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遊戲三國之英雄傳說

正文 第368章 鄭玄遷徙 文 / 穿過紅塵

    以趙商、國淵、任嘏、郗慮、崔琰、孫乾等人為首的鄭門弟子們,都恭謹的站立在老師鄭玄的門前,等待著老師出現。m.

    大家都沒有說話,只是在用眼神各自交流著,老師突然招他們前來,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些猜測,估計不是說出仕的事情,就是說遷徙的事情,黃巾事起之後,鄭鄉此地已經一ri三驚不可久留了。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的弟子先後離開返鄉,一來是擔心自己在家鄉的親人,二來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黨錮已經解除,心思活的人自然想要出去建立一番功業了。

    沒多久,兩名年輕的侍女將房門拉開,躬身請一眾年青才俊進入室內,鄭玄已經踞於案幾之後等待著大家了,案几上放著幾封攤開的書信,崔琰的眼神好,一眼就看到了陳正峰兄弟托自己面呈老師的書信。

    「老師!」大家躬身行禮,鄭玄從書信中抬起視線,溫和的笑著讓大家坐下,大家都面對著老師正坐,彷彿在上課一般。

    鄭玄楞了一下,不由得笑了起來,撫了撫鬍鬚道:「今日並非講學,大家無需如此。」

    不過,學生們還是沒有動窩,就這麼跪坐著等待著老師發話,鄭玄有些無趣的笑了笑,或許林聞之那個老狐狸說得對,自己是太死板了一些,看看這些學生,一點活泛勁都沒有,不過卻有著超乎尋常的穩重,這樣的學生好與不好還很難說呢!

    「好,為師近日收到了一些書信,如今黃巾亂起天下不靖,天子也下詔解除了黨錮,於是有人勸為師出仕,也有人勸為師北上避禍。嗯今日請各位前來,就是想聽聽各位的想法。」

    下面的學生們暗道一聲果然。然後將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趙商,因為這是一個習慣,平時回答老師問題的主力選手就是趙商,也是老師最為親厚的學生。

    趙商瞥了大家一眼,平時探討學問自可暢所欲言,此刻論及前程,豈可妄言!問題是大家這麼一弄。鄭玄的目光也不自覺的落在了趙商身上,也罷。平時都是紙上談兵張口就來不負責任,現在就務實一下,看看自己所學的東西是否有用。

    趙商咬了咬牙開口說道:「學,學生以為老師不可出仕,應該北,北遊!」

    趙商有點口吃,不過慢慢說的話不是很嚴重。

    「哦?子聲此言可有說法?」鄭玄微笑著追問了一句。看起來似乎並不反感這個說法,但是也沒有明顯的支持的態度。

    「老師,不出仕的原,原因有三,其一,如今朝輪於世族外戚之,之流,後宮秉持於閹宦權,權臣之手,入仕則陷於政。政爭之中,不僅難以伸展抱負,更有可能招致禍患;其二,老師學,學問高深,無出其右,奈何為人卻,卻過於耿直。太容易得罪人,若是在鄉,鄉野教書育人還好。入朝為官卻,卻是自取其禍;其三。那些推舉老師出仕的人,心裡怕,怕是也沒有安什麼好心,不外乎是,讓老師來做出,出頭的椽子罷了。」

    趙商好不容易說完這篇長篇大論,平時少見他這麼多話,而且內容真是言談無忌,居然將老師當不得官的話都說了出來,邊上聽著的學生們心裡是又好笑又羨慕,這個趙商更不能當官,否則跟老師是一樣的下場,怪不得老師很喜歡趙商,鬧了半天是因為這兩個人的性格本就很相似。

    鄭玄瞇著眼睛緩緩的撫著鬍鬚,既不反對也不贊成,趙商看了老師一眼,吞了口口水繼續說道:「至於北遷,現,現在青州不靖,各郡均已陷入黃,黃巾賊之手,若是再有遷延,黃巾賊一旦進入北海郡,到時候,事情就一,一發不可收拾了,朝廷還是用書信征辟老師,這些黃,黃巾賊可是只會用繩索刀槍來,來徵召我們的。」

    「呵呵」趙商的話引起大家的一陣輕笑,趙商自己也咧了咧嘴角,不過這話並非是笑話,而是事實。

    「子聲的意思為師瞭解了,其他人呢?」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國淵、郗慮一同說道:「學生等唯老師馬首是瞻。」

    「滑頭!難道你們就沒有自己的想法麼?公佑,你說。」

    孫乾挺直了身子,略微遲疑了一下道:「學生以為,此大有可為之時,既然學得本領,自然應該施展出來,豈能一生終老山林?國亂而避、治而出豈不是避難就易?學生以為,迎難而上方是君子所為。」

    「公佑的意思是讓為師出仕了?」

    「不,學生說得乃是自己,老師正如子聲賢兄所言,老師的專長乃是教書育人也!」

    「呵呵,公佑有大志向,必能成就一番功業,公佑自去,無需擔心為師。」

    「是!」

    「鴻豫呢?」

    郗慮瞇著有些狹長的眼睛回道:「鯤乘以水,鵬浮於風,學生待風生水起之時而動,君子自當名揚萬里!」

    鄭玄嘴角動了動,緩緩的說道:「君子厚德以載物,鴻豫當謹記。」

    郗慮微微一凜,低頭恭謹的道了一聲『受教』。

    郗慮低頭的時候,沒有發現身邊的學兄學弟們都忌憚的掃了他一眼,一個大言要借勢而起的人,還是小心一點的好,再說平時這個郗慮做事就有些不擇手段,若是真的給他一朝得勢,大家還是躲遠一點比較安全。

    「季珪,你呢?」

    俊朗的崔琰淡淡的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學生以為當今天下不靖,亂世將至,既然學有所成,自當身擔道義,不能解萬民於倒懸,也應致力於安穩一方。護持這世間的一點元氣。再者,學生尚有族人親厚,豈能獨善其身,必以身踐行,不能光宗耀祖,也當護持諸人富貴安康!」

    「善!季珪孝義雙全足為楷模。」

    「多謝老師誇讚,琰慚愧!」

    「季珪將何往?」

    「學生受豐寧太守方志文之邀。yu往渤海清河口一行。」

    「可是那清河口港?」

    「正是。」

    鄭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微微點頭道:「那方志文雖是一個軍漢出身。行事卻頗合聖人之意,更兼性格坦蕩大氣,當有一番作為,季珪相助與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崔琰略微驚訝的看向老師,老師一向不待見方志文,卻沒有想到會如此推崇與他,要知道鄭玄這人嘴巴很嚴。從不輕易的評價誰,崔琰聽過的一個是趙商,說他有博學秀才,另就是國淵、任嘏,一個稱國器,一個贊有德,其他的就是林聞之老師了,稱為老狐狸。評價方志文坦蕩大氣,說明老師是很看好方志文的,為何卻不與之相交呢?真是奇怪。

    鄭玄看著崔琰的疑惑。淡淡的笑了笑不予解釋,緩緩的開口道:「大家的想法為師大致瞭解了,若是有志於仕途的,為師會寫書信推薦,若是要回鄉的,為師贈書相送,為師已經決定遷居樂浪,正鋒和復希具言已在樂南建立學宮。等待為師前去主持,為師已經回信答允了,若是還想跟隨為師苦研學問的就一起隨為師東渡。如若想要攜帶妻子族人亦可,如今復希安排了大量的海船在都縣港口。大家可使家人往都縣聚集。」

    學生們各懷心事告退而去,鄭玄看著案几上的幾封書信,輕歎了一聲,鄭玄雖然專心學問,但是可不是個書獃子,又怎麼會看不出那些拱他出仕的人心裡打著什麼算盤,這次鄭玄下決心東渡,其實就是有擺脫這些人的意思。

    否則他還可以選擇南遷或者西遷,只是這麼一來就等於是送羊入虎口了,總有一天會被他們給算計了,方志文這人雖然出身低微,但是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從來都不強人所難,自己不見他,他也就是在遠處腹誹幾句,從來也沒有對自己有什麼怨恨,這樣的人,鄭玄是比較放心的,而且又有林聞之和陳氏兄弟擔保,鄭玄才決定搬遷到樂浪。

    當然,還有一個更大的理由,就是方志文給樂浪的定位,一個鄭玄派系的試驗田,一個政治團體的老巢,這種誘惑,對於鄭玄這個傳統的讀書人還是很巨大的,正如崔琰、孫乾所說,學有所成,必定有施展的**,鄭玄又豈會沒有?

    接到陳鏗書信的時候,方志文正在返回都縣的路上,得知鄭玄決定北遷,方志文立刻將原本正在向清河口港集結的趙雲部調來都縣,然後與其匯合南下高密,方志文決定親自護持鄭玄一路北上,不管他待不待見自己,方志文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更多的是想趁機接觸鄭玄的那些弟子。

    另外,方志文擔心這種好事豈會沒有阻礙?特別是現在這個當口,鄭玄北上絕對會觸發大型任務,黃巾軍的人肯定也會對鄭玄有所覬覦,至於玩家,那絕對可以用瘋狂來形容,要知道,天下人才庫一在穎川,二在高密,搶人才豈可落人之後,特別是現在投身黃巾的玩家,現在可是合法綁架人才的時機。

    說不定鄭玄再遲點決定北遷,就會被青州的玩家部隊給淹了。

    所以,方志文才緊急調趙雲的部隊前來,加上自己的一萬本部,兩萬部隊應該能護得鄭玄周全,只要到了海上,就安全了。

    同時,方志文也立刻讓香香和謝淑雯關注有關鄭玄的任務,一旦出現了鄭玄任務,立刻匯報,這事現在就是頭等大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