現在越國就如同蟄伏的猛虎,隨時準備出擊!

    ……

    劉邦大軍浩浩蕩蕩出關的消息震動天下,最為震驚,甚至是有些著急了自然要屬西楚霸王項羽了。

    項羽一進大帳。將盔甲和帽子脫下,扔給屬下。帶著滿身的汗漬和幾分血跡,坐在王位上,心情很不好。

    隨後諸多謀臣大將全都進來,情緒都有些低落。劉邦的迅速崛起,讓他們感到深深的擔憂。沒想到在這麼快的時間裡,劉邦竟然糾集了這麼多的軍隊,直接挑釁西楚國的權威。這著實讓人有些震驚。

    最為苦惱要屬於范增,在很早的時候他就預知到會有這樣的可能。但是很多次的出於意料,很多次的迫不得已。終於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遏制消滅劉邦的大好機會。以至於釀成了現在這樣的惡果,讓范亞父很是懊惱。

    項羽心中也是憤怒不已,不過他和范增不一樣。真正讓他惱怒的是田榮和劉邦這些人的行為。作為主持分封的西楚霸王,天下霸主。眾多諸侯裡應該畏懼才是。可是事實上,這些諸侯們不僅沒有半分畏懼,還一次次來挑釁,愈發的無法無天。

    這一點深深地刺痛了項羽,一定程度上讓他的尊嚴和面子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項羽急切地想要報復,可是現在的局勢根本不容許他隨便地收拾掉哪一方。

    項羽問道:「劉邦那邊情形如何?」

    眾文臣武將互相看看對方,誰也不願意先開口說話,都知道這個時候霸王不高興,隨便開口說話或許會觸怒霸王。

    最終還是虞子期先站起來,他是虞姬的哥哥,項羽肯定會給他面子的。虞子期說道:「回稟漢王,劉邦現在已經出函谷關,進軍到了魏韓一帶,中原各個諸侯國全都附和劉邦,與之一道出兵。現在對外號稱有五十六萬大軍,已經逼近大梁!」

    項羽表情冷冷,沒有說話,眼睛瞪著眼角幾乎要裂開,拳手更是緊緊握著,咯咯作響,額上更是青筋暴起。誰都看得出來,霸王這會子暴怒不已!

    「那些小諸侯真是賤骨頭,前幾天還對我們低聲下氣,一轉眼卻又和劉邦同流合污了!」

    「中原諸侯全都是牆頭草……!」

    ……

    眾人都這麼說,就是想要貶低地一下眾諸侯,想要霸王消消氣。

    許久之後,項羽的怒意稍微緩和一點,說道:「那些人做過什麼,我都記在心裡了,到時候再逐一收拾他們。現在關鍵的是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此時此刻,身為西楚霸王,項羽必須要冷靜下來。他必須要清楚地認識現在的情況,為西楚國數百萬的臣民負責,對自己和西楚國的前途負責。

    他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如今已經今非昔比了,西楚國不再是原來的那個稱霸於天下,睥睨天下,別人不敢有絲毫挑釁的西楚國了。越國尹旭崛起江東,劉邦稱雄西北,田榮在齊魯之地興兵,突然之間感覺到西楚國四面都是敵人,雖然說不上千瘡百孔,但是確實狼煙四起,絲毫不容忽視。

    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遭遇嚴重的後果,說嚴重點,真有可能有亡國之禍。強盛的國家可能在一瞬間化為灰飛煙滅,這樣的後果是項羽所承受不起的。也是他完全不能夠接受的。同時對於他的自信而言也是個沉重的打擊。

    此時此刻,在項羽心中,他自己就是最優秀的,是這個天下霸主,絕對不能收到一絲一毫的挑戰。不論什麼時候。他都要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對他而言就是一個精神支柱。一旦什麼時候,這個支柱倒塌了,那他項羽也就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也還如何存活在天地之間了。

    說道如何應對眼前的危險局勢。眾人都有些沮喪,也都沉默下去了,不知道還如何來回答這個問題。眼前西楚國所要面臨的就是一個兩線作戰的問題,必須要有準備同時和齊國田榮和漢王劉邦所帶領的五十六萬大軍同時開展。但是這仗如何打,卻是一個非常嚴肅,而且有些棘手的問題,眾人不由的面面相覷。誰都不願意先開口。

    其實兩線作戰對於實力強大的西楚國而言,倒也不是太過嚴重的問題,若是再平時,只要有所準備,完全可以應對。最為關鍵和苦惱之處就是現在西楚國的大軍全部被吸引在齊楚邊境上。西邊的防線很是空虛,幾乎是就空門大開,完全暴怒在劉邦的大軍面前。

    想要分兵過去對付劉邦,田榮這邊又該如何應對呢?可要是不撤退回援西線,也不能行,都是十分危險的局勢。到底該如何處理,誰也不敢拿出個主意來。一旦戰敗,這樣的責任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

    沉默了許久。項莊率先說道:「霸王,不若我們和田榮議和,退兵回援西線吧,畢竟彭城才是我們的根基之地,不容有失啊!」

    項莊是項梁之子,在西楚國擁有極其崇高的地位。這種時候關係道家國存亡的大事情,他是必須要站出來說話的。即便是說錯了什麼。項羽也不會因此責怪與他,他們兩人的關係是出奇的好,並沒有因為項家內部的權力交接出現任何的爭鬥和不和睦。

    項莊所言的也是一個事實,可以說代表了一部分的想法,只是大家不敢輕易說出來而已。其實齊楚之戰開戰,一個很重要的衝突點就在項羽分封讓田市和田榮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加之之前的項梁之事上的一個恩怨,所有才有了這樣一場戰爭。

    項莊說道:「只要我們承認了田市齊王的地位,田榮還有什麼好說的?暫時穩住了齊國,我們全力來對付劉邦,否則彭城危險!」

    事情的癥結就在這裡,只要趁認了田市的齊王地位,讓他們繼續掌控齊國之地,那麼這事情就有緩和的餘地,田榮未必願意繼續和西楚國這樣死磕下去。

    項莊說出這句話有著相當大的勇氣,畢竟他的父親就是因為田榮拒不救援而死的,現在為了西楚國,為了大局著想,他能夠主動放下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確實難能可貴。

    單單就是這一點,項羽即便是高興,也不好責怪項莊。

    但是能否同意這個提議,那就未必了。項莊是為了大局著想,可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樣做對的威嚴和信譽是個重大的傷害。

    如果承認了田市齊王地位,那麼他項羽分封的齊王又算是什麼呢?他是打著誅殺叛逆的名義出兵了,現在議和退兵,不等於是打自己的臉嗎?要他項羽做出這樣兒的事情來,著實有些困難,一旦這樣做,無疑會讓他西楚霸王的威嚴遭到巨大的損傷。

    所以即便是項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項羽也很難同意這個提議。何況他對田榮的恨意十足,甚至比項莊更加強烈,所以就這樣做出讓步是不可能的。

    項羽沉默片刻,說道:「不行,如果議和,怎麼對我們大楚的士兵們交代?這段時間陣亡的將士可是不少,難道就讓他們白白犧牲了?就這樣退兵了,寡人如何向另外幾位田姓的諸侯交代呢?再者,如何向叔叔的在天之靈交代,寡人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項莊再次開口道:「霸王,可是要是不退兵,彭城就有危險,這是我們所承受不起的!」

    項羽搖頭道:「劉邦看似強大,可是他未必能夠攻克彭城,何況彭城還有彭越在守衛。我們全力以赴,盡快打敗田榮。再回師救援或許也行!」

    項莊道:「霸王,將士們的家人大都在彭城,如果彭城的安全得不到保證,會軍心不穩的。你也得為虞姬夫人的安危著想啊?」

    虞姬可以說項羽的一個弱點,提到虞姬夫人。項羽不由的有些遲疑了。

    項莊這才將目光落到范增身上,說道:「亞父,此事您老如何看待?有什麼對策嗎?」

    范增一直閉目不語,傾聽者眾人的爭論,將一切都聽在心裡。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

    聽到項莊的請求,察覺到項羽的沉默之後,范增覺得自己該發言了。

    老僧入定般的范亞父終於睜開了眼睛,看著眾人緩緩開口道:「不能退兵,也不能和齊國議和!」

    范增對西楚國的地位猶如定海神針一般,他的話對所有人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項羽聽到范增的回答,不由的心頭一震。有些驚奇。他有些意外,沒想到在這個時候,范亞父會支持自己。

    項羽也有些意外,在他看來,范增考慮事情很全面。任何時候都是從大局著想的。而且范增對於劉邦的忌憚和曾恆超過了任何人,從劉邦剛剛出巴蜀開始,范增就有意想要出兵剿滅。項莊之所以開口詢問范亞父,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只有他老人家才能夠說服項羽。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這個情形,范增這麼一說。項羽肯定會執著不已,九頭牛都拉不回來,這可如何是好?項莊苦惱的同時。轉念一想,范亞父何許人也?他能夠這麼說,一定是考慮的更為周全,說不定早就有了錦囊妙計,自己又何必在這裡庸人自擾呢?

    范亞父開口道:「老夫知道,你們也是擔心彭城。為了西楚國好。可是議和退兵,回援西線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議和的影響非常嚴重。如果今天我們承認了田市齊王的地位,那麼霸王的威信和顏面將會掃地,以後何以面對天下人?而且這樣做無疑是向齊國示弱了,讓天下人誤以為我們西楚國實力下降,不足以面對現在的狀況。那些本來蠢蠢欲動,但是並沒有出手諸侯就會有所動作,我們所要面臨的敵人可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眾人都知道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個關中分封,項羽得罪了不少人,可以鎖是四面樹敵。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可是千古不移的道理。若是各方諸侯都對西楚國動了心思,那這事情可就真的有些難辦了,范亞父所說的第一點確實如此。

    范增續道:「這些也就罷了,即便是我們不考慮這些,和田榮議和。田榮就一定會接受議和嗎?齊王終究不過是個稱號而已,對於田榮而言,他最在乎還是實際利益。齊國的國力不小,田榮的和志向難道只是死守一個齊國?

    一旦我們提出議和的想法來,無疑是告訴田榮,西楚國現在實力不足了,無力同時支撐兩線作戰。田榮會怎麼認為?說不定我們剛剛撤退,齊國大軍就越國邊境了,這種時候火中取栗的人可是不少。最嚴重的就是我們撤退之後,他銜尾而追殺,或者在半道上截殺我們,那我們的損失將會十分嚴重。如果他意識到這是個前所未有的好機會,和劉邦一道夾擊我們,那又該如何是好呢?所以不但不能撤軍,還要全力反擊,讓田榮害怕,或者暫時將齊**隊後退,這樣我們才能想辦法調動軍隊回援彭城,而不會有後顧之憂。」

    「亞父,可是這樣……彭城會不會有危險?」

    這對眾人而言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范增道:「彭城確實有些危險,可是不還有一個彭越嗎?只要他全力以赴,拚死守衛彭城。哪怕是彭城以西的土地全都丟失,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城池不陷落就是了。等到我們大軍殺回去的時候,劉邦為何能夠應對。

    劉邦的兵力看似強大,可是實際上不堪一擊。中原那些諸侯為什麼敢和劉邦一起囂張?不就是因為霸王現在在齊楚嘛,如果霸王回到彭城,可能就會有很多諸侯望風而逃。即便是彭城陷落了,我們也能夠迅速奪回來了。劉邦現在的兵力十多,如果要讓他敗,也就是敗在兵多上。」

    「所以現在的關鍵是告知彭越,死守彭城,然後全力反撲,讓田榮知難而退,難後適當的時候,抽調部分兵力,給劉邦迎頭痛擊,則危局可解開也!」

    眾人聽到范增的敘述,不由的讚歎,到底是范亞父。各方面的考慮全都顧及到了,應對也十分從容,眾人心裡也就更有底了。

    龍且看到項羽臉上那一絲淡淡的憂慮,提議道:「要不,先派人去彭城將虞姬夫人接到這裡來!」

    范增立即阻止道;「不可,接出了虞姬,將士們會不安的,軍心不穩,麻煩可就大了!」

    項羽知道現在是他需要作出表率的時候,只好無奈地點點頭。

    范增輕輕鬆了口氣,旋即又輕歎一聲。他知道此戰劉邦倒是不會給西楚國帶來什麼嚴重的損害。最為嚴重的後果是,大江以南的兩個郡就要歸屬越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